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冊制延長對哪些股票利好
股票發行注冊制授權決定擬延長二年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2月23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說明,建議股票發行注冊制授權決定期限延長二年。這次推遲,主要是由於目前在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交易者成熟度等方面還存在不少與實施注冊制改革不完全適應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完善。劉士余主席說,為了使繼續穩步推進和適時實施注冊制改革於法有據,保持工作的連續性,避免市場產生疑慮和誤讀,並為修訂證券法進一步積累實踐經驗,建議授權決定實施期限延長二年至2020年2月29日。這個表態對於市場來說,體現了管理層對市場呵護態度,相當於給投資者吃了個定心丸,有利於A股市場走強。
確實如此,A股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市場的成熟度有所提高,但參與者的成熟度離實施注冊制改革還有不小的差距。比如在市場中佔比較大的散戶投資者並不具備定價能力,對於新股的辨識度比較低。如果現在放開注冊制,可能會讓一部分績差公司甚至騙子公司上市,從而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另外,目前A股市場信息披露制度仍不健全,部分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善、不準確等現象,嚴重損壞中小投資者利益。除此之外,A股退市制度也有待完善,而中國資本市場的退市制度還沒有實現常態化。數據顯示,自2001年中國證券市場建立退市制度以來,截至目前A股市場共計94家公司退市,平均每年僅有5.5家退市,遠遠小於每年上市新股數。
注冊制是指擬上市公司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交易所對於上市公司交的材料進行完備性審核,只要不出現違規的、不符合上市的條件,都可以上市。也就是說注冊制是由市場來判斷這個公司有沒有價值,決定發行價格。注冊制是美國等成熟市場普遍實行的一種新股發行制度。但是在引入成熟市場制度的時候,要考慮到A股的實際情況,畢竟在成熟市場適用的制度在A股現階段不一定適用。
在現行審批制之下,發審委對上市的新股進行嚴格審核,審核成功之後才能夠上市,這樣可以過濾掉大部分造假的公司,或者有問題的公司。但仍然有一些公司矇混過關,在上市之後,出現業績變臉、甚至業績陷阱。如果現在實施注冊制,不進行嚴格審核,那可能會讓更多類似的騙子公司上市,這對於二級市場來說,肯定是不利的。A股市場投資者的成熟度不夠,加上在A股上市公司中,缺乏誠信的公司數量比成熟市場要多,更重要的是A股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不夠健全,即對一些違法者、造假者的懲罰力度比較低,造假者的違法成本比較低。過去這些年,A股出現了很多有問題的公司,比如最近股價暴跌的樂視網、獐子島等等,它們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在A股實行注冊制要非常謹慎。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是關系重大的一種改革,監管層一直採取很審慎的態度。改革是為了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是為了引導投資者價值投資理念。根據有關方面的表態,注冊制改革的方向不變,但是一定要考慮到實際情況,要等時機成熟之後再推出注冊制。所以在短期之內,不會推出實施注冊制。
這兩年,隨著市場的穩定,IPO已經恢復了正常。隨著發行的提速,2017年一共成功上市的IPO企業有436家,創出歷史新高,相比2016年的227宗,增長92.07%。2017年新股融資規模2,301.09億元,高於2016年的1,496.08億元,增長53.81%。可見,我國新股發行已經進入正常狀態,現階段IPO排隊的公司也在逐步消化,IPO堰塞湖問題有所緩解。值得注意的是,IPO審核從嚴成為常態,從2017年10月份新一屆發審委履職以來,IPO審核從嚴把關,過會率連創新低,甚至一度出現「六過一」、「零通過」的局面,從源頭上嚴格把關,最大程度上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現在A股市場處於從底部慢慢攀升的階段,大盤整體走勢並不強勁,而美股等海外的成熟市場已經走了八、九年的牛市,和我們關聯度最高的港股也已經走出了大牛市,可以說A股是需要悉心呵護的一個市場,牛市的基礎和牛市的信心還比較薄弱,在這個時候推遲了注冊制改革,對於市場來說,體現了管理層對股市呵護的態度,有利於A股市場逐步走強。
窮人變富人:14條建議改變你的命運!
