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一路演:新三板股票停牌轉讓的幾種情況
相信幾乎所有的資本界人士對A股停牌的條件都是有所了解的,作為沒有漲跌幅限制的新興的新三板公司在什麼情況下會勒令或者允許其停牌轉讓呢?股轉規定,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對掛牌公司股票轉讓中出現的異常轉讓行為進行重點監控,並可以視情況採取盤中臨時停止股票轉讓等措施。具體如下:
1、 什麼情況會導致暫緩清算、技術性停牌或臨時停市?
全國股轉系統規定,發生下列異常情況之一,導致部分或全部轉讓不能正常進行的,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可以決定單獨或同時採取暫緩進入清算交收程序、技術性停牌或臨時停市等措施:
1)不可抗力;2)意外事件;3)技術故障;4)股轉規定的其他情況。
轉讓異常情況處理的具體規定,由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另行制定並報中國證監會批准。
2、 什麼情況下恢復轉讓?
股轉系統對暫緩進入清算交收程序、技術性停牌或臨時停市決定予以公告。技術性停牌或臨時停市原因消除後,全國股轉系統公司可以決定恢復轉讓,並予以公告。
因轉讓異常情況及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採取的相應措施造成損失的,股轉系統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3、 掛牌公司在什麼情況下應當申請暫停轉讓?
掛牌公司發生以下情形應向股轉系統申請暫停轉讓:
(1) 預計應披露的重大信息在披露前已難以保密或已經泄密,或公共媒體出現與公司有關傳聞,可能或已經對股票轉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
(2) 涉及需要向有關部門進行政策咨詢、方案論證的無先例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重大事項,或掛牌公司有合理理由需要申請暫停股票轉讓的其他情況。
(3) 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或向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上市。
(4) 向股轉系統主動申請終止掛牌。
(5) 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
(6) 主辦券商與掛牌公司解除持續督導協議。
(7) 出現《公司法》規定的解散的情形,或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4、 掛牌公司股票暫停與恢復轉讓業務需辦理的流程?
掛牌公司股票暫停與恢復轉讓業務辦理程序如下:
1) 掛牌公司填寫《暫停(恢復)轉讓申請表》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送主辦券商審查。
2) 主辦券商審查無誤後,應於T-4日(T日為暫停或恢復轉讓生效日)下午3點前將加蓋主辦券商公章的《暫停(恢復)轉讓申請表》和其他證明材料一同傳真至股轉系統,並將所有材料的電子掃描件發至股轉系統,同事電話確認查收。
如果在T-2日後發現有誤,主辦券商應當及時聯系股轉系統,股轉系統將視情況確定處理辦法。
3) 因特殊情況,需要立即暫停股票轉讓的,掛牌公司須及時通知主辦券商,填寫《暫停(恢復)轉讓申請表》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送主辦券商審查;主辦券商審查無誤後,向股轉系統說明情況,並提交相關傳真及電子掃描材料,申請盡快暫停股票轉讓。
4) 掛牌公司或主辦券商發布股票暫停(恢復)轉讓公告的,最遲應於T-1日聯系信息公司,進行信息披露。
5) 掛牌公司暫停(恢復)轉讓生效。
❷ 哪些情況屬於北交所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北交所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可能有某一隻股票的收盤價漲幅偏離了20%,或者是連續交易日內下跌偏離了20%,那麼就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波動。具體的可以咨詢很有經驗的股民。一般來說股價的異常波動是對莊家有利的,對散戶不利。
一、 普通的股民能夠購買北交所的股票嗎?
