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作手回憶錄寫的是些什麼東西...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是傑西·利佛莫爾的小說化傳記。傑西·利佛莫爾是美國股票史上最富盛名的傳奇人物這位大炒家天賦異稟,並將稀有的才華不遺餘力、百折不撓地傾注於激動人心的投機事業上,在金融市場上進行壟斷、軋空,叱吒風雲。 本書以對交易心理和人性的豐富洞察而成為一本超越時空的經典交易書籍,自1923年首次出版以來,在交易者中常盛不衰
本書是美國投資領域的經典著作,作者是一位華爾街傳奇人物,本書詳細講解了他所身體力行的交易技巧和方法。本書具有完全不同於理論書籍的獨特價值。 本書中列舉了大量的親身經歷和他一生中股票大作的成長過程,以及一個股票大作手應具備的各種成熟的條件。如書中介紹:心態決定了一切;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是看漲,不是看跌,而是看對;不要輕信消息等等。全書共24個章節,文理通順,內容精彩,是股票操手的一面鏡子。
傑西·利佛莫爾被公認為美國交易史上最偉大的投機者之一。他初中畢業,為了追隨和驗證自己對數字的感覺,從14歲時開始做股票。他說人生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證明自己頭腦正確。因為常勝不敗,他曾經遭到全波士頓和紐約地區的投機交易行的全面禁入。190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當此之際,大銀行家摩根開始介入,力挽狂瀾。他的舉措之一就是以個人身份請利佛莫爾停止做空。因為他在恐慌期間一天就賺300萬,這是國家無法承受的。 30歲的利佛莫爾這年一舉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巨熊」。1919年,威爾森總統邀請他到白宮,請他把自己的棉花期貨平倉以救國急。1929年股市崩潰前,他開始做空。當大蕭條來臨,他帶著10億美元入市。他一生中三起三落,從不負人,每次東山再起後,都對破產時受到他牽累的人進行全面賠償。 他在紐約第五大道上有豪華的辦公室。紐約證券交易所提前15分鍾把行情報給他。為了隱藏和消化他巨大的交易量,他的每次行動要通過50至100名經紀人來完成。他擁有過好幾座宮殿般的房子,專用的鐵路,和帶著許多水手的遊艇。他英俊高大,喜歡美麗的女人,有過三個妻子,兩個兒子。每次破產時他都兩袖清風,窮困潦倒,他最後只剩下了500萬資產。 他終生忍受著憂鬱症的困擾。1940年11月28日,他自殺了。死時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的一生是個失敗。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價格走勢總在遵循一定的規律 第二章 並不只是數字的波動而已 第三章 不是看漲,也不是看跌,是要看對 第四章 避開圈套,從騙子那兒賺錢 第五章 既要看得清,更要坐得穩 第六章 相信自己 第七章 不要廉價買進,是時機,不是價格 第八章 最可靠的盟友是基本條件 第九章 理論必須和實踐結合,夢想才能實現 第十章 價格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趨勢發展 第十一章 要把操作到位變成一項本能 第十二章 心態決定了一切 第十三章 要用自己的錢交易 第十四章 要注意警告訊號,大勢不會突然轉變 第十五章 風險永無止境,意外之外還有意外 第十六章 不要輕信消息 第十七章 經驗和記憶培養出的行動本能 第十八章 投機者的勇氣,其實就是按照自己的判斷行事的決心 第十九章 炒作要圍繞股票的價值,而不是價格 第二十章 不要和大盤爭辯,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你的目的是賺錢 第二十一章 最好的消息人士是大盤 第二十二章 用明智的無私來避免愚蠢的自私 第二十三章 要警惕匿名的權威言論 第二十四章 真相不可能出自知情人士之口,這是投機游戲的本質
關於傑西。利佛莫爾的書還有一本叫做《股票大作手操盤術》的也不錯
Ⅱ 股票作手回憶錄到底有幾個版本啊大家覺得哪本最好請問大家炒股(投資)都參考過哪些書籍呢
呵呵,你提出來的問題,他們已經回答了。那麼我還覺得你應該看的書上說:
通向金融王國自由之路;
短線操作法則
等等一些書,這些書,你要反復看,不同時候體會很不一樣,都有用處的
Ⅲ 如何理解《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價格沿阻力最小的路線運動」
這種說法是符合書中語言環境的一種表達方式,主要是強調股價會受到各種可能的外部因素影響而發生相應變化。
利空消息是價格下跌的動力,價格上漲的阻力。利多消息是價格上漲的動力,價格下跌的阻力。而市場中有各種各樣的利空消息和利多消息,就形成了價格波動的諸多力量。從概率角度看,股票價格大部分情況下會選擇沿阻力最小的路線運動。
Ⅳ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看不懂,那位大俠能給點建議(我想看這本書,不要推薦其他書),在此謝過。
該書的內容需要有一定的基礎才可以看懂的,可以先看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和知識,也可以在看書的過程中,針對不懂的名詞或內容網路查詢。
Ⅳ 如何看待《股票作手回憶錄》
很棒的一本書!
