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上海瞻芯電子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百度股票價格最新 2025-07-12 16:41:06
特斯拉和中國股票價格 2025-07-12 16:18:40

上海瞻芯電子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3-04-20 16:45:08

A. 汽車零部件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海域汽車600741:主營業務為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及銷售,其流通市值在行業內排名第一,為645.05億元,市盈率達到8.74;
2、濰柴動力000338:中國柴油機行業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流通市值在行業內排名第二,為509.69億元,市盈率達到9.19;
3、福耀玻璃600660:是國內最具規模、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其流通市值在行業內排名第三,為458.08億元,市盈率達到23.67。
除此之外,還有均勝電子600699、星雨股份601799、萬向錢潮000559、威孚高科000581、萬豐奧威002085等。

拓展資料
一、新能源汽車板塊龍頭股票有:
1、藍黛科技(601127):龍頭。2016年6月15日,公司在A股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1127.小康股份先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就業先進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等榮譽,多次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500強、中國機械500強,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772萬,近五年復合增長為-50.5%;每股收益0.0100元。
2、寧德時代(000625):龍頭。上述補貼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對2018年度損益影響額為2億元,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55.83億,同比增長22.43%,近三年復合增長為28.39%;毛利率27.76%。
3、比亞迪(002510):龍頭。2017年年報稱,報告期內,在原有新能源汽車客戶基礎上新增了北汽新能源、智車優行、威馬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客戶,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42.34億,同比增長162.27%;凈資產收益率7.43%,毛利率19.38%,每股收益1.4700元。
4、小康股份(002594):龍頭。比亞迪擁有龐大的技術研發團隊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相繼開發出一系列全球領先的前瞻性技術,建立起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17.29億,同比增長-2690.76%。
5、新能源汽車股票其他的還有: 廣匯汽車、均勝電子、中國汽研、長城科技、亞瑪頓、漢馬科技、順威股份、星源材質、保力新、雷迪克、派生科技、玲瓏輪胎、亞鉀國際、江淮汽車、天賜材料、廣汽集團、蠡湖股份等。

B. 主要軍工股有那些,

軍工板塊是股票市場的一個分支板塊,該板塊中股票均為軍工股,即由原企業上市後形成的股票板塊。這類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軍工產品製造企業或研發銷售。

序號 代碼 名稱
1 000026 飛亞達
2 000043 中航地產
3 000050 深天馬A
4 000059 遼通化工
5 000063 中興通訊
6 000065 北方國際
7 000099 中信海直
8 000625 長安汽車
9 000710 天興儀表
10 000716 *ST南方
11 000733 振華科技
12 000738 ST 宇 航
13 000768 西飛國際
14 000777 中核科技
15 000901 航天科技
16 002013 中航精機
17 002025 航天電器
18 600038 哈飛股份
19 600072 中船股份
20 600118 中國衛星
21 600148 長春一東
22 600151 航天機電
23 600178 東安動力
24 600184 新華光
25 600262 北方股份
26 600271 航天信息
27 600316 洪都航空
28 600343 航天動力
29 600391 成發科技
30 600399 撫順特鋼
31 600435 中兵光電
32 600480 凌雲股份
33 600482 風帆股份
34 600495 晉西車軸
35 600501 航天晨光
36 600523 貴航股份
37 600565 迪馬股份
38 600677 航天通信
39 600685 廣船國際
40 600698 ST輕騎
41 600706 ST長信
42 600765 中航重機
43 600850 華東電腦
44 600855 航天長峰
45 600877 中國嘉陵
46 600879 航天電子
47 600967 北方創業
48 600990 四創電子
49 601989 中國重工
增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感覺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您,請選擇好評,謝了,好評喔,好運與你常在

C. 60 、00、30、開頭的股票代碼分別代表哪些板塊,股票進入相應的板塊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標准

000開頭的是深證的股票,002開頭的是中小板的股票,300開頭的是創業板的股票。進入相應板塊的條件是,如果是看盤,直接輸代碼就可以;如果是交易,開通滬/深帳戶後,前三者都可以交易,創業板交易須另到證券公司開通後才能交易的。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發行人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於二千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發行後股本總額不少於三千萬元了。

(3)上海瞻芯電子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滬市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或601打頭,如:運盛實業:股票代碼是600767。中國國航:股票代碼是601111。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如:上電B股:代碼是900901。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打頭,如:順鑫農業:股票代碼是000860。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200打頭,如:深中冠B股,代碼是200018。

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如:中信證券:申購的代碼是730030。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如:中信證券在深市市值配售代碼是003030。

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如:運盛實業配股代碼是700767。深市草原興發配股代碼是080780。

