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買賣的法人企業。從證券經營公司的功能分,可分為證券經紀商、證券自營商和證券承銷商。1、證券經紀商。即證券經紀公司。代理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接受投資人委託、代為買賣證券,並收取一定手續費即傭金。2、證券自營商。即綜合型證券公司,除了證券經紀公司的許可權外,還可以自行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它們資金雄厚,可直接進入交易所為自己買賣股票。如國泰君安證券。3、證券承銷商。以包銷或代銷形式幫助發行人發售證券的機構。實際上,許多證券公司是兼營這 3 種業務的。按照各國現行的做法,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公司均可在交易市場進行自營買賣,但專門以自營買賣為主的證券公司為數極少。
㈡ 世界上主要的期貨交易所及交易品種有哪些
現代有組織的商品期貨交易,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和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之成立為開端。除了這兩家交易所外、在世界上影響較大的期貨交易所還有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等。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
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
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
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
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了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
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
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
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貿易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
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倫敦金屬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
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是世界上
最大的錫和銅的生產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又迫切地需要從
國外的礦山大量進口工業原料。在當時的條件下,由於穿越大洋運送礦砂的貨輪抵達
時間沒有規律,所以金屬的價格起伏波動很大,金屬商人和消費者要面對巨大的風險,
1877年,一些金屬交易商人成立了倫敦金屬交易所並建立了規范化的交易方式。從本
世紀初起,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公開發布其成交價格並被廣泛作為世界金屬貿易的標
准價格。世界上全部銅生產量的70%是按照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價為基準進
行貿易的。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前身為農產品交易所,由一批農業經銷商於1874年創建。當時
在該交易所上市的主要商品為黃油、雞蛋、家禽和其他非耐儲藏農產品,1898年,黃
油和雞蛋經銷進出農產品交易所,組建了芝加哥黃油和雞蛋交易所、重新調整機構並
擴大上市商品范圍,後於1919年將黃油和雞蛋交易所易名為芝加哥商業交易所,1972
年,該交易所為進行外匯期貨交易而組建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推出世界上
第一張金融期貨合約。此後,在外匯期貨基礎上又增加了90天短期美國國庫券期貨,
和3個月期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合約交易。該交易所的指數和期權市場部分成立於
1982年,主要進行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交易。該部分最有名的指數合約為標准·普爾
500種股票指數(S&P500)期貨及期權合約。1984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與新加坡國
際金融交易所率先在世界上進行了交易所之間的聯網交易、交易者可在兩個交易所之
間進行歐洲美元、日元、英鎊和德國馬克的跨交易所期貨交易。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成立於1982年,1992年與倫敦期權交易市場合並,
1996年收購倫敦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主要有英鎊、德國馬克、美元、日元、瑞士法
郎、歐洲貨幣單位、義大利里拉的期貨和期權合約,70種英國股票期權、金融時報100
種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以及金融時報250種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該交易所雖然成立
時間較晚、但發展速度驚人,截至1996年,已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期貨期權交
易所。
繼美、英之後,日本、法國、德國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相繼建立了期貨市場,
