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中國吉利股票歷史交易
擴展閱讀
萬得上怎樣看股票均價 2025-09-09 11:06:10
國美金融科技股票行情 2025-09-09 10:59:05
手機鎖屏看股票 2025-09-09 10:58:53

中國吉利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時間: 2022-01-15 20:27:15

⑴ 中國股市歷史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後,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這種行情在現在看來,足以讓投資者羨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說法也被投資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這些股票創造的"投資神化"也對當時的普通投資者進行了一場鮮活的投資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多數的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⑵ 中遠海特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這次疫情過後,航空運輸慢慢得以恢復,並一步一步的向前發展,在股票市場上,展現出非常積極地一面,其中,與其他股票相比,中遠海特的走勢是非常的好的,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關注。下面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中遠海特還值不值得投資。在分析研究中遠海特之前呢,學姐給大家分享一個福利,即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名單,這是我之前精心整理的,快來領取吧:寶藏資料!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是從事專業化特種雜貨遠洋運輸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貨運技術水平全球領先,瞄準最先進技術水平和最高端客戶要求,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專業研究機構結成合作夥伴關系,研發高技術、高難度的貨物裝卸和運輸解決方案,滿足並超越客戶的期望。


從簡介上面能看出來,中遠海特的實力特別強,接下來我們從長處來研究一下中遠海特是否值得投資。


亮點一:特種運輸龍頭,經營規模大


中遠海特主要業務涵蓋了特種船運輸,公司的特種運輸船擁有規模和綜合實力均位於世界前列。名下有100多艘半潛船、多用途重吊船、汽車船、木材船和瀝青船等各類型船舶,近300萬噸載重。公司以中國本土為依託,輻射全球業務,航線分別在遠東到地中海、歐洲、波斯灣、美洲、非洲等區域,形成了穩定可靠的班輪運輸優勢。


亮點二:航線覆蓋全球,實力雄厚


該公司航線覆蓋了整個世界,航行於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個港口。以遠東為軸心,分別在歐洲、美洲、非洲、還有印度以及太平洋這些航線上,存在很大的優勢。此外,公司還對航運渠道進行了積極地開拓,開辟了大西洋航線、澳新航線等新航線。


同時,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個的具備北極和南極兩個極地航線成功運營經驗的航運公司。公司還能夠根據客戶需要和項目整體情況,去靈活地安排船舶裝卸港口,工程項目到了哪裡,那麼公司的航線就要延伸到哪裡,確保可以把貨物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由於文章篇幅的限制,更多關於中遠海特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都在這篇研報里了,大家可以點擊查看:【深度研報】中遠海特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港口航運行業遭受了2020年新冠疫情的重大打擊,停工停業、港口堵塞等問題層出不窮,阻礙了航運的正常運轉,後來疫情有所好轉,港口航運才慢慢得到恢復。得益於疫情的控制,全球都在有序開展復產復工,進出口數據喜人。出口的強勢表現帶來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復,港口航運相關企業的業績也十分可能達成高增長的目標。中遠海特在航線方面非常豐富,經營規模如此大,在疫情控制後將會得到高速的發展。


總之,在疫情的有效控制下,港口航運將會迎來突破性發展,中遠海特也會得到好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中遠海特未來行情,直接戳一下鏈接,有專業的投顧為小夥伴診股,看下中遠海特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中遠海特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⑶ 吉利汽車在收購沃爾沃後的現狀

