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arclays bank plc 是什麼銀行
barclays bank plc
英國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plc
網路
英國巴克萊銀行
雙語例句
1
Other bank stocks, such as Barclays PLC and HSBC Holdings PLC, fell, though not as sharply.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 PLC)及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等銀行的股票也未能倖免,只不過它們的跌幅較小。
❷ 誰能詳細給我講解一下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概述 指數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 指數基金採用被動式投資,選取某個指數作為模仿對象,按照該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全部或部分的證券,目的在於獲得與該指數相同的收益水平。 [編輯]指數基金的特點 指數基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費用低廉 由於採用被動投資,基金管理費一般較低,美國市場的指數基金平均管理費率約為0.18%—0.30%;同時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經常換股,交易傭金等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型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2)分散和防範風險 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盯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此外,由於採取被動跟蹤指數成分股的投資策略,也能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和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3)延遲納稅 由於指數基金採取了一種購買並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換手率很低,只有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剔除的時候,或者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的時候,指數基金才會出售持有的股票,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每年所交納的資本利得稅很少,再加上復利效應,延遲納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累積多年以後,這種效應就會愈加突出。 (4)監控較少 由於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以實現"賺了指數就賺錢"的目的。 [編輯]指數基金的優勢 和其它積極管理類型的基金相比,指數型基金具有以下優勢: (1)跟蹤基準指數,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可以實現「賺了指數就賺錢」; (2)能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和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3)基金收益的可預測性強,基金業績表現相對穩定,適合個人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4)是國內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的有效工具,特別是合格的境外投資者(QFII)政策的推出,指數基金將成為合格的境外投資者(QFII)進入中國證券市場的首選投資工具。 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曾在其致股東的信中談及指數基金。他說,對大部分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於費用低廉的指數基金是擁有普通股的最佳方式。 1971年,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推出全球首隻指數基金。目前美國市場上的指數基金已超過160支,其中,規模最大的指數基金為先鋒500指數基金(Vanguard 500 Index),凈資產規模約為822億美元。相比之下,國內的指數基金數量還比較少,例如天同180指數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博時裕富基金、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等。 [編輯]定投指數基金的四個理由 自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推動基金定投業務以來,有「懶人理財法」之稱的基金定投,被越來越多普通投資者所接受。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在各家銀行參加定投的基金有60多隻,包括主動型股票基金、指數基金、配置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類型。對於著眼於長期的投資者,究竟適合選擇何種類型的基金參加定投?答案是:指數基金!理由有四。 指數基金長期表現更佳 選擇基金定投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就是將風險拉平、降低平均成本,而無需擔心當時市場的漲跌。配置型基金由於其有一定的債券倉位進行平衡,所以波動性較股票型為低;而債券型基金的波動幅度通常比配置型基金的還要小,所以,這兩類基金都算不上最好的定投對象。因此,選擇彈性較大的股票型基金更適合做定投。 由於基金定投通常都著眼於長期投資,因此在股票型基金中必須選擇長跑健將,而不應只滿足於三五年的較短表現。 就股票型基金來看,被動性投資的指數基金更適合定投。