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561583和561584的區別
基金代碼561583和561584均屬於華夏新經濟混合型基金,但是它們的基金類型、投資策略和投資范圍存在一定的區別,具體區此茄別如下:
基金類型:561583基金的類型為股票型基金,而561584基金的類型為混合型基金。
投資策略:561583基金的投資策略是主要辯扒世通過投資新經濟領域的優質股票來實現資產增值,而561584基金的投資策略則是通過同時投資股票、債券等多種資產類別來實現資產增值。
投資范圍:561583基金的投資范圍主要是新經濟領域的優質股票,而561584基金的投資范圍則涵蓋了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多種資產類別。
總之,561583基金和561584基金雖然都屬於華夏新經濟混合型基金,但是它們的基金攜肢類型、投資策略和投資范圍都有所不同。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時,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貳』 中特估基金有哪些代碼
中特估基金是耐並香港一家專注於物畝檔投資中國大陸市場的基金公司,其旗下有多隻基金產品,涵蓋了股票、債券、貨幣市場等領域。其中,其主要的股票基金產品包括:中特估價值精選股票基金、中特估滬港深股票基金、中特估創新驅動股票基金等。罩亂中特估基金的債券基金產品則包括:中特估穩定收益債券基金、中特估強債收益債券基金等。此外,中特估基金還推出了貨幣市場基金產品:中特估現金收益貨幣市場基金。以上基金產品均有對應的基金代碼,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進行購買。
『叄』 QDII有沒有投資新興市場的基金
投資新興市場的QDII有:中銀新興市場、霸菱東歐基金、鄧普頓東歐基金、施羅德- 金磚四國、鄧普頓新興四強、匯豐環球新興四國股票、「富達」、「貝萊德」以及「鄧普頓」系列的三隻「新興市場」基金、鄧普頓新興市場小型公司基金、中東海灣~~~
1、2007年9月17日開始銷售的「中銀新興市場」是國內首款投資離岸新興市場國家股票的QDII產品,當時起售門檻是5萬元人民幣。該產品選取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與巴西等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股票基金作為投資對象。該產品定位於新興市場,通過投資符合標準的開放式股票基金來達到投資新興市場的目的。與此同時,再配置一部分高質量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產品說明書上公布了目前准備投資的三隻開放式股票基金,它們分別是:首域中國增長基金(First State GUF-China Growth)、摩根斯坦利新興市場股票基金(Morgan Stanley Emerging Market Equity)、鄧普頓新興四強基金(Templeton BRIC Fund)。這三隻基金從點、線、面覆蓋了幾乎全球的新興市場。首先是「點」,指首域中國增長基金,這只基金主要投資於港股,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其次是「線」,指鄧普頓新興四強基金,該基金主要投資於「金磚四國」(BRIC),即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個在新興市場中比較突出的國家。最後是「面」,指摩根斯坦利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該基金覆蓋面更廣,其投資范圍是整個全球的新興市場國家。
2、據霸菱東歐基金的基金報告顯示,地區分布中,俄羅斯是其重點投資地區,投資比例高達59.5%,此外,還有土耳其、波蘭、捷克和匈牙利等,而就行業而言,從其十大主要持股企業來看,能源和金融是其主要投資行業。
3、鄧普頓東歐基金的地區分布較為分散,其前三大投資地區分別為土耳其、匈牙利和俄羅斯,投資比例分別為24%、22% 和20%,此外,還有波蘭、奧地利的捷克等。不過,行業分布與其相同,金融和能源是其主要持股行業。
而對於鄧普頓東歐基金的重倉地區——土耳其和匈牙利,上述報告稱,現階段土耳其貿易赤字問題已因商品價格回落而紓緩,其金融體系受次貸的直接沖擊有限且成長性仍佳,加以預期本益比水準已達到4.1 倍的水準(2008 年11 月20 日),預期經濟後勢逐漸明朗後,銀行類股止跌反彈的態勢可期;而匈牙利的匯率在與國際貨幣基金達成援助協議後,逐漸止貶回穩。
4、以投資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四個新興國家為主的產品包括「施羅德- 金磚四國」、「鄧普頓新興四強」和「匯豐環球新興四國股票」三隻基金,前兩只由花旗銀行推出,後一隻由匯豐銀行推出。
5、我國QDII總評:
在目前9隻QDII之中有5隻產品是在2008年之後成立的新產品,而對照這些產品的成立以來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情況看,這批新QDII仍舊沒有讓新投資者擺脫以往參與老QDII的痛苦回憶。而且,即使與去年末發行且在今年初行情中大展身手的部分次新基金相比,新QDII的成績單不能不讓投資者開始反思:是否當初選擇境外投資的策略發生了嚴重的資產配置失誤。
如果未來基金QDII專戶業務仍然堅持在權益類方向上,那麼,這些產品的實際運作者可能對於境外市場將更加抱以關注。