要在收購沃爾沃之後站穩腳跟,吉利要麼能很快找到點石成金的扭虧捷徑,要麼獲得源源不斷的後續資金支援吉利的未來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准備,只有13年歷史的中國民營企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下稱吉利)與福特汽車於2010年3月28日簽署了收購沃爾沃的最終協議,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中國銀行3.34+0.051.52%預計全部交易將在2010年三季度完成,但各方關注的收購資金結構和來源,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據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介紹,收購沃爾沃轎車100%股權的18億美元,包括16億美元現金和2億美元支票。此外,吉利還為沃爾沃後續運營准備了9億美元資金。據此,吉利為收購和運營沃爾沃准備的資金約27億美元。李書福稱,這27億美元中,一半來自海外,另一半來自國內。來自國內的資金中,吉利佔51%。吉利內部的消息透露,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牽頭成立了銀團,為交易提供貸款,吉利自身投入將在7億到8億美元之間。另外,還有一家省級政府的融資平台也將參與出資。不過,具體的聯合出資方是哪家,以及整個出資中有多少來源於貸款,吉利仍未對外披露。此前外界盛傳的聯合出資方,包括北京亦庄投資公司以及天津方面的基金投資,此次均未現身。一位接近北汽的消息人士透露,吉利原擬在北京設廠,並謀求北京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但北京市政府高層對此事意見不一,最終反對派意見佔了上風,認為北京應重點扶持一家汽車企業,即北汽。目前吉利正在爭取黑龍江省大慶國資委下屬的一家公司參與出資。此次收購,對於吉利是美夢成真,但很多汽車業內資深人士擔心吉利最終會被沃爾沃拖垮。「一年幾億美元的虧損,這是吉利無法承受之重。」一位參加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行動的汽車業內人士表示。截至目前,無論是TCL,還是聯想,中國製造企業的幾次大手筆海外並購幾乎都延續了同樣的路徑,即以國內市場盈利來養海外市場的虧損。TCL最終不得不棄子圖存,而聯想仍在勉力尋求出路。很難想像吉利可以用國內市場盈利來彌補沃爾沃的巨大虧損。公開資料顯示,吉利2009年的盈利大約10億港元(即約8.8億元人民幣),而沃爾沃2009年的虧損已高達6.5億美元(相當於44.2億元人民幣)。要在收購沃爾沃之後站穩腳跟,吉利要麼能很快找到點石成金的扭虧捷徑,要麼獲得源源不斷的後續資金支援。負責沃爾沃全球運營的,將是來自義大利菲亞特集團的沈暉。在2009年底加入吉利之前,沈暉擔任菲亞特集團中國區副總裁,他擁有12年在多家跨國公司的管理經驗。沃爾沃中國項目負責人童志遠則來自華泰汽車,此前在北汽集團擁有20多年工作經驗,並擔任北汽與德國戴姆勒集團合資公司北京賓士的中方總經理。沈暉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後,會通過沃爾沃董事會施加影響,但不會直接干預運營。他稱,吉利會借鑒塔塔收購捷豹、路虎的經驗教訓,給沃爾沃管理團隊獨立運營權。不過,沈暉此前沒有運營過歐洲公司。無論是他個人,還是吉利,均面臨挑戰。「菲亞特本身就是歐洲公司,此外,在博格華納工作時,與德國分公司交流很多。我並不擔心。」沈暉說。李書福真正寄予希望的是沃爾沃未來在中國的市場和工廠。「沃爾沃是一隻老虎。」李書福說,「(老虎)需要回歸大自然,而不是關在籠子里。」李書福認為,瑞典和比利時工廠就相當於籠子,一旦把沃爾沃這只老虎從裡面放出來,就能重塑雄風。他表示,收購完成之後,中國成為沃爾沃的另一個本土市場,中國市場將會提升沃爾沃的全球競爭力。但李書福此前也一再保證說,吉利不會關閉沃爾沃在瑞典和比利時的工廠。未來中國工廠和海外工廠如何平衡,沃爾沃是否能開發一個更大的市場來消化擴充的產能,將是運營者面臨的一大難題。吉利汽車副總裁張芃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沃爾沃只是「傷風感冒」,問題在於「規模上不去」。「沃爾沃的研發投入可能跟賓士和寶馬差不多。」李書福在3月30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說,一旦規模提升上來,攤銷在每輛車的成本就會降低。但在另一家中國汽車企業任職、擁有十多年汽車業經驗的高管認為,豪華車擴展市場很不容易,「既想保持高端車的形象,又想迎合大眾市場,是不可能的。」北京市工商局的注冊資料顯示,吉利集團已在北京亦庄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了兩家投資公司。其中,北京吉利萬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的初始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童志遠。近日,這家公司已經增資至71億元。另一家北京吉利凱盛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初始注冊資本為5億元,法定代表人是吉利集團總裁楊健,近日該公司已增資至41億元。觀察家普遍認為,傳言中的聯合出資方與未來沃爾沃在中國的工廠緊密相關,無論最終聯合出資方是誰,其背後的真正支持者都是當地政府。吉利在宣布最終協議的同時未披露其他出資方,這從一個側面顯示,吉利仍未敲定未來在工廠方面的安排。如果不是北京,吉利未來的中國工廠會花落誰家?

⑷ 吉利汽車股票有史最高多少錢

中文名稱:吉利汽車 代碼:00175.hk 英文名稱: GEELY AUTO
目前吉利只在香港上市,國內還沒有。

⑸ 吉利股票國內怎麼買

吉利汽車是港股,你得開通有香港股東賬戶才能買進!謝謝採納

⑹ 帝科股份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半導體在股市中是一個熱門的板塊,很多投資者都比較看好半導體的股票,帝科股份也是屬於半導體行業的,並且擁有良好的走勢。下面我就分析一下帝科股份值不值得投資。在說帝科股份前,先來瞅瞅半導體行業龍頭股名單吧,大家直接領取就可以了:寶藏資料!半導體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無錫帝科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用於光伏電池金屬化環節的導電銀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公司憑借產品研發、客戶服務以及精準的市場定位在市場中樹立了"高效、穩定、可靠"的良好品牌形象,取得了2016年及2017年度"中國光伏品牌排行最佳材料商"、"2017年度光伏材料企業"、無錫尚德"2017年度優質供應商"等榮譽。