現在北交所也成立了,很多人都會想投資相應的股票,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創業板的開通是需要一定時期內日均資產超過10萬元的,科創版則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日均資產超過50萬元,如果你想要申請購買的話,肯定是要非常有錢的。那麼普通的股民是不能直接參與交易的,因為交易所肯定是以機構為主的,投資的門檻是比較高的。成立的北交所是在以前的新三板基礎上進行的改革。這就意味著現在成立的北交所投資門檻可能會達到100萬以上,而且會不會下降是取決於北交所實際的表現以及監管層的態度的。如果你只是有一一點前想進行投資的話,最好不要選擇北交所來進行交易,可以跟著其他的股民一樣選擇一些比較靠譜的股票進行投資,不過任何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二、 股票異常波動的原因
投資股票肯定是有相應的風險的,比如說它出現了異常波動而出現異常波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短線資金的大幅炒作,或者是一些公司有重組的可能。按照交易所的規定,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的價格漲跌幅偏離值超過20%的話,肯定是會有相應的波動的。通常可能都是要停牌一個小時的,那麼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行情的話,就不要盲目的購買。
綜上所述,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要盲目的購買股票,要了解其中的行情,最好是找一個靠譜的股民帶著你,而且是不能在北交所進行購買股票的,因為北交所的門檻非常的高。
❸ 北交所股票異常波動標準是什麼
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出現異常波動的情況下,如果連續幾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偏離20%或者跌幅偏離20%,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具體可以咨詢非常有經驗的投資者。
投資股票肯定是有相應的風險的,比如說它出現了異常波動而出現異常波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短線資金的大幅炒作,或者是一些公司有重組的可能。按照交易所的規定,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的價格漲跌幅偏離值超過20%的話,肯定是會有相應的波動的。通常可能都是要停牌一個小時的,那麼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行情的話,就不要盲目的購買。
拓展資料:
一、 普通的股民能夠購買北交所的股票嗎?
北交所也成立了,很多人都會想投資相應的股票,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創業板的開通是需要一定時期內日均資產超過10萬元的,科創版則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日均資產超過50萬元,如果你想要申請購買的話,肯定是要非常有錢的。那麼普通的股民是不能直接參與交易的,因為交易所肯定是以機構為主的,投資的門檻是比較高的。成立的北交所是在以前的新三板基礎上進行的改革。這就意味著成立的北交所投資門檻可能會達到100萬以上,而且會不會下降是取決於北交所實際的表現以及監管層的態度的。如果你只是有一一點前想進行投資的話,最好不要選擇北交所來進行交易,可以跟著其他的股民一樣選擇一些比較靠譜的股票進行投資,不過任何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二、股票異常波動的原因是什麼?
可能是因為短線資金的大幅炒作,或者是一些公司有重組的可能,也可能是主力在瘋狂拉升或者控盤,導致股價大跌或者大漲,深圳證券交易所是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算異常,要停牌一個小時。
三、股票異常波動是好還是壞?
股票異常波動不是絕對的好壞,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結束上漲趨勢或是結束前期行情開啟上漲的信號。股票異常波動時莊家可能利用股價拉升出貨或者股價下跌洗盤來達成其目的。
❹ 北京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是什麼
1、交易方式:北交所股票可以採取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交易方式。
2、跌漲幅限制:北交所競價交易漲跌幅限制為30%,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上市首日跌漲幅達到或超過30%、60%時,將臨時停牌10分鍾,復牌時進行集合競價。每個交易單位為100股,每次可以增加1股。可以看出北交所的投資風險要比上交所、深交所風險更高。
3、交易時間:北交所的交易時間與其他交易所的時間一樣,每周一至周五的9:15至9:25為開盤集合競價時間,9:30-11:30及13:00-14:57為連續競價時間,14:57-15:00為收盤集合競價時間,周末及節假日休市。
