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美國制裁中國公司致股票跌停
擴展閱讀
同花順買股票盈虧 2025-05-01 19:35:00
ubank股票代碼 2025-05-01 18:21:05

美國制裁中國公司致股票跌停

發布時間: 2023-08-21 19:44:33

『壹』 跌停的美亞柏科,大跌7%的科大訊飛……美「限制」黑名單重創科技股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超 杭州報道

在華為坐實遭美國「圍剿」後,5月22日傳出消息稱國內安防龍頭海康威視(002415.SZ)、大華股份(002236.SZ)也被列入美國限制「黑名單」,海康威視還專門就此回應。

5月23日,進一步消息顯示,被美國列入「限制」名單的中國企業擴大到5家。

彭博社北京時間5月23日報道稱,美國正在考慮將海康威視、浙江大華、曠視 科技 (Megvii)、和另外兩家公司加入商務部的「實體名單」,限制其采購美國的技術和設備。其中「另外兩家公司」據知情人透露是美亞柏科(300188.SZ)和科大訊飛(002230.SZ)。

此外,還有消息提到潛在的「被限制」名單包括有杭州商湯 科技 (Sense Time Group)和上海依圖 科技 (Yitu Technology)。

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都是全球安防龍頭,美亞柏科是全球電子數據取證行業的兩家上市公司之一。科大訊飛、商湯 科技 、曠視 科技 以及依圖 科技 均從事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研究,從其研發投入來看,均屬於國內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是一家注重知識產權、也是合規經營的。」雖然美亞柏科董秘蔡志評非常自信地向《華夏時報》記者回應外界的消息,但反映在二級市場,卻是沖擊不小。5月23日收盤當天,美亞柏科接近跌停,科大訊飛下跌超7%。

涉及企業均在核實信息

美亞柏科成立於1999年,主要服務於國內各級司法機關以及行政執法部門,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產品包括四大類:電子數據取證產品、大數據信息化產品、網路空間安全產品、專項執法設備等。

企業官網顯示,現有8家全資子公司,8家控股子公司,10家參股公司,1家分公司,在全國建立了26個分支機構,並先後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杭州G20峰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廈門金磚會晤、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等大型活動安保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美亞柏科2018年年報顯示,實現收入16億元,凈利潤3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9.75%、11.59%;分行業來看,201年,其司法機關營收佔比49.87%,行政執法機關營收佔比16.78%。目前擁有研發人員2103人,佔比高達70.19%,研發投入2.61億元,占營收比重為16.35%。

科大訊飛主要從事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究、軟體及晶元產品開發、知識服務,承建有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智能語音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我國在人工智慧高級階段——認知智能領域的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重要平台。

2018年年報顯示,科大訊飛的研發人員6902人,佔比62.92%,研發投入17.7億元,占營收比重為22.39%。

曠視 科技 是 科技 部評出的標准獨角獸,主攻人臉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智能視頻雲產品,智能感測器產品,智能機器人產品等領域,2017年的雷克大會上曾力壓海康威視等知名企業斬獲《中國人工智慧投融資價值百強榜單》計算機視覺類第一名。

對於此次突然被列入美「限制」名單的消息,幾家企業均表現出了「小心翼翼」。

蔡志評向《華夏時報》記者回應:「消息來自國外媒體,我們沒有看到美國政府正式的文件」。蔡表示,美亞柏科是一家注重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研發公司,也是一家合規經營的公司,主要的上流供應商和客戶都在國內,以商用的設備為主,對企業沒有多少影響。「我們的資料庫以國內的為主,我們也沒有直接買美國的東西」。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有哪些技術是間接來自美國,其沒有回答。

科大訊飛證券事務部就外媒報道向《華夏時報》記者回應:「我們也看到了消息,正進一步了解核實情況」。

曠視 科技 方面也向記者表示,企業已經關注到國際媒體的相關報道,該報道內容尚未得到證實,具體情況還在核實中。

海康威視年報提到「貿易保護主義」

早一步消息提到的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是國內安防龍頭企業。

IHS報告顯示,以視頻技術為核心的海康威視連續7年蟬聯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擁有全球視頻監控市場22.6%的份額。

