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交易員工資高嗎
你說的股票交易員是俗稱的打T對吧!這個要看公司給予你的賬戶金額,以及公司給予的抽成比例是多少,還有操作賬戶的傭金是多少。一般來說稍微大一些的賬戶,讓你月入5000+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也是有一定的極限性的。
㈡ 亞洲股票市場第一是哪個城市
以成交額計算,香港的股票市場是亞洲第一大市場。
㈢ 滬深兩市總市值多少
1、 根據交易所公布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5月,A股滬深兩市總市值為78萬億元。
2、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共有4352家,總市值約為78萬億元。其中,滬市上市公司共有1907家,總市值約為45萬億元;深市上市公司共有2445家,總市值約為33萬億元。
3、 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上市公司,共有138家,佔比為3.2%.其中,市值超過2萬億元的貴州茅台只有一家;市值超過1萬億的公司有6家,除了貴州茅台,還有工行、建行、平安、招商銀行、農行。有17家公司市值超過5000億元。
4、 截至2021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各省市值的排名分別是:廣東,16.8萬億,佔比18%;上海,8.6萬億,佔比9.2%;浙江,7.6萬億,佔比8.2%;江蘇,6.9萬億,佔比7.4%。各城市市值佔比排名主要是深圳,10.5萬億,佔比11.3%;上海,8.6萬億,佔比9.2%; 杭州,3.2萬億,佔比3.5%;茅台,2.5萬億,佔比2.8%。
5、 大約有138家上市公司是總市值達到41.56萬億元,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53%;平均市值約為3012億元,超過平均線的公司是38家。其中上榜最多的是金融類,包括16家銀行、12家證券和5家保險;其次是12個醫葯醫療行業,9個電子行業,6個化工行業,6個白酒行業,6個汽車相關行業,5個交通運輸行業,5個通信行業,4個工程行業等行業。可以看出,這138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包括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或行業領軍人物。
6、 中國股市正值發展壯大時,股票數量與市值皆迅速增長。去年科創板設立,新板和老闆共同發新股,對市場的資金是較大的挑戰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78萬億元,相當於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的76.61%;雖然上市公司群體數量僅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但2020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扣非後歸母凈利潤總額達到2.84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64.97%由此可見,我國上市公司群體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推動力量,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已具備良好的市場基礎。
㈣ 國內有哪些證券交易所分別叫什麼名字
國內的證券交易所目前還是算比較的穩定的,而且有幾個比較靠譜的證券交易所是國內由國家認可較正規的證券交易所,而且其證券交易用戶量是非常多的,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聊一聊國內的幾家證券交易所。
一、上海和深圳地區證券交易所
首先來說,一說國內的幾家比較有知名度的交易所,一個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這兩個交易所是成立的比較早的也就相繼在1990年前後創立的證交所,目前已經也有30年左右的時間了,還是非常可靠的吧,對這些證券交易所,其實很多老股民就知道確實非常的受歡迎,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交易所他直接面對的是一個全國全球性的證券交易,還是做非常大。
二、北京證券交易所
但最近聽說也要設立一個北京證券交易所,而北京證券交易所也是最近一兩天國家主席將繼續支持中小型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所設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該交易所目前是打造創新型和中小型企業陣地目前北京證券交易所特色鮮明,而且交易所效果比較明顯,可能一經推出定位非常明確,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估計北京證券交易所即將成為國內第三大證券交易所市場。
三、證券交易所發展
國內的證券交易所其實都設立在幾個一線城市,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帶動周邊或者帶動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對於這種證券交易所其實在國內也還是非常的受歡迎的,畢竟很多的股民和一些小資企業想要擴張或者想要獲得更好的利益收入,那麼就可以選擇投股買股票來獲取更好的利益和效果,所以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就是從這幾個市場定位發展起來。
中國有哪些證券交易公司
國內都有這些交易所:上證所、深交所、大商所、鄭商所、上期所、中金所。
國內有以下的交易所:
1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2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履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規定的職責,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3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商所)大連商品交易所(英文名稱為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縮寫為DCE)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
4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商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內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在現貨交易成功運行兩年以後,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貨交易。
5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螺紋鋼、線材、燃料油、天然橡膠、瀝青等11種期貨合約。
6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
:
1交易所之最:上海期貨交易所成交量躍居全球第一。2013年全球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量排行榜已經出爐,上海期貨交易所以6億4200萬手(手為最小的交易單位)的成交量時隔三年再度躍居榜首。2013年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量比12年增加了80%。2012年該所在全球排名第4位。成交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在於,貴金屬和新上市商品的交易表現活躍,此外部分個人資金從房地產等領域流入了商品市場。
2交易所是指進行交易某種信息及物品等的信息平台,所需要用的一個固定的地點叫交易所。
3交易所,藉助信息平台,實現產權信息共享、異地交易,統一協調,產權交易市場及各種條款來平衡。
全國十大證券公司是哪幾家?
