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深圳股票交易所第一任經理
擴展閱讀
股市買股票雙高原則 2025-08-09 17:46:29
買小麥的股票有哪些 2025-08-09 17:42:08

深圳股票交易所第一任經理

發布時間: 2021-08-08 22:11:22

①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一位總經理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理事長是李祥瑞授權,總經理是尉文淵,當時的環境下應該李是老大吧,呵呵

② 深圳第一次發行的原始股的歷史

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企業股份制開始試點,證券市場也在試點過程中萌動。

1988年4月,「深發展」股票在特區證券掛牌櫃台交易,連同隨後上櫃的「萬科」、「金田」、「安達」和「原野」,稱「深圳老五股」。

1992年那年,深圳發售新股百萬人漏夜排隊「在十幾級的台階上,人疊人疊了六層,整整排了兩天兩夜。」

1992年,因為股票,深圳瘋了。


當年的《投資者》雜志描述當時的深圳:「沸騰了,整個城市在股票的旺火熱浪之中。」1992年8月7日,深圳市人民銀行,工商管理局,公安局,監察局發布了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售公告,宣布發行國內公眾股5億股,發售新股認購抽簽表500萬張,憑身份證認購。

每一張身份證一張抽簽表,每人一次最多買10張表。然後將在適當的時候,一次性抽出50萬張有效中簽表,中簽率為百分之十,每張中簽表可認購本次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1000股。

(2)深圳股票交易所第一任經理擴展閱讀

目的

深交所以建設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使命,全力支持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推進自主創新國家戰略實施。2004年5月,中小企業板正式推出;2006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股份報價轉讓開始試點;2009年10月,創業板正式啟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架構基本確立。

深交所堅持以提高市場透明度為根本理念,貫徹「監管、創新、培育、服務」八字方針,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職能

深交所的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業務規則;審核證券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進行監管;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③ 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成立時間

1918年6月6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開業,這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④ 深圳證券第一任交易所經理是誰

一、有。一定會有。

春節前暴跌,許多股民對當前股市失去信心,我分析目前指數是2018年重要的底部區域,理由是:上證指數自5178點跌到2136點,是遇到4年長期均線的支撐,漲了1400多點。今年2月9日的3062點是遇到4年均線強勁反彈,只要確認3062點底部有效,就是上升浪的開始,沒有必要悲觀,目前只是探底部之中。

二、2018年投資要點。

講明這個問題之前,應該簡單回顧以下2017年投資熱點,去年由於國家是供給側改革之年,對國企和大公司有利,因此出現了二八行情,低估值、大市值股票走出了價值窪地。因此,2018更要注重股票的基本面,深挖低估值股票。主力資金絕對不會再走以前的老路,一、二、三線輪番炒,最後炒st。我國股市去偽存真才剛剛開始,價值投資才剛剛啟程。今年年主要抓兩個要點,一是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二是高成長的公司。

⑤ 上屆上海證券交易所所長是誰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機構架構,沒有所長這個職務。一般是黨委書記兼任理事長,黨委副書記兼任總經理。以下三位黃紅元是現任。
吳清,男,1965年4月生,漢族,安徽蒙城人,中共黨員,1989年1月參加工作,研究生,經濟學博士。曾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機構部副處長、處長、副主任(正處級)、機構監管部副主任(副局級)、主任、證券公司風險處置辦公室主任、基金監管部主任。
2010.11,任上海市虹口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代理區長。
2011.01,任上海市虹口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
2013.07,任上海市虹口區委書記。
2016.05,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
黃紅元簡歷:
1995年至1997年任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2008年2月任上交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2010年10月11日任中國證監會機構監管部主任。
2011年任上交所第一副總。
2012年任上交所總經理。
2018年5月6日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桂敏傑簡歷:
1994年起,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法律部主任;
1997年起,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黨委書記;
2001年5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
2002年7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
2004年7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2009年4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
2012年4月,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2012年6月,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兼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2年9月,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2016年5月,不再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⑥ 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歷任領導

