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如何買賣交易
股票買賣流程如下:
1.開戶。用戶在交易股票之前,需要到證券公司開戶。只有開戶以後,用戶才能委託經紀人進行股票交易。
2.委託。用戶進行股票交易,要通過證券公司才能進行股票交易。委託證券公司的方式有很多種,正常情況下,用戶都會到開戶的證券營業部,然後通過電腦進行自助委託。
3.競價與成交。證券公司接受用戶委託之後,就會按照用戶的要求進行申報競價,然後確定成交。
4.清算與交割。用戶在達成一筆股票交易之後,就需要進行價款的結算以及證券的交收。證券的結算包括清算與交割。
過戶。目前我國已經實現無紙化交易,如果用戶完成了結算,就代表用戶已經完成了過戶,那麼用戶就不需要再辦理過戶手續。
【拓展資料】
如果你想進行股票交易。那麼首先要做的是開戶,先准備本人身份證、一張銀行卡、(社保卡、公積金卡、駕駛證中的任何一樣),這些證件是用於確認你的身份,以及綁定銀行卡用的。證件准備好之後,可以去證券公司的營業廳,或者銀行營業廳裡面的證券部,再或者任何一家證券公司的網站,開立自己的股票賬戶,通常會在3個工作日內審核通過,然後,就可以開始買賣股票了。
擁有股票賬戶之後。我們要注意買賣時間。國內股票只能是工作日的上午9:30~ 11:30,下午13:00~ 15:00這兩個時間段才能夠買賣股票,其他時間段,股票不開市,是無法買賣股票的。如果遇上節假日調休,即使法定周末要上班,股市也是不開市的,是不能買賣股票的。
在股票交易的具體操作中。首先需要登錄客戶端,將錢從綁定的銀行卡轉到證券賬戶中,然後,在開市時間內,挑選自己看好的股票,點擊買入,最少買入一手(即100股)。假設:股票A的當前價格5元/股,那麼證券賬戶最少需要100* 5+ 10= 510元,才能夠買入股票。這里加的10元,是買入的手續費,和稅費。根據買入的多少,這個數字不是固定的,但是最低是5塊。
最後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在股票買入之後,當天是不能賣出去的,只能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而且,假設買入5元/股,一買一賣至少需要10塊的手續費,稅費大概幾毛錢。所以,至少要漲到5.1以上,才不虧錢。而且,賣出去股票的錢會在證券賬戶中,只有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提取到自己的銀行卡中。
㈡ 常見的股票交易方式
股票交易方式是股票買賣的具體形式和方法。
在實際的證券交易業務中,證券交易的方式可以說是千姿百態,應有盡有。按交易主體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相對買賣、拍賣標購、競價買賣,按訂約與清算期限的關系劃分為。現貨交易、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保證金信用交易;按證券交易地點不同,將證券交易方式分為:局部交易、櫃台交易、拍賣市場的買賣、交易所在場交易等。
( 1)拍賣標購。拍賣標購使買賣某一方變成多個,要麼一個賣主對多數買主,要麼一個買主對多個賣主,在這種條件下,不僅有買主或賣主的競爭,而且有買主與買主,賣主與賣主之間的競爭。在一個賣主與多個買主的交易中,買主竟相出高價,謀求購買某種出售的標的物,賣主則與出價最高的買主達成交易。這種交易方法也叫拍賣。拍賣一皎以公開叫價的方式達成交易,叫價的方法有兩種,即遞價由低向高逐漸提高的普通拍賣和報價(賣主和出售價)由最高逐次下降的荷蘭式拍賣。另一方面,在一個買主與多個賣主的交易中,賣主競相報出較低價格,以求買主購買他們的標的物,買主則與出價最低的賣主達成交易,這種交易的方式就稱標購。無論是拍賣還是標購,由於是多數個體的競爭,在達成均衡價格方面都比相對買賣略勝一籌。
( 2)競價買賣。競價買賣與拍賣標購的區別在於:交易的雙方,即買主和賣主,都是多於一個的多數買主與多數賣主之間的交易,竟價買賣把全國或某地區的證券供求集中在證券交易所,使很多買主與很多賣主相互竟價,以實現出價最高的買主與報價最低的賣主達成交易。由於這種買賣方式集中了多數的買主和賣主,並以相互競價的方式達成交易,因而比相對買賣和拍賣、標購都較好地體現出均衡、公平合理的價格。
( 3)相對買賣。相對買賣是一個買主對一個賣主的交易,大多數商務交易都採取這種方法,是屬於原始交易方法。買方或賣方根據各自的標准選擇合適的賣方或買方,以達成交易合同,直至合同履行。