打開近來一段時間的境外主流市場圖表看,美國市場出現了自2007年10月以來少見的探底反彈。就趨勢投資角度看,無論是從日線圖還是從周線圖觀察,美國主要指數的中期趨勢指標已經呈現較為明顯的「底部背離」跡象。換而言之,如果在當前區域上述市場成功築底,且產生一輪新的中期向上的趨勢,那麼其中含義是:2007年10月以來的不斷下跌的行情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其餘市場也極有可能得到一定意義上的「喘息」。
從上述角度來看QDII,由於當時發行股票型QDII時正值境外主要市場正處於新一輪跌勢正在醞釀以及展開之時,因此,這些產品的表現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與標的物指數波動有很大關系。但如果後者因全球投資市場重新回暖而再度進入境外投資市場之後,QDII專戶(權益類方向)的運作者操作難度可能會相對較小。
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合理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匹配,且有一定的靈活配置資產能力的QDII,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更為重要。根據銀河證券的分析師卞曉寧分析,QDII基金的收益主要取決於投資區域和投資品種。從長期來看,投資新興市場的QDII基金預期收益高於投資成熟市場的QDII基金;主要投資股票的QDII基金預期收益高於主要投資固定收益品種的QDII基金。而QDII基金的風險主要取決於投資區域和投資品種。「一般而言,投資新興市場的QDII基金風險高於投資成熟市場的QDII基金;主要投資股票的QDII基金風險高於主要投資固定收益品種的QDII基金;投資多個市場的區域型基金風險通常低於單一市場基金。」
顯然,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QDII基金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投資區域的分散,但當這些投資區域都發生系統性風險時,這些投資工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系統性風險,也與投資者當初選擇此類產品的本意相去甚遠。當然,如果換個角度看,當系統性機會「山雨欲來」時,QDII類投資無疑也將迎來系統性機會。
『肆』 what's 'emerging-markets fund'
先來糾正語法問題
what does "emerging-market fund" mean?
I wanna know it.
if u can explain a little on it ,thank u very much.
'emerging-markets fund':新興市場基金,即投資於新興市場的基金,中國就是新興市場之一,投資方向主要是股票.
新興市場(Emerged Markets)指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按照國際金融公司的權威定義。只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沒有達到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水平(一般的標準是人均9 000多美元),那麼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股市就是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公司認定的新興市場有100多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前蘇聯東歐地區。我國內地股市和台灣股市都屬於新興市場。台灣盡管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比較高,但由於其股市發展滯後,市場機制不成熟,仍被認為是新興市場。而香港市場由於法規健全,長期由歐美外資為主導,已經由全球新興市場叢林里的一隻虎,成長為成熟市場的一條龍。如果我們把大中華區看成一個整體,這是一個全球矚目的大新興市場,香港就引領這整個市場向前進,香港的今天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成為大陸的明天。
新興市場的投資先驅是鄧普頓爵士john templeton,在西方投資界是與巴菲特齊名的大師,他比較有名的投資案例是早在60年代就買進了日本公司的股票,當時的日本產品還以低廉劣質的出口聞名於世,整體市盈率偏低,象Toyota豐田只有4-5倍P/E,而鄧普頓正是在人們的質疑中介入日本市場,敏銳地抓住了日本從55年―73年石油危機為止,經歷的重工業化比重大幅上升的過程。
鄧普頓崇尚從下往上的分析方法,總是尋找好的企業、質優而價廉的股票,並不在意它來自什麼背景、也不管當時流行的觀點。而鄧普頓真正確定新興市場權威的是87年以後,當年鄧普頓要求手下大將馬克.默比烏斯MarkMobius建立一隻新興市場基金起,新興市場的投資才逐漸為國際金融界所認可,而個人形象上一向以光頭出現的默比烏斯因此被譽為「投資界里的印第安娜.瓊斯」。這位現實生活中的奪寶奇兵最近的一個成功的投資案例就是2003年初買入中石油,默比烏斯領導的鄧普頓基金在香港市場買入中石油2%股份的時候,比巴菲特還早。(歷史在重演,中國從2002年起,正式進入了市場導向下的重工業化時代)