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4年度報告中寫道:「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也許是過去35年最能幫投資者賺錢的工具,但是大多數投資者卻經歷著從高峰到谷底的心理路程,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既省力又省錢的指數基金,其投資業績要麼是非常普通,要麼是非常糟糕。」美國第二大基金公司———先鋒集團創始人鮑格爾曾做過統計,截至1997年為止的35年裡,3/4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績效不如標准普爾500指數。從長期來看,指數基金能夠取得優於70%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業績,是長期定投的良好選擇。 指數基金品質更值得信賴 如同選擇自己的另一半一樣,對於長期定投的基金,當然希望它能夠堪托終身。但是令人沮喪的是,國內基金經理更換頻繁,投資者選擇主動型股票基金定投,無異於牽手「花心大少」。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歷任基金經理平均任期只有14.59個月,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做一份15年的基金定投,你得做好它換10個基金經理的思想准備。眾所周知,對於主動型股票基金來說,基金經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風格迥異的基金經理「你方唱罷我登台」,投資者可能就不得不經常忍受自己的基金「移情別戀」。 而指數基金由於是跟蹤指數被動投資,基金經理的個人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其風格執著如一,投資者可以安心持有。此外,指數基金由於是跟蹤指數,被動投資,不存在規模控制問題,因此也不會像一些主動型股票基金那樣因為暫停申購把投資者的定投也給停了的情況。 牛市更要買指數基金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深入和中國經濟的穩健發展,中國證券市場已經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長牛格局已經確認。牛市更要買指數基金,道理極為簡單:因為主動投資的基金對市場熱點的把握很難做到次次准確,反而是以指數為投資標的的被動型基金更具優勢。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各類基金中,指數型基金整體表現最好,平均凈值增長率達125.87%,而主動投資型股票基金年凈值增長率為121.41%,偏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12.48%;平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08.89%。 截至8月3日,指數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110.66%。同期主動型股票基金凈值增長率為97.33%,偏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92.93%,平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84.26%。 目前,國內主流研究機構認為,受益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升值、奧運會、人口紅利等多種因素,A股市場主要指數未來兩年內的走勢將會繼續走高。當前正是投資指數基金的良好時機。 指數基金定投的實證 2005年1月,中國工商銀行首批推出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華安中國A股、廣發聚富、南方穩健成長基金、申萬巴黎盛利精選、國聯安德盛穩健6隻基金的定投業務。如果投資者從那時起,對這6隻基金進行定投,到今年8月,收益最高的是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達244.44%。 據悉,與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同門的融通巨潮100指數基金也被列入中國工商銀行的第三批基金定投名單,投資者定投指數基金時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而且,9月30日前辦理還將獲得最低8折的費率優惠。 [編輯]指數基金的發展歷史 指數基金起源於美國,並且主要在美國獲得發展。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是威弗銀行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當時所引起的反對遠遠多於支持和擁護。到了70年代後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 & T)在內,部分地改變了對指數投資的看法。進入8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日漸繁榮,指數基金開始逐漸吸引一部分投資者的注意力。九十年代以後,指數基金才真正獲得了巨大發展。1994年-1996年是指數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1.3%,超過了市場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5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取得了37%的增長率,超過了市場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6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23%,又一次超過了市場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三年加在一起,市場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長率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率,指數基金的概念開始在投資者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指數化投資策略的優勢開始顯現出來。 據統計,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在1980年為100億美元,到了1996年底達到了10,000億美元。個人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也從1990年的40億增加到了580億美元。