❷ 股市連長交易時間是利好嗎
股市如果延長交易的話的確是利好,因為會吸引大把資金介入,但是中長期只是一種中性的消息,因為資金介入可能會做空
❸ 延長非公開發行股票有效期是利好還是利空
非公開發行股票有效期延後有可能是利好,也有可能是利空。
利好的話,公司得到了現金,可以擴大經營,增加流動資金,增加了公司的活力;另一方面有人(往往是大股東或者有實力的財團)願意買公司的股票,說明他們看好公司的未來,可增加全體股東(包括持有公司股票的小散戶)的信心,對二級市場的股票也有利好刺激。 但到底影響有多大,還得看當時的大勢,大勢向好,利好效應明顯,股價上漲多;大勢不好,可能影響甚微。
利空的話,可能是公司遇見什麼事情需要進行調整,重組有困難,資金緊張等,不過調整後一般也會按利好方向發展的。
拓展資料:
非公開發行股票,是指公司為內部職工參股所發行的股票,也包含一些相當於「股權式合營」的公司發給入股人的股票。相對於股份公司在社會上公開發行的可以上市交易的股票,其特點在於:對股東范圍有較嚴格限制,不在社會上進行公開發行,不能在證券交易機構上市買賣,流動性較差。
一、在我國股票市場處於始創的階段,它有如下作用:
1、提高公眾的投資意識。就全國而言,人們的金融意識、投資意識還不高,對股票這種既不確定還本、收益又無一定,風險較大的證券認識不夠深刻,有的甚至將股票與債券混淆。實行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做法,投資者對投資效果看得見,摸得到,有利於擴大股票和股票市場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培養公眾的投資意識,為股票市場的發展莫定有益的基礎。
2、充實企業自有資本金。現在,企業自有資本金不足以支撐技術改造,設備老化、工藝落後的現象不等得到迅速的改變,大大限制了企業自我發展。發行股票就可以迅速的集聚大量的資金,既能充實企業自有的資本金,又能有效地節省財政資金。在目前大規模公開發行股票還存在有一定難度的情況下,有計劃發展非公開發行股票無疑是一個有利的選擇。
3、增加職工的責任感。讓內部職工參股幾乎適合於各類的公司,而職工參股後,其所獲得的紅利與公司的效益相互關聯,風險共擔,利益同享,並能通過股東代表參與對公司管理,可以使職工更加關心公司的生產和發展情況,與公司同甘共苦,提高勞動生產率;也使公司的管理多了一種經濟手段,有助於提高公司的凝聚力,調動職工積極性。
4、有利於社會穩定。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能在社會上的證券交易機構上市買賣,只能在其公司內部有限度地進行轉讓,價格波動小,風險小,適合於公眾的心理因素。如果不是這樣,而是一下子在社會上推出大量的公開上市股票,那麼,股民們在心理准備不足屯認識不高的情形下,會很容易出現反常的行為,從而影響社會的穩定性。
二、公司延期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情況,一般是存在下列的原因:
1、第一方面是,股市行情低迷,導致沒有投資者參與認購,從而會造成發行失敗。
2、 第二方面是,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價格,高於目前的市場價格。這樣就造成非公開發行無法進行。
3、第三方面是,監管層的指導意見,提示公司不能發行。 第四方面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不想這么快公開發行股票,准備開展的一些項目,向後延期進行。
4、整體而言,延期非公開發行股票,不會對上市公司的長期基本面形成重大影響,就算是利空消息或者利好消息,都只是影響公司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從長期而言,需要關注的是公司的業績和業績成長的確定性,以及公司在行業里的地位和發展空間。
❹ 股票延長解禁時間是利好還是利空
限售股市值解禁對公司的影響需要結合不同的情況來分別討論。
1、 一般來講,如果解禁股的股東是自然人小股東。那麼為了達到套利的目的,通常都會在股票解禁後迅速拋售,因為其成本很低,套利空間非常大,而且如果存在主力想通過故意砸低股價來逼出散戶這種情況的話,股價就會跌得很慘。
2、如果解禁股股東是機構投資者或者國資股等,他們為了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有想將公司做大做好的想法,就不會大量拋售股票,希望能將股價維持在平穩的水平,甚至造成微微上漲的情形。
3、但如果是增發解禁的話,由於機構持股人在定增時一般會享受一定的折扣,這些優惠的目的就是在解禁之後能賣個好價錢,機構投資者此時會有很強的賣出慾望,所以這樣也會造成股價的下跌。