( 4 )期權交易,又稱選擇權交易。即按契約規定的期、價格和數量,買賣某一特定有價證券的權利所進行的交易。
( 5 )信用交易。也稱墊頭交易。指股票投資者通過交付保證金得到經紀人的信用而進行的交易。
( 6)現貨交易。所謂現貨交易就是買賣成交後,立即(一般指當天)履行合同的交易。
( 7 )期貨交易。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不同,它是成交與履約間隔開來的一種交易方式。
㈢ 常見的股票交易方式有哪些
股票交易方式是股票買賣的具體形式和方法。在實際的證券交易業務中,證券交易的方式可以說是千姿百態,應有盡有。按交易主體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相對買賣、拍賣標購、競價買賣,按訂約與清算期限的關系劃分為。現貨交易、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保證金信用交易;按證券交易地點不同,將證券交易方式分為:局部交易、櫃台交易、拍賣市場的買賣、交易所在場交易等。
(
1
)相對買賣。相對買賣是一個買主對一個賣主的交易,大多數商務交易都採取這種方法,是屬於原始交易方法。買方或賣方根據各自的標准選擇合適的賣方或買方,以達成交易合同,直至合同履行。
(
2
)拍賣標購。拍賣標購使買賣某一方變成多個,要麼一個賣主對多數買主,要麼一個買主對多個賣主,在這種條件下,不僅有買主或賣主的競爭,而且有買主與買主,賣主與賣主之間的競爭。在一個賣主與多個買主的交易中,買主竟相出高價,謀求購買某種出售的標的物,賣主則與出價最高的買主達成交易。這種交易方法也叫「拍賣」。拍賣一皎以公開叫價的方式達成交易,叫價的方法有兩種,即遞價由低向高逐漸提高的「普通拍賣」和報價(賣主和出售價)由最高逐次下降的「荷蘭式拍賣」。另一方面,在一個買主與多個賣主的交易中,賣主競相報出較低價格,以求買主購買他們的標的物,買主則與出價最低的賣主達成交易,這種交易的方式就稱「標購」。無論是「拍賣」還是「標購」,由於是多數個體的競爭,在達成均衡價格方面都比相對買賣略勝一籌。
(
3
)競價買賣。競價買賣與拍賣標購的區別在於:交易的雙方,即買主和賣主,都是多於一個的多數買主與多數賣主之間的交易,竟價買賣把全國或某地區的證券供求集中在證券交易所,使很多買主與很多賣主相互竟價,以實現出價最高的買主與報價最低的賣主達成交易。由於這種買賣方式集中了多數的買主和賣主,並以相互競價的方式達成交易,因而比相對買賣和拍賣、標購都較好地體現出均衡、公平合理的價格。
(
4
)現貨交易。所謂現貨交易就是買賣成交後,立即(一般指當天)履行合同的交易。
(
5
)期貨交易。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不同,它是成交與履約間隔開來的一種交易方式。
(
6
)期權交易,又稱選擇權交易。即按契約規定的期、價格和數量,買賣某一特定有價證券的權利所進行的交易。
(
7
)信用交易。也稱「墊頭交易」。指股票投資者通過交付保證金得到經紀人的信用而進行的交易。
㈣ 股票的買賣怎麼收費
股票交易手續費主要包括印花稅、證券監管費、證券交易經手費和券商傭金,每一項費用的費率和交費方式都有所不同,下面就來依次介紹:
一、印花稅
股票交易印花稅已由雙邊徵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徵收,收取成交金額的0.1%,由券商代扣,交易所統一代繳,支付給財稅部門。印花稅只有賣股票時才會收取,買股票不會收取,買賣場內基金、債券等交易都不收印花稅。
二、券商傭金
根據監管規定,券商股票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0.3%,每筆交易傭金最低5元起,買股票和賣股票都要交費。根據實際情況,大部分券商針對個人客戶的傭金通常在萬2到萬3左右,有的小券商可以免除股票最低5元限制。
場內基金(ETF基金、LOF基金、封閉基金)的交易費用和股票傭金一樣,有的券商免除最低5元限制,有的券商不免除。
三、其他雜費
其他雜費包括證券監管費和證券交易經手費。證券監管費一般是成交金額的0.002%,證券交易經手費按成交金額雙邊收取0.0087%,兩者合計可以看成是萬分之0.2左右。
總的來說,股票交易大頭是印花稅和傭金。以買賣5萬元股票為例,假如傭金水平為萬3,那麼交易傭金總計30元(最低5元),印花稅50元,其他雜費1元,總花費81元左右。
【拓展資料】
股票手續費買賣都收嗎?