中國證券交易所有三個,分別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滬市和科創板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市和創業板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和北京證券交易所(新三板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證券交易所是有組織的有價證券交易市場,屬於非營利的事業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業務主要是提供證券集中交易的場所和設施,證券交易所本身並不參與證券交易,在主管機關批準的范圍內管理證券商和上市公司,提供證券市場的信息服務等。
:
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從世界各國的情況看,證券交易所有公司制的營利性法人和會員制的非營利性法人。
主要職責如下:
(1)證券交易所應當為組織公平的集中交易提供保障,公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並按交易日製作證券市場行情表,予以公布。未經證券交易所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
(2)證券交易所有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辦理股票、公司債券的暫停上市、恢復上市或者終止上市的事務。
(3)因突發性事件而影響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時,證券交易所可以採取技術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臨時停市。證券交易所採取技術性停牌或者決定臨時停市,必須及時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
(4)證券交易所對證券交易實行實時監控,並按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對異常交易的情況提出報告。證券交易所應當對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信息進行監督,督促其依法及時、准確地披露信息。證券交易所根據需要,可以對出現重大異常交易情況的證券賬戶限制交易,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5)證券交易所應當從其收取的交易費用和會員費、席位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額設立風險基金。風險基金由證券交易所理事會管理。證券交易所應當將收存的風險基金存入開戶銀行專門賬戶,不得擅自使用。
(6)證券交易所依照證券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上市規則、交易規則、會員管理規則和其他有關規則,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中國有哪些證券交易所?
中國十大證券公司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中金CICC、中信建投、申萬宏源、銀河證券及國信證券GUOSEN,其中中信證券品牌排名第一,指數高達到99分。
一、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證券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知名的綜合性證券品牌,提供各種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其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大宗商品等領域。成立於1995年10月,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11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一家在a股和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668%。中信證券業務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大宗商品等領域。
二、產品服務范圍
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代理買賣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代理償還證券本息和支付股息;代保管和驗證證券;代理開戶;證券自營交易;證券承銷(含境內上市外資股)(含主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咨詢(含財務顧問)。中信證券旗下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責任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證期貨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有幾家證券交易所
大陸目前擁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即將設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
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宣布,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後,作為首都、重要的經濟中心,北京也將迎來自己的證券交易所。
那麼,北京證券交易所該怎麼建?又將承擔哪些任務?和上交所深交所將有哪些區別?
證監會負責人表示,將統籌協調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布局,推動健全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全鏈條制度體系,著力打造符合中國國情、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台。
該消息相關要點如下:
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京證券交易所
北京證券交易所牢牢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
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錯位發展與互聯互通,發揮好轉板上市功能
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新三板現有創新層、基礎層堅持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維護市場結構平衡
// 一個定位、兩個關系和三個目標 //
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同步試點證券發行注冊制。在實施過程中,將重點把握好以下原則:
堅守「一個定位」。
北京證券交易所牢牢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尊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準性。
處理好「兩個關系」。
一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錯位發展與互聯互通,發揮好轉板上市功能。
二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新三板現有創新層、基礎層堅持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維護市場結構平衡。
實現「三個目標」。
一是構建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涵蓋發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續監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安排,補足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短板。
二是暢通北京證券交易所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成長路徑。
三是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
我國證券交易所共有幾個
在我國有四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深圳證券交易所位於深圳羅湖區,地王大廈斜對面。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於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國證監會直接監督管理。深交所致力於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建設,努力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本所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和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並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
台灣證券交易所在1961年10月23日成立,於1962年2月9日開始運作。交易所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7號3樓(台北101辦公大樓3樓)。
我國有多少家股票交易所?信譽度好的有哪幾家?
截止2019年5月,我國已在上海和深圳兩個城市正式成立了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交易所。