2018年年報顯示,海康威視銷售收入達498億元,凈利潤為113億元,其中,境外業務營收佔比為28.47%,境內業務營收佔比為71.53%。海康威視是一家非常注重研發的高新技術公司,在全球3.4萬員工中,其中研發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超1.6萬人。2018年全年,海康威視研發投入高達44.83億元,占銷售額比重為8.99%。公司累計擁有專利2809件(其中發明專利513件、實用新型741件、外觀專利1555件),擁有軟體著作權881份。

針對可能被列入美國政府「黑名單」一事,海康威視5月22日回應稱,已關注到今早的相關報道,「公司已主動聘請美國專業人士對報道涉及的公司業務進行獨立審查,專業人士將在獲得充分的證據後,回應海外各相關方的關注」,並表示「期望公司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華夏時報》記者撥打董秘黃方紅電話並發去簡訊,未獲得回應。

大華股份是此次被提到的另一家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

2018年,大華股份研發投入22.84億元,同比增長27.67%,占營收比重的9.65%,重點圍繞人工智慧、雲計算與大數據、晶元等面向未來的核心技術增強研發能力。公司擁有16000多名員工,研發人員佔比超50%,達到6880人。2018年,其申請專利超2100項,其中申請國際專利100多項,

不過也有涉及到美方「限制」名單的企業,目前恢復供貨。

4月11日,三安光電(600703.SH)被美國政府列入「未經核實名單」,隨後,全球最大晶片和顯示器製造商美國應用材料(AM)宣布停止向三安光電供貨。

4月22日,三安光電有關人士向媒體回應,經近期雙方有效溝通,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MT)已恢復向三安光電公司的供貨與合作,4月22日AMT技術人員已恢復在三安光電的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貳』 9天跌去一個茅台,美國對中概股的全面圍剿開始了嗎


互聯網行業真的不行了嗎?


01

中概股繼續暴跌

3月11日,對全體投資海外上市中概股的投資人來說,都是一段難以抹滅的記憶。

滴滴暴跌44%,霧芯 科技 暴跌36%,在此之前的3月10日,逸仙電商暴跌39.5%,貝殼暴跌23.9%,愛奇藝暴跌近22%。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創紀錄單日-10%。

3月14日,中概股在港股的表現再次刷新下限,阿里巴巴(09988.HK)跌超10%,股價續刷新低。美團(03690.HK)跌超15%,騰訊控股(00700.HK)跌超7%。


整個恆生 科技 指數一天之內被拉下將近10個點, 9天跌掉一個茅台, 歷史 罕見。

此情形只能用股災來形容。而在此之前,中概股已經歷了一波又一波大跌。

從2021年開始,中概股總體跌勢慘烈,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詮釋了什麼叫做 「大跌不言底」

而且這種以國家為單位的股票下跌,近二三十年只出現兩個, 一個是中概股,另一個是俄羅斯的海外上市股。

一年多的時間,不少個股累計跌幅驚人。


圖源:格隆匯

272隻在美上市的中概股,2021年以來合計有244隻股票股價出現下跌,佔比約九成。

這裡面又有178股累計跌幅超過50%!佔比約為三分之二。

其中31股累計跌幅超過90%,股價幾乎跌空! 拼多多、貝殼、滴滴出行、愛奇藝2021年以來累計跌幅均已超過80%。好未來、霧芯 科技 、新東方、新蛋、金山雲、塗鴉智能跌去90%以上。

市值累計跌去1.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將近10萬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這一年來,中概股的市值縮水了俄羅斯一年的GDP,約等於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GDP的10%以上,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財富的建立需要一點一滴,日復一日的積累,但摧毀財富只需一朝一夕。

面對集體普跌,哪怕是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也不能倖免。


阿里巴巴上市7年半時間里:收入從525億,增長到7172億,增長13.7倍;凈利潤從234億,增長到1432億,增長6.2倍。

但股價卻在7年半的時間里跌回原點。


02

阿里巴巴與比特幣

人與人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也許不是生與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你買的比特幣,我買的阿里巴巴股票。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 股價93美元;比特幣當天是408美元。

