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把股票的期值折算成現值。還有什麼是期權
解決方案1:
書上說按必要收益率和有效期限折算,但不明白。
解決方案2:
股票的期值就是說,在未來會達到的一個值。折算成現值就是說,把一個期值(預期能達到的一個值)折算成一個具體能達到的數字。 就是說一個股票現在是每股10元,你覺的它能漲到15元,而這5元是怎麼折算出來的,就是你在對這個股票進行基本面的分析。分析這個公司的收益率,收益率指投資的回報率,一般以年度百分比表示,根據當時市場價格、面值、息票利率以及距離到期日時間計算,而有效期限就是指距離到期日的時間。 具體的演算法你可以參照你的課本。 期權和股票沒有直接的關系,只是通過股票、基金、債券衍生出來。也就是金融衍生工具中的一項。 期權又稱選擇權,是指其持有者能在規定的期限內按交易上方商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基礎工具的權利。
② 股票指數的演算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③ 歐式看漲股票期權買/賣方的盈虧
歐式期權僅允許期權的持有人在期權的有效期最後一天方可履行合約的期權。因此,歐式看漲股票期權的盈虧會在最後一天進行結算,當市場價格低於執行價格,期權買方會放棄行權,期權合約金歸期權買方(即期權賣方獲利)。當市場價格高於執行價格,買方的盈利等於市場價格減去執行價格乘以合約數量。
富祥二元期權提供了更簡單的演算法,買入看漲或看跌期權時,回報率和風險都是固定已知的。舉個例子,下圖中以1.09450的執行價格買入了500美元的「歐元/美元」的看跌期權,到期時間為1分鍾,價內期權固定回報率為75%,訂單的固定風險則是500美元:
④ 期權利潤如何計算
期權分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利潤計算方式如下:
一、買入期權利潤計算。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就是將持有的期權賣出可得的期權費和之間買入期權支出的期權費之間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行權,就是行權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所得的收益和期初買入期權所支付的成本的差額。如果不行權,損失期權費。
二、賣出期權利潤計算。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是將持有的期權從市場上買回所需支付的期權費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期權費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交易對手要求行權,行權價格和市場價之間的差價產生的虧損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的期權費之和是客戶的總盈虧。如果無需行權,客戶收益就是期權費。
(4)股票期權交易演算法擴展閱讀:
期權的獲利的時機比較難以掌握。建立頭寸後,當匯率已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時,平倉就可以獲利。例如,以120的匯率買入美元,賣出日元;當美元上升至122日元時,已有2個日元的利潤,於是便把美元賣出,買回日元使美元頭寸軋平,賺取日元利潤。
或者按照原來賣出日元的金額原數軋平,賺取美元利潤。這些都是平盤獲利行為。掌握獲利的時機十分重要,平盤太早,獲利不多;平盤太晚,可能延誤時機,匯率走勢發生逆轉,不盈反虧。
⑤ 兩個買賣權平價公式,哪個正確為何演算法不一樣呢
(1)用單步二叉樹模型 對沖Δ=10/(120-90)=1/3 組合價值=1/3×120-10=30 組合價值折現值=30×e^(-5%×1)=28.54 看漲期權價格=1/3×100-28.54=4.79 (2)用買賣權平價公式: 如果一個投資組合由一隻股票和一個看跌期權組成 (S+Vp)
⑥ 50etf期權手續費是怎麼算的
50ETF期權發展至今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了,已經從無人問津的投資品種,發展到門庭若市的地步,投資者越來越多。疑問當然就越來越多了,非常多的投資者關注50ETF期權手續費的問題,50ETF期權開戶交易一手手續費是多少錢?是單邊收費還是雙邊收費?
50ETF期權每一筆交易都是需要繳納手續費的,而且50ETF期權是雙邊收費,每日的交易是不受限制的。那每交易上證50ETF期權開戶交易一手手續費是多少錢?
