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A在股票技術中的含義
EMA是一個加權平均,加權的目的在於使得某部分的收盤價的變化對趨勢影響更大,區別於簡單平均的一視同仁。
EMA(12),表示的是12天的加權移動平均。
W=2÷(12+1)=0.1538=2/13;
EMA(12)=(收盤價-昨日的EMA)×2/13+昨日的EMA(這個公式變化一下會更清晰)
=收盤價×2/13+昨日的EMA×(1-2/13)
=收盤價*2/13+昨日的EMA×11/13
這樣意思很明顯了,這個EMA(12)的計算值表示的是今天的收盤價的權重分配為2/13,之前的11天計算的EMA分配為11/13。
EMA與MA的作用相同,都是體現一段時間的趨勢,區別在於EMA更注重當天收盤價對未來趨勢的影響,分配權重大點,相對MA來看,就是反應快點。 但問題在於是不是反應快就是好呢?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就如成語,欲速則不達——個人理解。
2. 股市中的指數平均數指標即EMA的含義、計算公式~~謝謝!
網路上面不是有嘛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指數平均數指標。也叫EXPMA指標,它也是一種趨向類指標,指數平均數指標是以指數式遞減加權的移動平均。 求X的N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在股票公式中一般表達為:EMA(X,N),它真正的公式表達是:當日指數平均值=平滑系數*(當日指數值-昨日指數平均值)+昨日指數平均值;平滑系數=2/(周期單位+1);由以上公式推導開,得到:EMA(C,N)=2*C/(N+1)+(N-1)/(N+1)*昨天的指數收盤平均值; 演算法是:若Y=EMA(X,N),則Y=〔2*X+(N-1)*Y』〕/(N+1),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的Y值。EMA引用函數在計算機上使用遞歸演算法很容易實現,但不容易理解。例舉分析說明EMA函數。 X是變數,每天的X值都不同,從遠到近地標記,它們分別記為X1,X2,X3,….,Xn 如果N=1,則EMA(X,1)=〔2*X1+(1-1)*Y』〕/(1+1)=X1 如果N=2,則EMA(X,2)=〔2*X2+(2-1)*Y』〕/(2+1)=(2/3)*X2+(1/3)X1 如果N=3,則EMA(X,3)=〔2*X3+(3-1)*Y』〕/(3+1)=〔2*X3+2*((2/3)*X2+(1/3)*X1)〕/4=(1/2)*X3+(1/3)*X2+(1/6)*X1 如果N=4,則EMA(X,4)=〔2*X4+(4-1)*Y』〕/(4+1)=2/5*X4+3/5*((1/2)*X3+(1/3)*X2+(1/6)*X1) =2/5*X4+3/10*X3+1/5*X2+1/10*X1 如果N=5,則EMA(X,5)=2/(5+1)*X5+(5-1)/(5+1)(2/5*X4+3/10*X3+3/15*X2+3/30*X1) =(1/3)*X5+(4/15)*X4+(3/15)*X3+(2/15)*X2+(1/15)*X1 …………循環 X1 (2/3)*X2+(1/3)X1 (3/6)*X3+(2/6)*X2+(1/6)*X1 (4/10)*X4+(3/10)*X3+(2/10)*X2+(1/10)*X1 (5/15)*X5+(4/15)*X4+(3/15)*X3+(2/15)*X2+(1/15)*X1 任何時候系數之和恆為1。如果X是常量,每天的X值都不變,則EMA(X,N)=MA(X,N). 從以上的例舉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時間周期越近的X值它的權重越大,說明EMA函數對近期的X值加強了權重比,更能及時反映近期X值的波動情況。 所以EMA比Ma更具參考價值,而ema也不容易出現死叉和金叉,所以一旦出現要立即作出反映!對周線處理,ema就更加穩定了。 理解了MA,EMA的含義後,就可以理解其用途了,簡單的說,當要比較數值與均價的關系時,用MA就可以了,而要比較均價的趨勢快慢時,用EMA更穩定;有時,在均價值不重要時,也用EMA來平滑和美觀曲線
3. 股票軟體當中macd的ema是什麼意思
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動移動平均線,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12)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26)得到快線DIF,再用2×(快線DIF-DIF的9日加權移動均線DEA)得到MACD柱。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指數平均數指標。也叫EXPMA指標,它也是一種趨向類指標,指數平均數指標是以指數式遞減加權的移動平均。
4.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內涵到底是什麼啊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內涵到底是什麼啊?
