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高、低、開、換、量、額代表什麼意思
股票里的高開量低換額分別代表∶ 高∶當天最高價 開:開盤。 開高:高於昨日收盤價開盤。 量:當天成交量。 低:當天最低價。 換:當天換手率。 額:當天成交金額。成交額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同上),在交易所交易市場成交的某種股票的金額,其單位以人民幣「元」計算。
拓展資料:
1.股票成交額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在交易所交易市場成交的某種股票的金額,其單位以人民幣「元」計算。成交額與成交量容易常常成為人們容易混淆的概念。 成交額,指當天成交股票的金額總數。 股票的成交額指股票按其成交價格乘上其成交量的總計金額。如某投資者以每股10元的價格成交了3,000股,則成交額為30,000元。 股票的.成交量是指股票交易所內買賣股票的股數。 如賣方賣出100萬股,買方同時買入100萬股,則此筆股票的成交量為100萬股。
2.成交額與成交量的關系為:成交數量(成交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成交額) 成交量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報紙公布的是前一日一個交易日的),在交易所交易市場成交的某種股票的數量,其單位以某種股票的股數來計算。 成交額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同上),在交易所交易市場成交的某種股票的金額,其單位以人民幣「元」計算。
3.成交量是成交股數之和;成交額是成交量乘成交價之和。成交量是分周期計算,一般說的都是日成交,就是指當天股票成交的數量,在指標中就是VOL,是常用的一種指標。 而成交額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成交股票總金額,一般用成交量*股價既可。兩者是一種事物兩種表現,一般常用的是成交量。 通常人們說的大盤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額。成交額常常代表著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規模。
⑵ 股票不是不可以折價出售么 為什麼很多股票又有一個「折價率」
股票的折價率,指的是用股票充作借貸融資抵押品的時候,不是按照抵押時的市價折算,而是要把股票未來價格可能下跌的風險預估在內,根據風險評估高低,給予各股票不同的折價率。一般來說,越是市夢率越是題材豐富,評估風險越高,給的折價率就越低。
其餘拿房產做抵押也是一樣的情形,市場價當前5萬一平米,但抵押的時候,給你算2.5萬一平米就算不錯了。
⑶ 在股票市場上,折價成交是什麼意思
成交有折價成交和溢價成交。折價就是成交價低於市面價值,溢價是成交價高於市面價值。
比如你有一座大樓值100萬,我想買,你用98萬的價格賣給我,這就是折價成交,如果你用110萬賣給我,這就是溢價成交。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拓展資料
通常情況下是有負面影響。如果溢價成交則有正面影響。成交價與市場價的差距、成交數量和成交比例和影響的大小成正比。
但這些情況通常在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不用恐慌,畢竟有接盤。如果是大股東或控股股東持續的在大宗交易市場折價銷售股票就要特別注意風險,通常後面會有比較大比較久的跌勢
⑷ 什麼叫融資融券折價率高低有什麼影響
你好,12月1日起,《證券公司業務范圍審批暫行規定》實施,這意味著證券公司申報融資融券業務的通道已經打開,這一機制的啟動或將開啟已具有很高折價率的封閉式基金的全新投資契機。
⑸ 股票折價交易是什麼意思
股票折價交易就是成交價格低於市面價值,也就是說在股票市場的交易中,投資者用低於股票市場的正常價值購買到了這只股票。
【拓展資料】
交易有折價交易和溢價交易。折扣是成交價低於市場價,溢價是成交價高於市場價。在股票市場上折價出售通常會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溢價交易有積極的影響。成交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額,成交數量和成交規模與影響規模成正比。大宗交易的折價交易對股票價格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折價交易表明交易價格低於當前股票價格,這說明股東或機構對該股票的未來並不樂觀,需要以低於市場價格的價格出售。反之,折價率越高,負信號越強。