談到新興市場的投資經驗,繼承了鄧普頓衣缽的默比烏斯說:「我喜歡去的地方是其他人不願意去的。當那裡的大街發生著流血事件時,我就願意前往――事態嚴重的時候,是我欣喜的時候,這往往就是我想要進入的市場。」為了實踐他的理念,Mobius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倫敦、東南亞風暴時的新加坡、金融危機中的南美、SARS期間的香港,和他的老師鄧普頓一樣,默比烏斯帶著一堆理論選擇條件,艱辛地奔走在充滿著戰爭和混亂的遙遠的世界邊緣。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他不會象其他的基金經理一樣,花上一整天坐在辦公室思考問題,今年50歲出頭的默比烏斯繼續著一種可怕的旅行日程,這種生活對30歲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汽車上或者飛機上,如果不是在訪問公司,就一定是與客戶進行交談。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和努力下,在2003年初香港「到處是問題、危機,人們從窗戶跳樓尋死的時候」(默比烏斯語),他領導的鄧普頓基金大規模登陸香港市場。
『伍』 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的馬克·墨比爾斯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馬克·莫比爾斯研究新興市場的股票已經有三十年的經驗。
1997年、1998年連續被路透社選為年度最佳全球基金經理。
1998年、1999年連續被美國Money雜志選為全球十大投資大師之一,被《華爾街日報》譽為新興市場教父。
1999年被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指派為董事及全球公司治理工作團隊負責人。其研究團隊被英國國際財富管理基金雜志評選為2001年最佳新興市場股票研究團隊。馬克·莫比爾斯管理的鄧普頓新興市場基金長期以來擁有出色的投資業績。
著有《獲利護照-通往海外投資致富之道》(Passport to Profits)(1999)
『陸』 世界上現存的著名基金公司
全球十大著名基金公司:
貝萊德基金公司(BlackRock)
貝萊德基金公司又稱黑岩集團,並不是大家聽過的黑石,那是家以私募為主的投資公司。
而Blackrock可以說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基金公司,以共同基金為主。
貝萊德公司在1988年成立,總部在美國,分布涉及全球,目前為上市公司。
貝萊德通過兼並和收購,迅速壯大,其中關鍵兩步包括和美林證券的投資管理部門合並,和最近來的收購了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從而成為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
目前貝萊德公司旗下擁有超過300隻共同基金,其中有很多均為世界著名和高評級基金,總管理資產高達3萬億美圓,目前為美聯儲Fed的投資顧問。
之前在和美林合並時,給貝萊德帶來了154隻全球共同基金,之後在收購了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之後,又獲得了著名的安碩(iShare)品牌,熟悉港股的人肯定知道這個牌子,它是一個以跟蹤指數為主要的投資品牌,在美國指數基金佔有市場超過5成。
在國內,可以說貝萊德品牌的影響力也為第一,國內引入了多隻著名基金。
包括貝萊德獨步全球的核心旗艦級別產品,世界最佳全球配置型基金——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GA),該基金評級為十年晨星5星,標普AAA,LIBOR最高評級。
另外,貝萊德基金公司的天然資源投資系列(世界黃金基金,世界礦業基金,世界能源基金,世界新能源基金)也在國內受到廣泛關注,以上四隻均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一行業股票基金。
另外還包括了很多著名的區域基金,例如拉美基金,新興市場基金,印度基金,新興歐洲等等。
富達基金公司(FidelityInvestment Group)
說起富達基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說起彼得•林奇,相信無人不知。
富達基金是一家1946年創辦的基金公司,未上市,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直到貝萊德快速收購完成之後。
目前富達公司分成兩個主要投資集團,分別主要在歐洲和美國投資。
富達最出名的基金為富達麥哲倫基金,彼得•林奇掌管其十三年裡,年平均收益率為29%,而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漲幅平均只為14%。
最近媒體注銷過一篇報道,總結了巴菲特在其45年的投資中,復合投資回報在20%。
投資研究公司Morningstar Inc,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巴菲特任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長期間,表現最好的兩只基金之一,Fidelity Magellan
Fund的年平均回報率為16.3%,Templeton Growth
Fund的年度回報率為13.4%。
可以見,雖然之後繼任的基金經理並沒有彼得林奇如此優秀,但是也依然保持了較高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富達基金在新成立一隻基金時,往往會有自由資金成立一隻領航基金,進行1-2年的實際投資,才會對外募集。