歷任理事長:

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理事長是王喜義。

1993年3月,深圳市政府任命羅顯榮為深交所理事長,王健任深交所副理事長。

1995年5月,深圳市政府任命曾柯林為深交所理事長。

2001年9月,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名,深交所理事會選舉陳東征為理事長。

2014年9月,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名,深交所理事會選舉吳利軍為理事長。

歷任總經理:

深交所第一任行政領導為王健,任深交所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1992年7月,深圳市政府任命禹國剛為深交所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1993年7月,深圳市政府任命夏斌為深交所總經理。

1995年10月,中國證監會任命庄心一為深交所總經理。

1997年8月,中國證監會任命桂敏傑為深交所總經理。

2000年8月,中國證監會任命張育軍為深交所總經理。

2008年2月,中國證監會任命宋麗萍為深交所總經理。

2016年4月,中國證監會任命王建軍為深交所總經理。

(6)深圳股票交易所第一任經理擴展閱讀:

深圳證券交易所歷史沿革

第一階段:誕生(1978-1991)

深交所在改革開放、特區建設和「姓氏」爭論中孕育誕生,開創了新中國證券集中交易的先河。資本市場的功能作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

第二階段:拓荒(1992-1995)

建所伊始,深交所就積極探索證券市場國際化道路和產品創新。到1995年已初步形成A股、B股、債券、認股權證、國債期貨等在內的多品種證券市場格局。

第三階段:成長(1996-1999)

深交所直面嚴峻形勢,適應體制變化,推進市場服務工程,加強市場一線監管,實現從區域性市場到全國性市場的跨越性成長,完成由試驗性探索到規范化運作的關鍵性轉變。

第四階段:求索(2000-2009)

20世紀90年代,全球新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客觀上要求資本市場發揮其促進企業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功能。深交所先後設立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開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道路。

第五階段:希望(2010年以後)

創業板啟動標志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架構初步確立。在新的歷史階段,深交所將繼續以服務支持中國經濟為己任,全力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包容力和透明度,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最具特色的證券交易所。

⑦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歸什麼機構管理

歸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劃歸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的通知》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理順證券交易所的管理體制,國務院決定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劃歸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證券交易所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由中國證監會任命,理事長、副理事長由中國證監會提名,理事會選舉產生。

(7)深圳股票交易所第一任經理擴展閱讀:

1997年8月,國務院研究決定,將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統一劃歸中國證監會監管;同時,在上海和深圳兩市設立中國證監會證券監管專員辦公室;

11月,中央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對全國證券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理順證券監管體制,對地方證券監管部門實行垂直領導,並將原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的證券經營機構劃歸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

1998年4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國務院證券委與中國證監會合並組成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經過這些改革,中國證監會職能明顯加強,集中統一的全國證券監管體制基本形成。

1998年9月,國務院批准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進一步明確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進一步強化和明確了中國證監會的職能。

證監會重點打擊的行為包括操縱市場、非法經營(證券服務)、違法違規(券商期貨)、違法減持和短線交易等五種,共立案40宗。

⑧ 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領導團隊有哪些

劉學民 董事長

高級經濟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體制改革及宏觀經濟工作。在北京市計委工作期間,多次參與北京市利用外資的研究工作,策劃並參與了ING北京基金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先後在北京市體改委、計委、首創集團等處任職,1997-2002年擔任佛山證券董事長。2002年以來任公司董事長。

錢龍海 總裁

經濟師,經濟學碩士,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高級研修生。著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與策劃》(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在企業管理咨詢、股份制改造、收購兼並、資產重組、基金投資、股票發行與承銷等投資銀行業務方面有10年的專業經驗,長期致力於中國資本市場的開發與實踐。1997-2002年擔任佛山證券副總經理。2002年以來任公司總裁。

周蘭 監事長

中國社科院貨幣銀行學碩士研究生,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高級研修生。曾擔任過北京市建材研究院財務科長,1997-2002年擔任佛山證券監事長,具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現任公司監事長。