1、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會員制事業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按照「法制、監管、自律、規范暠的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2、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會員制事業法人。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本所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和上市公司進行監管;設立證券登記清算機構並對其業務活動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以及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我國的股票交易所一共有4個,這4個交易所我們經常接觸的是其中兩個,那麼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當然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家證券交易所都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第一,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也簡稱上交所,地址在上海,1990年成立,同年在12月19號開業,目的就是為了創造安全高效並且透明開放的一個市場環境,保護好投資者的權益。對於這一家上交所,他們秉承著八字方針,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歸屬於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的一個交易所。
第二,深圳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是在地王大廈的對面,地址位於深圳羅湖區,跟上交所一樣,也是1990年成立的,開業的時間沒有上海交易所那麼早,是1991年7月3號才開始進行開業的。其實他主管的業務跟上海證券交易所差不多,都是接受公司上市的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的。
第三,香港證券交易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其實它主營的業務有兩個,一個是股票,另外一個就是期貨,並且還會做相關的結算。當然港交所也接受一些公司的上市申請以及管理發布相應的信息。
第四,就是台灣證券交易所。
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時間比上面的證券交易所要早得多,它是1961年就開始成立的,運行的時間也比較早,在62年2月9號就開始運行開業,到現在已經很多年了,交易所的地址是在台北市信宜區。
四大證券對於信譽哪一家比較好,其實不管是上海,深圳,香港台灣都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是在內地可以選擇深交所上交所,如果在香港可以選擇香港,如果是在台灣可以選擇台灣,因為離自己比較近的地方,到時候做相應的業務會比較容易。
㈤ 智慧城市龍頭股票有哪些
智慧城市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延華智能:
經過近兩年的轉型,公司已經由原來的「建築智能服務商」轉型成為具備綜合設計研發實力的「智慧城市服務商」。受益於轉型成功,公司業績從1季度末的20%-50%上修至50%-80%,業績遠超公司管理層一季報時的預期。公司通過參與當地智慧城市的設計,與政府部門緊密合作開啟公司所謂的「智城模式」。未來伴隨著「智城模式」推廣成功,公司或將迎來新的成長空間。
達實智能:
公司在建築節能行業技術領先,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展的建築節能業務量位居全國前列,公司擁有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自主研發業內首創的城市能源監測管理平台,參與起草5項國家標准。公司預計2013年上半年業績將同比增長40%-70%。
漢王科技:
隨著公司治理的逐步改善,公司在OCR識別行業應用、人臉識別等領域的投入會加大,而這些領域遠比通用市場的空間大。漢王目前擁有OCR識別、人臉識別、手寫識別、軌跡輸入等四大有行業應用的核心技術,平台型技術優勢非常明顯。漢王的短板在管理和營銷,我們認為,目前公司治理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包括在主營業務連續三年虧損之時引入新的職業化總經理、採用母子公司管理架構、實施子公司管理層持股計劃等。
安居寶:
深挖銷售網路價值,產品策略更加激進。公司目前處於明顯的加杠桿周期的開端,未來公司將在份額提升、產品擴張以及安防城市方面採用更加激進的經營策略。如果對比主業產品和安防BT項目,公司更加重視產品;小區安防產品是公司的核心戰略,安防BT 項目是機遇型的機會。我們重新評估公司各類小區產品的銷售潛力,上調未來3 年的業績和6-12 月的目標價。重申「買入」評級。
智慧城市概念股有哪些?智慧城市概念股票一覽表:
華工科技(000988)、中海科技(002401)、銀行股份、東華軟體(002065)、捷成股份(300182)、華平股份(300074)、宜華錄、合眾思壯(002383)、數字政通(300075)、創業軟體(300451)、銀江股份(300020)、智慧松德(300173)、正泰電器(601877)、金智科技(002090)等
㈥ 全球最富有的十大城市 倫敦
隨著AI時代的到來,經濟發展愈發迅速;很幸運,我們活在了這個無論是經濟或是科技或是其他方面都非常前沿的時代,我們享受著這個時代給我們帶來的美好。那麼,大家知道全球最富有的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嗎?我們一起和城市文化來看看吧!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2001年倫敦人口為718.8萬。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倫敦市的GDP為2847億美元。
經濟
由於二戰後與美國同屬世界英語系兩大主要國家,具備國際資本流通的優勢,倫敦和紐約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金融中心城市,同時倫敦也一直穩居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地位。
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
倫敦城(CityofLondon)或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Mile)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港同時也是英國第二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五千三百萬噸。倫敦城共有500多家銀行(至1991年),銀行數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國銀行有470家,在倫敦擁有的資本總額達1000多億英鎊。
倫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他每年的外匯成交總額可以達到三萬億英鎊,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佔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
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以及13家清算銀行和60多家商業銀行也均設在這里。清算銀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萊、勞埃德、米德蘭和國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銀行。
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
倫敦城中的倫敦股票交易所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倫敦城還有眾多的商品交易所,從事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羊毛、橡膠、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葉和古玩等貴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買賣。
倫敦被選為2011全球時尚之都,一舉擊敗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其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大婚,但是倫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有著多年歷史的時尚之都。
㈦ 2019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排名依據
在這個世界當中,有許多不同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城市的特點,以及吸引別人的魅力,而日前發布的世界十大城市2019排名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城市
倫敦、紐約、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悉尼、巴黎、迪拜、東京
世界城市排名
世界城市排名是根據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簡稱GaWC)研究網路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而得出的排名。GaWC是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之一,其發布的《世界城市名冊》系列榜單被認為是全球最權威的城市排名。
排名依據
1、國際性、為人熟知。
2、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且具影響力。
3、人口數量較大。
4、重要的國際機場,作為國際航線的中心。
5、先進的交通系統,如高速公路及/或大型公共交通網路,提供多元化的運輸模式。
6、亞洲城市要吸引外來投資,並設有相關的移民社區。西方城市要設有國際文化和社區。
7、國際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公司總部(尤其是企業集團)和股票交易所,並對世界經濟起關鍵作用。
8、先進的通訊設備,如光纖、無線網路、流動電話服務,以及其他高速電訊線路,有助於跨國合作。
9、國際性的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和大學。
10、濃厚的文化氣息,如電影節、首映、熱鬧的音樂或劇院場所;交響樂團、歌劇團、美術館和街頭表演者。
11、強大而有影響力的媒體,著眼於世界。
12、強大的體育社群,如體育設施、本地聯賽隊伍,以及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的能力和經驗。
13、在近海城市中,擁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