富達基金高度追求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是該方面的專家。
富達基金投資有很多非常有經驗的優秀基金經理,雖然整體上看,目前引入國內基金不多,但是都代表了富達基金比較高的水準。
例如富達亞太股息增長基金,在08年的大跌里幾乎排名第一。
富達歐非中東基金,成立以來一直領先市場指數,為世界新興市場投資的第一梯隊,排名在全球前十以內。
富達拉美基金也在去年的拉美狂潮里,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
施羅德基金公司(Schrodersgroup)
這是家非常老牌的基金公司,成立在1804年。
之前一度長期成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
在香港,該基金公司被稱為寶源基金,在中國,和交通銀行(601328,股吧)合作成立了交銀施羅德基金。
施羅德基金公司品種很多,在國內也是可以說是第2大主要品牌,涉及債券,股票,商品期貨等諸多方面投資。
有些國內外資銀行就是以施羅德基金公司產品為主。
施羅德目前國內比較有特色的為債券類投資和另類投資。
例如施羅德環球企業債,是一隻非常優秀的企業債基金,而新興市場債券,更是一隻採用對沖基金手法,追求絕對回報的債券基金,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另類投資的話,施羅德有提供很多商品股票和商品期貨方面的投資,例如著名的施羅德商品基金,將資金直接投資到期貨市場上,通過掉期對沖等手段降低風險,在07-10年都取得了比較好的回報和抗跌性。
施羅德金屬基金則是同時投資在黃金等貴金屬和工業金屬上,採用期貨和ETF投資,最大程度反映了商品期貨的價格漲跌。
另外施羅德的環球房地產股類投資也是很有名。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公司(FranklinTempleton Investments)
該公司於1947年由魯伯特·強生先生於紐約創立,極富傳奇色彩,曾經一度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目前為亞洲區最大的基金投資者之一。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公司以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穩健理財的最早倡導者——本傑明·富蘭克林先生的名字為公司命名,遵循富蘭克林先生的一句名言-「理財規劃,穩健為先」。
該公司擁有非常強大的研究力量,和重視研究的富達基金一樣,研究員遍布全球各地。
在中國,和國海證券(000750,股吧)合作,成立了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公司最出名的為其債券類投資,擁有鄧普頓全球債券,鄧普頓環球總收益,鄧普頓新興市場債券,三為一體的核心債券組合,其業績為世界驕楚,是一家在債券上可以和PIMCO抗衡的基金公司。
例如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全債基金,在今年3個月以來已經取得了6%以上正回報,去年回報高達33%,08年僅下跌2.7%。
但是別以為該基金公司只擅長做債券,在股票方面依然有非常強大的實力。
前面說的巴菲特的投資對比,其中排名第3的就是鄧普頓環球增長基金,僅次於富達麥哲倫基金。
該公司,更是有被譽為新興市場教父的麥朴斯博士(Mark
Mobius)作為新興市場投資的管理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作為基金管理人把錢投資到新興市場的基金經理,當時新興市場還被稱為欠發達市場。
1996年,他與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並列《 *** 》」全球十大基金經理」,可以說投資新興市場首選投資管理人,非他莫數。
目前,他負責有超過380億美圓的新興市場基金,國內目前也引入了鄧普頓亞洲增長,鄧普頓拉美等他親自負責的基金,可以說是國內投資者的一大福氣。
霸菱(Barings)
霸菱為全球投資巨頭之一,成立在1762年,歷史悠久,為英國歷史上主要投資管理公司。
這家公司目前國內引入產品不多,但是最有名氣的就是霸菱中國香港基金,這是一隻成立27年的著名基金,以香港為主,一直以來都是香港表現最佳的基金,以至於該基金成為香港本地人的最愛。
目前該基金也引入國內。
聯博(AllianceBernstein)
聯博資產管理公司為美國最大公開上市之資產管理公司,總部設於紐約。
大聯龐大的投資能力包括成長型股票、價值型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資,除了服務全球各地的零售客戶之外,亦同時滿足全世界包括企業、 *** 機構、中央銀行等的各項專業資產管理之需求,美國五十州的州 *** 當中,有高達四十三家的州 *** 委託大聯資產管理公司為其管理資產。
大聯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國際化且完整的股票及債券管理經驗,旗下基金績效領先同業,並屢獲多項國際大獎肯定,2002年與2001年亦連續獲頒標准普爾及國內智富雜志合頒之」最佳基金團隊獎」。
首域(theFirst)
首域基金為澳洲聯邦銀行旗下CFS
GAM管理公司,主要是在香港地區。
首域基金有兩只非常有名的基金,分別是首域亞洲增長基金和首域中國增長基金,代表了世界第一流的亞洲區和中華概念投資實力。
兩只基金均多次獲得同一組別,晨星,理柏的最高評級和金獎,可以說是和霸菱香港一樣,在香港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基金。