王衛 副總裁

數量經濟學碩士。在固定收益產品研究、投資管理等方面具有較豐富的經驗。曾擔任成都財智軟體公司董事、總經理。2002年以來歷任公司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固定收益部總經理、總裁助理,現任公司副總裁。

蕭進華 副總裁

管理學碩士。曾先後在福建華興會計師事務所、泰國德福(樹膠)有限公司、香港協達財務有限公司等處任高管職務,具有豐富的財務管理與審計的知識與經驗。2003年以來歷任公司總裁助理,現任公司副總裁。

王芳 副總裁兼合規總監

法學碩士,曾在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就職,歷任法律支持部經理、資深律師等職。2004年加入第一創業證券,歷任公司首席律師、法律合規部總經理。現任公司副總裁、合規總監。

奚勝田 副總裁

管理學博士。曾先後在江蘇證券交易中心、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職。2003年加入第一創業證券,歷任公司信息技術中心總工程師、清算託管部總經理和信息技術總監。現任公司副總裁。

蘇彥祝 副總裁

清華大學工學學士、工學碩士。曾在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任研究員、南方避險增值基金經理、南方績優成長基金經理、企業年金基金經理、投資部總監並兼任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等。現任公司副總裁。

謝波 總裁助理

工程師。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州技術經濟開發區經濟貿易總公司等處任職, 1997-2002年先後擔任佛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總經理助理等職,具有豐富行政管理工作經驗。現任公司總裁助理。

鄭宏偉 總裁助理

經濟學碩士。具有豐富的證券業務實踐經驗,先後在北京商品交易所、君安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誠資產管理公司從事市場研究、證券營業部管理和投資管理等工作。現任公司總裁助理。

宋相軍 總裁助理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工學博士,法國國家研究院194研究室博士後。曾擔任法國國家鐵路總公司高級工程師、里昂信貸業務顧問、Canada-China University-Instry Partnership Program 主講、加拿大道明銀行金融集團總經理及IT首席構架師、北京方速信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具有豐富的國際大型金融機構管理經驗。現任公司總裁助理。

歐陽虹 財務總監

碩士研究生。先後任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信託公司財務主管,南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總部總經理助理,南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計劃財務總部副總經理,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計劃財務部總經理。現任公司財務總監。

⑨ 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隻股票各是

滬深兩市最早發行的股票:滬市老八股、深市老五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誕生之日,上市的僅有8支股票,即上海本地的延中實業(600601)、真空電子(600602),飛樂音響(小飛樂600651)、愛使電子(600652)、申華電工(600653)、飛樂股份(大飛樂600654)、豫園商城(600655),以及浙江的鳳凰化工(600656),其中豫園商城初上市時名豫園商場(人稱小豫園),到1992年改制擴大後才變為豫園商城。與此同時,深市則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寶安、深安達、深原野等五支股票組成。