並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期貨交易中心地位的角逐,新加坡、巴西、南非、菲律賓等新興
國家和中國香港也先後建立了自己的期貨交易所,韓國、泰國、印度和我國的台灣省
等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期貨交易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6年底,全世界從事期
貨交易的交易所共77家,其中,綜合性期貨交易所11家。從事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期
權交易;商品期貨交易所32家專門從事商品期貨期權交易;金融期貨交易所34家,從
事金融期貨期權交易,1996年交易量列世界前十位的期貨交易所分別是:美國芝加哥
期貨交易所、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巴西商業
期貨交易所,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德
國期貨交易所,日本東京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和西班牙股票交易所。
㈢ 外匯市場中的交易品種有哪些
在最近的幾年中,外匯交易不僅僅是在交易數量上成倍的增長,其在實質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外匯交易不僅是國際貿易的一種工具,而且已經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商品。外匯交易的種類也隨著外匯交易的性質變化而日趨多樣化。
外匯交易主要可分為現鈔、現貨、合約現貨、期貨、期權、遠期交易等。具體來說,現鈔交易是旅遊者以及由於其他各種目的需要外匯現鈔者之間進行的買賣,包括現金、外匯旅行支票等;現貨交易是大銀行之間,以及大銀行代理大客戶的交易,買賣約定成交後,最遲在兩個營業日之內完成資金收付交割;合約現貨交易是投資人與金融公司簽定合同來買賣外匯的方式,適合於大眾的投資;期貨交易是按約定的時間,並按已確定匯率進行交易,每個合同的金額是固定的;期權交易是將來是否購買或者出售某種貨幣的選擇權而預先進行的交易;遠期交易是根據合同規定在約定日期辦理交割,合同可大可小,交割期也較靈活。
從交易成交的數量上來看,市場中由國際貿易所產生的外匯交易所佔的整個外匯交易的比例正在不斷減少,據統計,目前這一比重只有1%左右。那麼,可以說現在外匯交易的主流是投資性的,是以在外匯匯價波動中贏利為目的的。因此,現貨、合約現貨以及期貨交易在外匯交易中所佔的比重較大。
㈣ 國際主要的股票交易所有哪些
全球著名的十大證劵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
倫敦證劵交易所,
巴黎證券交易所,
澳洲證券交易所,
巴西聖保羅交易所,
中國上證交易所,
倫敦證劵交易所,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
㈤ 外匯交易品種有哪些
外匯交易種類主要分為現鈔、現貨、合約現貨、期貨、期權、遠期交易等。而從外匯交易的數量規模來看,當前在外匯交易中佔比最大的是現貨、合約現貨以及期貨交易。
1、現貨外匯交易
現貨外匯交易,也稱為實盤交易,是大銀行之間以及大銀行代理大客戶的交易,買賣約定成交後,最遲在兩個營業日之內完成資金收付交割。這里,主要是針對國內銀行推出的適合小眾群體參與的個人外匯交易。
這種個人外匯交易種類,還可稱為外匯寶,是指個人委託銀行,參照國際外匯市場實時匯率,把一種外幣買賣成另一種外幣的交易行為。這種外匯交易種類與國際上通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不同,它沒有保證金交易的賣空機制和融資杠桿機制,故也被稱為實盤交易。
2、合約現貨外匯交易
合約現貨外匯交易,又稱外匯保證金交易、按金交易或虛盤交易,是投資者通過相關金融公司(銀行、交易商或經紀商)進行外匯交易,同時在這種交易種類中,投資者需要繳付一定的外匯交易保證金,同時享受機構的杠桿機制。因這種交易方式,投資者的入門資金可多可少,因此近年來受到市場的追捧。
從交易特點上來說,這種外匯保證金的交易種類能夠較大程度幫助投資者節省投資金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投資者繳付保證金的金額很小,但實際上撬動的資金卻很大,而外匯價格的波幅也較大,若投資者對外匯走勢的判斷出現大的偏差,那麼也很容易造成交易的爆倉行為。
3、期貨外匯交易
期貨外匯交易是指在約定的日期內,按照已定匯率,用美元買賣一定數量的另一種貨幣。與合約現貨買賣不同的是,期貨外匯交易是通過專門的期貨市場進行的。目前,全世界的期貨市場主要有:芝加哥期貨市場、紐約商品交易所、悉尼期貨市場、新加坡期貨市場、倫敦期貨市場。而期貨交易市場包括交易市場和清算中心。買方或者賣方在交易所達成交易後,清算中心就成為其交易對方,至期貨合同實際交割為止。
㈥ 有哪些金融交易所(國內、國際)及品種
目前中國國內有四家交易所,分別是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交易所。
我國期貨市場目前交易的主要期貨品種:
上海期貨交易所
銅、鋁、鋅、天然橡膠、燃料油、黃金、螺紋鋼、鉛
大連商品交易所
大豆、豆粕、豆油、棕櫚油、聚乙烯、玉米、聚氯乙烯、焦炭
鄭州商品交易所
強筋小麥、棉花、白糖、菜籽油、精對苯二甲酸、早秈稻、甲醇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滬深300股指期貨
國際上,主要是倫敦期貨交易所,主要上市品種為金屬。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主要上市品種為農產品。
日本期貨交易所,主要上市品種為天然橡膠等。
紐約金屬交易所,主要上市品種為金屬和貴金屬等。
紐約能源交易所,主要上市品種為原油等能源相關品種。
㈦ 目前國際上交易的大宗商品有多少品種
能源 (原油) 金屬(貴金屬- 黃金白銀等,有色-銅鋁鋅鎳等)農產品(大豆 小麥 玉米 豆油 棕櫚油棉花等)工業品(橡膠等)一共近20多個國際上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