4、競價交易:競價交易的單筆申報最低為100股,超過100股的申報以1股為單位遞增,賣出股票時余額不足100股是不能分開賣出,需要一次性申報賣出。
大宗交易:大宗交易需要滿足單筆申報數量最低為10萬股,或交易金額最低需要達到100萬元的要求。大宗交易的申報時間為交易日的9:15 至 11:30 ,13:00 至 15:30 ,確認時間為15:00-15:30。大宗交易成交交價格上限是前收盤價的130%或當日已成交的最高價格;成交價格下限是前收盤價的70%或當日已成交的最低價格。
5、開戶條件:要想在北交所交易,那麼需要開立證券賬戶,北交所的開戶條件是,投資者在申請開戶之前的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達到50萬元及以上,並且需要有2年及以上的證券交易經驗才可以開通北交所許可權。
❺ 新三板不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的是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異常交易監控細則[試行]》
新三板股票交易出現異常波動的,掛牌公司應當於次一交易日開盤前披露異常波動公告;如次一交易日開盤前無法披露,掛牌公司應當向全國股轉公司申請停牌直至披露後復牌。
最近(20個交易日內)3個有成交的交易日以內收盤價觸發條件:
❻ 北交所交易異常波動的標准有哪些
當個股出現以下情況時,會被認為其交易處於異常波動:
1.某隻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的以及2011年前特別處理的ST、*ST是±15%,現更正為12%。
2.某隻股票連續五個交易日列入「股票、基金公開信息」。
3.某隻股票價格的振幅連續三個交易日達到15%。
4.某隻股票的日均成交金額連續五個交易日逐日增加50%。
5.證券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為屬於異常波動的其它情況。
股票異常波動指的是股價偏離了正常范圍值,會被交易所認定是異常波動,而這個認定標准各個交易所是不一樣的,北交所相對上交所深交所來說,在異常波動方面的限制會寬松一些。當個股處於異常波動時,為了避免股票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證券交易所可以對其進行停盤操作。
出現上述,第一條到第四條的情況時,其異常波動的計算從公告之日起重新開始。上市公司因召開股東大會、公布定期報告等例行停牌時,其異常波動的計算從股票復牌之日起重新開始。
拓展資料:
1.個人投資者參與北交所市場新股申購及二級市場交易,只須符合兩個條件:
(1)申請許可權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2)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
投資者在北交所開戶需要簽署風險揭示書,在北交所開市前已開通精選層交易許可權的投資者,其交易許可權將自動平移至北交所,而且交易許可權范圍將自動擴大到創新層股票,無需投資者另行申請,不過,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基礎層資金准入門檻仍為200萬元。還有就是投資者在北交所進行打新申購之前應把申購資金存入賬戶,避免繳款失敗。
2.北交所股票可以採取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交易方式。主要交易規則如下:
(1)北交所股票開售當日無漲跌幅限制,新發售股票隔日起漲跌幅限制為30%;
(2)北交所設置了股票停牌體系,開售當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實行暫時性股票停牌體;
(3)早就開通新三板精選層管理員許可權的消費者自動升級具備北交所賬戶和交易管理員許可權,無需操作;
(4)每單申請經營規模不少於10億港元或交易量金額不少於一百萬的,可以進行大宗商品現貨交易;
(5)不斷競價期限內,對參考價申請設置規范價格上下5%的申請有效價格範圍,對市價申請選用參考價保障體系。
❼ 北交所異常波動范圍是什麼
北交所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可能有某一隻股票的收盤價漲幅偏離了20%,或者是連續交易日內下跌偏離了20%,那麼就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波動。具體的可以咨詢很有經驗的股民。一般來說股價的異常波動是對莊家有利的,對散戶不利。
拓展資料:
1. 普通投資者可以購買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嗎?
北京證券交易所也成立了,很多人會想投資相應的股票。對於投資者來說,創業板的開盤需要一定時間內日均資產在10萬元以上,而科創版則需要一定時間,日均資產在50萬元以上。如果你想申請購買,你必須非常富有。那麼普通投資者就不能直接參與交易,因為交易所必須由機構主導,而且投資門檻相對較高。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是在此前新三板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革。這意味著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投資門檻可能會達到100萬以上,是否會下降還要看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實際表現和監管部門的態度。如果你只是想在11點前投資,最好不要選擇北京證券交易所交易。你可以像其他投資者一樣選擇一些可靠的股票進行投資,但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2.股票異常波動的原因