4、就投資者心態而言,如果持有者認為後市會有很好的行情,就會繼續持有受傷的股票,不會對股價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認為當前股價過高,就會有拋售的可能性;對於主力而言,要考慮到他是否持有足夠的籌碼或者目前是否有建倉的趨勢,會對股價造成或漲或跌的影響。
拓展資料:
一、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二、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三、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四、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1、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
2、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
3、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4、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5、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❺ 「A股延長交易時間」登上兩會議案,各國股市時長都是多少
一般歐洲德國,法國,英國都是8個小時,美國是6個小時,俄羅斯8個小時45分鍾,日本6個小時,香港也是5個半小時,而我們a股就4個小時。
A股交易時間短的壞處在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而且各國的股票市場有相互影響的前提下,中國的交易時間短是很不利的,因為目前A股很滬股通,滬倫通,富時50都相互關聯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A股交易時間內,外資出現大舉買入或者大舉賣出,然後等A股休市以後,其他市場再進行相反的操作,達到對沖套利的機會這樣對於A股是及其不公平的。
而且香港和國內股票市場的關聯度也非常的高,國內很多的上市企業,也有在香港上市,所以為了達到交易的統一性和公平原則,兩地的股票時間交易時間一致才是最合理的,這樣就不會出現了A股暫停交易,但是在港股的上市公司出現暴漲或者暴跌,第二天再A股的上市公司股票就不能第一時間買入或者賣出,這樣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
❻ 如果將中國股市的交易時間改為晚上,會有什麼好處
雖然說交易時間只有4個小時,但是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不止工作這幾個小時,券商、交易所、中登公司等在盤後都要處理一堆事情。比如券商的客戶經理,開盤前收集好當前的資訊,再加上看法與觀點,分別發送給每一位客戶的手機上。收盤後,客戶經理就要與存量客戶維系關系,或者開發新的客戶。
國內股市的制度不完善,交易時間短未必不是好事。目前A股是T+1的交易制度,當天買入的股票就不能賣出了,如果你在早上買入了股票,當天的其餘交易時間,不管大盤和個股表現怎樣,你都只能無動於衷,還不如早點收市。買入的個股上漲了還好,要是一路下跌,心理就會祈禱早點收市。
當然也有一個可能性,就目前來說,如果把交易時間延長,由四個小時延長到五個小時、六個小時,它其實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即意味著現在的結算規則T+1也要向T+0過渡,這樣它才有價值。
❼ 關於延長股票交易時間帶來的影響和看法。
紐交所,納斯達克的交易時間已經夠長了。美股都是6個半小時交易時間,中間不間斷。因為股市主要還是反應長期的經濟趨勢和公司經營趨勢,這么長時間已經足夠市場靈活反應了。
跟不用提我國了,我國才4個小時,港股也是今年延長了1個小時。
而小型經紀市場這個市場相對股市這個熔爐來說就是比較窄的市場了,為了更方便的反應專業市場的變化,延長時間也是很正常的。
而ECN市場這種外匯交易平台,收各國的經濟正常的影響比較大,而目前各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另外各國的經濟政策措施又大相徑庭,所以外匯市場的變化是很快的,為了降低風險,適應變化,也有延長交易時間的要求。
❽ 延長股票的增發時間,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要看增發的項目和參與增發的是機構還是大股東全包,這些東西涉及到大佬們的利益,所以一般是向他們傾斜的。一般延長是偏利好一些的,至少不是放棄了,說明還是想折騰下,呵呵。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