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美國的指數基金已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種類豐富的基金業分支。現在美國最成功的指數基金管理人為先鋒(Vanguard)和 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鋒管理的指數基金逾1,000億美元,其旗下的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億的規模名列第二位。現在美國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達(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發(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著一隻或多隻指數基金
❸ 美國債券市場有哪些指數
美債指數代碼是 CME Globex
美國債券指數基金跟蹤指數的集中度非常高,標的指數主要選擇巴克萊指數系列,尤以巴克萊美國綜合浮動調整指數(Barclays Capital U.S. Aggregate Float Adjusted Index)和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Barclays Capital U.S. Aggregate Bond Index)為焦點,資產管理規模佔比達80%以上
❹ 2015年7月8日美國股市收盤情況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7月9日凌晨消息,周三美國股市收跌。中國股市下跌與希臘債務危機令市場承壓。紐約證交所一度因故暫停所有證券交易。
美東時間7月8日16:00(北京時間7月9日04:00),道瓊斯(17515.42, -261.49, -1.47%)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61.49點,報17,515.42點,跌幅為1.47%;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34.65點,報2,046.69點,跌幅為1.66%;納斯達克(4909.76, -87.70,-1.75%)綜合指數下跌87.70點,報4,909.76點,跌幅為1.75%。
美東時間周三上午11點32分,紐約證交所暫停所有證券交易。紐約證交所發言人稱遭遇技術問題,正在盡快解決。至美東時間周三下午3點10分紐約證交所方重新恢復交易。
企業財報季即將到來。美國鋁業公司(10.5, -0.56, -5.06%)(AA)將在周三收盤後公布財報,由此非正式拉開財報季的帷幕。
中國股市的下跌令投資者感到擔憂。周三中國股市繼續下跌,有超過40%的上市公司在今天停牌。上證綜合指數收跌5.9%,已從上個月峰值下降超過30%。
希臘債務危機問題繼續受到關注。周二召開的歐元集團會議與歐元區領導人峰會在救援協議方面未取得任何進展。歐盟規定希臘必須在周日最後期限之前提出一份可信的改革提議,並與國際貸款人達成協議,否則該國就會面臨陷入破產並退出歐元區的風險。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周三對歐洲議會表示,希臘政府將在未來幾天內提交一份詳細的改革計劃。與此同時,雅典向歐洲穩定機制(ESM)提出了救援資金申請。
據媒體報道,希臘已於當地時間8日向歐洲穩定機制(ESM)申請為期3年的貸款計劃,以此償還當前債務。希臘的銀行業與股市周三繼續關門歇業。
周二美國股市尾盤發力最終收高,此前有報道稱齊普拉斯已經提出了在7月底之前得到臨時融資的建議。
美聯儲在美東時間周三下午2點公布了最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在會上對經濟政策進行討論時明顯傾向於「鴿派」立場,但同時為未來的加息舉動奠定了基礎。
舊金山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56.01, -0.88, -1.55%)(John Williams)將在洛杉磯發表有關經濟前景的講話。威廉姆斯重申此前觀點,即美聯儲加息的決定需要「視經濟數據而定」。同時表示,每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政策會議都會對加息問題進行討論;但尚未看到有令人信服的跡象表明通脹已經見底。
財報季即將到來。美國鋁業公司(AA)將在今日收盤後公布財報,由此非正式拉開第二財季企業財報帷幕。市場平均預期美國鋁業公司第二財季每股收益23美分。
特種化工品生產商WD-40(WDFC)也將在今天收盤之後公布財報,市場平均預期該公司第三財季每股收益77美分。
從整體來看,分析師們認為這一財季的企業盈利狀況疲軟。倫敦資本集團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對於價值早已高於平均水平的美股而言,盈利增長放緩將是即將面臨的又一逆風,其他不利因素還有希臘債務局勢、中國股市下跌以及美聯儲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加息時間的不確定性因素等等。」
個股消息面,微軟(44.24, -0.06, -0.14%)(MSFT)股價走低。據《道瓊斯新聞》報道,微軟[微博]宣布對電話硬體業務進行重組,將計入約76億美元減值變化,削減最多7800個職位,其中將在芬蘭裁減多達2300個職位。
特斯拉(254.96, -12.92, -4.82%)(TSLA)股價走低,此前券商太平洋皇冠(Pacific Crest)將其股票評級從「超配」下調為「均配」,因擔心其股價過高。
摩根大通(65.43, -1.37, -2.05%)(JPM)股價下跌,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靈通人士稱,這家銀行希望支付至少1.25億美元以了結針對其信用卡問題的調查。
在美國上市的巴克萊銀行(BCS)上漲,之前該行首席執行官安東尼-詹金斯(Antony Jenkins)已經去職。
歐洲股市周三收盤微幅上漲0.04%,扭轉此前四個交易日的連續下跌走勢,原因是希臘已經要求從歐元區的援助基金獲得第三輪援助計劃,意味著這個債務負擔沉重的國家將可暫緩破產。
紐約商業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10.90美元或1%,收於每盎司1163.50美元。8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8美分或1.3%,收於每桶51.65美元。
美聯儲公布6月政策會議紀要:傾向鴿派立場
