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敲65進入上交所債券漲跌排行,66進入深交所債券漲跌排行。這是看行情,還可以按F10,看到債券的一些基本信息,由於操作債券的人少,股票系統不重視債券信息,所以信息不是很全,湊合著用吧。
2、交易呢,首先得先進入交易系統,然後敲入債券的證券代碼,然後數量、價格,然後就是買賣。與買賣股票沒有區別。
3、值得注意的是:
(1)債券是以張標價的,一張即面值為100元;
(2)債券是以凈價交易的,什麼是凈價呢,即不含利息的價格,即以101元買一張,實際結算時,支付的價格會比101元多一些,因為還有一部分利息要支付,相反,賣的時候會比凈價多收一點錢,就是利息。
債券買賣過程中沒有印花稅,僅收取傭金。
上海市場:上限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0.2,1元起收;
深圳市場:國債、企業債、公司債:上限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0.2;
可轉債:上限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1。
㈡ 股票軟體當前融資盈虧數額是已經扣除利息了嗎~
融資利息應該這樣計算:
每筆融資交易期限從客戶實際使用資金之日起計算,融資利息按照實際使用資金的自然日天數計算,到期後自動結清,也就是用多少天就付多少天的利息。
比如今天買進一隻股票持有30天,30天後賣出平倉,那麼利息就按照30天計算,也就是說當前的持倉盈虧數額不算利息,只有等你把股票賣出平倉那一天,系統才會自動扣除利息部分。
㈢ 股票軟體中的盈虧是怎麼算的
1、計算公式為:盈虧金額=(市值-賣出費用+累計賣出清算金額+當日賣出清算金額)-(累計買入清算金額+當日買入清算金額)
盈虧金額的計算與賬戶的成本價類型無關。
賣出費用以櫃台設置的最高傭金費率計算。
2、計算公式為:盈虧比例=(市價-成本價)/成本價
盈虧比例、盈虧金額計算基礎不同,盈虧比例根據成本價計算,而盈虧金額與成本價無關,因此兩者很可能顯示正負情況不同。
(3)股票交易軟體中的預計利息擴展閱讀:
盈虧問題指一定人數平均分一定數量的物品,每人分得少則有餘,每人分得多則不足的應用題.其計算公式為:
(盈+虧)÷每人兩次所得差=人數;
兩盈相減÷每人兩次所得差=人數;
兩虧相減÷每人兩次所得差=人數;
每人所得數×人數+盈=物數;
每人所得數×人數-虧=物數。
盈虧問題最早見於中國的《九章算術》,後來傳到亞細亞和歐洲,在歐洲代數學沒有發達以前,曾廣泛使用此法達幾百年之久,直到1675年,義大利的數學書中還稱這方法為la regola del cataino(意為中國演算法)。
《九章算術》稱盈虧問題為原術,書中原文為:「今有(人)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人數物價各幾何。」這段文字譯為今文是:幾人共同出錢買東西,每人出8元則多3元,若每人出7元則少4元,求人數和物價 。
㈣ 關於股票交易軟體中有個成本價和盈虧。
變紅後買出去就不虧損。
成本價是買入費用,攤簿成本價才是全部費用。
㈤ 股票軟體當中的動態市盈率怎麼計算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交易中的股票有價格波動所以市盈率會變化。 動態市盈率=股票現價÷未來每股收益的預測值 由於各平台對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這個只能做為參考。
㈥ 在股票軟體上如何查看利息保障倍數
在股票軟體上如何查看利息保障倍數?股票軟體上好像查不到這個指標。
㈦ 關於股票交易軟體裡面的成本價問題
不考慮手續費,計算結果如下:
(26*1400-18*700)/(1400-700)=34元
㈧ 股票交易軟體裡面的成本價是怎麼回事
給你舉個例子:
假設能買賣一股且忽略手續費:現在股價10元,你買了2股,共用了20元(現在成本價是10元)。過一陣股價變成7元了,你賣了一股,相當於,你現在賠了3元,成本價就會顯示13元。也就是說成本價就是在那個價位賣了你不會賠錢,如果低於成本價全賣了,這只股票你會賠錢。是能保證和你初始投資資金 持平的 價格
㈨ 炒股交易軟體中 - 成本價的概念
1,成本價只計算了,買入時候的傭金(如果上證所的股票還有過戶費)。
2,注意:成本價並沒有計算賣出時候的傭金和印花稅,所以如果按成本價賣出的話還是會產生虧損的。
㈩ 股票交易軟體里後面一項"盈虧"是什麼意思是我真的虧了嗎
股票交易軟體里後面一項"盈虧",表示這只股票在當時處於「盈利」或「虧損」的狀態,並不是真正的「盈利」或「虧損」,它會隨著這只股票股價的漲跌而增大「盈利」或「虧損」。如果這時把股票賣出,就是真正的「盈利」或「虧損」了。
股票的"盈虧"計算:賣出股票的成交額-賣出股票的交易費用-買入股票的成交額-買入股票交易的費用=股票交易的"盈虧",得出的結果是「+」表示「盈利」,「-」表示「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