股票買賣都要收取手續費。股票的手續費分為印花稅、交易規費(證管費和證券交易經手費)、過戶費、傭金。其中交易規費、過戶費和傭金都是雙向收取的。而印花稅是單邊收取的,投資者買入時不需要收取印花稅,在投資者賣出時收取0.1%。
因為,在交易規費中的證管費是按照投資者成交金額的0.002%雙向收取的。而證券交易經手費是按照投資者成交金額的0.00487%雙向收取。所以,交易規費是按照投資者成交金額的0.00687%雙向收取。而過戶費是按照投資者成交金額的0.002%雙向收取。
交易傭金是由券商收取的,最高不超過成交金額的0.03%雙向收取。傭金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而券商對資金量較大、交易量較多的投資者會給予降低傭金率的優惠。如果投資者資金量大、交易頻繁的可以通過所在券商申請降低傭金。
㈤ 股票是如何成交的
股票是撮合交易,時間優先,價位優先的原則成交。
估計你委託時,已經有人願意在3.96元買入了。瞬間成交的
我做黃金,黃金可做多做空,比股票交易靈活,可做多做空,一天24小時交易,波動一個點保本。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量力而行。
金銀外匯投資的最高境界——宏觀思維,手中有單,眼中無盤,心中有規劃。
宏觀思維——就是跳開即時的走勢分時圖,結合近期的走勢和關鍵點位,預測主力做單的大致意圖。這里最重要的就是「等」,等你的判斷是否准確,一旦盤面按自己的預測走,結合關鍵點位大膽進,小損搏大利。
心中有規劃——進場好,要知道你的目標位止盈位在哪,下單要有能承受止損位(我個人一般2-3點損,不像其他人5點以上損。理由如上所述,等出的明確方向和關鍵點位,果斷進場)和2個目標止盈位。止盈位的判斷,一般是高低點形成的趨勢線或是近期反復震盪的壓力支撐位,又或是波浪上漲或下跌的浪型振幅。
手中有單,眼中無盤——進場後的單子,如果技術面沒有破位,大體按計劃震盪,就要敢於拿,忘記暫時的小利潤。而現實中往往很多人,就是賺錢的單子拿不住,出了又進,要麼進錯方向,要麼少賺,要麼因心態不好,震盪出局。
㈥ 股票的交易模式
你好,目前中國股市實行T+1交收模式,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不可以賣出,當天賣出的股票得到的資金當天可以繼續交易股票,但是要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轉出。
㈦ 怎樣進行股票買賣
做股票交易首先要有一個可交易的股票賬戶。沒有賬戶的投資者,可以手持個人身份證和銀行卡到當地證券公司辦理開戶業務,然後到相關銀行開通銀證轉賬功能。
按證券公司的要求,下載相關股票交易軟體。股票交易軟體可以分為電腦版交易軟體和手機版交易軟體,一般來說,這兩種都下載比較好,可以結合起來用,提高股票交易效率。
下載相關股票行情軟體。股票交易軟體專門負責交易操作,股票行情軟體專門負責查看股票行情變動,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可以讓交易更加順暢。
通過股票行情軟體篩選需要買入的股票。股票行情軟體中,可以看到股票的行情報價、相關個股資料、行業新聞和研報等等,投資者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深入了解,然後選擇合適的股票進行買賣操作。
登錄打開股票交易軟體,進行實際買賣操作。
在股票交易軟體中,先通過銀證轉賬功能轉入資金。
交易股票。找到股票「買入」按鈕,點擊,進入交易界面。在對應的位置輸入股票代碼、買入價格、買入數量等,點擊買入下單,就可以完成股票的買入操作了。賣出的原理也一樣,但要在買入股票的第二天,才能賣出股票。
㈧ 股票交易的基本步驟是
股票的交易過程,一般可分為四個步驟,這就是開戶、委託、撮合成交和確認。
1開戶
股票中的開戶,就是股民要在券商處為自己分別開設一個存放股票及資金的帳戶,以為股票的交易提供方便。
