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代碼 » 浮法玻璃的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安徽應流603308股票行情 2025-09-07 03:26:07
上海證券號碼各股票價格 2025-09-07 02:51:02

浮法玻璃的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06-01 06:01:19

『壹』 洛陽玻璃股份的股票碼號是多少

洛陽玻璃股份同時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滬市股票代碼:600876,簡稱「洛陽玻璃」。H股股票代碼:01108,簡稱「洛陽玻璃股份」。

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創立,1994年4月6日注冊成立。洛玻集團公司的前身是創建於1956年的洛陽玻璃廠,是我國「一五」期間興建的156個國家重點項目之一。中國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於1971年在這里誕生,1981年該浮法工藝被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命名為「洛陽浮法玻璃」工藝,與英國的皮爾金頓浮法、美國皮茲堡浮法並稱世界三大浮法玻璃工藝。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同時在香港、上海發行股票的雙上市公司。

附:滬市上市基本資料

『貳』 玻璃板塊股票有哪些

建築材料光伏玻璃:南玻A 、耀皮玻璃、金晶科技
汽車用浮法玻璃:福耀玻璃、洛陽玻璃、金晶科技
葯用玻璃包裝:山東葯玻
電膜玻璃:方興科技
特種玻璃、安放玻璃:精鋼玻璃
玻璃器皿:德力股份
家電玻璃:秀強股份

『叄』 玻璃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1、南玻A(000012):主營業務為平板玻璃、工程玻璃等,南玻集團是國內唯一擁有高檔浮法玻璃工藝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現擁有10條代表國內最先進技術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兩條太陽能壓延玻璃生產線、兩條超薄電子玻璃生產線,是國內最大的高檔工程及建築玻璃供應商。
2、合力泰(002217):正積極研發3D玻璃蓋板,定增9.5億投入項目智能終端及觸顯一體化項目,用於建設年產1200萬片智能終端觸顯一體化模組生產線及配套的曲面蓋板玻璃生產線。
3、歐菲光(002456):覆蓋2D、2.5D、3D不同類形的完整產品線;已成為三星、華為等知名客戶的核心供應商;生產規模技術實力位居行業前三甲。該股近期走勢圖如下。
4、華工科技(000988):3D玻璃加工技術與設備。
5、藍思科技(300433):蘋果供應商、已經實現3D曲面玻璃量產;定增16億元用於「3D曲面玻璃生產項目」,項目達產後,公司將具備年產3D曲面玻璃2700萬片的能力。
6、安彩高科(600207):獲鴻海精密溢價入股,成為蘋果3D玻璃潛在供應商。主要經營光伏玻璃、浮法玻璃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7、凱盛科技(600552):去年開始投2.5D玻璃,已經送樣3D玻璃,甚至有望在設備業務進行布局。依託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具有人才和技術優勢。
8、華映科技(000536):3D玻璃業務發展勢頭良好,子公司科立視研發出超薄觸屏玻璃3D玻璃保護貼。這些3D玻璃概念股有哪些中的企業大都具有潛力。
9、星星科技(300256):擁有成熟的3D玻璃蓋板加工技術,如玻璃熱彎技術、凹面印刷技術、曲面貼合技術、NCVM真空薄膜技術,2.5D玻璃單月出貨7.5kk/月,客戶為中華酷聯。
10、大族激光(002008):3D玻璃加工技術與設備。
11、水晶光電(002273):從事光學、藍寶石、反光材料和虛擬顯示、精密薄膜光學研發。參股光馳科技為蘋果玻璃供應商。

『肆』 3D玻璃概念股有哪些

3D玻璃概念股有哪些?
合力泰(002217):正積極研發3D玻璃蓋板,定增9.5億投入項目智能終端及觸顯一體化項目,用於建設年產1200萬片智能終端觸顯一體化模組生產線及配套的曲面蓋板玻璃生產線。
安彩高科(600207):獲鴻海精密溢價入股,成為蘋果3D玻璃潛在供應商。主要經營光伏玻璃、浮法玻璃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藍思科技(300433):蘋果供應商、已經實現3D曲面玻璃量產;定增16億元用於「3D曲面玻璃生產項目」,項目達產後,公司將具備年產3D曲面玻璃2700萬片的能力。

希望能幫到你。

『伍』 福耀玻璃股票類別是什麼

福耀玻璃股票類別是建材類的股票。
福耀集團是國內最具規模、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產 品"FY"福耀玻璃工業集團公司大樓商標是中國汽車玻璃行業迄今為止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自2004年起連續兩屆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福耀產品被中國質量協會評選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福耀集團董事會是"十佳董事會",福耀玻璃股票為上證50指數樣本股、《新財經》"漂亮50"、"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等等。福耀集團多年來一直是最具成長性的50家藍籌A股上市公司,同時還是有評選以來連續三屆的"中國最佳企業公民"、"2007CCTV年度最佳僱主"。公司地址:中國福建省福清市福耀工業區Ⅱ區
福耀集團總資產由1987年注冊時的627萬增長至目前的80多億人民幣,還設立了中國香港、美國子公司,並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及西歐、東歐等國家設立了商務機構,成為名符其實的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