美聯儲周三公布了6月份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政策會議的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在會上對經濟政策進行討論時明顯傾向於「鴿派」立場,但同時為未來的加息舉動奠定了基礎。
紀要表明,6月份政策會議的與會者認為,美國經濟狀況正在好轉,但尚未做好退出從2008年底開始實施的零息政策的准備。不過,加息計劃將在一份「實施文件」中加以詳細描述,對未來的加息舉動作出解釋說明。美聯儲在過去9年中都並未採取加息措施。
「大多數與會者作出的判斷都是,收緊貨幣政策的條件尚未達成;有些與會者警告稱,不應作出不成熟的決定。」紀要稱。「許多與會者都強調指出,為了判定開始實施政策正常化措施的條件是否已經達成,他們將需要獲得更多信息,表明經濟增長得到了加強、就業市 場狀況繼續改善以及通脹率正在朝著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目標前進。」
美聯儲威廉姆斯:加息決定需視經濟數據而定
舊金山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周三重申了此前觀點,即美聯儲加息的決定需要「視經濟數據而定」。
威廉姆斯同時表示,他尚未看到有令人信服的跡象表明通脹已經見底。他說道:「在我對通脹將重返2%目標水平有更大信心以前,我將繼續持等等看的立場。每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政策會議都會對加息問題進行討論。」
齊普拉斯:希臘周三將向ESM提出金援請求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在歐洲議會表示,希臘周三將向歐洲穩定機制(ESM)提出援助請求,並要求開始就債務減免舉行談判。齊普拉斯呼籲歐元區找出希臘債務危機的最終解決方案,並稱希臘政府正在努力避免最後決裂。
紐交所因計算機故障暫停所有證券交易
紐約證交所於當地時間11時32分因計算機故障暫停所有證券交易。發言人Marissa Arnold表示:「目前遭遇技術問題,正在盡快解決。我們將盡快公布最新消息,盡力給出快速的解決方案,徹底、透明地傳遞信息,同時確保及時有序地恢復交易。」
納斯達克[微博]等其他市場的股票照常交易,納斯達克宣布針對紐約證交所技術問題實施自助。紐交所還表示,所有開放委託單都將取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言人Kevin Callahan拒絕置評。
紐約證券交易所[微博]在美國股市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是投資者買賣股票的場所,同時也行使行政和上市職能,監管著美國股票三種證券信息處理系統中的A型(Tape A)和B型(Tape B)兩種處理機。這兩種處理機運作正常。
微軟宣布削減多達7800個職位
7月8日晚,來自道瓊斯的消息稱,微軟宣布對電話硬體業務進行重組,將計入約76億美元減值變化,削減最多7800個職位,其中將在芬蘭裁減多達2300個職位。
今日早些時候,《紐約時報》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繼去年7月公布裁員1.8萬人的計劃後,微軟[微博(13.45, 0.05,0.41%)]可能最早在周三(美國時間)宣布一項最新的裁員計劃。現在該消息被證實了。
微軟方面表示,公司正在從單一的手機業務向充滿活力的視窗生態系統轉型,將在本財年結束前完成上述計劃。截至今年3月底,微軟在全球擁有11.8萬名員工,重組裁員將有望進一步降低這家公司在移動技術領域的成本。
摩根大通因不當信用卡追帳行為被罰1.36億美元
紐約州總檢察長埃里克-施耐德曼(Eric Schneiderman)周三宣布,摩根大通已同意支付總計1.36億美元,以了結針對其不當信用卡追帳行為和壞賬銷售進行的調查。與摩根大通達成和解的包括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47個州和華盛頓特區。
紐約黃金期貨收盤上漲1%
紐約金價周三收盤上漲1%,從此前一天的近四個月低位上反彈,對希臘債務僵局和中國增長前景的擔憂持續,加上一連串不相幹事件導致美股大跌,推高了投資者對於黃金的避險需求。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收盤上漲10.90美元,漲幅1%,報每盎司1163.50美元。
周三紐油下跌1.3%布油上漲0.35%
紐約商業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8美分或1.3%,收於每桶51.65美元。美國能源庫存繼續增加,令紐約油價承壓。倫敦洲際交易所(221.86, -5.37,-2.36%)8月布倫特北海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0美分或0.35%,收於每桶57.05美元。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發布的報告顯示,7月3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0萬桶。接受《普氏能源資訊》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期美國上周原油庫存下降110萬桶。
歐洲股市周三收盤微漲0.04%
歐洲股市周三收盤微幅上漲0.04%,扭轉此前四個交易日的連續下跌走勢,原因是希臘已經要求從歐元區的援助基金獲得第三輪援助計劃,意味著這個債務負擔沉重的國家將可暫緩破產。
當日,泛歐斯托克600指數周三收漲0.04%,報372.88點,該指數漲幅受限的部分原因是俄羅斯股市下跌。
歐洲各國股市中,德國DAX 30指數收漲0.7%,報10747.30點;法國CAC 40指數收漲0.8%,報4639.02點;義大利富時100指數收漲2.6%,報21512.39點;西班牙IBEX 35指數收漲0.8%,報10430.30點。俄羅斯MICEX指數收跌1.2%。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9%,報6490.70點。(張俊)
❺ 系統風險的相關條目
CSFP信用風險附加模型
ST股票
T 0風險
T-M模型
URP
VAR方法
《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
《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
中國工商銀行
主權財富基金
義烏指數
互換
互換交易
亞洲債券基金
亞洲金融危機
交易系統
產業信息化
產品開發戰略
產品規劃
產權失靈
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信用評級
企業國際化經營
企業對外投資
企業收縮
企業項目化管理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權益理論
供應鏈風險
保險價值
保險公司次級債
保險投資證券化
保險經濟學
