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蒙牛股票有多少股
1、蒙牛股票叫蒙牛乳業(港股代碼為02319),截止到目前,即2015年8月30日,蒙牛乳業的股票總量為 1069.95萬股。
2、蒙牛是一家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的乳製品生產企業,蒙牛是中國大陸生產牛奶、酸奶和乳製品的領頭企業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時已成為中國奶製品營業額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態奶和冰淇淋的產量都居全中國第一。控股公司的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港交所:2319)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工業公司。蒙牛主要業務是製造液體奶、冰激凌和其他乳製品。蒙牛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主席為寧高寧。
Ⅱ 5000蒙牛原始股現值多少錢
那要看你的原始股是多少錢一股,蒙牛股票是港股,現在價格22.9,不知道期間有沒配股,如果沒有配股的話,最少也能值10萬。
Ⅲ 蒙牛乳業股票怎麼買
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業(資訊 行情 論壇)(2319.HK)昨日突然停牌,公司隨即發出公告稱,停牌乃是因為公司有待發布一份可能涉及股價敏感資料的公告,內容主要涉及持有人行
使可轉債轉股權,以及公司管理層和三家戰略投資者出售公司股份。
據香港當地媒體報道,蒙牛管理層、部分公司員工以及上市前已入股蒙牛的三家機構投資者13日共出售了3.15億股蒙牛股票,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28.4%,共計套現16億港元左右,其中,公司管理層及部分員工套現約6億港元。
據報道,此次包括摩根士丹利(MSDairy)、香港鼎暉投資(CDH)和英聯投資(Actis CIC)在內的三家戰略投資者一共出售了2億股蒙牛股票。出售價格較周一蒙牛收盤價5.15港元折讓2%-4%,最多套現約10億港元。如果扣除成本因素,三家機構此次從蒙牛身上凈賺了8.5億港元。記者查閱蒙牛以往公告後發現,這也是摩根士丹利等戰略投資者自蒙牛股票上市以來第三次套現。去年12月份,同樣是這三家機構,以6.06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了1.68億股蒙牛股票,套現約10.2億港元。而在去年6月蒙牛上市2周左右,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及CGU-CDC投資以3.925港元的價格出售了5250萬股。
相比三家戰略投資者而言,蒙牛管理層和員工此次的套現顯得更為引人關注。據悉,公司此次出售主要是通過金牛乳業(Jinniu Milk)和銀牛乳業(Yinniu Milk)兩家旗下公司完成的,共計出售股票1.15億股,按最高價5.05港元計算,最多可套現約6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金牛乳業持有1.58億股蒙牛股票,持股比例為11.6%;銀牛則持有3.36億,合24.5%的股票。前者是公司主席牛根生等15名高管所組建的公司,後者則是16名中層員工發起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金牛乳業在今年4月份從上述3家戰略投資者手中通過轉讓獲得了總值約4600萬港元的蒙牛可轉債,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的4.6%。當時,金牛乳業曾承諾,自蒙牛去年6月10日上市日起18個月內(即今年12月10日前),不會出售這部分可轉債或是由此轉換的股份。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蒙牛公司管理層及員工此次的套現行為,會令市場對該股後市表現產生憂慮,因為此舉可能顯示管理層自身對公司股票信心不足。
對此,蒙牛方面卻頗為坦然。香港報章援引公司公關部人士的話報道說,管理層與員工減持股票,並非看空,只是希望藉此改善手持現金流,而員工也希望套現買房。
蒙牛乳業去年的IPO共融資約13.7億港元,公司發行價為3.925港元,上市首日即大漲了約24%。蒙牛乳業2004年凈利為3.1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94.3%。根據 A C尼爾森的調查,蒙牛在液態奶市場去年的市場佔有率由2003年的17%躍升至22%。
然而,日趨激烈的競爭影響了公司的盈利。去年蒙牛集團毛利率下跌了2.8個百分點,至22.3%。平均產品價格下跌了3.8個百分點。
Ⅳ 蒙牛集團的歷史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於1999年1月份,屬中外合資企業。總部設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總資產達60多億元,職工2.9萬人,乳製品生產能力達330多萬噸/年。到目前,蒙牛集團在全國15個省市區建立生產基地20多個,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個品相,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和消費者綜合滿意度第一等榮譽稱號,產品覆蓋國內市場,並出口到蒙古、東南亞、美國塞班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他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截至2005年底,主營業務收入由0.37億元增加到108億元,年均遞增158%;年度納稅額由100萬元增加到4.87億元,年均遞增180%;凈利潤由53萬元增加到4.56億元,年均遞增208%;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UHT牛奶銷量全球第一,液體奶和冰淇淋銷量居全國首位;乳製品出口量全國第一。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在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3700多個,至今已累計收購鮮奶650多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120多億元,僅2005年一年就發放奶款42億多元;目前,日均收奶量達到近9000噸,位居行業第一。
在社會公益事業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萬元抗擊非典;2004年,為全國教師捐奶3000多萬元;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出資1000萬元參與呼和浩特奶牛風險基金的設立,董事長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2005由蒙牛乳業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青春女孩秀,全國震撼;2006年,積極響應總理號召,率先向全國貧困地區500所小學捐贈牛奶一年,預計受益小學生在7-10萬人,總價值達1.1億元。
目前,蒙牛集團正按照既定目標,為確保在2011年躋身世界乳業20強而努力奮斗。
2008年9月1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撤銷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液態奶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股權結構
據蒙牛乳業《招股說明書》顯示,蒙牛乳業在上市前共有六大股東,分別是銀牛公司(44.8%)、金牛公司(21.1%)、牛根生(6.1%)、MSDairy(8.7%)、CDH(5.9%)和CIC(3.4%)。
其中,後三者分別是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和英聯投資三家外資金融機構為投資蒙牛設立的公司,而金牛公司和銀牛公司則分別是由蒙牛的高管人員和「與蒙牛業務關聯公司的高管人員」於2002年9月23日在BVI注冊的境外公司。金牛公司由蒙牛高管組成,共有15位股東,牛根生持股28%。
Ⅳ 蒙牛是哪一年在香港成功上市的
MENGNIU DAIRY 蒙牛乳業
2004年6月10日掛牌交易,股票代碼02319
Ⅵ 蒙牛股價
蒙牛乳業(2319)2020年6月16日收盤價為29.550港元/股。
Ⅶ 蒙牛的股份代號是2319,它是在哪上市的
HK2319 蒙牛乳業 是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上市的.
Ⅷ 蒙牛的發展史
1999年,蒙牛在呼和浩特一間53平米的出租房中起步。
2002年,蒙牛迎來摩根斯坦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等投資機構共同注資2599萬美元,為蒙牛發展注入了活力。
2004年6月10日,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上市,共計融資14億元,蒙牛邁開了發展的步伐。
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蒙牛牽手航天事業,時至今日,已經走過15個年頭
2006年,蒙牛推出特侖蘇品牌。
2007年1月,蒙牛成為NBA中國官方合作夥伴,與此同時,NBA也加入到由蒙牛發起的中國牛奶普惠行動中。
2007年3月,蒙牛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官方合作夥伴,特侖蘇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專用牛奶。
2009年7月,蒙牛與中糧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中糧中糧集團斥資約60億收購蒙牛乳業近21%的股份, 成為蒙牛第一大戰略股東。