股票的交易,雖然是一個錢貨兩清的過程,但由於實行無紙化交易後,股民雖是股票的擁有者,但不佔有股票實物,所有的股票都採取記帳式,且都按規定託管在證券登記公司或券商處,所以股民需要開設一個股票帳戶以作為股票的保管箱,以便准確地記錄股票的數量及股票的交易過程。同時,股民的資金也不是買股票時就交給券商,賣出後就立即提走,一般也是存放在券商處,所以股民還需在所委託的券商處開設一個資金帳戶,以方便股民資金的進出和保管。有了股票帳戶與資金帳戶後,股票的交易就方便多了。在買入股票時,券商可按股民的指令從資金帳戶中將應付的股票款和其他費用劃出,而將買入的股票存 放在股票帳戶內;而當賣出股票時,券商可按相應的指令將其股票從股票帳戶中取出,將應收的款項存放在資金帳戶中。
股民開設股票帳戶,一般要到證券登記公司辦理,並攜帶身份證和本地銀行的通存通兌存摺,按規定填好表格,交納一定的費用之後就可領取股東帳戶卡。
股東帳戶卡上的股東代碼是股民進入股市買賣股票的唯一帳號。在這個帳戶內,它將准確無誤地記錄著股票進出數量和存量,它是股民進行股票交易的依據。當股民辦理股票的過戶、託管及掛失、領取紅利和配股權證或支取現金等手續時,券商一般都要求股民出示股東帳戶卡。當股民需到證券登記公司查詢自己的股票數量或帳戶內的股票交易記錄時,股東帳戶卡也是必須出示的證明文件。
辦好了股東帳戶卡後,投資者可按相應的條件如地理位置或服務質量等來選擇券商開立資金帳戶。在券商處,股民要與券商簽訂股票代理買賣契約,明確股票代理買賣過程中雙方的權力、責任和義務。履行相應的手續後,券商將給股民一個資金帳號,這就算開好了資金帳戶。如股民的股東帳戶內沒有股票,股民還需在資金帳戶中存放一定數量的資金以作為將來買入股票的保證金。
2委託
辦理完股票帳戶及資金帳戶後,股民便可進入正式的股票交易。由於法律規定一般的投資者不能自己直接進行股票買賣,股民所有的股票交易都必須通過券商進行,這就是委託。
在委託過程中,股民需向券商出示身份證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同時還要出示股東帳戶卡並填寫雙聯的股票買賣委託書。在委託書中,股民需清楚地填寫身份證號,股東代碼、資金帳號、股票名稱(或代碼)和所買賣的股價和數量、委託期限並簽上自己的姓名,然後提交給券商的經辦人員。當股民買入股票時,經辦人員將核實股民資金帳戶內的資金狀況,若帳戶內的資金不足,券商一般會拒絕接受委託;而當股民賣出股票時,經辦人員將核查股票帳戶內的股票存量。當這一切核實無誤後,券商便接受股民的委託,將蓋章簽字後的一聯委託單交與股民,以作為確認或查詢的依據。
3撮合成交
券商在接受了客戶的委託後,即通過專線電話與派駐在交易大廳內的代表人俗稱紅馬甲聯系,或直接通過先進的計算機和通訊系統,將客戶的委託內容報告與證券交易所內的自動撮合系統參加集合竟價或連續竟價,證交所內的交易系統根據時間優先及價格優先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委託予以成交,這個過程就是撮合成交。股票成交後,證券交易所隨後將成交記錄反饋給券商,券商再通知股民在指定的交易日進行確認。
4確認
若股民的委託在委託期限內未能成交,該委託就自動失效。如某股民欲購買股票甲,其所報價格為10元,但該股票當天的最低成交價為10.50元,股民便不能買到該股票,股市收盤以後,其委託就自動失效。而當股民的委託成交後,就要進行交割和過戶。其中交割是指在股票交易中錢貨兩清的過程,即買入股票者交付資金,賣出股票者交出股票,並將股票和資金的變動情況分別記錄在股票帳戶和資金帳戶上。過戶是指買入股票的投資者辦理變更股東姓名的手續,即將買入股票的原股東姓名換成買入者自己的姓名。
由於滬深股市均實行的是無紙化交易,當委託成交後,股票的交割及過戶等手續均由計算機系統自動完成而無需股民具體辦理。股民只需在指定的交割日(現實行的是T+1交易,也就是次日)到券商處索取一張記載有該次委託成交數據及資金狀況的成交單據,以確認股票是否嚴格按自己委託的要求成交及資金變動情況和此次交易是否相符。如成交的股票數據與自己委託的不相符合,股民應立即與券商交涉,如股民不與券商交涉,就算股民默認了券商的過錯且今後不能再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