七年多過去,2022年3月14日, 阿里巴巴是86美元;比特幣是39000美元。


人們常說,每個人離財富自由只有三隻十倍股的距離。其實不盡然,也許你離財富自由,只差了在合適的時候買入比特幣。

買入阿里巴巴,財富不增長,反而縮水8%;買入比特幣,七年暴漲百倍,立馬實現財富自由。

比特幣為什麼能漲這么厲害?很大概率,是因為他們正好站在了資本炒作的風口上。

從近期原因看。疫情原因,全球大放水,市場對於通貨膨脹的擔憂與日俱增。我們都知道,黃金是非常能抗通脹的硬通貨,原因無他,稀缺而已。黃金每年產量就那麼多,而且總量不會增加,只有超新星爆炸才會產生黃金。


巧了, 比特幣的數量也是有上限的 ,挖比特幣最多隻能挖出來2100萬枚,而且要等到2140年才能全部挖完。也就是說比特幣的數量比黃金還要少,所以基於同樣的道理,在全球大通脹的背景下,比特幣的稀缺優勢充分體現。

可僅僅因為總量稀缺,是無法解釋比特幣面世十來年一路暴漲,一路走牛的行情的,原因幾何?

其實,比特幣真正的底層邏輯在於, 它是個很好的投機品,非常適合炒作價格

首先,比特幣天生帶有「貨幣革命」的基因,它的出現可以看成一個貨幣實驗,也就是把貨幣裡面的國家屬性給剔除了,也就是去中心化。

從實物貨幣—紙質貨幣,下一個貨幣形式大概率會是虛擬貨幣,「貨幣革命」有多大的市場想像空間,不言而喻。

如此便賦予比特幣無限可能性和想像力。

其次,比特幣是個完美的投機品 。總量有限,高度控盤,知名度高,天生的通縮性等等。 再賤的東西,就算是一坨狗屎,一條內褲,只要有足夠的熱度,足夠的資金進出,也能給他炒到天價。

站在風口,趨勢賦能,總量稀缺,投機屬性拉滿,比特幣自然能十倍、百倍、千倍增長。


03

阿里巴巴為什麼「拉胯」?

在這種泥沙俱下的大環境系統性風險面前,個人、個體公司再多的折騰,也是螳臂當車。

比特幣能漲上天,是順應了大勢。

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下跌,也是同樣的邏輯——大勢不再眷顧他們。

許多人以為中概股是在「殺估值」,這個預判是錯誤的,中概股實際上是在「殺邏輯」。

除開疫情、經濟下行、互聯網存量見頂、國內共同富裕掀起反壟斷浪潮等等因素外,撥開迷霧看本質,導致中概股一路下跌,直至股價近乎跌空的最核心因素,是政策風險。

本質是中美關系在未來的不可預見性,以及中美對抗的超高市場風險(被清算、退市)。

做好一件事,需要八方合力;搞壞一件事,只需一方拆台。

川普在任內推出了一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它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PCAOB的審計標准,需要提供審計底稿,這東西很敏感,我國證監會是不同意的。



根據《法案》細則,從2021年年報開始算起,只要不配合,就要被納入「預摘牌名單」。

今年是第1次,如果連續3次被納入名單,理論上美國證監會SEC很快會將公司從交易所退市。

這幾天,一共有5家中國公司在披露完Q4業績後第一次被納入了「預摘牌名單」,這說明《法案》真的正式落地了。


他們算是給中概股進入名單開了個頭,後續陸續會有大量中概股被納入名單,上三次,就退市。

所以,中概股一跌再跌。

再換個通俗易懂的講法:

假如你是俄羅斯人,你在烏克蘭有個超市,那麼現在兩國交戰,你的超市會怎麼樣,是不是命運都被捏在烏克蘭手裡了,就是人家烏克蘭民眾去你超市玩「零元購」,你也有苦說不出。

中概股現在就相當於這個超市,命運都在美國人手裡。

是去,是留,一切主動權,在美方;只要中美關系繼續惡化,可以把你的上市公司在美國全部退市。

如果你是中概股的股東,你會怎麼辦?

只有立馬把手裡的中國公司股票全部出售,恐慌式出逃自然帶來市場恐慌,一旦信心崩塌,股價跌成什麼樣都不奇怪。

股市本身就是個信心市場!