2012年,蒙牛與丹麥Arla Foods達成戰略合作,Arla Foods以22億港元入股蒙牛,成為蒙牛第二大戰略股東。與此同時,中丹兩國農業部牽頭成立「中丹乳品技術合作中心」,蒙牛承擔在中方的實施工作。
2013年5月,蒙牛增持中國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股份,成為現代牧業最大單一股東。
2013年6月17日,蒙牛乳業與雅士利簽訂收購協議。18日,雅士利和蒙牛聯合宣布,雙方已與雅士利國際控股股東張氏國際、二股東CA Dairy Holdings(凱雷亞洲基金全資子公司)達成要約收購協議,收購資金超過110億港元。
2015年,蒙牛雅士利投資2.2億紐幣(約合11億元人民幣)的紐西蘭工廠在2015年建成投產,隨後繼奶粉工廠投產後,蒙牛又建立了特侖蘇專屬牧場,在大洋洲徹底打通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從自主研發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節。
2017年,盧敏放提出「不忘初心 共贏冠軍」,在朝著初心奮進的同時,更要以必贏、共贏的狠勁,向冠軍之路進發。盧敏放指出,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形勢下蒙牛必須「贏」。
2017年,蒙牛成為FIFA世界盃全球官方贊助商,實現了牛奶與足球的首度結緣。
2018年12月,蒙牛集團2019客戶年會廈門舉行。近萬名經銷商代表、蒙牛員工參加。蒙牛集團CEO盧敏放在年會上做了「天生要強 共贏冠軍」的主題報告,指出蒙牛已經進入了傳統業務結構完善、新興業務蓄勢待發的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快車道。
(8)蒙牛乳業股票歷史交易擴展閱讀:
蒙牛社會責任(公益)
蒙牛積極致力於公益事業,從抗擊非典捐款到為全國教師捐奶以及向全國貧困地區1000所小學捐贈牛奶,再到為南方雪災和汶川、玉樹地震、雅安地震、定西地震、西南旱災捐款以及捐助「母親水窖」、「愛心井」建設等等。
12年來蒙牛集團在公益事業方面的投入累計超過5億元,榮膺「最佳企業社會責任貢獻獎」。蒙牛還與中國奶業協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國家學生奶辦公室等7家單位,聯合啟動了以「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為主題的「中國飲奶運動」。
並會同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利樂中國等十幾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了「中國牛奶愛心行動」,為增進國人飲奶意識、提升國人身體素質做著自己不懈的努力。
Ⅸ 求蒙牛各年分銷售數據
蒙牛中國馳名商標
乳業成長起來的大型企業
其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 100多個品種。
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8月蒙牛集團成立,作為乳業的後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營銷手段實現了快速增長。
2002年其銷售額突破21億元,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舉躍升至第4位。同年10月19日,「第五屆中國成長企業CEO峰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在大會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國超速成長百強企業(非上市、非國有控股)中,蒙牛乳業以1947.31%的成長速度名列榜首。
蒙牛銷售收入從1999年的0.37億元飆升至2003年的40.7億元,後者是前者的110倍,年平均發展速度高達323%!在中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為第2位,創造了在誕生之初1000餘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個乳品企業的營銷奇跡!「蒙牛速度」,成為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幟;
蒙牛集團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 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目前擁有總資產近40億元,員工萬餘人;與此同時,蒙牛生產基地在自治區境內以總部呼和浩特為軸心,向西延伸,進入包頭、巴盟等地區;向東延伸,進入興安盟、通遼等地區;向外省延伸,進入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湖北、河南、安徽、蘭州、新疆、浙江、黑龍江等地區。
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由蒙牛乳業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青春女孩秀,全國震撼;
蒙牛乳業
蒙牛乳業,是「蒙牛乳業集團」的簡稱。其總部,設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前後四期工程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公司董事長、總裁牛根生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近年來被評為:「第八屆內蒙古優秀企業家」;「第四屆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奶業優秀工作者」;「 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在「2003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和張瑞敏、柳傳志等商業泰斗同時成為25位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 第二屆中國策劃大會暨著名策劃評選活動中,與張瑞敏、魏家福等 8 人獲「中國策劃最高獎」。
蒙牛乳業,是對賭協議在創業型企業中應用的典型案例。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蒙牛:1999年1月,牛根生創立了「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後更名為「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牛乳業」)。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機構與其接觸的時候,蒙牛乳業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創業型企業。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者在開曼群島注冊了開曼公司。2002年9月,蒙牛乳業的發起人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了金牛公司。同日,蒙牛乳業的投資人、業務聯系人和雇員注冊成立了銀牛公司。金牛和銀牛各以1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開曼群島公司50%的股權,其後設立了開曼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模里西斯公司。所投資金經模里西斯最終換取了大陸蒙牛乳業66.7%的股權,蒙牛乳業也變更為合資企業。
蒙牛乳業,創造了傑出的企業家---牛根生,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曾到北京大學深造。從事乳業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於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在「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困境下開拓進取,使現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樣板工廠,二有國際示範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國14個省級行政區建起20多座生產基地。產品覆蓋全國除台灣省外的所有地區。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
蒙牛乳業,創造了「蒙牛速度」。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獎辭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榮獲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之冠」,位列「中國乳品行業競爭力第一名」,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示範牧場」,並首次引入擠奶機器人,是中國乳界收奶量最大的農業產業化「第一龍頭」;蒙牛枕單品銷量居全球第一,液態奶銷量居全國第一,「消費者綜合滿意度」列同類產品第一名,同時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獲獎的大陸品牌;蒙牛還是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製品企業,並一舉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檔案
●1958年生 內蒙古人