折價出售一般是指後市不樂觀,所以才會以低於市場當前價格的價格出售。在大宗交易中經常會出現計數交易,大宗交易折價交易的發生會在二級市場上引發股東恐慌,也會紛紛拋售股票,所以折價交易是個壞消息。統計一般是指大宗交易當天在當日收盤價下成交的價格,如:折扣率為10%,表示在收盤價下10%成交。但是大股東持有原始股票的成本很低,所以即使折價出售也不意味著他們會賠錢。投資者可以根據折價價格判斷該股票是否為支撐位,如果為支撐位,則可以等到價格跌至折價交易價時再買進。折扣成交不一定會下降,因為折扣成交只能說明賣出看空後市,但買方看好後市,所以後市走勢要根據基本面和技術方面分析。
對股價的影響:如果大宗交易折價太多,那麼股票價格一般都不好,會跟著下降。如果是平價或小折價,對二級市場有一定的支撐,即使是大宗交易的時候也要觀察股價的水平位置。如果是低水平的,就不是問題,如果是高水平的,就需要小心。大宗交易的賣家一般是工業資本,而買家一般是市場炒股,即莊家,買入量較大,對後市越有利。出現大宗交易後,如果折價很低,市場一般會有良好的上漲,甚至上漲,但要防止到一定高度的創客出貨,遠離創客成本就會出現陰降的趨勢。
大宗交易折價成交之後,也要根據各種原因分析其股價未來走勢,一般來說:折價過多,股價在短期內下跌的概率大,但跌到一定范圍後,股價可能會被拉升操作。雖然折價賣盤看跌,但折價收盤者可能對未來趨勢持樂觀態度,所以當小幅度的折價表明支撐位不遠時,投資者就可以看到平倉買盤的趨勢。較大的交易折價發生在較低的水平,從安全邊際風險相對較小,因此無需過多擔心;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大宗交易折價,然後市場繼續下跌的概率。大部分交易折扣一段時間後,如果股價跌至支撐位,市場可能有一個良好的上升,投資者應該注意的主要資本流動在購買位置。
⑹ 股市中大宗交易的折價交易和溢價交易什麼意思
大宗交易的價格超過收盤價,叫溢價,低於收盤價叫折價。通常低10%左右,甚至又的時候低20%
。也就是說無論是折價率和溢價率都是基於股票當前的價格來表示的。
所謂折價也就是打折了,所以可以看成是大宗交易的價格比目前股價要低。溢價也就是滿了溢出來了,所以是大宗交易的價格比目前價格要高。
一般情況折價多的對股票本身不好,跌的居多;溢價則對股票走勢有正面影響;但現在也有很多機構等通過大宗交易買入後在二級市場拋,達到砸盤的效果,從而達到其它目的。
⑺ 股票里的 大宗交易,溢價率為負數,和折價率為正數是一樣的嗎
一、是不一樣的。溢價率-13%可以表述為折價率13%,這種表達方式顯得不專業。意思是比目前價格高13%。
二、無論是折價率和溢價率都是基於股票當前的價格來表示的。
三、比如折價率10%,也就是大宗交易的價格比目前價格低10%,但是折價率是-10%,這是要比目前價格高10%。同樣的,溢價率10%,就是大宗交易價格比目前的價格要高10%,-10%則是要低10%。如果按一般情況來說,人們都是以折價率為10%,溢價率為10%,這種表述為准。
(7)股票折價高低交易區別擴展閱讀:
溢價率是權證價值分析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體現的是權證價格與其行權價格相對於正股價格的偏離程度。
權證作為買入或賣出正股的一種權力,具有時間價值與理論價值。因此它可以作為正股的一種替代物。而根據一價定律,權證的價格與正股價格緊密相連。本文嘗試使用溢價率作為分析權證價值的一種方法,得到了許多有趣的結論。
認購權證溢價率=[(行權價+認購權證價格/行權比例)/正股價格-1]×100%
認沽權證溢價率=[1-(行權價-認沽權證價格/行權比例)/正股價格]×100%權證表現
1、平價認購權證:權證收益率波動較高,溢價率普遍約在 30%以上由於價內外程度不高的權證在正股波動過程中,極容易轉變為平價權證,因此這些權證與平價權證擁有相似的表現。
2、平價認沽權證表現:溢價率低於深度價外認沽權證
⑻ 股票折價大宗交易是利好還是利空
大概率是利空。
折價大宗交易,即個股的大宗交易價格低於個股的當前市場價格,說明進行大宗交易的股東,不看好該股,認為該股後期會下跌,而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急著賣出,是一種壞事,同時,市場上的投資者也會跟風,拋出手中的籌碼,加速股價下跌。相反,股票連續出現溢價大宗交易是好事,說明股東或者機構投資者看好該股票,以高於市場的價格買入,股票上漲的概率較大。如果股票連續出現大宗交易賣出,那麼對股票也是利空的,說明股東或者機構投資者不看好該股票進行出貨,大量賣出就會使股票下跌。