EMA的意思是「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中文可以翻譯為「指數移動平均線」,又稱「平滑移動平均線」公式到處都能找到,這里就不贅述了。
EMA實際上也是一種「加權移動平均線」,並且對距離當前較近的K線賦予了較大的權重,公式沒有必要特別去記,只要記得其特性就可以了。
從技術指標的「自我實現」效應來說,如果不是以觀察平均線的「交叉」為目的,那麼完全沒有必要採用復雜的均線,最簡單的SMA簡單移動平均線就可以滿足需要了。
指數移動平均線英文是什麼啊?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可以參考下面的網址,沒毒,是路透社的網站
:glossary.reuters../wiki/index.php/Zhishu_yidong_pingjunshu_%E6%8C%87%E6%95%B0%E7%A7%BB%E5%8A%A8%E5%B9%B3%E5%9D%87%E6%95%B0
什麼是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買入時機有
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移動平均線買入時機
1,股價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均勻線,表現短線由空翻多,買方氣力增長,後市上升大概大,是買入機遇。這在謀利性極強的上海股市是最實用的,要是投資者能始終對峙股價從下向上突破10日移動均勻線時實時買進,股價從上向下跌破10日移動均勻線時賣出,肯定會是賺多賠少,贏利豐盛,而暴跌和長期陰跌與君無關,又不會錯過中級行情和大行情。
2,股價由下向上突破10日移動均勻線後,相繼向上突破30日、60日移動均勻線,則是兩跡亂個緊張的買進機遇。由於這種環境可以判斷,多頭魄力極為強勁,後市大漲已成定局。這也是為什麼上海股市的很多投資者和專家視30日均勻線為其生命線的起因,上證指數每當向上有用突破30日移動均勻線均有一輪象樣的中級行情乃至大行情。
3,要是5日、10日、30日、60日移動均勻線為多頭分列,且略呈平行狀上升,則表現後市將有一段極大的漲幅,多頭魄力極為茂盛,短期不易回檔,是買進機遇。這種時機在上海股市只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交所開市至放開股價,上證指數由95點上漲至1429點;第二次是由386點上漲到1558點;第三次則是由325點上漲到1052點。
4,空頭市場中反彈也是買進機遇。要是股價僅能由下向上突仔枝破5日、10日移動均勻線,則反彈力度較弱,反彈時間也不克不及長期,不外若能掌握機遇,也可贏利取差價。分外是在股價由岑嶺下跌後又暴跌,股價在5日、10日移動均勻線以下執行,間隔10日移動均勻線很遠,10日乖離率到達15%至負20%以下時,人氣散盡,恐慌性拋盤不停,這正是平明前的暗中,強勁反彈就將到臨,也是進貨的絕佳時機。上海股市1993年12月20日和1944年10月7日便是先一起暴跌爾後立刻暴漲,差價高達20%~40%之多。
5,空頭市場中,當股價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均勻線後,又突破了30日移動均勻線,則反彈上升的氣力加強,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也是一輪中極行情,可逢低買入。
6,空頭市場中,要是股價繼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動均勻線後,又突破了60日移動均勻線,則後市的上漲空間會比其他環境來的強勁,若有利好訊息的共同,則可順勢離開空頭市場,是極佳買點。
7,股市處於盤局時,要是10日移動均勻線向上方突破,表現多頭氣力較強,是買入機遇。但在上海股市,就上證指數來說這種時機險些沒有。由於「久盤必跌」是姿戚檔上海股市的鐵律,上證指數在顛末較永劫間的盤整後,要想發動一輪行情均要以先跌為價錢,且跌幅通常不會小。這大概是上海股市謀利性太強,機構在發動行情前再次壓低吸貨,以低落本錢。
8, 10日移動均勻線位於股價下方,當股價與10日移動均勻線之間的間隔由精密而加大時,表現多頭氣力加強,後市上漲時機大,是買進機遇。
9,如K線圖與10日移動均勻線膠葛在一起,縱有利多訊息,仍不要方便跟進,等10日移動均勻線與K線圖離開且上行時,方是買進機遇。這時多方氣力才是真正的加強,後市上升的機率才會大。分外是在空頭市場,投資者均對利空敏感,而對非實質性的利多麻痹。空頭市場中的利多訊息每每是出貨的良機,而非跟進的時機,這在上海股市屢試不爽。以是,投資者在出場時,可分清局勢,再行決斷,不克不及盲目跟進。
10,因長期的空頭市場,使得60日移動均勻線趨於平緩,乃至快成了直線狀,當60日移動均勻線由平緩向右上方拉升時,表現多頭抨擊,買盤加強,是買進機遇。但這應聯合10日、30日移動均勻線綜合闡發,決定買進機遇。
什麼是長期移動平均線和短期移動平均線?