保險費率市場化
信息披露制度
信用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評估模型
信用評級衍生工具風險衡量法
信用風險度量模型
信用風險轉移
信用風險轉移市場
債券投資風險
做空機制
全能銀行
共同對手方
關系型營銷渠道
關系資產
內部評級法
內部轉移資金定價
農產品物流
農村物流
凈資本
憑證式國債
分眾營銷
分散風險
創新型企業
利基戰略
動員物流外包
動態聯盟企業
北歐瑞典銀行業風險管理
華寶信託投資公司
受託代銷商品
可行性研究報告
合規風險
品牌
品牌壟斷
品牌策略
商業模式
商品交易顧問基金
回購協議市場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
國債回購交易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
國庫券市場
國有資本運營
國際證券服務協會
地方政策性投融資
均勻定價策略
境外投資風險
增長型戰略
備用信用證
夏普單指數模型
外資並購
大推動理論
套期保值
嫁接品牌
季節折扣
工程量清單招標
巨人集團
巴林銀行
市場欺詐理論
市場禁入制度
市場競爭風險
市場約束
市場能量指標
開拓型創新
總收益互換
惡性營銷
戰略營銷聯盟
房地產投資風險
批發商
技術創新風險
投資組合管理
投資者關系管理
投資連結保險
投資風險
抵押擔保債券
招商廣告
指數債券基金
掉期
操作風險
政治及國家風險分析
政策性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貸款
數量金融
新產品進入市場策略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
日歷效應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證券市場
最終貸款人理論
月份效應
期貨會計
期貨市場
期貨市場價格限制制度
期貨結算機構
樓市泡沫
次新股
次級抵押貸款
次貸危機
止損限額
民營經濟
匯率制度兩極論
匯率目標區雙層監控模型
法國興業銀行
海外經營
混合資本債券
混合資本工具
清華同方公司
激勵相容
熔斷制度
物流金融
物流項目風險
特雷諾指數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
現代金融工程模型
鹽田港物流指數
監管資本
盤中試結算制度
知識營銷
短渠道
研發支出
破產和解
砸貨
私營企業
糧食平準基金
系統性風險
納愛斯集團有限公司
經濟資本
經濟資本管理
經濟資本配置管理
經營判斷規則
經營管理決策
結構性投資工具
結算會員制度
結算備付金
結算擔保金制度
網上財務報告
網路組織理論
網路金融風險
羊群效應理論
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
股性
股指期貨
股權風險溢價
股票投資風險
股票流動性溢價理論
股票現貨
股票質押貸款
英國巴克萊銀行
英國金融服務局
營銷渠道
營銷渠道風險
虛擬經濟風險
融資租賃
融資融券
行業風險分析
行權價
認沽權證
認購權證
證券信用評級
證券市場民事賠償制度
證券市場線
證券投資
證券投資信用管理
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監管體制
貝塔系數
財務管理學
財務評價
財政風險
貨幣市場基金信用評級
貨幣替代理論
質押債券
貼身緊逼策略
貸款承諾
資產價格泡沫
資產結構
資本市場線
資本弱化
資本經營型財務管理
資本賬戶自由化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赤道原則
運作風險
遠期外匯市場
通貨膨脹指數化債券
避險基金
金融體系
金融信用
金融創新
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區
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期貨市場
金融衍生產品
金融資產定價理論
金融資產轉移
金融風險
銀行業危機
銀行利率風險
銀行資本
銀行間債券市場
鎖倉
限倉制度
集體所有權
集團性客戶
項目信用評級
項目融資風險
顧客價值鏈
風險企業
風險投資
風險社會
風險管理
風險自留
風險規避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馬太效應
黃金T D交易
黃金保證金交易
❻ Libor/OIS息差
Libor-OIS息差
OIS
隔夜指數掉期 Overnight Index Swap
定義: 一種利率掉期,將隔夜利率交換成為若干固定利率。
隔夜利率(Overnight Rate)是一家金融機構利用手頭資金向另一家金融機構借出隔夜貸款的利率。
為了調劑銀行的現金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銀行之間互相拆借。即銀行多餘的現金流向現金少的銀行,但也是有代價的。付出的銀行要收利息的。
由於是暫時的現金調劑,因此時間短,同業拆借最長7天,最短半天,隔夜即指一天。
掉期(Swap)也稱互換,是交易雙方依據預先約定的協議,在未來的確定期限內,相互交換一系列現金流量或者支付的交易,包括利率掉期、貨幣掉期、外匯掉期等類型。
掉期概述
掉期是指在外匯市場上買進即期外匯的同時又賣出同種貨幣的遠期外匯,或者賣出即期外匯的同時又買進同種貨幣的遠期外匯,也就是說在同一筆交易中將一筆即期和一筆遠期業務合在一起做,或者說在一筆業務中將借貸業務合在一起做。
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之間進行商業交易時,很少使用遠期交易合同而採用掉期協議的辦法。比如說,美國的大通曼哈頓銀行現在需要英鎊,它可以與英國的巴克萊銀行達成掉期協議,先在大通曼哈頓銀行依據即期匯率把美元付給巴克萊銀行,巴克萊銀行把英鎊付給大通曼哈頓銀行,3 個月後交易逆轉,大通銀行根據當時合同規定的遠期匯率再把英鎊支付給巴克萊銀行,從它那裡收回美元。
設英鎊的即期匯率為£1=$1.7634,3 個月遠期英鎊匯率為£1=$1.7415,英鎊貼水為$0.0219。在掉期交易中,把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之差,即升水或貼水叫做掉期率。在這里可以看出,掉期率不是匯率,僅僅是差價。
當升水或貼水當作掉期率時,是以基本點形式報價的。在外匯交易報價上,基本點指小數點以下第四位,是報價的最小單位。1 個基本點是\frac%,即0.0001。根據上面的數字,英鎊貼水$0.0219,轉化為掉期率就形成了219基本點。掉期交易者所關心的是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的高低,即基本點的大小。因為只有升水或貼水的大小方決定銀行是否進行掉期交易。當銀行把買即期外匯和賣同種國通貨的遠期外匯合起來做時,如果該種通貨貼水,它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貼水過大它就要考慮該不該做這筆交易。因為銀行需要某種外匯,它也可不做掉期交易而採用直接借款的途徑。借款要支付利息。
