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逢低加倉拉低成本的價公示怎麼算
很簡單。在不算手續費的前提下。原來成本價是12.33,你買了1000.現價是11.80,你又補了一千
。那麼一共買了2000,花了12.33*1000+11.80*1000=24130 所以均價就是24130/2000=12.065.
㈡ 上市公司股票分紅後,股價等額降低,這和沒有分紅有區別嗎
A股市場上市公司分紅本身就是沒有任何意義,就是一個糊弄人的數字游戲,說難聽一點就是一個虧本的投資。
因為A股市場分紅制度規定,股票分紅之後還要“除權除息”,意思就是分紅金額與股價同等降低。除了同等金額降低之後,最重要一點還要根據持股不同持股時間進行納稅,納稅不但得不到分紅,實際還是會倒虧。
為什麼A股分紅後股價還要等額降低,是不是意味著跟不分紅沒區別呢?針對這兩個問題下面分兩步進行展開分析和回答。
舉例子
某上市公司股票實行10股派10元(含稅),張三持股這只股票1萬股。
上市公司分紅後張三實際分紅後得到1萬元,假如張三持股不足1個月,扣除紅利稅20%,也就是2000元。實際張三在這筆分紅之後張三已經虧了2000元(排除股價漲跌影響)。
所以可以得知,上市公司分紅對於持股不足一年的,股票分紅之後是虧本的,虧的就是10%~20%的紅利稅。但即使持股超過1年以上的,免徵紅利稅也是不虧不賺。
匯總分析
通過上面進行分析股票分紅之後股價要除權處理,還要扣除紅利稅,其實這個分紅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分紅,而且就是一個還虧本的分紅。
A股市場這種分紅制度不合理,分紅對投資者沒有任何意義,就是一個上市公司玩股價的數字游戲,對股民投資沒有任何利益,分不分紅都是一樣的性質,兩者之間沒有區別。
㈢ 為什麼股票分紅不直接發現金,而是降低股票價格
很多投資者其實對於上市公司分紅並無直接感覺,甚至有很多投資者很反感上市公司的分紅行為,分紅後的總資產並未發生變化,如果持股時間相對較短賣出的股票的時候還需要繳納紅利稅,關於這點我們下面也會重點講解,很多投資者最為疑惑的上市公司的為什麼的不直接拿現金直接分紅,而是要降低股票的價格,比如投資者原本的持有該上市公司100股股份,股權登記日收盤後股價是10元,持有市值是1000元。
如果上市公司實施分紅方案,准備每10派1元股息,相當於每股派0.1元,這位投資者可以獲得10元的分紅,但股價需要除息,除息後股價變成了(10-0.1)=9.9元,此時持有的市值變成了990元,然後加上分紅獲得的10元,目前總資產仍舊是1000元,所以會讓很投資者認為分紅就是以降低股價為代價的,上市公司根本沒有那現金分紅,那實際情況是否這樣呢,下面我們重點講解下兩大問題,上市公司是否拿出現金分紅了,如果沒有為什麼要降低股價,如果是拿出了現金進行分紅,那為什麼又要降低股價。
總結:通過上面分析後我們知道,分紅的資金確實是上市公司凈利潤中的一部分,上市公司也拿出的真金白銀來選擇分紅,並不是犧牲股價獲得的資金選擇分紅,股價的降低是為了保證財務報表的核實和保證投資者在分紅買入和分紅後買入的公平性,並且的股價的波動就是二級市場的行為跟降低股價來選擇分紅並無直接關系,所以大家對於分紅後股價的變化和分紅的資金去哪裡一定要清楚認識,分紅只是資產轉移的一種方式,股價的波動是二級市場博弈的體現。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㈣ 上市公司決定增發的股票的價格,比股票現在價格低很多,對於現在的股價會有什麼影響
上市公司增發是指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
上市公司非公開增發也稱定向增發,一般是針對公司股東進行增發,多數時候也有一定比例的股票是配給各大機構的,比如基金、保險、社保、券商、財務公司、企業年金、信託、有錢的個人投資者等。
這種融資由於有鎖定期(控股方和戰略投資者3年,其他人1年)會給出一定的市場折價,又由於增發面很窄,要向機構進行推介,機構也要進行調研確定有投資價值才會投資。
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視公司基本情況和投資目的還有市場走勢不同發行狀況也會不同,對市場造成的影響也大不相同。
增發後對散戶們的影響有利有弊。因為鎖定期的存在,短期看對散戶的利益影響不大,而且公司手中現金增加還會提高公司的財務現狀,對股價一般是利好。