⑩ 高洪星的人物履歷

1962年,高洪星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全旺鎮全旺村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兄弟眾多,經濟拮據,和很多浙商一樣,他初中就輟學了。
1980年,為符合18歲當兵的年齡要求,高洪星虛報了一歲,當了一名基建工程兵。雖然文化程度並不算高,但在一群新兵蛋子中,他被營長發現對數字敏感,腦瓜好用。於是,他被選調到了營部財務組做財務,管理工程預算施工經費之類。高洪星就此和「數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2年,本來一心想做一個「想當將軍的好士兵」,但兩年後,部隊大裁軍,共計100萬部隊人員要集體轉業到地方,消息傳來後高洪星十分沮喪。按照基建工程兵總部的安排,31支隊(師)整建制調入深圳轉業為當地的建設集團公司,其中包括高洪星所在的302團。幾天內,部隊就開始調防,高洪星和官兵們失落的登上悶罐車。列車徐徐啟動,開向南方。
1983年,高洪星從部隊專業被調入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工作。後被送到廣州中山大學培訓半年,學習財務知識。學習結業回到深圳,他又聽說深圳市委組織部制訂了一個幹部培訓計劃,通過全國高考,選送一批幹部和後備人才到大學讀書,高洪星報了名。
1985年,他經過一番努力,順利考上深圳大學成教學院的會計專業,和他一起復習的200多人中,只有10多人最終考上。入學半年,他接觸到許多信息,預感到金融改革將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資本市場必定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他決定由會計專業改學更具挑戰性的財政金融專業。重回校園的高洪星,終於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1987年高洪星大學畢業,恰好遇到組建深圳發展銀行。這是一家由特區內農村信用社改制籌辦的商業銀行,正在進行全國首家股份制改革試點。當時,偌大的中國,竟只有深圳大學和另一所高校設置有金融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高洪星自然成了「香餑餑」。他被選中調入深發展當信貸員,兼任銀行的團委書記。3個月後,他被派往蛇口支行當信貸主任,參與銀行改制和管理工作。
1988年4月,銀行人事制度改革,全行幹部競聘上崗,26歲的高洪星當上了深圳發展銀行愛華支行行長。就在這一年世界經濟不景氣,香港剛剛經歷了一場股災,深圳金融業普遍效益不好。在這種境遇下,高洪星領導的愛華支行,卻是全行管理最好、效益最好的先進支行,愛華支行因此被譽為深圳發展銀行的「黃埔」。高洪星也成為全行矚目的年輕高管人才。後來他又考上了深圳大學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班,系半脫產在職學習。在別人看來,這樣的日子過得很苦,但他樂在其中。兩年後,他順利獲得了碩士學位。 高洪星在深發展總部信貸部工作時,銀行正在大力推銷深發展股票。「深發展」是深圳股票交易所繼「深寶安」之後的第二隻股票,是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隻金融股票,升值潛力巨大。
但是,當時的人們不知道股票是怎麼一回事,股票很難推銷出去。銀行計劃發行1200萬的資本金股票,還有500多萬不知賣給誰。領導當時沒辦法,便下令推銷。高洪星沒閑著,一個個地去拜訪老領導,用自己在學校里學到的金融知識,大講股票的好處。他說服了許多人,很多機關幹部通過他買了一些股票,而且後來都發了財,高洪星由此得了「送財童子」的稱號。
高洪星自己也買了一些股票。因為身上沒錢,他就回大學找同學借錢,回到老家找親友籌錢,湊了2萬元買了1000股深發展股票。深發展最初的發行價是20元1股,2萬元買來的股票,直到1995年他要離開深發展時才出貨。8年時間,2萬元變成了4000萬元。這是他在資本市場創造的第一個「神話」,同時也為他日後從事高層管理工作能堅守廉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95年,國家為進行農村金融信貸改革,促進農業、糧食生產發展,決定建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高洪星因其在深圳發展銀行出色的業績表現,被調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東省分行信貸處任處長。
1997年,他被提拔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珠海分行行長,是全系統最年輕的分行行長。上任之後他嚴抓信貸資產質量和管理服務水平,使珠海分行成為全系統利潤及各項指標完成最好的分行。成為全系統年紀最輕、學歷最高的高管人員。感覺知識需要更新的高洪星,參加全國統考,考入浙江大學攻讀管理工程的博士學位。5年時間,他完成博士學業,之後擔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生導師,到2013年他已培養出9屆32名金融學研究生。至今他每年還要帶3至4名碩士生。