中小板股票代碼以002打頭,如:東華合創股票代碼是002065。

創業板股票代碼以300打頭,如:探路者股票代碼是:300005

D. 瞻芯電子上市了嗎

上市了。2017年10月5在上海臨港正式上市。上海瞻芯電子科技宣布完成數億元Pre-B輪融資,晌或本輪融資資枯謹戚金將用於瞻芯電子義烏SiC晶圓廠的持續擴產沒陵、運營以及研發的持續投入。

E. 瞻芯電子為何不上市

瞻芯電子不上市的原因是達不到上市公司標准。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瞻芯電子是私企,創辦自己只有200萬,不到上市標准。據上海瞻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消息,近日公司已完成由小鵬汽車獨家投資的戰略融資。

F. 硅晶圓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中環股份
中環在太陽能單晶硅和多晶硅領域是國內的龍頭企業,在這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對於晶元的單晶硅,具備發展硅基晶圓的產業生態鏈的優勢,前景廣闊。總股本30.33萬股,流通A股29.29萬股,每股收益0.3770元。
二、晶盛機電
晶盛機電8寸長晶爐已有批量供應經驗,12寸長晶爐也在部分客戶現場有較長時間的運轉。總股本12.86萬股,流通A股12.08萬股,每股收益0.6700元。
三、有研新材
公司於2019年產業搬遷到山東德州,成立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其中一期投資18億元,二期投資62億元。總股本8.47萬股,流通A股8.44萬股,每股收益0.2000元。
四、滬硅產業
滬硅產業子公司上海新_300mm半導體矽片產能已達到25萬片/月。總股本24.8萬股,流通A股10.87萬股,每股收益0.0380元。
五、麥格米特
參股公司瞻芯電子是一家致力於碳化硅功率器件與配套晶元的產業化的高科技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國內第一個基於6英寸碳化硅晶圓的SiCMOSFET和SBD工藝平台開發,預計9月份還將有一款碳化硅MOSFET器件通過工業級可靠性認證。總股本5.02萬股,流通A股3.84萬股,每股收益0.8438元。
六、上海新陽
上海新陽上海新陽作為國內的半導體材料龍頭企業,參股公司上海新_300mm矽片正片已通過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的認證並開始銷售。目前上海新_公司月產能已超過6萬片。總股本3.13萬股,流通A股2.87萬股,每股收益0.9439元。
七、華天科技
公司自主研究開發的硅基晶圓級扇出型封裝技術取得了標志性成果,實現了多晶元和三維高密度系統集成。總股本27.4萬股,流通A股27.39萬股,每股收益0.2561元。
拓展資料
硅晶圓: 晶圓便是硅元素加以純化(99.999%),接著是將這些純硅製成長硅晶棒,成為製造積體電路的石英半導體的材料,經過照相製版,研磨,拋光,切片等程序,將多晶硅融解拉出單晶硅晶棒,然後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圓。
簡介:
我們會聽到幾寸的晶圓廠,如果硅晶圓的直徑越大,代表著這座晶圓廠有較好的技術。另外還有scaling技術可以將電晶體與導線的尺寸縮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硅晶粒,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所以這代表6寸、8寸、12寸晶圓當中,12寸晶圓有較高的產能。當然,生產晶圓的過程當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條件。

G. 「蔚小理」為什麼必須自研晶元

上個月,英媒《金融時報》撰文稱,自動駕駛技術的喊睜答快速發展顯示出中國智能電動 汽車 的創新步伐,但蔚小理等車企的「大腦」都來自美國。

這篇報道一針見血地指出國產自動駕駛晶元缺位的問題,引起了國內普遍的擔憂。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早罩,因為美國晶元在中國智能 汽車 領域占據統治地位。在傳統車企里,北汽、一汽的自動駕駛晶元依賴Nvidia,華晨、上汽大眾依賴Mobileye,吉利和長城依賴高通;在造車新勢力陣營里,小鵬、蔚來依賴Nvidia和高通,理想 汽車 核心供應商是Nvidia,只少量使用國產地平線晶元。

盡管國內消費者對智能電動車的熱情高漲,新能源 汽車 的滲透率和銷量也都在快速提升。但熱鬧之餘,也應冷靜面對可能被「卡脖子」的現實,最大的風險在於 汽車 晶元嚴重依賴美國企業,這給整個智能 汽車 行業埋了一個大雷。

而且,這個雷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就要爆炸。在極端情況下,它的威力甚至能摧毀國內智能 汽車 行業。

國產自動駕駛晶元的存在感很弱。

目前,只有北汽系能源、小康賽力斯用的是華為晶元,上汽集團、理想 汽車 在少量使用地平線晶元。如果蔚小理、上汽、吉利、長城這些企業嚴重依賴美國晶元,那中國的智能電動車產業就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由此可見,中國不只在電腦、手機領域面臨「缺芯」問題,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甚至問題更加嚴重。

