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花旗集團的歷史
1.花旗銀行 花旗銀行是1955年由紐約花旗銀行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而成 的,合並後改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 1962年改為第一花旗銀行,1976年3月1月改為現名。 紐約花旗銀行的前身是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創立, 經營與拉丁美洲貿易有關的金融業務。 1865年該行取得國民銀行執照,改為紐約花旗銀行。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 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一。該企業在2007年度《 財富 》 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四。 2. 花旗公司 由於美國銀行法對銀行與證券業務實行嚴格的分業管理, 規定商業銀行不許購買股票,不允許經營非銀行業務, 對分支行的開設也有嚴格的限制。為了規避法律的限制, 1968年花旗銀行走出了公司戰略決策的重要一步-- 成立銀行控股公司,以其作為花旗銀行的母公司。 花旗銀行把自己的股票換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 而花旗公司資產的99%是花旗銀行的資產。數十年來, 花旗銀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艦銀行」, 20世紀70年代花旗銀行的資產一直占花旗公司資產的95% 以上,80年代以後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 花旗公司共轄13個子公司,提供銀行、證券、投資信託、保險、 融資租賃等多種金融服務(按照當時法律要求, 非銀行金融業務所佔比例很小)。通過這一發展戰略, 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道路, 並在198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單一銀行控股公司。 3.花旗集團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宣布合並, 合並組成的新公司稱為「花旗集團」, 其商標為旅行者集團的紅雨傘和花旗集團的蘭色字標。 旅行者集團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險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Company)成立於1864年,一直以經營保險業為主, 在收購了美邦經紀公司(Smith Barney)後,其經營范圍擴大到證券經紀、 投資金融服務領域。 1997年底又以90億美元的價格兼並了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所羅 門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羅門·美邦投資公司, 該公司已居美國投資銀行的第二位。 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合並組成的花旗集團, 成為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 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 合並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 凈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 擁有6000萬張信用卡的消費客戶。 從而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
『貳』 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兩種治理機制的有效性
花旗銀行就公司治理結構而言與其他銀行和上市公司並沒有本質區別,但作為全球獨特的老牌銀行,它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又有許多獨特之處。
德意志銀行再次宣布重大戰略,引發市場對該行經營的高度擔憂。一是業務重組方面,德銀計劃全部退出投行板塊下股票銷售及交易業務,減少固定收益銷售。
公司治理是涉及產品市場、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信用制度、法律框架、產權界定等諸多領域的龐大而復雜的研究領域.由於法律制度、資本市場、政治體制的差異,各國公司治理結構不盡相同,加之銀行是一種經營貨幣的特殊公司,其公司治理水平不僅對銀行的業績與穩健影響巨大,甚至對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在兩權分離的現代公司制企業中,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直接決定公司是否可持續發展,對公司發展有著生死攸關的作用。
以下幾個因素對公司治理有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 股權結構
2. 權利分配與制衡
3. 激勵機制。
這三者也是互相聯系的,股權結構影響權利的分配,從而影響如何實施和實施什麼樣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公司治理是伴隨著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而出現的,即公司制度的出現。
拓展資料:
公司治理是指諸多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主要包括股東、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這些利益關系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業績。公司治理討論的基本問題,就是如何使企業的管理者在利用資本供給者提供的資產發揮資產用途的同時,承擔起對資本供給者的責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結構和機制,明確不同公司利益相關者的權力、責任和影響,建立委託代理人之間激勵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戰略決策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管理大前提。
公司治理如同企業戰略一樣,是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忽略的兩個重要方面。二十世紀以來,由於公司治理問題而導致公司走向消亡的事件層出不窮,最為轟動的,以安然事件為首,由此,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公司治理。
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股權結構體現著企業股權的的構成情況,影響著內部治理機制,企業具有什麼樣的股權結構對企業的類型、發展以及組織結構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近年來學術界發現全球范圍內股權結構並非都像英美那樣分散,大部分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存在著單一控制性股東,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現象更加突出。