但是增發會攤薄原股東所佔股份比例,特別是增發股份上市交易時會沖動股價,所以整體上看,擴容壓力也是明顯的。
上市公司增發對股價影響的決定性因素是增發資金投入的項目。如果增發項目能切實提升上市公司的管理質量和盈利水平,則會起到推升股價的作用;否則,對股價將起負作用。
望採納
㈤ 如何才能拉低股票成本價
你好,一是以比持倉成本底的價格補倉,可以拉低成本價。二是等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哪怕是除權也會拉低成本價,三是通過在該股票上不斷底買高賣交易,可以降低成本價。
㈥ 莊家極力打壓股價,誰得利上市的公司在這樣的股市裡有必要嗎那不是傀儡嗎
1、莊家極力打壓股價,誰得利:你應該思考這個問題,莊家為什麼極力打壓股價?
莊家一是為了在低位獲得更多的籌碼,二是為了清洗不堅定持有的短線交易者,三是為了讓低位買進的獲利盤出局。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日後的巨大獲利掃清障礙。
2、上市的公司在這樣的股市裡有必要嗎?那不是傀儡嗎:從市場的角度考慮,短期公司和股價的漲跌毫無關系。上市公司經營的是實業,而股票市場完全是人為的炒作,風馬牛不相及。
但是長期來說,公司和市場股價關系密切,只有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增長,股價才可能長期攀升。
㈦ 公司(上市公司)為合理避稅,購買一定數量的低價股票,發放給企業高管,請問這個股票在個稅中如何
上市公司股票屬於有價證券,轉移股東權益的時候一樣計入收入合並納稅,要避稅可以設計為股票期權的形勢,即現在給高管的是期權,未交割,那麼在現在個稅中是無法確認收益的,因此可以不計入,等期權行權的時候再重新計算
㈧ 上市公司盈利報表大幅下跌,股價就一定會下跌嗎或者說,兩者的關繫到底大不大呢如果有關系,這個是中
上市公司盈利報表大幅下跌,股票價格一定下跌,上市公司股價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非常大直接關系,投資股票實際就是看好了上市公司將實現持續的盈利增長,如果上市公司盈利得不到增長,不會有人認可其股票,不會有人投資其股票,反而會有人賣掉它,當然股價就會出現下跌行情。理論上,股票的價格有兩種,一種是股票的市場價格,另一種是股票理論價格,股票的市場價格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脫離股票理論價格,但最終市場價格會回歸到其價值,巴菲特說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來看是稱重器,也就是說在短期影響股價的因素可能會有很多,但從長期來看,驅動股價的核心要素最終仍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股價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這兩者關系非常大,如果上市公司盈利跌,股價就下跌。
㈨ 已上市公司現在給公司員工內購股票以最低價購買有什麼風險,有什麼注意事項
提高公司股票每股價值,同時提高每股價格,使得價格堅挺,說明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這樣可以減少流動性。
收購股票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大股東收購,另一種是公司自購。
大股東收購能夠提高其股份,而公司自購通常都是注銷,減少了流通數量。
㈩ 如果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很低的話,全流通,如果我很有錢,
呵呵,理論上是全流通了,不過人家上市公司可是有法人的哦,作為公司的法人手裡都有一定數量的股票,這些股票即使流通了,他也不會賣,因為他賣了,就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了。
當然你可以惡意收購市場上的流通股,但是數量不一定夠,即使夠,人家法人也同時收購的話,你基數上就不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