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中信泰富交易股票
擴展閱讀
買股票分紅每月都分嗎 2025-08-17 16:04:10
內蒙興業股份股票行情 2025-08-17 15:05:13
怎樣看股票行情 2025-08-17 15:03:20

中信泰富交易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2-26 09:17:04

『壹』 中信泰富股票是否可以買

怕死就別買

『貳』 中信泰富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和中信證券,中信銀行是什麼關系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業務集中在香港及廣大的內地市場,業務重點以基建為主,包括投資物業、基礎設施(如橋、路和隧道)、能源項目、環保項目、航空以及電訊業務。另外,透過其全資附屬機構大昌貿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進行貿易及分銷業務。 集團在港擁有多項物業項目,包括大型住宅及優質商用物業。於一九九七年,公司的總部大樓「中信大廈」更於中區海旁落成,為香港海濱的重要標志。
中信泰富斥巨資,分兩次從澳大利亞富豪克萊夫·帕爾默(Clive Palmer)手裡買下西澳普雷斯敦(Preston)磁鐵礦20億噸資源量大約25年的開采權,並有權再獲得40億噸資源量的開采權。
中信泰富於香港注冊成立,現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在由全球領先的財經雜志《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2009年(第六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憑借優秀的市場業績和良好的品牌印象,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為中國企業奏響華彩樂章。
中信泰富與中信證券、中信銀行都是中信集團的下屬子公司。
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證券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叄』 中信泰富股票現在的情況,適合購買么未來前景如何,求高手指點

該股票處於上漲中期,可以參與,如果手裡有該股只要沒有放量下跌就不要出局,堅持到高位放量十字星出現再出手。

『肆』 中信泰富資本股票T 0融資融券安全嗎

不太清楚,這個沒有聽說過這個中信泰富資本股票這個。這個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人們對他的評價其實沒什麼東西,都是有風險的,沒有絕對的100%安全的。

『伍』 誰能幫我解讀一下中信泰富的股權結構,前三大股東占股比例就已經超過100%,是這幾家公司有隸屬關系嗎

這是權益重疊的問題,有點繞,慢慢看:
中信集團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公司。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為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之控股公司。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為富機投資有限公司、新怡投資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之直接控股公司。中信香港為Heedon Corporation、Hainsworth Limited、Affluence Limited及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之 直 接 控 股 公 司。Heedon Corporation為Winton Corp.、Westminster Investment Inc.、Jetway Corp.、Kotron Company Ltd.及Honpville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Kotron Company Ltd.為Cordia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Affluence Limited為Man Yick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而Man Yick Corporation則為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之直接控股公司。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為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之直接控股公司。
因此,
(i) 中信集團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ii)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iii) 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富機投資有限公司、新怡投資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iv) 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間接擁有之附屬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 Heedon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間接擁有之附屬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i) Kotron Company Lt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Cordia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ii) Affluence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上述由其直接及間接擁有之附屬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viii) Man Yick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及(ix) 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權益,與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在中信泰富之權益重疊。

『陸』 中信泰富發行的普通流通股總量是多少

基本資料
公司名稱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證券面值 0.4000(HKD)
所屬行業 綜合企業 交易單位 1000(股)
法定股本 1,200,000,000(HKD) 上市日期 1986-02-26
普通股 2,210,000,000股 港股數量 2,210,000,000股
優先股 -- 港股市值 87,737,000,000(HKD)
所屬概念 紅籌股 所屬板塊 主板

來源:http://www.windin.com/home/hkstock/html/0267.HK.shtml?&t=1&q=%e4%b8%ad%e4%bf%a1%e6%b3%b0%e5%af%8c

『柒』 中信泰富股票在國內上市了嗎

國內期貨市場目前有中信泰富期貨,但股票還沒有上市,在香港H股有上市的。

『捌』 中信股份在香港整體上市的動因

因為在A股市場上市比較難。

「中信之所以選擇香港市場上市也是有原因的。

有關專家表示,由於A股市場並不允許二次上市,但目前中信旗下在A股的上市公司已有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和中信海直4家,如果中信集團整體要在A股上市,需要先對這4家公司進行要約收購並退市,母公司才可以上市,而香港市場在此方面的管理則寬松很多。

(8)中信泰富交易股票擴展閱讀

中信泰富正式對外公告,與控股股東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將以現金及配售新股(代價股份)形式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中信股份包含中信集團絕大部分凈資產,股東權益高達2250億元人民幣,所覆蓋的行業和領域與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高度契合,包括金融業、房地產及基礎設施業、工程承包業、資源能源業、製造業和信息產業等行業。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新中信成功引入了境內外共27家投資者,總認購金額達532.7億港元。投資者結構較為多元化,包括社保基金等11家國有大型機構,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和卡達投資局等13家境外機構,以及騰訊、泛海、雅戈爾等國內民營企業。上市後,中信股份的公眾持股比例約為22%。