因此,當銀行在借款和掉期之間進行選擇時,它就會把借款利息率與掉期率的年率進行比較。掉期率的年率就是升水率或貼水率。根據上面數字,這筆掉期交易的年掉期率為:
\frac{1.7415- 1.7634}{1.7634}\times\frac\times100%=4.97%
如借款利息率為5%或5%以上,大通曼哈頓銀行可以從事掉期交易,如果借款利息率在4.97%以下,大通曼哈頓銀行就可不做掉期交易,直接借款的成本更小。從這里可以看出,掉期交易的實質還是進行保值。對於英國巴克萊銀行來說,它從事這筆掉期交易的實質是在從事軟貨幣投機。它先以£1=$1.7634 的高價把英鎊賣出去,到期後再以£1=$1.7415 的低價買回來,從中賺取了利潤。巴克萊銀行在從事這筆掉期交易時也要把對外貸款利息率與年掉期率進行比較。如果貸款利息率高於4.97%,它不會從事這筆掉期交易而直接貸款,如果貸款利息率低於4.97%,它可以從事這筆掉期交易。
在美國商業銀行的外匯交易中,大約有65%為即期外匯交易,30%為掉期外匯交易,5%為遠期外匯交易,可見掉期交易在外匯交易中佔有相當的比例。
掉期交易概述
掉期交易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交易形式。更為准確地說,掉期交易是當事人之間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等價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交易。
1982年德意志銀行進行了一項利率掉期交易。德意志銀行對某企業提供了一項長期浮動利率的貸款。當時,德意志銀行為了進行長期貸款需要籌集長期資金,同時判斷利率將會上升,以固定利率的形式籌集長期資金可能更為有利。德意志銀行用發行長期固定利率債券的方式籌集到了長期資金,通過進行利率掉期交易把固定利率變換成了浮動利率,再支付企業長期浮動利率貸款。這筆交易被認為是第一筆正式的利率掉期交易。
在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潮流的背景下,掉期交易作為一種靈活、有效的避險和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衍生工具,越來越受到國際金融界的重視,用途日益廣泛,交易量急速增加。近來。這種交易形式己逐步擴展到商品、股票等匯率、利率以外的領域。由於掉期合約內容復雜,多採取由交易雙方一對一進行直接交易的形式,缺少活躍的二級市場和交易的公開性,具有較大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因此,從事掉期交易者多為實力雄厚、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國際性金融機構,掉期交易市場基本上是銀行同業市場。國際清算銀行(BIS)和掉期交易商的同際性自律組織國際掉期交易商協會(ISDA),近年來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指引和准則來規范掉期交易,其風險管理越來越受到交易者和監管者的重視。
掉期交易的特點
(1)買與賣是有意識地同時進行的
(2)買與賣的貨幣種類相同,金額相等
(3)買賣交割期限不相同
掉期交易與前面講到的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有所不同。即期與遠期交易是單一的,要麼做即期交易,要麼做遠期交易,並不同時進行,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單一的外匯買賣,主要用於銀行與客戶的外匯交易之中。掉期交易的操作涉及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或買賣的同時進行,故稱之為復合的外匯買賣,主要用於銀行同業之間的外匯交易。一些大公司也經常利用掉期交易進行套利活動。
掉期交易的目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軋平外匯頭寸,避免匯率變動引發的風險;二是利用不同交割期限匯率的差異,通過賤買貴賣,牟取利潤。
掉期交易的類型
1.即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spot-forward swaps)
即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指買進或賣出某種即期外匯的同時,賣出或買進同種貨幣的遠期外匯。它是掉期交易里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這種交易形式按參加者不同又可分為兩種:
①純粹的掉期交易,指交易只涉及兩方,即所有外匯買賣都發生於銀行與另一家銀行或公司客戶之間。
②分散的掉期交易,指交易涉及三個參加者,即銀行與一方進行即期交易的同時與另一方進行遠期交易。但無論怎樣,銀行實際上仍然同時進行即期和遠期交易,符合掉期交易的特徵。進行這種交易的目的就在於避免風險,並從匯率的變動中獲利。
例如,美國一家銀行某日向客戶按US=DMl.68的匯率,賣出336萬馬克,收入200萬美元。為防止將來馬克升值或美元貶值,該行就利用掉期交易,在賣出即期馬克的同時,又買進3個月的遠期馬克,其匯率為US=DMl.58。這樣,雖然賣出了即期馬克,但又補進了遠期馬克,使該家銀行的馬克、美元頭寸結構不變。雖然在這筆遠期買賣中該行要損失若干馬克的貼水,但這筆損失可以從較高的美元利率和這筆現匯交易的買賣差價中得到補償。
在掉期交易中,決定交易規模和性質的因素是掉期率或兌換率(swap rate or swap point)。該率就是換匯率。掉期率本身並不是外匯交易所適用的匯率,而是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或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間的差額,即遠期貼水或升水。掉期率與掉期交易的關系是:如果遠期升(貼)水值過大,則不會發生掉期交易。因為這時交易的成本往往大於交易所能得到的益處。掉期率有買價掉期率與賣價掉期率之分。
2.一天掉期交易(one-day swaps)
一天掉期又可分為今日掉明日 (today/tomorrow)、明日掉後日(tomorrow/next)和即期掉次日(spot/next)。今日掉明日掉期的第一個到期日在今天,第二個掉期日在明天。明日掉後日掉期的第一個到期日在明天,第二個到期日在後天。即期掉次日掉期的第一個到期日在即期外匯買賣起息日(即後天),第二個到期日是將來的某一天(如即期掉1個月遠期,遠期到期日是即期交割日之後的第30天)。
3.遠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forward-forward swaps)