大宗交易有兩種,折價大宗交易和溢價大宗交易,其中折價大宗交易的出現是壞事,因為這意味著大宗交易的買方對個股前景不看好。而溢價大宗交易則是對股票利好,因為溢價說明買方急於從市場中獲取籌碼,所以個股後期看漲。大宗交易是指達到規定金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商一致達成的交易,通常適用於買賣雙方都急需買入或賣出大量股票。當股票大宗交易溢價率比較高的時候,這說明場外的大資金正急於入場,要看多,反之則是看空。
拓展資料
什麼是股票折價大宗交易
簡單理解就是股票打折,折價如果在合理的區間一般影響不大,甚至對二級市場還有一定的支撐作用,說不定股價還會上漲;但是如果折價較多,股價會很快響應下跌,也有可能造成比較大的震盪和盤整區間,對投資者的耐心和判斷是一種考驗。
股票大宗折價交易是指大股東在折價拋售股票,大股東可以利用折價來進行短線套利。正常情況下,股票大宗折價交易是利空,股價是跌的居多。股票大宗折價交易時,莊家這時候吸籌股價會有小范圍的上漲,但隨後由於沒有人繼續買入,價格往往會下跌。
⑼ 股票有三種價格,票面價格,發行價格,市場價格,這三種價格有什麼區別
股票票面價格規定1股1元
發行價格是公司發行股票的價格,乘以發行股數等於公司融資金額
市場價格就是股票在市場上股東之間交易的價格
⑽ 股票大宗交易折價好還是溢價好
大宗交易的價格超過收盤價,叫溢價,低於收盤價叫折價。通常低10%左右,甚至又的時候低20%。也就是說無論是折價率和溢價率都是基於股票當前的價格來表示的。
所謂折價也就是打折了,所以可以看成是大宗交易的價格比目前股價要低。溢價也就是滿了溢出來了,所以是大宗交易的價格比目前價格要高。
一般情況折價多的對股票本身不好,跌的居多;溢價則對股票走勢有正面影響;但現在也有很多機構等通過大宗交易買入後在二級市場拋,達到砸盤的效果,從而達到其它目的。
拓展資料:
收盤價指股市收盤價,為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深市的收盤價通過集合競價的方式產生。
收盤集合競價不能產生收盤價的,以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為收盤價。當日無成交的,以前一日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
收盤價,幾乎可以說是市場上最容易被記住的一個最重要的數據,但我們卻很少注意到收盤價的盤面反饋。
所謂收盤價的盤面反饋是指收盤以後停留在盤面上的掛盤狀況,包括10個買賣價位及相應的掛盤數量。其實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的信息,特別是盤中主力的信息,盡管盤中主力也許並不想告訴我們。
事實上,收盤價是市場參與者們所共同認可的價格,是一天中大家所接受的價格。而最高價是大多數人認為好的賣出價格,最低價是大多數人認為好的買進價格,而收盤價是不再進行交易的價格。
因此研判收盤價有著重要意義,無論當天股價如何振盪,最終將定格在收盤價上,有人說主力可以憑借資金實力做出收盤價,這確實是,但主力做周線,特別是月線的收盤價難度比較大,因為耗資巨大。
從這個角度看,月線以及周線的收盤價最具研判意義。聰明的主力會利用自己的資金做煽風點火之人,而不是全部依賴自己的真金白銀去做收盤價。
滬深股市的收盤價並不完全是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而是一個加權平均價,也叫已調整收盤價。
正常運作情況下,港股的收市價是按交易日最後一分鍾內五個按盤價的中位數計算。
系統由下午三時五十九分整開始每隔十五秒錄取股份按盤價一次,一共攝取五個按盤價。
現舉例如下:
攝取 時間 買盤價 沽盤價 最後錄得價 按盤價
第一次 下午3:59:00 $39.40 $39.50 $39.50 $39.50
第二次 下午3:59:15 $39.40 $39.50 $39.50 $39.50
第三次 下午3:59:30 $39.40 $39.50 $39.40 $39.40
第四次 下午3:59:45 $39.30 $39.50 $39.40 $39.40
第五次 下午4:00:00 $39.20 $39.30 $39.30 $39.30
按盤價排序:$39.30 $39.40 $39.40 $39.50 $39.50,則收盤價取中位數$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