『玖』 中信泰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啊怎麼虧你們多的啊和中心銀行有關系啊

2009年4月8日,67歲的榮智健宣布辭去中信泰富董事長一職,標志著中信泰富「榮智健時代」的終結,接任者是53歲的母公司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
榮智健辭職後,甚至於有外電猜測,此事可能令榮智健面臨10年的牢獄之災。此外,傳出被視為榮氏產業主要繼承人的榮智健的長子榮明傑(目前擔任公司董事)可能辭職的消息
作為企業家群體中最特殊的一位,紅色資本家榮智健及其所代表的榮氏家族的命運,成為大眾最關注的問題(關注度遠遠高於中信泰富公司的命運)。現在下結論說榮智健將退出商業舞台,顯然為時過早;說榮智健的辭職意味著「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驗證,榮氏家族將從此走向沒落更是無稽之談;唯一可以確認的是,作為紅色資本家的榮智健已經成為歷史。而這,也許正是榮智健在辭職信上簽名時最為傷感的地方
致命的「止賺不止蝕」合約
2006年3月,中信泰富動用4.15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的全部股權。這個項目使得中信泰富對澳元有著巨大的需求,到2010年,資本開支中澳元需求為16億,外加每年的營運開支約10億澳元,項目為期25年。
為了防範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前幾年澳元兌美元一直在大幅升值),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中信泰富與花旗銀行、匯豐銀行等簽訂了數十份外匯合約,其中澳元合約占最大比重,中信泰富實際上最終持有90億澳元,炒匯金額比實際礦業投資額高出4倍多。
每份澳元合約都有最高利潤上限,當澳元兌美元匯率高於0.87時,中信泰富可以賺取差價,合約自動中止。但如果該匯率低於0.87,卻不能自動中止協議,中信泰富必須不斷以兩倍或多倍接貨。這一合約的特點是「止賺不止蝕」,澳元繼續升值,中信泰富最多可賺5350萬美元;如果澳元大幅貶值,則虧損是個無底洞。中信泰富把寶完全壓在了多頭上,做多澳元
金融海嘯的爆發,讓澳元急遽貶值。2008年10月20日發布巨虧公告日,澳元兌美元僅為0.7,依據相關匯率計算,公告日預計的總虧損為155億港元,如果不是主要控股股東中信集團提供15億美元的備用信貸,中信泰富將陷入破產境地。最終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虧損91億港元的代價結束了這場詭異的投機。
至於中信泰富為何要賭徒式地簽署這樣明顯不公平的協議做多澳元,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謎。吊詭的是,中信泰富早於2008年9月7日,已獲悉該公司巨額虧損,但直到一個半月後,公司市值損失過半才作公布。而就在這段時間,資本市場上中信泰富的沽空規模忽然急劇上漲,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幾倍。巨虧事件公布後,股價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獲利眾多,而中小股民損失慘重。
事後榮智健稱,對於這項投資他事先並不知情,是財務部門繞過他所做的決定,而財務部門的兩位負責人(前財務董事張立憲及財務總監周志賢辭職)也最早被「問責」。不過,榮智健的女兒、前財務主管榮明方則只被降職,並沒有離開公司。榮智健還否認張立憲為「替罪羊」之說。
警方介入調查 榮智健遜位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證監會開始正式介入調查。香港證券交易所22日也表示,會跟進有關投訴。
為了應對困局,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深夜緊急宣布擬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權,以獲取部分資金。在自救的同時,榮智健沒有忘記向母公司中信集團求救。關鍵時刻,中信集團再次伸手,決定向中信泰富注資15億美元用於重組外匯合同的部分債務義務。中信泰富也隨即終止出售大昌行。
在中信泰富積極解困的同時,證監部門對中信泰富的調查也在不斷深入。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稱,17位董事正接受證監部門調查,包括主席榮智健、其長子榮明傑及集團董事總經理范鴻齡,以及七位執行董事和七位非執行董事。不過,被認為是事件中的三位關鍵人物的榮智健愛女、前財務主管榮明方,因事件遭解僱的前財務董事張立憲及前財務總監周志賢,均不在調查名單內。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業績。年報顯示,2008年,中信泰富稅後股東應占凈虧損為126億港元,其中,外匯合同所導致的變現及市場公允值的稅後虧損為146億港元。如果剔除該項虧損,則去年可以取得稅後溢利19億港元。「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來第一次虧損。」當滿頭銀發的榮智健道出這個事實時,據說當時整個發布會現場頓時陷入了沉寂。榮智健表示,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虧為盈,但盈利幅度難以預測。
憑借榮智健「紅頂商人」的背景,加上中信集團的鼎力支持,業界普遍認為,中信泰富「澳元門」事件,到此應該會畫上個句號。然而,4月3日,香港警方對中信大廈進行突擊調查,調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虛假陳述,以及串謀欺詐的違規行為,使得事件陡然升級。4月8日,67歲的榮智健宣布辭去中信泰富董事長一職。

『拾』 中信泰富炒匯巨虧事件體現了哪些風險

體現的風險啟示有:
1.控制境外衍生品的交易風險,政府相關部門除了加強監管,應同時出台相應的規定文件,對於那些已經造成巨額損失的企業負責人極其相關責任人要嚴厲處罰。如果不處罰,就會導致更多的企業冒風險去違規。
2.香港警方之所以對中信泰富大動干戈,是因為懷疑公司董事作出虛假陳述,董事之間可能存在串謀欺詐。這就會因為信息的發布不及時而侵害不知情的中小投資者利益,香港證監部門介入調查中信泰富事件同樣也是基於這樣一個切入點,由此可見,信息披露機制的嚴格執行,對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來說至關重要。
3.由於央企的特殊身份,在海外成熟市場可以接受比較嚴格地監管,在國內主板市場同樣需要採取更為嚴格的標准對其進行監管。尤其涉及到央企的重大經營和重組事件時,監管部門和國資委要及時監督相關上市公司按要求及時發布公開信息。一旦發現存在違反規定的行為時,要像香港市場一樣對央企一查到底,不留情面,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金融市場的逐步國際化,衍生金融工具也必將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因而,我國必須完善法規制度,使企業在投資衍生金融產品時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能夠對高風險的投機業務實施必要的風險控制,以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