從公司介紹可以發現帝科股份還是很有實力的,接下來我們通過好的地方解析帝科股份是否可以投資。


亮點一:光伏銀漿龍頭企業,經營穩健


公司的核心產品是正面銀漿,其整體營收和毛利佔比都是在90%以上。從2016年開始。公司發展的很不錯,公司正面銀漿銷量增長激增,銷量同比逐步提升。客戶涵蓋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等頭部電池片廠家。現在,公司正面銀漿已經躋身於杜邦、賀利氏、三星SDI、碩禾等一線正面銀漿供應商梯隊,而且是我國的正面銀漿最主要供應商之一。


亮點二:產能提升,盈利能力提高


公司為了擴大生產,採用了募集的方式獲得總計4.6億元的資金,用於投入年產500噸正面銀漿搬遷及產能項目擴建、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產能年新增255.20噸,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及市場佔有率有利於進一步提高,此外,也有利於提升規模效應,提升公司在產業鏈中的議價水平,可以有效地下降采購資金,提升產品的利潤率和盈利能力。


篇幅長短受限,有很多對於帝科股份的深入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帝科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全球光伏產業處於發展高峰,世界能源結組織保持向新能源轉型,中國制定"雙碳目標"世界好幾個國家先後多次制定政策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為企業的光伏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作為光伏產業鏈中的正面銀漿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國產正銀供給相對較少,正銀國產化正快速推進。正面銀漿占太陽能電池片總成本約10%,在非硅成本佔比超過三成,光伏產業升效降本得到實現,漿料國產化是降低光伏行業成本極為有效的方式。


國產正銀市佔率目前已達50%左右,預計將繼續提升。帝科股份,它身為正面銀漿的領頭羊企業,在某些方面能夠掌控著市場,隨著光伏行業的不斷發展,帝科股份能夠繼續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市場優勢。


結合以上內容來看,正面銀漿市場市場前景還是比較好的,帝科股份這一龍頭企業受到市場青睞,擁有很大上升空間。但文章具備滯後性,若是對帝科股份未來行情感興趣,直接點一下鏈接,有專業的投顧能幫忙診股,診斷帝科股份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帝科股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⑺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幾次牛市,分別年份是謝謝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十一次牛市,分別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7)中國吉利股票歷史交易擴展閱讀:

特徵介紹

1、小型股先發動漲勢,不斷出現新的高價。

2、不利股市的消息頻傳,但是股價卻跌不下去時,為多頭買進時機。

3、利多消息在報章雜志上宣布時,股價即上漲。

4、股價不斷地以大幅上揚,小幅回檔再大幅上揚的方式波段推高。

5、個股不斷以板塊輪漲的方式將指數節節推高。

6、人氣不斷地匯集,投資人追高的意願強烈。

7、新開戶的人數不斷增加,新資金源源不斷湧入。

8、法人機構、大戶進場買進。

9、除息、除權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權。

10、移動平均線均呈多頭排列,日、周、月、季線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間。

12、整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頻傳。

13、本地股市和周邊股市同步不斷上揚,區域間經濟呈活躍趨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市

⑻ 中國一重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有企穩跡象,目前只適合輕倉短線出擊,明天關注5日線得失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⑼ 請介紹中國股票交易所的歷史。

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國證監會直接監督管理。深交所致力於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建設,努力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本所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和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作為中國大陸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深交所與中國證券市場共同成長。16年來,深交所藉助現代技術條件,成功地在一個新興城市建成了輻射全國的證券市場。15年間,深交所累計為國民經濟籌資4000多億元,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傳播市場經濟知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2004年5月起深交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設立中小企業板塊,是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邁出的一個重要步驟,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大局出發做出的重要決策,也是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及《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的一項具體部署。深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牢牢把握「監管、創新、培育、服務」八字方針,開拓努力拚搏,銳意創新,把中小企業板塊建設好,為開辟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譜寫新篇章!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組織)部、黨辦紀檢辦、交易管理部、上市公司部、會員部、債券基金部、國際發展部、產品開發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技術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財務部、稽核部、行政服務中心等十八個部門,以及兩個子公司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機日處理能力為委託2900萬筆,成交6000萬筆,每秒可完成16000筆交易。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至2007年12月底,上證所擁有86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125個,股票市價總值269839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後,上證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憑借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借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借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范發展的思路,在技術、監管、人才、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高效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