2000年,中國資本市場已經規模龐大,亟需加強管理。證券市場的滬、深兩市已有了近3000家上市公司,股票市值達到20萬億元左右。這時,高洪星又從銀行系統調往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任副總經理兼黨組成員,分管華南五省的30多個證券營業部的業務。高洪星上任後,採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他也對證券這個新的領域有了更深的了解,對金融資本市場的研究更趨成熟。此後兩年,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到一段低迷時期。高洪星以獨到的眼光,看到了市場的機會,他要作一次收購重組的大動作。 2003年,廣東江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由於經營不善資不抵債,政府決定出售股權。高洪星得到消息,邀請幾家民營企業合資3000萬元,收購了江門證券,並進行重組增資擴股,改名為華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遷址到了深圳,高洪星出任董事長兼總裁。華林證券成立一年多後,就令同行刮目相看,為企業發展和資本市場發展作出了貢獻,也創造了無數個億萬富翁,因此華林證券也被金融界譽為「小君安」之稱。
2004年,華林證券遇到了一次投資平安保險的極好機會。當時股市低迷,平安保險還沒有上市。高洪星和股東們參加一次政府的公開拍賣活動,以每股3元的價格購買了平安保險6%的股權,當時的市值為6億元。到2007年,平安保險股票的價格最後升至140元。6億元的投資變成了276億元,股東們都變成了億萬富翁。高洪星因此成為了事實上的深圳最富有的人之一,再次創造了資本市場的神話。
除了在資本市場上運作,高洪星還有另一類「耕耘」:筆耕不輟,著書立說;誨人不倦,教書育人。這些年來,他在緊張的工作之餘,還寫出了2本金融專著和幾十篇論文。剛過而立之年,他的專著《現代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就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在《國際金融研究》、《財貿經濟》等知名刊物發表了幾十篇論文。 2005年,高洪星回到浙江老家,在杭州注冊了浙江省第一家合夥制企業公司,起名為中證大道投資管理基金公司。高洪星將中證大道公司的主營定為主做PE、風投業務,投資了許多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中證大道公司的資本增長速度很快。並在杭州市錢江開發區開辦了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
2007年,他參與了重建汕頭商業銀行的工作,並擔任汕頭市商業銀行負責人、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這又是一家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商業銀行。高洪星就像起死回生的良醫,承擔起了汕頭市商業銀行的重組工作,一些民營企業和金融界人士也追隨左右。
2008年,高洪星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投資1億元給北京「新京報」,成為第二大股東,《新京報》一度成為最賺錢的報紙之一。隨著創業理想的逐步實現,他有了新的夢想。為了在一個更廣闊的平台上發展,這一年他投資移民到了香港,到香港注冊了一家基金投資公司。 或許是因為投資《新京報》,讓高洪星對文化傳媒市場頗有情結。 2009年,他和股東們投入10億元港幣,開始創辦香港衛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香港衛視的牌照批給了他,並且一次批了6個頻道。
2010年,香港衛視正式開播。高洪星將打造香港衛視作為他後半生的主要事業,決心把香港衛視打造成有國際影響的優秀媒體。高洪星給香港衛視的定位是「立足香港、延伸兩岸、融入世界」。現已經在內地15省區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處,在巴黎、倫敦、台北等地建立了記者站,美國、日本、韓國、朝鮮、菲律賓等國的記者站也正在籌建中。香港衛視租用了3顆衛星,24小時滾動播放節目,信號覆蓋亞太、歐洲、非洲的150個國家和地區。
2010年,深圳市政府到香港為深圳前海新區舉辦了第一次全球招商活動。這次招商會,有20多家大財團積極報名,新聞媒體機構只有香港衛視一家。高洪星第一個簽約,投資建立香港衛視深圳總部。深圳政府熱情歡迎香港衛視落戶前海,擬批出土地給香港衛視。高洪星准備在這塊土地上建設10萬平方米的大型建築,作為香港衛視的製作、發射和經營基地。
2011年12月,香港衛視通過中國網路電視台(CNTV),正式進入了大陸網路電視,是第一家進入大陸的港澳台電視機構。
2014年1月,香港衛視與華氏集團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遼寧盤錦市遼濱開發區以 BT和EPC模式,整體開發總投資約600億元的「中國·迪拜歡樂島」項目,預計今年年內啟動。
2014年10月,高洪星投資興建浙江飯甑山整個旅遊休閑開發項目,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包括核心景區、飯甑山民俗祈福文化游覽中心、九仙湖宗教朝聖文化休閑區等,計劃總投入1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