中美脫鉤加速,兩個合作逐漸淡化,競爭關系日趨明顯。中概股被制裁是美國的必然選擇,大部分中概股在未來三年內有很高的概率將要退市,那麼這些企業必然要尋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

最近a股又在准備全面注冊制,接海外上市中概股回家的制度障礙即將被掃清。

不管是股市,還是其他什麼投資, 買的是未來,賣的是現在。

當現實風險累積,未來不再可期,中概股的下跌實際已是意料之中。

『叄』 美國再將12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持續的施壓會帶來什麼影響

這可能會導致很多中概股的股票價格進一步暴跌,同時也會影響到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信心。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很多投資人非常害怕這些中概股退市,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出現重大損失。對於投資人來說,投資人其實並不擔心中概股的很多股票的基本面問題,但如果這些股票沒有辦法正常上市,很多人可能也不會參與這些中概股的投資,這也是擺在中概股面前的主要難題。

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中概股的新聞,有12家中概股的公司被列入到了預摘牌名單當中。如果這些公司不能在三年內正常提交相應的資質文件,這些公司將會被強制退市。在此之後,中概股的整體行情一路走低,相關個股的股票和大盤的走勢基本相同。

『肆』 醫葯股全線大跌,為何四千億的葯明康德閃崩跌停

醫葯股全線大跌,四千億的葯明康德閃崩跌停,主要原因是:

1.傳聞美國對我國醫葯產業股進行制裁,這是葯明康德下跌的主要原因;

2.葯明康德估值也不便宜,疫情之後上漲幅度已經很大,業績被透支;

3.整個醫葯板塊都在下跌,板塊估值下移,葯明康德估值也會受到影響。

醫葯板塊歷來都是價值市場中的香餑餑,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業績比較穩定,不容易出現暴雷,有基本面的支撐,比較適合長期投資,但一些突發情況對醫葯板塊影響還是比較大。醫葯股全線大跌,四千億的葯明康德閃崩跌停,主要原因還是受到美國制裁我國醫葯股的影響,疫情之後醫葯股出現了大漲,估值也不便宜,這都是葯明康德下跌的真正原因。

三、整個醫葯板塊都在下跌葯明康德也會受到影響

股票是一個整體,當一個板塊出現整體下跌的時候,整個板塊的估值都會受到影響,葯明康德作為醫葯股也不例外,醫葯板塊的下跌也會影響他的估值,從而導致股票下跌。

『伍』 海康威視盤中再度跌停,這是受哪些因素所影響

受到以上三點因素影響。

一、受到被美國制裁傳聞

海康威視之所以連續吃2個跌停。是因為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可能要被海康威視進行制裁,一旦這個消息是真的,那麼海康威視將損失慘重,因為海康威視是一家跨國公司,產品遠銷海內外,而且海外業務佔比比較大,一旦被美國制裁,那麼海康威視的產品就不能銷往美國,這對海康威視的凈利潤是一大挑戰,因此市場聞風而動,許多投資者以及機構甚至包括普通散戶都大舉拋售海康威視的股票,而且買的人又很少,當出現大面積恐慌性拋售時,海康威視的股價自然就跌停,而且連續2天跌停,正是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作祟,也是出於對這一消息的擔憂。

綜上:海康威視跌停有以上三點原因。

『陸』 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事件,A股中股票中興通訊幾個一字跌停板

根據數據顯示,是七個跌停一字板,還有一個是有波動的不算入!

望採納,謝謝

『柒』 美將12家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這會產生哪些影響

對於美國政府的這一行為,可能會對於這些中國公司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他們在美國的一部分的上市資金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嚴重的影響。

最後對於這些中國公司來說,如果進一步受到美國公司的制裁的話,很有可能他們的原料或者說是他們的銷售市場也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響,因為對於美國他在進行制裁的時候,往往會對於整個生產的產業鏈的銷售渠道和公共渠道都會進行一系列的制裁,那麼對於中國公司來說,可能會因此而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對於整個產品的供給能力和原材料的需求能力都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沖擊,所以說就需要通過公司及早做好相應的方案,進行合理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