這兩只都引入了中國。
百達(Pictet)
瑞士私人銀行始於1805年;以私營無限責任公司形式運作;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給予AA-長期信用評等;專注於財富管理、私人銀行、資產管理、基金銷售及環球託管服務;管理資產總額超過3,230億美元。
百達基金公司為百達集團下屬,屬於瑞士的投資機構。
目前在國內該基金公司引進並不多,主要包括一些特別的行業基金,例如百達醫葯,百達生物科技,百達保安等等。
亨德森(Henderson)
主要業務集中在投資管理以及為法人或個人投資者量身訂作投資組織者之產品,包含多元之資產種類,提供投資產品與服務予法人或個人投資者於亞洲、歐洲與北美洲,Henderson之投資管理者投資於全球之主要市場,由全球頂尖研究分析師與經濟學家組成之投資管理團體,注重風險管理,確保投資組合之風險與報酬架構符合投資者之要求,1998年3月被AMP購並,被並入AMP於英國與澳洲之資產管理事業群,改名為Henderson
GlobalInvestors,2003年12月, AMP於英國與澳洲之資產管理事業群由公司總管理分離出來,Henderson成為HHG
PLC(新成立之英國控股公司,於倫敦與雪梨交易所均有掛牌)之一部份
『柒』 求所有ETF基金代碼
ETF基金,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代碼有:
1、華夏上證50ETF,代碼510050。
2、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代碼510300。
3、華安上證180ETF,代碼510180。
4、嘉實滬深300ETF,代碼159919。
5、南方中證券500ETF,代碼510500。
6、華夏滬深300ETF,代碼510330。
7、匯添富中證上海國企ETF,代碼510810。
(7)鄧普頓新興市場基金的股票代碼是多少擴展閱讀:
根據投資方法的不同,ETF可以分為指數基金和積極管理型基金,國外絕大多數ETF是指數基金。目前國內推出的ETF也是指數基金。ETF指數基金代表一籃子股票的所有權,是指像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指數基金,其交易價格、基金份額凈值走勢與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一致。
因此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通常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兼具股票和指數基金的特色。
『捌』 鄧普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57 年, Rupert Sr. 退休,並由其 24 歲的兒子 Charles B. Johnson ( Charlie )出任主席及行政總裁一職。當時,公司的職員寥寥可數,而旗下基金管理的資產總值為 250 萬美元。在 1950年代,保險公司主導中產階層的投資服務市場,富蘭克林要在這種環境下逆流而上殊不容易,但 Charlie 對公司的信心堅定不移。
踏入 1960 年代初期,雖然公司的發展略為緩慢,但 Charlie 及其團隊的努力已初見成果。面對每天排山倒海般的工作, Charlie 同時身兼互惠基金經理、會計員等多個職位。與兄長一樣, Charlie 的弟弟 Rupert Johnson, Jr. 於 1965 年加入公司時亦同時出任數職。在 1960 年代,市場經歷了不少的起跌,對相關的從業員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刺激的 10 年。
富蘭克林於 1971 年公開上市, Charlie 及其團隊因此獲得了資金,拓展公司的業務。 1973 年, 富蘭克林收購一家以加州聖馬蒂奧 ( San Mateo ) 為總部的投資機構 Winfield & Company ,並將 公司 於紐約的辦事處遷往加州 。收購計劃令公司管理的資產總值提高至 2.5 億美元,員工數目亦增加至大約 60 人。 1979 年,富蘭克林貨幣基金( Franklin Money Fund )成為公司旗下首隻規模達 10 億美元的基金,並同時掀起了公司於 80 年代資產規模迅速擴張的序幕。
自 1980 年起連續 6 年,公司管理的資產總值每年均增長 1 倍(或接近 1 倍)。公司的股票亦於 1986 年開始在紐約交易所買賣,股票代碼為「 BEN 」。同年,公司沖出北美市場,於台灣開設辦事處。 1988 年,富蘭克林收購了 L.F. Rothschild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由 1982 年僅逾 20 億美元,至 1989 年時已急增至超過 400 億美元( 1987 年的市場動湯對富蘭克林的入息及債券基金影響輕微)。然而,管理層並未因此而感到自滿,並開始注意到過份依賴固定收益投資作為公司唯一基石的潛在風險。
富蘭克林於 1990 年代進行的一連串策略性收購活動,不但成功令公司的投資管理范圍擴展至固定收益產品以外的其他領域,亦令其環球業務的足印踏遍歐洲及亞洲。 1992 年, 公司與著名環球投資者約翰鄧普頓爵士 ( Sir John Templeton ) 達成共識 , 完成收購鄧普頓基金系列的管理及營運商 - Templeton, Galbraith & Hansberger Ltd. ,是當時歷史上最大宗的獨立互惠基金公司收購交易。鄧普頓為富蘭克林帶來了一系列出色的環球股票基金,更 引入了新興市場翹楚麥朴思博士 ( Dr. Mark Mobius ) 的專業知識。麥朴思博士 於環球新興市場的工作經驗超過 30 年,目前負責 帶領新興市場 的 分析團隊 , 管理不同的新興市場投資組合。 另外,於 1996 年,富蘭克林鄧普頓從著名華爾街投資者 Michael Price 手中買入 Mutual Series Fund, Inc. 的投資顧問 — Heine Securities Corporation ,令集團的本地股票產品更趨完善。