平均線是將幾天收盤價格的平均值,每天都計算一次,連線起來形成的移動平均線,如果只計算5天10天之類的,可以說是短期移動平均線,如果時間長些,就是長期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與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是移動平均線的一種,和簡單移動平均線是一類的,是跟隨價格走勢的工具,有一定的滯後性。而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指MACD,是辨別上漲下跌趨勢的指標。
什麼是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的繪制方法是什麼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移動平均線是什麼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移動平均線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操作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線指標,稱做季均線指標;120天、240天的是長期均線指標,稱做年均線指標。對移動平均線的考查一般從幾個方面進行。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什麼是移動平均線?移動平均線有什麼用處?
移動平均線的作用
1、反映當前市場的平均成本
如20日均線代表了20日內買進者的平均成本,60日均線代表了60日內買進者的平均成本。
2、揭示股價運動方向
即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判斷的方法是:移動平均線向下,則趨勢向淡;移動平均線向上,則趨勢向好。短期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短期趨勢的好壞,中期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中期趨勢的好壞,長期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長期趨勢的好壞。
移動平均線的作用
1、反映當前市場的平均成本
如20日均線代表了20日內買進者的平均成本,60日均線代表了60日內買進者的平均成本。
2、揭示股價運動方向
即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判斷的方法是:移動平均線向下,則趨勢向淡;移動平均線向上,則趨勢向好。短期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短期趨勢的好壞,中期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中期趨勢的好壞,長期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長期趨勢的好壞。
3、助漲助跌作用
在多頭市場或空頭市場中,移動平均線朝一個方向移動,通常將持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之後才會發生反轉,改朝另一個方向移動。
因此,在股價的上升趨勢中,可以將移動平均線看做是多頭的防線,具有助漲作用,這時應視為買進時機。而在股價的下降趨勢中,可以將移動平均線看做是空頭的防線,具有助跌作用,這時應視為賣出時機。
移動平均線的助漲與助跌作用,在股價走出盤整區域後表現尤為明顯。當股價脫離盤整上升時,它就會發揮很強的助漲作用,即使股價偶爾回檔,也會受到平均線的支撐止跌向上。反之,當股價脫離盤整區域而下跌時,它就會產生很強的助跌作用,股價即使反彈,也會受平均線的壓制而再創新低。
3、助漲助跌作用
在多頭市場或空頭市場中,移動平均線朝一個方向移動,通常將持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之後才會發生反轉,改朝另一個方向移動。
因此,在股價的上升趨勢中,可以將移動平均線看做是多頭的防線,具有助漲作用,這時應視為買進時機。而在股價的下降趨勢中,可以將移動平均線看做是空頭的防線,具有助跌作用,這時應視為賣出時機。
關於平均移動線請問什麼是指數移動平均線
EXP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譯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乃為因應移動平均線被視為落後指標的缺失而發展出來的,為解決一旦價格已脫離均線差值擴大,而平均線未能立即反應,EXPMA可以減少類似缺點。
在一般情況下,許多投資者均以KDJ指標和MACD指標作為買賣的重要指示,當大盤或個股的KDJ指標和MACD指標在高位形成死叉後,他們通常會賣出。但是,由於市場的主力經常進行反向操作,所以常常導致"頂在頂上"和"底在底下"的情況發生,因此這種指標常常會失靈。
