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你好,股票股利在會計上屬公司收益分配,是一種股利分配的形式。股利分配形式有現金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發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通常也將其稱為「紅股」。這是我國股票市場上常見的一種股利發放形式,包括送股和轉股兩種。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區別
一、股利支付形式不同
現金股利是公司以現金資產的方式來支付股利,用白話文來說就是直接給你白花花的銀子。股票股利就是公司用給股東增加股票的方式來支付股利。
二、兩種股利適用的條件不同
現金股利適用於企業現金較充足,分配股利後企業的資產流動性能達到一定的標準的,並且有有效廣泛的籌資渠道的,才能發放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只要符合股利分配條件,即企業不管是否實際收到現金,只要賬上能夠贏利,就可以採用股票股利。
三、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在性質上的差異
現金股利的發放致使公司的資產和股東權益減少同等數額,是企業資財的流出,會減少企業的可用資產,是利潤的分配,是真正的股利。
股票股利是把原來屬於股東所有的盈餘公積轉化為股東所有的投人資本。只不過不能再用來分派股利,實質上是留存利潤的凝固化、資本化,不是真實意義上的股利。股票股利並無資財從企業流出,發給股東的僅僅是他在公司的股東權益份額和價值,股東在公司里佔有的權益份額和價值,分不分股票股利都一樣,沒有變化。
如果用作股票股利的股票在證券市場上是熱門股,股價堅挺,新發行作股利的股票又不多,則可望股票市價並不因增發少量股票而有所下降,股票市價基本保持穩定,此時股東可將分得的股票股利在證券市場上拋售,換取現金利益。但這容易引起錯覺:認為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無異,確是實在股利。但這畢竟是假象,實際是在用擁有多一點股票來體現其在企業中的所有者權益份額情況,出售股票股利的股票就是出售股東在企業所擁有的權益。出售股票的所得,當然有可能一部分包括利潤,同時也包括二部分投人資本。
四、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不同
較多的派發現金股利,就使得公司減少了內部融資,而不得不進入資本市場尋求外部融資,從而便於接受資本市場的有效監督,達到減少代理成本的目的經常通過金融市場籌集資金的公司更可能按照投資者利益進行決策。發放股票股利,公司便利用了內源融資的低成本優勢,同時債權人也希望公司將現金留存,以增強後續發展和盈利能力,從而獲得債務償還的良好保證。
五、對投資者的影響不同
現金股利最容易被投資者所接受。遠期收到的股利對投資者來說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現金股利的發放可以消除股東對未來收入不確定性的疑慮,增強他們對公司的信心,更加支持公司的發展與壯大股票股利並不直接增加股東財富,但是利用稅法對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不同徵收方式,可以達到避稅和提高流通股股東實際收益的目的。我國現行稅法中對資本利得稅不予徵收,給股東帶來節稅好處。如果公司在發放股票股利後同時發放現金股利,股東就會因為所持股份數量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的現金股東也可以通過二級市場將股票變現,以獲得更高的實際收益,滿足自身需求,並可以滋生獲得意外收入的滿意情緒。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② 急!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股利分錄疑問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股利分錄的處理原則是不調整賬面價值,僅記錄股票數量的增加。以下是具體解釋:
股票股利不影響公允價值總額: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是基於公允價值計算的。當發放股票股利時,雖然股票的數量增加了,但每股市價會相應降低,因此公允價值總額保持不變。這種變動僅體現於股票數量的增加,而非價值的增加。
無需調整賬面金額:由於股票股利發放不改變公允價值總額,因此在會計處理上,不需要對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金額進行調整。這與現金股利不同,現金股利的發放會直接減少資產的公允價值,需要在賬面金額中進行相應的調整。
分錄處理原則:在記錄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股利時,應僅記錄股票數量的增加,而不涉及金額的變動。這符合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原則,即賬面余額反映公允價值,且公允價值變動需及時確認並計入當期損益。
綜上所述,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股利的分錄處理原則是不調整賬面價值,僅記錄股票數量的增加,這與現金股利的處理存在顯著差異。
③ 怎麼理解交易性金融資產購買時包含的現金股利
1.
比如說這個交易性金融資產是股票,這個股票可能會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也就是只要你持有該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你就會收到這部分股利。所以此時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就包含兩個東西,一個是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本身,一個就是股利。如果是購買方購買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其實買的是兩個東西,即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和股利,所以借方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應收股利;
2.
如果是出售方出售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其實賣的是兩個東西,即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和股利,所以貸方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應付股利。
④ 交易性金融資產現金股利
交易性金融資產購買的時候,可能被投資者已經宣告發放現金股利了。為了說得通俗一點,就說從二級市場購買的以短期獲利為目的的股票吧。我們在購買股票的時候,比如說7月1號買的,可能那家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在6月宣告要向所有的股東分派現金股利,也宣告了要發放的總額。但到7月1號,我們買的時候他還沒實際發放。到7月15號,他實際發放了。所有的股東都能得到錢。我們是股東嗎?我們是。因為我們手裡有股票。我們可以得到錢。但上市公司用以前年度掙出來的利潤來分派現金股利。這筆股利中,我們所得到的那一部分不是由於我們投資的錢賺出來的。人家賺錢的時候,我們還沒投資呢。我們在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花出去的錢當中有多少能作為股利收回來。1號買的,我花錢買的時候人家6月就說了要給多少股利。1號買來以後,到我將來某一天把股票賣出去之間這段期間就叫「持有期間」。而我在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能夠收回的那筆不屬於我投資帶來的股利,就叫持有期間收到包含在買價中的股利。
所以我買的時候應該做分錄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等到真正收到這筆股利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不包含在買價中的股利。還用剛才的例子來說。為了說明方便,我們假設到第二年我仍持有該股票。第二年那家上市公司又分配股利了。這次他分配的股利中,是因為我們的錢帶給他的利潤。所以應該作為我們自己的投資收益。
上市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這樣講能明白嗎?謝謝您前面其他問題評論時祝我工作順利,但我還在待業狀態。沒有工作啊~~~
其實這個和長期股權投資的理解是一樣的。不包含在買價中的現金股利,就是說在買的時候是沒有現金股利的,因為被投資單位沒有宣告發放。而過段時間以後,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現金股利,那麼他的盈利額中必然有一部分是由於我們投入的錢帶來的收益。是我們投資時,到他盈利這段時間內,他持有我們的資金,我們給他帶來的收益。這個應該作為我們的投資收益。這個宣告發放時,是不包含在買價中的。而包含在買價中的現金股利,說明我們在買之前被投資企業就已經宣告發放了,只不過實際還沒給錢。那麼我們購買的價款當中,就會認定有一部分是應該收回來的,不屬於由於我們的投資帶來的利潤的現金股利。這部分就叫作包含在價款中的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
關於您所說的應對投資之前的現金股利(也就是包含在購買價款中的)確認投資收益的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首先說,被投資企業以前實現的利潤帶來的收益,肯定不能作為我們的投資收益。但某些情況可能會見到既確認投資收益,又沖減投資成本的情況。舉例來說,我們10月買的股票,次年5月宣告發放現金股利。那麼發放的現金股利是由於去年一整年的盈利帶來的。而我們的資金只在10月才投入,所以只能確認10月以後的為投資收益,以前的要沖減投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