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採取做市交易的股票
擴展閱讀
中渝置地的股票行情 2025-09-08 17:53:10
張婷老公買股票虧光了 2025-09-08 17:48:04
中信證券股票行情牛叉 2025-09-08 16:50:53

採取做市交易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20 10:25:49

證券場外交易採取做市商制,場內呢

做市商主要是櫃台交易市場的交易方式,如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在市場裡面有證券公司做市,即證券公式通過一定的價格買進和賣出,證券公司主要的收入來自掙取中間的差價。
中國的證券市場採用連續競價和集合競價相結合的的制度,在開始交易的一段時間採用集合競價制度來確定開盤價,開盤後採用連續競價制度交易,上海證券交易所收盤是也是採用連續競價,而深證最後三分鍾是採用集合競價方式決定收盤價。所以中國的券商的收入主要是來自交易中所收取的傭金。
二者的區別在於:做市商制的投資者都是和機構交易的,而競價制是投資者之間進行交易。

Ⅱ 新三板的做市交易股票是什麼意思

一種交易模式
新三板的交易模式主要有
1:二級市場自由買賣
2:股東協議轉讓
3:做市商轉讓, 做市商為券商,有做市商的新三板股票可直接到其做市商券商直接協議出售

Ⅲ 新三板做市轉讓交易方式有哪些

新三板做市轉讓交易方式主要有:
1.做市轉讓時間內,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接受投資者委託主辦券商的限價申報、做市商的做市申報
2.做市商提交新的做市申報後,前次做市申報的未成交部分自動撤銷
3.即使新提交的僅是單邊報價,前筆申報的未成交部分也均會被自動撤單

Ⅳ 「掛牌 做市轉讓」和「掛牌 協議轉讓」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採取做市轉讓方式的, 應當 有 2 家(含)以上做市商為其提供做市報價服務。協議轉讓方式下投資者委託包括定價委託、成交確認委託和意向委託三種委託類型。

Ⅳ 新三板股票如何交易

你好,新三板的交易方式 :
股票交易可以採取做市交易方式、集合競價交易方式、連續競價交易方式以及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交易方式。
符合全國股轉公司規定的單筆申報數量或交易金額標準的,全國股轉系統同時提供大宗交易安排。
因收購、股份權益變動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原因需要進行股票轉讓的,可以申請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優先股轉讓的具體辦法,由全國股轉公司另行規定。
1/精選層股票採取競價交易方式(包括連續競價與集合競價)
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精選層競價交易可以引入做市商機制。
2/基礎層、創新層股票可以採取做市交易方式或集合競價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採取做市交易方式的股票,應當有2家以上做市商為其提供做市報價服務。採取集合競價交易方式的股票,全國股轉系統根據掛牌公司所屬市場層級為其提供相應的撮合頻次。
掛牌公司提出申請並經全國股轉公司同意,可以變更股票交易方式。採取做市交易方式的股票擬變更為集合競價交易方式的,掛牌公司應事前徵得該股票所有做市商同意。

Ⅵ 股轉系統的個股中,有的「掛牌 做市轉讓」,有的則「掛牌 協議轉讓」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1、採取做市轉讓方式的, 應當 有 2 家(含)以上做市商為其提供做市報價服務。 申請掛牌公司股票擬採取做市轉讓方式的,其中一家做市商應當為推薦其股票掛牌的主辦券商或該主辦券商的母(子)公司。
2、協議轉讓方式下投資者委託包括定價委託、成交確認委託和意向委託三種委託類型。 其中: 定價委託是指投資者委託主辦券商按其指定的,價格買賣不超過其指定數量股票的指令,該指令適用於投資者確定了買賣價格、買賣數量,但交易對手方不確定、需要公開尋找交易對手方的情形; 成交確認委託指買賣雙方達成成交協議,或投資者擬與定價委託成交,委託主辦券商以指定價格和數量與指定對手方確認成交的指令;意向委託是指投資者委託主辦券商按其確定價格和數量買賣股票的意向指令,意向委託不具有成交功能。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國股轉系統交易支持平台僅支持定價

Ⅶ 新三板做市轉讓方式是什麼意思

你好,做市轉讓是新三板的一種制度,就是說在新三板掛牌的股票,可以採取協議方式、做市方式、競價方式或其他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轉讓方式進行交易。在制度運行中,做市商對做市證券合理估值、雙向報價,不僅促進市場流動性,更重要的是其價格發現的功能。對此,這樣的操作就能杜絕滬深股市常見的莊家炒作投機等現象。
目前的新三板市場的做市轉讓一共有協議轉讓、做市轉讓兩種方式,但是要注意這樣的轉讓必須有2家以上從事做市業務的主辦券商(以下簡稱「做市商」)為其提供做市報價服務。說到底,新三板市場個股估值不合理、成交寡淡的現象是比較嚴重,所以它並不能像主板一樣實行比較合理的競價交易機制,因此做市轉讓制度就有必要出現。
總的來說,做市轉讓是新三板市場的一個比較色彩鮮明的制度,這個制度可能為投資者帶來巨大財富,但也可能讓投資者面臨巨大風險,所以都需要我們注意盈虧同源。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