●1978年 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 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2年 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1998年 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產經營副總裁一職
●1999年 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2002年 獲「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等榮譽。
●2003年 獲「中國企業新領袖」、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2004年 赴港上市,獲「中國策劃最高獎」
●2004年底 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
●2006年 辭去蒙牛集團總裁職務
●期間曾在北京大學深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
1999年剛創立時,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國乳業的第1116位
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2.47億元,同業排名第11位
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7.24億元,同業排名第5位
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16.68億元,同業排名第4位
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40.71億元,同業排名第3位
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72.14億元,同業排名第2位
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伊利集團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累計投入8億多元,建標准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系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啟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范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產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產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系。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啟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產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線,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投資1.5億元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產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產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託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著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採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產、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①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和原奶四大事業部,所屬企業八十多個,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產品6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七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一直穩居全國前三位。
2004年,伊利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35億元,比上年增長38.67%;資產總額達到48.5億元,同比增長19.86%;實現利潤總額3.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1%;凈利潤2.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1%;實現每股收益0.61元。從2003年至今,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高居行業第一,一直以強勁的實力領跑中國乳業,並榮登2002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百強榜首。
截至2004年上半年,伊利集團連續兩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並連續六次入選「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連續兩次進入前十名;同年,作為國內僅有的兩家企業,伊利和海爾躋身中國市場人氣最旺品牌十強,並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伊利以127.87億元的品牌價值列38位,位居中國食品業首位。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同年七月被評為「30」指數樣本股。2002年初,被和訊網評為全國十家最受投資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伊利股份憑借良好的業績和高速的成長性已成為證券市場公認的藍籌績優股。
1999年,「伊利」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伊利集團在全國食品行業首家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國家乳品檢測中心市場抽檢中,連續多年產品的合格率為100%。公司榮獲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授予的「全國用戶滿意企業」稱號。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質量效益型企業」。 2000年9月,伊利集團又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2002年,伊利純牛奶在乳品行業獨家獲得《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合格產品》證書。同年,伊利集團所屬的液態奶事業部首先通過了國際食品行業中通行的HACCP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內乳品行業第一家實現食品安全有效監控的企業。2003年初,伊利集團所屬冷飲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原奶事業部也全部通過第三方審核,在國內食品加工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2003年12月,伊利集團獲得了素有「綠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資格認證證書,標志著伊利集團已經成功得到進軍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為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為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七家增發股票的公司之一,增發了近5000萬股A股,成功募集到資金8億元,為伊利擴大生產規模、調整產品結構,建立全國性物流配送體系和現代化營銷體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產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累計投入8億多元,建標准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系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啟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向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范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產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產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系。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啟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產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線,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投資1.5億元在黑龍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產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產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託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著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採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產、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伊利榮譽