作者並非知識分子出身,靠幼年時期在交易所抄報價形成了特殊的市場感覺。正因為作者的經驗來自於個人的生活總結,所以他的知識帶有鮮活、生動、原汁原味的特點。對於投資者來說,閱讀這本書,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加深對市場投機機理的了解。我當時讀了好幾遍,真是愛不釋手!
但是,作者也正因為缺乏文化知識,思維深度不夠,所以他總結的經驗多是戰術性的,缺乏戰略性。這種經驗能在局部取得全部勝利,但在整體往往一敗塗地。就象二戰時的德國人和日本人,局部戰役總能打贏,整體上卻是二戰的戰敗國!作者不善於在哲學層面上思考問題,難以形成對世界的通透性的理解。所以,作者總結的那套技術雖然很棒,但是思維能力的缺乏讓作者認識不到世界的復雜性,認識不到自己總結的技術只是碰巧適合了當時的市場。世易時移,環境發生了變化,作者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好像作者是用手槍打腦殼自殺的。很可惜!
所以閱讀這本書主要是跟隨作者去領略市場的波動機理,了解不同投資者的心理機制,千萬不要把他的經驗當做金科玉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Ⅵ 股票作手回憶錄這本書能學到什麼
這些書多有小說的成份,看了也沒什麼用.
Ⅶ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本書裡面有些問題不懂。
大作手裡面 不是中國的百分百保證金 而是有杠杠的 意思就是 20的四分之一是你的強制平倉。
四分之三 是你可以承受的虧損
Ⅷ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和股票作手回憶錄 有什麼區別
一、 1、作者不同;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作者是埃德溫·勒費弗(Edwin Lefèvre),《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是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就是那位著名的股票大作手)他本人寫的。
2、體裁不同:
《股票作手回憶錄》是埃德溫·勒費弗以小說體裁寫成有關知名股票作手傑西·利弗莫爾。《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是傑西·利弗莫爾的自傳,完全是講解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教訓,既講解了他的實用理論,又介紹了具體做法。
3、出版時間不同: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是美國投資領域的經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0年。埃德溫_勒費弗的主要著作都是關於華爾街的。1922年,他首次在《星期六晚郵》發表《股票作手回憶錄》。
二、股票大盤相關內容:
1.各證券公司一般都有股票大盤顯示,詳細地列出了滬深兩地所有股票的各種實時信息。我們要掌握市場的動向,首先就應該學會看股票大盤,通過這一方式入市操作。
首先在開盤時要看集合競價的股價和成交額,看是高開還是低開,即是說,和昨天的收盤價相比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它顯示出市場的意願,期待今天的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成交量的大小則表示參與買賣的人的多少,它往往對一天之內成交的活躍程度有很大的影響。
然後在半小時內看股價變動的方向,一般來說,如果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這時要看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高開又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放大,那麼這個股票就可能要上漲。
2.我們看股價時,不僅看現在的價格,而且要看昨天的收盤價、當日開盤價、當前最高價和最低價、漲跌的幅度等,這樣才能看出現在的股價是處在一個什麼位置,是否有買入的價值。看它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之中。一般來說下降之中的股票不要急於買,而要等它止跌以後再買。上升之中的股票可以買,但要小心不要被它套住。一天之內股票往往要有幾次升降的波動。你可以看你所要買的股票是否和股票大盤的走向一致,如果是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盯住股票大盤,在股價上升到頂點時賣出,在股價下降到底時買入。這樣做雖然不能保證你買賣完全正確,但至少可以賣到一個相對的高價和買到一個相對的低價,而不會買一個最高價和賣一個最低價。
3.通過買賣手數多少的對比可以看出是買方的力量大還是賣方的力量大。如果賣方的力量遠遠大於買方則最好不要買。現手說明計算機中剛剛成交的一次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連續出現大量,說明有很多人在買賣該股,成交活躍,值得注意。而如果半天也沒人買,則不大可能成為好股。現手累計數就是總手數。總手數也叫做成交量。有時它是比股價更為重要的指標。總手數與流通股數的比稱為換手率,它說明持股人中有多少人是在當天買入的。換手率高,說明該股買賣的人多,容易上漲。但是如果不是剛上市的新股,卻出現特大換手率(超過百分之五十),則常常在第二天就下跌,所以最好不要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