踏入千禧年,富蘭克林鄧普頓繼續進行了多項重要的收購計劃,奠定了集團作為優秀的環球投資管理機構的地位,當中包括於 2000 年購入 Bissett 、 2001 年購入 Ficiary Trust ,及於 2003 年購入 Darby 。 2005 年, Charlie 的兒子 Gregory E. Johnson ( Greg )出任行政總裁一職,肩負起領導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的使命。 1985 年, 24 歲的 Greg 已開始在公司的交易部門工作,並一直與公司共同成長。而 Charlie 則繼續擔任集團主席,協助 Greg 及他的團隊。
『玖』 股票基金有哪些
股票型基金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股票型基金的基金代碼及名稱:
1.興全全球視野股票:基金代碼為340006;
2.華寶多策略股票:基金代碼為240005;
3.中歐盛世成長股票B:基金代碼為150072;
4.光大保德信量化股票:基金代碼為360001;
5.匯豐晉信大盤股票:基金代碼為540006;
6.海富通股票混合:基金代碼為519005;
7.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基金代碼為110022;
8.國富中小盤股票:基金代碼為450009等。
【拓展資料】
股票型基金又稱股票基金,是指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證券基金的種類很多。我國除股票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股票債券混合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
投資策略有價值型、成長型、平衡型。
涵義:
隨著2015年8月8日股票型基金倉位新規的生效,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不能低於80%。(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規定已成為歷史。)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2013年以來市場整體呈現結構性行情,成長股表現最為突出。受此影響,截至6月26日,以來主動股票方向基金平均獲得了5.68%的收益率,跑贏大盤近20個百分點。其中,成長風格基金業績突出,主要布局於新興產業的基金領銜上半年業績排行榜。基金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成長風格將繼續演繹,相對看好傳媒娛樂、電子等行業。其中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凈值漲幅達30%。
『拾』 指數基金有哪些代碼
通常可以將指數基金分為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兩大類:
一、寬基指數
寬基指數並不受限於某個行業、市場,目前常見的有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紅利指數、恆生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而跟蹤這些指數的基金也可以分為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其中場內基金就是指ETF基金,可以通過股票賬戶進行實時交易,而場外基金就是支付寶、天天基金等平台代銷的基金產品。場內基金代碼:510050、159905、159920、510300、159915等;場外基金代碼:161017、163407、001592、090010等。
二、行業指數
行業指數基金有很多,比較熱門的有醫葯、白酒、軍工、證券、銀行、地產等。場內基金代碼:159929、510650、512810等;場外基金代碼:003096、161725、161024、161029等。
【拓展資料】
基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如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退休基金等,狹義上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來自未來,收益表現與投資標的基礎市場的表現密不可分,具有一定風險。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一、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二、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中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三、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四、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