遠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指買進並賣出兩筆同種貨幣不同交割期的遠期外匯。該交易有兩種方式,一是買進較短交割期的遠期外匯(如30天),賣出較長交割期的遠期外匯(如90天);二是買進期限較長的遠期外匯,而賣出期限較短的遠期外匯。假如一個交易者在賣出100萬30天遠期美元的同時,又買進100萬 90天遠期美元,這個交易方式即遠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由於這一形式可以使銀行及時利用較為有利的匯率時機,並在匯率的變動中獲利,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與使用。
例如,美國某銀行在3個月後應向外支付100萬英鎊,同時在1個月後又將收到另一筆100萬英鎊的收入。如果市場上匯率有利,它就可進行一筆遠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設某天外匯市場匯率為:
即期匯率:£l=US.5960/1.5970
1個月遠期匯率:£1=US.5868/1.5880
3個月遠期匯率:£1=US.5729/1.5742
這時該銀行可作如下兩種掉期交易:
(1)進行兩次「即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即將3個月後應支付的英鎊,先在遠期市場上買入(期限3個月,匯率為1.5742美元),再在即期市場上將其賣出(匯率為1.5960美元)。這樣,每英鎊可得益0.0218美元。同時,將一個月後將要收到的英鎊,先在遠期市場上賣出(期限1個月,匯率為1. 5868美元),並在即期市場上買入(匯率為1.5970美元)。這樣,每英鎊須貼出0.0102美元。兩筆交易合計,每英鎊可獲得收益0.0116美元。
(2)直接進行遠期對遠期的掉期交易。即買入3個月的遠期英鎊(匯率為1.5742美元),再賣出1個月期的遠期英鎊(匯率為1.5868美元),每英鎊可獲凈收益0.0126美元。可見,這種交易比上一種交易較為有利。
掉期交易的作用
由於掉期交易是運用不同的交割期限來進行的,可以避免因時間不一所造成的匯率變動的風險,對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1.有利於進出口商進行套期保值。
例如,英國出口商與美國進口商簽定合同,規定4個月後以美元付款。它意味著英國出口商在4個月以後將收入一筆即期美元。在這期間,如果美元匯率下跌,該出口商要承擔風險。為了使這筆貸款保值,該出口商可以在成交後馬上賣出等量的4個月遠期美元,以保證4個月後該出口商用本幣計值的出口收入不因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除進出口商外,跨國公司也經常利用套期保值,使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外幣資產和債券的國內價值保持不變。
在實質上,套期保值與掉期交易並沒有差異。因為在套期保值中,兩筆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而這正是掉期交易的確切含義所在。凡利用掉期交易的同樣可獲得套期保值的利益。但在操作上,掉期交易與套期保值仍有所區別,即在套期保值中,兩筆交易的時間和金額可以不同。
2.有利於證券投資者進行貨幣轉換,避開匯率變動風險。
掉期交易可以使投資者將閑置的貨幣轉換為所需要的貨幣,並得以運用,從中獲取利益。現實中,許多公司和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就利用這項新的投資工具,進行短期的對外投資,在進行這種短期對外投資時,它們必須將本幣兌換為另一國的貨幣,然後調往投資國或地區,但在資金回收時,有可能發生外幣匯率下跌使投資者蒙受損失的情況,為此,就得利用掉期交易避開這種風險。
3.有利於銀行消除與客戶單獨進行遠期交易承受的匯率風險。
掉期交易可使銀行消除與客戶進行單獨遠期交易所承受的匯率風險,平衡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的交割日結構,使銀行資產結構合理化。
例如,某銀行在買進客戶6個月期的100萬遠期美元後,為避免風險,軋平頭寸,必須再賣出等量及交割日期相同的遠期英鎊。但在銀行同業市場上,直接出售單獨的遠期外匯比較困難。因此,銀行就採用這樣一種做法:先在即期市場上出售100萬即期美元,然後再做一筆相反的掉期買賣,即買進100萬即期美元,並賣出100萬遠期美元,期限也為6個月。結果,即期美元一買一賣相互抵消,銀行實際上只賣出了一筆6個月期的遠期美元,軋平了與客戶交易出現的美元超買。
實際上,基準利率反映的是銀行從美聯儲那裡獲得隔夜有擔保資金所必須支付的利率,如果不嫌麻煩且忽略實際的可行性,銀行可以在三個月內不停地從央行那裡以隔夜拆借利率獲取資金,美元三月期OIS(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就是描述這種融資方式價格的指標,其反映了掉期合約三個月內隔夜拆借利率變化的預期信息。OIS利率的妙處在於,它包含的信用風險溢價和流動性風險溢價微乎其微,原因很簡單,作為一種利率掉期產品,OIS合約並不要求本金的互換,最大的損失也就是互換利息的差值,交易對手倒閉與否影響不大,而整個交易也幾乎不需要任何初始現金流。
什麼是OIS期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7月30日消息,為進一步擴展短期利率產品,CME集團宣布其計劃提供3個月隔夜指數掉期(OIS)期貨和期貨期權。期貨合約定於9月7日星期日在CMEGlobex電子交易平台交易推出,從9月8日開始交易,同時9月8日也將開始公開拍賣交易。
新的OIS期貨合約將追蹤隔夜有效聯邦基金利率。該合約將反映截至合約期滿三個月內的聯邦基金利率。因為OIS期貨合約將作為歐洲美元期貨覆蓋相同時間段,該合約將向市場參與者提供直接有效的方式在3個月Libor和3個月隔夜融資成本之間息差交易。
OIS期貨將補充CME集團迅速增長的30天聯邦基金利率合約。CME集團30天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和期權在過去一年中得到迅猛發展。08年前六個月,這些合約平均日交易量達115,673手,年比上升52%。
LIBOR利率
倫敦同業拆放利率,簡稱LIBOR。LIBOR指在倫敦的第一流銀行借款給倫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銀行資金的利率。現在LIBOR已經作為國際金融市場中大多數浮動利率的基礎利率,作為銀行從市場上籌集資金進行轉貸的融資成本,貸款協議中議定的LIBOR通常是由幾家指定的參考銀行,在規定的時間(一般是倫敦時間上午11:00)報價的平均利率。最大量使用的是3個月和6個月的LIBOR。我國對外籌資成本即是在LIBOR利率的基礎上加一定百分點。從LIBOR變化出來的,還有新加坡同業拆放利率(SIBOR)、紐約同業拆放利率(NIBOR)、香港同業拆放利率(HIBOR)等等。
同業拆放利率指銀行同業之間的短期資金借貸利率。