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2月12日,商務部與中央電視台共同舉辦「中國品牌之路」主題晚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晚會震撼發布「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評比結果。伊利、海爾等國內著名企
業以絕對的人氣獲得該項大獎。
2006年20大人民社會責任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社會責任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人民信賴品牌獎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
民心,獲得「人民信賴品牌獎」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
2007年1月2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搜狐聯合主辦的 「2006企業
公眾形象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伊利集團榮獲「2006最佳企業公眾形象」大獎
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
2007年1月26日,由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新聞周刊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
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伊利集團、英特爾、摩托羅拉
等12家國內外著名企業榮獲組委會頒發的「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大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
2007年1月23日,由中央黨校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 隆重
舉行,伊利集團榮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龍頭企業」稱號。
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
2006年12月21日,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環球企業家》雜志社
聯合主辦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活動中,伊利集團榮獲「最具社會責任企業」
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
12月20日,由農業部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推進
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層論壇暨「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頒獎
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盛大召開。會上,包括我公司在內的8家企業網站榜
上有名,被評為「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我公司將繼續以「關注新農村建設,
聚焦農業信息化」為己任,繼續在農業信息化更好的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中
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12月17日,伊利集團榮獲了由南方報業集團頒發的「社會責任特別貢獻獎」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12月10日,伊利榮獲由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國家機構行業協會聯合頒發的「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獎」。
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
12月6日,伊利榮獲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獎,這是伊利連續第二次獲得該獎項,
這也是中國乳業中唯一一家入選企業。
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年11月19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
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暨2006年
度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廳隆重召開,本年度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領域的
各項大獎也隨之浮出水面。我公司獲得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獎。
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卓越表現獎之年度企業公民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
獎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獎。
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2006年10月28日—10月30日,「影響中國企業文化建設成功案例發布暨2006全國企業文
化建設工作年會」在貴陽召開,我公司榮獲「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成為本年度中國乳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6年中國信息化創新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9月21日,在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推廣應用組、信息化推進司和全國企業信息化
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中國電子學會企業信息化專委會和每周電腦報主辦的「TOP100
『中國企業IT應用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會上,伊利集團被評為「中國信息化創新
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淋品類
2006年8月25日,伊利榮獲 由中國經營報頒發的「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
淋品類」。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獎
2006年6月16日,在品牌研究權威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06年中國500最具
價值品牌」排行榜中,伊利集團以152.36億元的品牌價值再次蟬聯行業首位,超出第二
名60多億元,進一步拉大了品牌優勢。
2005CCTV年度最佳僱主
2005年12月29日,「2005CCTV中國年度最佳僱主」榜單正式揭曉,伊利集團入選年度
十大僱主,成為乳品企業中唯一的入選品牌。全球競爭力組織200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
力乳類企業第一名。
2005年度中國營銷大獎
2005年12月7日,由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聯合主辦的「2005中國十大營銷事件、人物、
專家評選」在廣州揭曉。伊利集團獨獲事件特別大獎和營銷人物兩項殊榮。
2005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獎
2005年12月1日,由21世紀報系及國內外專業機構共同評選的「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
民行為獎」在北京揭榜,伊利集團當選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中「2005年最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