特別是,當下智能電動車的核心就是數據計算,而數據計算的基礎就是晶元。 汽車 雷達、攝像頭、通信等零部件,在工作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都要靠 汽車 晶元來進行計算處理。而且,自動駕駛的級別越高,需要處理的數據量就越龐大,對晶元的要求也就更高。

這意味著,電動車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依賴於晶元算力的提升,對美國晶元也就越依賴。不幸的是,中美之間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均屬於各自的戰略性產業,國內車企的發展勢頭越好,美國打壓的意願也就越強烈。

如果美國真的想這樣做,即使不全面斷供中國的 汽車 晶元,也完全有能力以晶元為砝碼,獲得非對稱的競爭優勢。

比如,要求晶元企業限制對中國供貨,或者限制供貨晶元的技術等級,只提供低端晶元,讓國內的智能電動車喪失國際競爭力。

危機之下,蔚小理開始著手自研晶元,只不過,目前僅局限於非核心晶元。

原因在於,核心晶元的研發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對蔚小理等車企來說難度較大,相比之下,率先在ISP、SiC晶元上突破就更切合實際。鄭慧

從各大招聘網站上,我們可以發現蔚小理自研ISP的蛛絲馬跡。據Boss直聘、獵聘等招聘網站的數據顯示,去年這三家車企均在為自研ISP晶元而招聘人才。蔚來招募的是(ISP晶元驗證工程師)以及(ISP 3A圖像演算法工程師),小鵬在招聘(自動駕駛ISP開發及影像評價工程師),理想在招聘(ISP演算法工程師)。

ISP晶元有何作用?

在 汽車 中的行車記錄儀、電子鏡、攝像頭中,每個設備都需要一個ISP來處理圖像信號。ISP晶元作為車載攝像頭的重要組件,能夠幫助車輛清晰地「看」到外界環境。

除了ISP晶元,SiC晶元也有多位車企開始布局。

據悉,比亞迪已在進行SiC基功率半導體相關技術的研發,理想和小鵬最近也開始了SiC的布局。

2月16日,小鵬投資了上海瞻芯電子,據官網介紹,瞻芯電子是中國第一家自主開發並掌握6英寸SiC MOSFET產品以及工藝平台的公司。

3月23日,理想 汽車 與三安光電投資成立了蘇州斯科半導體公司。企查查顯示,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含電力電子元器件、半導體分立器件製造銷售;電子元器件製造等。 此舉也被業界推測是理想與三安半導體共同布局車用SiC晶元的一個重大舉措。

蔚小理目前的投入局限於邊緣晶元,但核心晶元總得有人來做。

作為智能駕駛系統決策層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動駕駛晶元是自動駕駛實現的關鍵硬體支撐。

伴隨自動駕駛級別的增加,其需要處理的數據量就越龐大,對晶元的算力要求就更高。據推算,在全自動駕駛時代,每輛 汽車 每天產生的數據量高達4000GB。根據地平線的數據,自動駕駛等級每增加一級,所需晶元算力就會數十倍上升,L2級自動駕駛的算力需求僅為2~2.5TOPS,但是L3級自動駕駛算力需求就需達到了20~30TOPS,到L4級需要200TOPS以上,L5級別算力需求則超過2000TOPS。

這意味著,到了L3、L4時代,數據量的大幅提升,演算法也更加復雜,只有大算力的晶元才能滿足需求。因此,研發國產大算力晶元勢在必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積極推進車規級、大算力晶元國產化,由國家牽頭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晶元企業、 汽車 企業共同參與,加快形成國產大算力晶元的研發、製造和應用能力。

另外,一些國內廠商也在自動駕駛晶元市場上嶄露頭角,他們的晶元已經上車或即將上車。

例如,部分理想 汽車 採用地平線的晶元征程3,北汽新能源旗下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將採用華為的晶元。同時,步入這一賽道的晶元廠商也越來越多,並且有量產產品將在今明兩年發布。

在「2022中國電動 汽車 百人會」論壇上,黑芝麻、寒武紀行歌、地平線等公司也分享了自研車載自動/智能駕駛晶元的最新進展。

相關業內人士透露:「2022年將是大算力車規晶元的量產年,華山二號A1000系列晶元計劃於今年開始量產上車,將成為國內可量產的算力最大、性能最強的自動駕駛晶元,同時它也將成為首個量產的符合車規、單晶元支持行泊一體域控制器的國產晶元平台。」

另外,地平線的最新產品征程5晶元也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上車,單顆晶元最大AI算力128TOPS,採用16nm製程,支持16路攝像頭,可滿足車廠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