同業拆放有兩個利率,拆進利率(BidRate)表示銀行願意借款的利率;
拆出利率(OfferedRate)表示銀行願意貸款的利率。一家銀行的拆進(借款)實際上也是另一家銀行的拆出(貸款)。
同一家銀行的拆進和拆出利率相比較,拆進利率(BidRate)永遠小於拆出利率(OfferedRate),其差額就是銀行的得益。
在美國市場上,一般拆進利率(BidRate)在前,拆出利率(OfferedRate)在後,例如3.25至3.50。在英國市場上,一般是拆出利率(OfferedRate)在前,拆進利率(BidRate)在後,例如3.50至3.25,兩種情況下,都表示為「我借款3.25。我貸款3.50」。
同業拆放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倫敦同業拆放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LIBOR指在倫敦的第一流銀行借款給倫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銀行資金的利率。
現在LIBOR已經作為國際金融市場中大多數浮動利率的基礎利率,作為銀行從市場上籌集資金進行轉貸的融資成本,貸款協議中議定的LIBOR通常是由幾家指定的參考銀行,在規定的時間(一般是倫敦時間上午11:00)報價的平均利率。最大量使用的是3個月和6個月的LIBOR。我國對外籌資成本即是在LIBOR利率的基礎上加一定百分點。
美元三月期LIBOR則是16家國際活躍銀行為獲得三個月、無擔保的同業美元貸款而願意支付的利率。顯而易見,這一資金價格包含了兩種主要的風險溢價,一種是信用風險溢價,次貸危機肆虐之下任何地位顯赫的金融機構都可能隨時塌陷,為彌補這種無擔保信貸血本無歸的風險,借款者必須開出更高的價格;另一種是流動性風險溢價,次貸危機橫行之際任何資本雄厚的金融機構都可能隨時入不敷出,作為借方對流動性的渴求異於平常,而作為貸方則對難以即時變現的中長期信貸並不感冒,乾柴烈火般的需求碰上冷若冰霜的供給,結果自然是更高的成交價格。
Libor/OIS息差
Libor/OIS息差主要反映的是全球銀行體系的信貸壓力,息差擴大被視為銀行間拆借的意願下滑。
反映貨幣市場資金取得難易程度的指標LIBOR-OIS息差(即3個月美元銀行間拆借利率與隔夜指數掉期利率之差)
8月29日,反映貨幣市場資金取得難易程度的指標LIBOR-OIS息差達到78個基點,而在去年7月份信貸危機爆發前的一年時間內,該息差平均僅為8個基點。分析師表示,目前的LIBOR-OIS息差水平表明,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面臨的資金壓力仍將持續一段時間。該銀行稱,投資者預期全球主要央行將維持或下調利率以刺激經濟。美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達3.3%,不過美聯儲上次利率會議記錄顯示,美聯儲有可能在年內加息應對通脹。歐元區經濟第二季度首次出現環比負增長,歐洲央行在8月的利率會議上維持4.25%的基準利率不變。日本經濟第二季度出現負增長,日本央行在最近一次利率會議上維持0.5%基準利率不變
保留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信息,剔除基準利率變化的干擾,用三月期Libor減掉三月期OIS利率不就可以了嗎?事實上,這個利率差值也正是大多數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用來衡量信貸市場緊縮狀況的核心指標。那麼,次貸危機前後這個指標有什麼變化?美聯儲的流動性注入又對這一指標產生了什麼影響?
2007年8月9日,法國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捲入次貸危機,全球股市大跌,歐美央行緊急注資救場,當日美元三月期Libor與三月期OIS利率的差值(簡稱LO利差)從前一日的13.4個基點躍升至40個基點。這天成了次貸危機後信貸緊縮加劇的分界點:在2001年12月4日至2007年8月8日的1482個交易日里,LO利差在1.91至37.8個基點間小幅波動,平均僅為11.03個基點;而在2007年8月9日至2008年6月3日的214個交易日中,LO利差在24.33個基點至106.35個基點大幅波動,平均高達67.20個基點。毫無疑問,次貸危機已對美國貨幣市場造成了罕見的深重打擊。
更糟糕的是,看上去很美的LO利差很可能低估了實際的信貸緊縮程度,Libor很可能「做了偽證」。Libor的形成較大程度依賴大型銀行的主動報價,而非全然建立在現實交易基礎之上,這帶來了道德風險問題。在次貸危機給大多數歐美金融機構帶來切膚之痛的當下,一些於每日格林威治時間11點准時給BBA(英國銀行家協會)提供報價單的大型銀行可能故意低報為獲得銀行間貸款而願意支付的利率,以掩蓋自身的流動性不足。畢竟,在大多數市場主體都能確切獲知每個銀行單獨報價的背景下,真實暴露自身的流動性需求很可能會加劇市場擔憂,帶來不必要的信心損失和股價下跌。雖然BBA通過剔除極端值的方法在努力縮小失真度,但在哀鴻遍野的市場中,「做偽證」可能不是個別現象。《華爾街日報》就利用從違約保險市場上獲得的信息試圖證明Libor不堪重任,而越來越多對Libor的質疑以及改善Libor報價機制的討論也層出不窮。
❼ 現在的銅價格
截止2020年,市場上的廢銅27元一斤左右,廢銅一般分黃銅和紫銅,黃銅13元一斤左右,紫銅20元一斤左右,2019銅最近價格不太穩定,現在各地廢舊物資價格都很低廢銅回收價格大約15至16元/市斤算好的了,廢銅種類很多,火燒線、馬達銅、黃雜銅等等,價格也會有所不同。地區不一樣價格也會有所區別。
銅的價格會因它的地區與品質不同而有所差異,市場上的銅價格大概在十幾元,二十多元一斤。目前銅在供需上還是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況,滬銅倉目前還是處在國內同期偏高位置。
(7)巴克萊到期企業指數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銅的供需庫變化
1、從供應端角度來講,銅礦供應是進入了減產周期,這是供應端長期的利多,這一點可以從國內煉廠和國外礦商達成的長單TC大幅下滑可以驗證。銅礦供應寬松,則礦商處於弱勢,煉廠處於強勢,TC上漲;反之,銅礦供應緊張,則礦商處於強勢,煉廠處於弱勢,TC下降。
2、除了根據TC的變化驗證供應端銅礦偏緊之外,南美智利那邊比較混亂,而智利又是全球最大的銅供應國,局勢混亂容易造成供應端的擔憂,例如銅的開采和運輸等,這些都是供應端虛的實的可以炒作的利多因素。
3、從需求端角度來看,在經濟下行周期,國家的基建又開始發力了,房地產的問題似乎有含糊不提了,所以銅的需求前景在這種情況下有所改善。
4、除了預期層面上的需求前景改善之外,四季度陸續出來的各項宏觀數據基本上都是超預期的利好,過度悲觀的預期階段性被證偽或者被修正。
5、再看國內倉單變化,滬銅倉單較今年上半年已經有了大幅的下降,但是依然處於國內同期偏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