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買賣的這個檔位的啊,所以這都是很簡單大
② 股票逐筆數據成交問題
以下僅是個人感覺:
它拆成三份主要在於掛賣單的有三份,即表示你跟三個賣方完成交易(三筆都在盤口上顯示紅色的)。而主動性買盤100手仍然可以識別,仍然算大單;但有時候,你拿筆單子在那個價位沒有完全成交,即主動性買單變成了掛買,後面是其他人賣下來的,那麼就不算大單了(不過這樣後面兩個40、10應該是綠色的,表示主動性賣出)。
③ 股票交易中總能發現固定的5手或者10手在連續買賣,暗示什麼
這不能說明什麼,通常出現類似情況一種可能是該股票活躍度低,沒有大單買賣,二是一些操盤手使用系統自助交易。只有出現幾十或者幾百手的交易時,並且持續幾天才可能是主力開始作為。
④ 股票買入賣出規則
證券交易規則
一、交易時間
周一至周五 (法定休假日除外)
上午9:30 --11:30
下午1:00 -- 3:00
二、競價成交
(1) 競價原則: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價格較高的買進委託優先於價格較低買進委託,價格較低賣出委託優先於較高的賣出委託;同價位委託,則按時間順序優先。
(2) 競價方式:上午9:15--9:25進行集合競價 (集中一次處理全部有效委託);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進行連續競價 (對有效委託逐筆處理)。
三、交易單位
(1) 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100股=1手,委託買入數量必須為100股或其整數倍;
(2) 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100份=1手,委託買入數量必須為100份或其整數倍;
(3) 國債現券和可轉換債券的交易單位為「手」,1000元面額=1手,委託買入數量必須為1手或其整數倍;
(4)當委託數量不能全部成交或分紅送股時可能出現零股 (不足1手的為零股),零股只能委託賣出,不能委託買入零股。
四、報價單位
股票以「股」為報價單位;基金以「份」為報價單位;債券以「手」為報價單位。例:行情顯示「深發展A」30元,即「深發展A」股現價30元/股。交易委託價格最小變動單位:A股、基金、債券為人民幣0.01元;深B為港幣0.01元;滬B為
美元0.001元;上海債券回購為人民幣0.005元。
五、漲跌幅限制
在一個交易日內,除首日上市證券外,每隻證券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個交易日收市價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六、"ST"股票
在股票名稱前冠以「ST」字樣的股票表示該上市公司最近兩年連續虧損,或虧損一年,但凈資產跌破面值、公司經營過程中出現重大違法行為等情況之一,交易所對該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5%。
七、委託撤單
在委託未成交之前,投資者可以撤銷委託。
八、"T+1"交收
「T」表示交易當天,「T+1」表示交易日當天的第二天。「T+1」交易制度指投資者當天買入的證券不能在當天賣出,需待第二天進行自動交割過戶後方可賣出。(債券當天允許「T+0」回轉交易。
資金使用上,當天賣出股票的資金回到投資者賬戶上可以用來買入股票,但不能當天提取,必須到交收後才能提款。(A股為T+1交收,B股為T+3交收。)
⑤ 股票交易 一手兩手的買賣盤,是怎麼回事
要是非常連續的一手,兩手買賣盤,說明裡面是有主力資金存在的,哪個小散也不會願意把自己的幾千股拆分成上千個1 手,兩手的買賣盤來進行交易,但是主力會用連續的一手兩手宣告:我來了,我存在,我想有動作!大家要配合好等含義
⑥ 股票的成交手數差不多都是7手! ... 哪位知道有什麼 玩味嗎
中國股票證券市場 起始於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的舉貸和王侯的放債,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債券。明後清前,在一些收益高的高風險行業,採用了「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方式,參與者之間簽訂的契約,成為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19世紀40年代外國在華企業發行外資證券。1872年,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證券的出現促進了證券交易的發展。最早的證券交易也只是外商之間進行,後來才出現華商證券交易。1869年中國第一家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成立。1882年9月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成立,制定了相關章程,使證券交易無序發展變得更加規范。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這兩所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市場的形成。1992年中國開始向境外發行股票,2月,第一支B股(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6年12月,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停製度(即指漲跌幅一旦超過前日收市價的10%,該股票將於當天停止交易)。
從2005年夏天開始,中國股市開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簡稱"股改"。其目標是消除各類股權分置的結構,從而解決中國股市的頑疾。在股改過程中,已經完成股改的股票被添加「G」標記。2006年10月9日起,原股改完成的股票的G標記取消,未股改股票加上S標記.這標志著大陸A股的股改工作基本完成.
然而,相當數量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股市的弊病並不在於股權分置的問題,而在於中國股市缺乏誠信,以及監管不得力造成上市公司質地過差且投資人無法獲得合理的賠償。同時,由於此次股權分置改革以「速度」為目標,忽略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從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論。
[編輯] 股票的分類
[編輯] 中國大陸分類
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有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
按上市交易所和買賣主體,可分為 A股 (上海和深圳)、B股(上海和深圳)、H股(香港)、N股(紐約)、S股
按持股主體,在2005-200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以前,可分為國家股,單位(法人)股和個人股。
中國股票市場的歷史可謂「淵遠流長」。據專家考證,中國最早出現股票,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而股份制度真正在中國出現,則是始於19世紀中葉李鴻章等人倡導的「洋務運動」時期。1872年,李鴻章籌建招商局,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真正稱得上股票的憑證。
至20世紀上半葉,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出現和日益壯大,股份公司也不斷地建立,上海成為股票交易的中心,在抗戰時期,上海灘已有多家股票交易所存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5月發布命令,在上海重建證券交易所,並於同年9月開業。
對於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國的股票市場,現在只能從影視或文學作品中找到回憶,茅盾的小說《子夜》給了我們太多的「股票市場人吃人」的記憶。以至於現代的年青人由於看不到因炒股票而跳樓的例子而感慨萬千:難道一夜之間小小的股票突然變得溫柔起來了?
1949年5月,在上海解放的時候,上海證券交易所被關閉。
網路歷史回答
⑦ 在股票右下角的逐筆交易中綠色的S,紅色的B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啊
軟體定義來看紅的是主動買,綠的是主動賣。
但有時莊家也會利用軟體和網路傳輸速度來做假。
比如說,他先賣1000手,在屏幕還沒顯示出時在另一台電腦迅速買10手,這時軟體顯示給你的就是紅的買1010手,所以說看盤時一定要仔細,小心被騙了。
⑧ 股票交易欄中賣一……賣4、賣5,有時價格、手數的後面出現紅色+520是什麼意思
B是外盤:是按賣價成交,一般認為是主動買入,看漲;
S是內盤:是按買價成交,一般認為是主動賣出,看跌。
但實際並不一定是這樣的:例如,如果有人大單子跳空賣出股票(或封住跌停板時),他掛單以後,陸續成交的單子就會顯示是外盤,而實際股價是強勢下跌。
所以B、S 要靈活參考。
當買賣的價位合適,沒有經過買一、賣一的掛單直接成交時,系統顯示的現手是白色,不顯示B或S。
目前的行情軟體,不是逐筆顯示,而是積累幾秒鍾顯示,所以現手往往不是一筆,所顯示的B或S是最後一筆的成交情況。B或S後面的灰色數字,是表示這一次的現手是分幾筆成交的。
前期學習炒股時可以用個模擬炒股自己練習一下,我一般用的牛股寶,裡面行情是同步的,這樣學習會方便很多。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