據於上述現象,許多投資者於是用移動平均線來作為買賣股票的主要依據,意思是:當月線指標(即5天均線、10天均線和20天均線)形成多頭排列時,他們通常會買進。反之,當月線指標形成空頭排列時,他們通常會賣出。但是,由於市場主力經常會進行反技術的操作,故意令股價連連破位,從而打穿上述均線,這樣做會令很多人的籌碼因此而脫手。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我們在此介紹EXPMA指標,該指標的主要優勢是:對移動平均線進行了取長補短,同時又具備了KDJ指標和MACD指標的"金叉"和"死叉"等功能。因此該指標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和准確性,對於個股的抄底和逃頂提供了較好的點位,是投資者採用中短線決策的好幫手。[1]
5. 炒股函數MA、DMA、EMA有什麼區別
EMA(P1,P2)
中文名: 平滑移動平均
英文名: EMA
描述:求P1的P2日平滑移動平均
演算法:P=EMA(P1,P2), P=[2*P1+(P2-1)*P']/(P2+1),P'=上周期P值
舉例:EMA(CLOSE,30)--30日平滑移動均價
舉例:MA(CLOSE,5)--5日均價
DMA(P1,P2)
中文名: 變因子移動平均
英文名: DMA
描述:求P1的變因子移動平均, P2為平滑因子
演算法:P=DMA(P1,P2),P=P2*P1+(1-P2)*P',P'=上周期P值,P2<1
舉例:DMA(CLOSE,VOL/CAPITAL)
6. 股票術語中的EMA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啊
EMA是指數移動平均線,有的軟體簡稱為EXPMA,是一種加權的移動平均線簡灶梁指辯中標。與簡單移動平均線相比,指攔運數移動平均線為近期的價格賦予較大的權重,同時又綜合考慮了股票上市以來的所有交易價格。以12日EMA為例,其計算方法如下:
W=2÷(12+1)=0.1538
EMA(12)=(收盤價-昨日的EMA)×0.1538+昨日的EMA
7. macd公式中的ema是什麼意思
ema是計算指數平滑移動平均數,12日ema指的是12日內平均指數的總和/12,當日的12日ema就是當日以前12日內平均指數的總和。以此類推昨日就是昨天以前的。移動平均線也可以設置成n天的。
macd計算公式
macd在應用上,,先計算出快速移動平均線即12日的ema1,和慢速移動平均線,即26日的ema2,,以這兩個數值之間的差值得出diff,,然後再求出diff的9日平滑移動平均線dea.,最後得出macd=2×(diff-dea).
。
<1>計算12日和26日移動平均線ema1和ema2
當日ema(12)=前一日ema(12)×11/13+當日收盤價×2/13
當日ema(26)=前一日ema(26)×25/27+當日收盤價×2/知棚頌27
<2>計算離差值(diff)
diff=當日ema(12)-當日ema(26)
<3>計算9日離差平均值dea
當日dea=前一日dea×8/10+當日diff×2/10
<4>計算macd
macd=2×(diff-dea)
☆
離差值diff和離差平均值dea是研判macd的主要工具,,其計算方法比較煩瑣,。由於目前這些數值在股市分析軟體上都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因此投資者只要了解其運算過程即可,,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研判功能。.另外和其它技術指標一樣,,由於選取的計和神算周期的不同,,macd指標也包括日macd、,周macd、,月macd、,年macd指標,以搭鄭及5分鍾,、15分鍾,、30分鍾,、60分鍾等分時macd.、常被用於股市研判的是日macd指標和周macd指標,雖然它們計算時的取值有所不同,但計算方法基本相同。.
8. EMA是什麼意思
EMA指環境管理會計。
環境管理會計信息主要是為組織內部核算和決策服務的,其為內部決策服務的程序既包括材料和能源消耗、流程及最終處置的實物程序,也包括與潛在環境影響活動相關的成本、節約和收益的貨幣計量程序。
環境管理會計是組織說明其業務的物料使用和環境成本的專門會計。物料會計,是通過跟蹤工廠或營運場所物料流量的方法,將其投入和產出反映出來,以達到評價資源效率和發現環境改進機會的目的。
(8)股票軟體的ema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環境管理會計的理論基礎
1、可持續發展理論
它強調人類應當通過發展與自然相和諧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生產成果的生活,而茄拿喚不是破壞和污染生態環境來追求發展。可持續發展理論從為人類長遠利益的角度賦予了環境管理會計迫切發展的理論基礎。
2、經濟的外部性理論
外部不經濟內部化的主要辦法,就是對企業的排污進行收費甚至罰款,這已經被許多國家的政府所採納並得到實施。外部性敏手理論要求國家制定相應法規規范企業行為,使其承擔社會成本,督促其實行顫凱環境管理會計。
3、環境資源價值理論
作為國民財富的一部分,環境資源必然有其價值。此理論要求企業重視周圍環境的改善,將環境資源作為企業的一項資本對待,從而迫切要求環境管理會計對其價值進行核算。
環境管理會計的作用
1、有助於企業准確地進行成本計算和產品定價。
2、有助於企業管理當局做出正確決策。
3、有助於企業進行環境績效考核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