投資股票必然有相應的風險。比如有異常波動。異常波動的原因可能是短期資金的大幅炒作或部分公司重組的可能。根據交易所的規定,如果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偏差超過20%,就會出現相應的波動。通常可能會暫停一個小時,所以如果你不了解市場,不要盲目買入。 綜上所述,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要盲目買股票。要了解市場,最好找一個靠譜的股東帶著你,不能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買股票,因為北京證券交易所的門檻很高。
❽ 新三板協議轉讓存在什麼漏洞
多隻股票價格差距巨大
按照新三板的相關規定,在協議轉讓的情況下,出現成交價格較前收盤價變動幅度超過50%的情況,新三板僅在異常交易信息中予以公告,並未要求相應掛牌企業披露異常波動公告。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炒作抬高股價尚可理解,但一分錢低價交易的動機讓人捉摸不透。對於一分錢的交易價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此低價轉讓可能會存在股權變相贈予的情況,也有可能意圖避稅。
價格發現功能被削弱
在去年8月做市商制度推出以前,新三板僅有協議轉讓交易一種方式,買賣雙方在場外自主對接形成協議後,進入股轉系統報價即完成交易。對於這種情況,有人表示理解。價格的變動體現了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認定過程,在沒有做市商參與的情況下,認定價格出現巨大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現象將損害新三板的價格發現功能。雖然做市商制度已經推出,但在掛牌企業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協議轉讓還是大部分掛牌企業會選擇的交易方式,對於偏離內在價值的交易價格,監管層應該予以關注。
制度尚存多處漏洞
對於新三板市場出現同一隻股票價格大幅變化的原因,西部證券某場外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其實這正是協議轉讓制度的漏洞。沒有漲跌幅限制、不需要披露股價異常波動原因,給了很多掛牌企業「動手腳」的空間,在不同的交易價格下,有些交易是真實發生的,有些價格是虛假的。以九鼎投資為例,目前公司股價的最高點為970元/股,如果以該價格計算,公司的市值將超過萬億元,這是不現實的,因此這個價格並不是九鼎投資真實價值的體現。
虛假價格的原因
高股價可能是公司進行市值管理的一種手段,有了比較高的估值,對公司的聲譽甚至日後的融資都有益處;而股價過低,可能是因為公司股票交投不活躍,用低成本的交易來活躍交易,提升公司的價值。在異常交易信息中,還存在買賣雙方為同一證券營業部或同一證券賬戶的情況。對此,有私募人士認為,這種現象不能排除利益輸送和意圖避稅的可能。「如果是因為逃避債務等不純的動機發動交易,而使第三方的利益受損,就會違反相關法律。另外,根據相關規定,股東轉讓限售股會繳納20%的所得稅,避稅也成了低價成交的動機。」
解決漏洞問題的有效舉措
首先,加強對異常轉讓的實時監控。日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異常轉讓實時監控指引(試行)》已經正式發布,其中規定若股票價格異常波動、股票轉讓行為異常或做市商報價與轉讓行為涉嫌違法違規的,可以採取公告轉讓雙方基本情況和轉讓相關信息、電話問詢、要求提交書面承諾、出具警示函、暫停轉讓、限制證券賬戶交易、向證監會報告等措施;應依規加強監控,防止市場異常波動給投資者帶來風險。
其次,新三板應設立漲跌停板制度。正是由於新三板不設漲跌幅限制,才使得九鼎投資出現天壤之別股價。考慮到新三板的特殊性,新三板股票當日漲跌停板價位可以設置為前一日收盤價的上下30%。
最後,新三板股票轉讓可採取多種方式。按照《細則》,股票轉讓方式包括做市轉讓方式、協議轉讓方式、競價轉讓方式,協議轉讓方式、尤其是其中的「互報成交確認申報成交」撮合方式,容易引發價格失真現象,應該控制使用,盡量採用其他方式。
❾ 新三板停牌潮來襲時好還是壞
企業長期大面積停牌,可能是新三板市場特有的現象。
新三板規定企業停牌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很多企業就「活用」規定,「原則上」無限期停牌。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截止6月23日,新三板停牌公司數量已增至880家,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企業已有179家,1.22萬人次被關其中。
長期停牌造成的「無法退出」,讓新三板投資者格外藍瘦。一般來說,「刊登重要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因IPO受理停牌」是新三板公司停牌的三大主要理由,但是有不少公司停牌的真實原因其實只是「怕交易拉低股價」。
一、880家新三板公司加入停牌行列,停牌進入加速度
停牌正成為新三板市場的一股趨勢!