上證50ETF期權手續費的費用組成:
1、券商傭金,至少是5元,交易量大的可以降低,最低的是2元。
2、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額經手費是1.3元/張,這是固定不變的收費。
3、中國結算的結算費是0.3元/張,固定不變。
一般情況下,50etf期權一手手續費是在5-8元,但這只是針對那些直接向交易所開戶的投資者。若投資者是通過50etf期權平台無門檻開戶的話,那麼交易的手續費就需要10-30元不等了。這是因為平台需承擔用戶的開戶成本,因而收取的手續費會比較高,畢竟平台也是需要成本維護運營的。
投資者在正規靠譜的期權平台開戶做交易,手續費一般是在7-15元,那些手續費在5元的期權平台還是避開的好,因為平台收取的費用不可能比券商的還要低,除非你是直接在交易所開戶交易的。
一、小投入高回報、T+0:散戶股友通過與券商合作的指定機構即可參與50ETF交易,一張合約僅三五百元,行情波動率高,無漲跌停限制,可以實現小博大,波動起來就是翻番獲利,而且當天就可以隨時建倉、平倉,交易靈活。
二、多空雙向交易、風險可控:因為50ETF買的就是上證50指數漲跌方向,跟買個股不一樣,它除了可以買漲還可以買跌,判斷的漲跌方向正確即可獲利;而且即便方向判斷失誤,交易者最多最多僅僅也就虧個買這張合約時付出的一點權利金和手續費而已,不會再有其他任何損失,真正的收益無上限、虧損有下限,風險可自控。
三、交易成本低:全程只需要投入一個購買合約的權利金、手續費,沒有印花稅、延期費、隔夜費等雜七雜八的其他任何費用
四、公平公正、權威透明、無莊家、操作簡單:50ETF合約是以上證50指數為參考標的,不同於交易個股,指數波動完全由市場決定,無任何人為因素干擾;同時告別選股煩惱,只需要專心關注該指數波動即可。
五、優化投資者機構、實現快速解套:股民交易傳統個股股票與交易50ETF互不沖突,可同時進行、能做到風險對沖,快速解套個股、分散降低A股投資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
以上就是期權醬小編整理的上證50ETF期權開戶交易一手手續費是多少錢?怎麼算的?的內容,0門檻,更多期權知識,每日復盤可網路搜【期權醬】領取三小時快學期權書籍。
⑦ 期權delta標准計算公式與舉例說明如何計算的!
就是下面這個公式:
B-S-M定價公式
C=S·N(d1)-X·exp(-r·T)·N(d2)
(7)股票期權交易演算法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
d1=[ln(S/X)+(r+0.5σ^2)T]/(σ√T)
d2=d1-σ·√T
C-期權初始合理價格
X-期權執行價格
S-所交易金融資產現價
T-期權有效期
r-連續復利計無風險利率
σ-股票連續復利(對數)回報率的年度波動率(標准差)
式子第一行左邊的C(S,t)表示看漲期權的價格,兩個變數S是標的物價格,t是已經經過的時間(單位年),其他都是常量。Delta的定義就是期權價格對標的物價格的一階導數,所以右手邊對S求一階偏導,就只剩下N(d1)了。d1的公式也在上面了,把數字帶進去就好了。N是標准正態分布的累積分布(需要計算器或者查表)。
Delta值(δ),又稱對沖值,指的是衡量標的資產價格變動時,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用公式表示:Delta=期權價格變化/標的資產的價格變化。
定義:
所謂Delta,是用以衡量選擇權標的資產變動時,選擇權價格改變的百分比,也就是選擇權的標的價值發生
Delta值變動時,選擇權價值相應也在變動。
公式為:Delta=外匯期權費的變化/外匯期權標的即期匯率的變化
關於Delta值,可以參考以下三個公式:
1.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選擇權標的資產市場價值×選擇權之Delta值;
2.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各標的之市場風險系數=Delta風險約當金額;
3.Delta加權部位價值=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價值+現貨避險部位價值。
參考資料:網路-Delta值
⑧ 個股期權盈虧怎麼算 可以拿多久 能提前賣嗎
比如,徐工4元/股,你買1萬股需要花了4萬元。但是你花了10%的期權費,就是4000元。如果徐工高於4.4元/股,你就凈賺。在4元到4.4元之間,你虧損一部分。在4元以下,你的4000虧完。
如果你做一個月的,可以拿一個月。做兩個月的,可以拿兩個月。以此類推。最長可以做1年的。
期權費的演算法:比如10%/月,兩個月的是10%*根號2=10%*1.41=14.1%,3個月及其以上以此類推。
⑨ 期權交易費用如何收取
金融公司向投資者收取的手續費一般是這樣的:
1、手續費。一般不低於5元,對交易量大的客戶有優惠。
2、上海證券交易所經手費每張1.3元,此收費固定不變。
3、中國結算的結算費每張0.3元,此收費固定不變。
如果投資者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戶的,那麼總的交易手續費一般在5元左右,但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戶門檻是很高的,並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能在短時間內拿出幾十萬的資金開戶,所以絕大一部分投資者都是選擇先通過在期權交易平台開戶再慢慢過渡到券商交易所開戶。因為存在更大的均攤成本,所以在期權平台的交易手續費要比證券所高一些,一般的來說在單邊6-10元左右,個別平台達到12-15元的手續費也是可能的。
市面上各家公司關於手續費的定價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有高有低。但是基本上都是要通過手續費來盈利的,所以如果期權平台的收費比券商還要低,那麼就是不合理的,要警惕虛假平台這種可能。要找安全可靠的平台進行交易,可以網路搜,【期權懂】,免費領取期權電子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