『叄』 花旗銀行持有的股票可以買嗎
花旗銀行持有的股票可以買。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花旗是銀清凳行,也可以做證券業務,花旗的股票可購買,花旗答吵旅銀行Citibank是花旗集團碰枯旗下的一家零售銀行,於1812年6月16日成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
『肆』 花旗銀行可以炒港股嗎
可以。
花旗是銀行,但是也可以做證券業務,與沒爛瞎香港的銀行金融性質相當地類似,在國內買賣股票只有枯空證券公司有這種資格歷纖
花旗銀行全稱為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2007年4月,花旗成為第一批註冊成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國際銀行之一。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為美國花旗銀行有限公司全資所有,在全國多所城市都擁有了分支網點。
『伍』 200分!金融風暴中涉及花旗銀行的內容。
以下信息來自華爾街日報11月25日的頭版頭條。日期後面的是花旗當日收市價。
07/10/01 $46.67
花旗發出第三季盈利警告。
07/10/11 $47.14
花旗調整投資銀行部門,任命Pandit為部門CEO。
07/10/15 $47.87
花旗公布第三季盈利只有2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60%。
07/11/05 $37.37
Prince卸任CEO一職,花旗警告未來的次貸虧損將高達110億美元。
07/11/16 $34.58
花旗替換其首席風險官。
07/11/26 $31.70
花旗從阿聯酋融資75億美元。
07/12/01 $34.77
花旗任命Pandit為CEO。
07/12/13 $31.47
花旗把490億美元的陷入困境的表外資產劃入其資產負債表。
08/01/14 $28.56
花旗任命前戴爾執行官為人才管理部門主管。
08/01/15 $29.06
花旗公布第四季度虧損98億美元,縮減股息達41%,並宣布計劃從國有投資基金和其他投資者融資145億美元。
08/01/29 $27.65
花旗任命Edward Kelly為另類投資部門主席。
08/02/27 $25.72
花旗再次替換其首席風險官。這次提升的是CEO Pandit 的長期夥伴Brain Leach。
08/03/03 $23.71
花旗重組資產管理部門。
08/03/04 $23.09
一名迪拜的國家投資基金官員稱花旗需要更多的融資。花旗股價跌穿賬面價值。CEO Pandit在香港與花旗全球的高層執行官舉行電話會議,保證花旗有足夠的資金。
08/03/06 $22.15
花旗宣布計劃縮減其房屋貸款部門,出售450億美元的房屋貸款。
08/03/17 $19.78
花旗調整投資銀行部門,任命CEO Pandit的心腹John Havens為該部門CEO。
08/04/18 $24.03
花旗公布第一季度虧損51億美元,警告其消費者部門面臨更多的麻煩,並宣稱不排除進一步的融資。
08/04/21 $25.11
花旗發售60億美元優先股。
08/04/22 $25.03
花旗召開年度股東大話,CEO Pandit被憤怒的投資者嚴厲指責。
08/04/30 $26.32
花旗發售45億美元普通股,出乎投資者和分析師的預期。
08/05/06 $25.75
花旗再發售20億美元優先股,進一步提高資金持有量。
08/05/09 $24.30
Pandit告訴投資者他無意拆分花旗這個金融巨頭,盡管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花旗會出售大約4000億美元的資產。
08/06/20 $20.17
花旗警告第二季度其房屋貸款投資將面臨進一步的減記。
08/06/23 $19.30
花旗宣布在全球的投資銀行部門裁員數千人,計劃把65000名員工縮減10%。
08/07/18 $17.97
花旗公布25億美元虧損,比分析師預期要好。
08/08/06 $19.92
花旗與美林答應贖回170億美元的拍賣利率證券。
08/08/22 $17.47
花旗開始檢討其投資銀行的資本市場部門的結構。
08/09/22 $20.65
花旗的資產管理部門主管Sallie Krawcheck下台。
08/09/30 $17.75
花旗同意在政府幫助下以20億美元收購美聯銀行。
08/10/03 $22.50
花旗收購美聯銀行的計劃被富國銀行打斷。
08/10/10 $12.93
花旗退出收購美聯銀行。
08/10/16 $16.23
花旗公布第三季度虧損28億美元,連續四個季度虧損。
08/11/13 $20.65
花旗的高級執行官團隊與高層主管關系緊張,令部分主管考慮替換主席Win Bischoff。
08/11/19 $6.40
花旗收購其結構化投資工具剩下的174億美元資產,導致11億美元的資產減記。花旗股價下跌23%。
08/11/20 $4.71
沙特王國控股公司的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王子增持花旗股票到5%,力挺Pandit。但是花旗股價在略微反彈後繼續下跌,跌幅達26%。
08/11/24 $5.95
聯邦政府在星期天較晚時候宣布拯救花旗集團,承擔花旗不良資產帶來的損失,並注資200億美元。
『陸』 求美國花旗銀行的簡介
http://www.citigroup.com/citigroup/homepage/
總部坐落於美國紐約派克大道399號的花旗銀行,是華盛頓街最古老的商業銀行之一。1812年7月16日,華盛頓政府的第一人財政總監(Commissioner of the U.S. Treasury)塞繆爾。奧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與紐約的一些商人合夥創辦了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團的前身。當時,該銀行還是一家在紐約州注冊的銀行。在創建之初,紐約城市銀行主要從事一些與拉丁美洲貿易有關的金融業務。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國國民銀行法,紐約城市銀行取得了國民銀行的營業執照,更名為紐約國民城市銀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此後,紐約國民城市銀行迅速發展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之一。
20世紀初,紐約國民銀行開始積極發展海外業務,1902年,該行在倫敦開設了它的第一家國外分行,到1915年持有萬國寶通銀行之前,紐約國民城市銀行已在拉美、遠東及歐洲建立了37家分支機構(Muro,1984,p.47)。萬國寶通銀行成立於1901年,當時主要是為了發展對中國及菲律賓的貿易,次年它在上海成立了美國在華的第一家銀行分行,不久又相繼在遠東其他地區設立海外分行32家。通過兼並萬國寶通銀行,紐約城市銀行的海外分支網路擴大了近一倍。到1939年,花旗銀行(1927年以後,紐約城市國民銀行的中文行名改為花旗銀行)在海外的分支機構已達到100家。
20世紀20年代花旗銀行開始開拓零售銀行業務。1921年成立了第一家專對個人服務的分行,1928年成為首家提供個人貸款的商業銀行,70年代花旗銀行的零售銀行業務又獲得了新的發展,它成為美國VISA卡與萬事達卡的最主要發行者之一。1977年,花旗銀行率先大規模將ATM機引入銀行系統,目前,花旗銀行已是美國最大的信用卡發行者。為把零售金融業務推向全球化同時擴展分銷渠道,花旗集團於2000年11月收購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設於15個國家的共2,600家分行,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