根據Choice數據,2016年6月底,新三板停牌企業只有261家;2017年4月底,增加到551家;而到2017年6月23日,已經增加到了880家。
從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三板企業停牌已經進入加速度。即使剔除276家因為年報未披露而停牌的公司,5月仍有76家停牌,而進入6月,進一步增加到95家,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想離開新三板」是這股停牌潮的幕後推手之一。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880家停牌企業中,有86家就是因為要摘牌,而其中83家是從2017年才開始停牌的;還有94家企業是因為IPO被受理而停牌,其中30家是進入2017年後才停牌的。
除了摘牌和IPO,其它企業停牌原因則比較籠統,「重要事項未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是被用的最多的兩個理由。
不過對於那些長期停牌的公司來說,事情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二、179家非IPO企業停牌時間超過100天,最長的超過3年
一家三板公司停牌可以停多久?「原則上」是無限期。
股轉2015年11月發布執行了最新的停復牌操作規定,根據這份規定,「股票暫停轉讓期間,應當至少每十個轉讓日披露一次未能復牌原因以及相關事件進展」。為了解決無合理理由長期停牌的問題,該指南還增加了最晚恢復轉讓日和申請延期恢復轉讓的規定,「暫停轉讓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
請注意是「原則上」,並不是強制規定。股轉爸爸原本是出於好意,為了呵護市場,結果很多公司「活用」了股轉爸爸的好意,「原則上」無限期停牌。「甚至有公司在消除最初導致停牌的因素之後,籠統地以『 正在籌備重大事項』為由繼續停牌」,安信證券首席研究院諸海濱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像這樣長時間停牌的企業有多少呢?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新三板目前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公司已經達到179家。其中停牌時間最長的ST樺清,從2014年1月13日開始停牌到2017年6月16日,已經整整過去了1250天,超過三年。
在ST樺清面前,著名的「停牌小王子」九鼎集團也要甘拜下風,排在第二。從2015年6月8日九鼎投資借殼A股停牌開始,已經停牌739天,兩年多一點點。
其他企業也不示弱,停牌時間超過18個月的企業就有7家,停牌時間在12—18個月的企業有14家,在6—12個月區間里的企業則有77家,另外還有81家企業停牌時間在3—6個月區間里。
為什麼這些企業要長期停牌呢?
讀懂新三板研究員了解到,大部分公司的確存在影響公司股價的重要事項,不過也有部分公司只是出於「市值管理」的目的,「據我們所知,其實有的公司並不是因為有重大事項而重組,只不過怕交易拉低股價而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有的公司甚至知道我們機構要交易了,提前在我們交易前停牌了」。
三、1.22萬名「股東」被埋,等待他們的大概率還有復牌暴跌
公司長期停牌,「坑」的自然是迫切需要退出的投資者。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被關的投資者人數可不少。這179家企業掛牌初始股東為2788人次。截止目前,總股東已經達到1.50萬人次,增加了1.22萬人次。需要提醒的是,這裡面有重復的部分。
但從這些企業的歷史定增金額來看,被關的資金可不少。
截止目前,這179家企業中有100家在掛牌後發過定增,佔比達到55.86%。而且這些企業融資能力一點也不弱,融資總額達到了376億元。376億元是什麼概念,今年以來截止6月6日,新三板企業總融資額才575億元。
很多投資機構現在很難受,比如停牌已超4個月的宣愛智能,就讓「四川信託-皓熙新三板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這只基金躺了槍。這家機構2015年認購了宣愛智能230萬股,此前一直在退出,根據最新的年報數據,該信託計劃還持有宣愛智能116萬股。
有些機構在停牌股上連續「踩雷」,某機構旗下就有8隻產品買到了停牌股。
有的機構因為所投企業停牌,到期產品被迫延期。今年3月份,大業信託就發布臨時公告,稱其發起設立的「大業信託·新三板5號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將自動延期,延期的理由是「持有掛牌公司股票停盤致使信託財產無法變現」。 該信託計劃自2017年3月6日起將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
不過,好在大業信託與投資者簽訂的《信託合同》中有過約定,「如本合同約定的信託計劃終止情形出現時,信託財產因持有的掛牌公司股票停牌、市場交易量不足等原因致使無法全部變現的,則全體受益人同意本信託計劃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因信託財產不能全部變現而延期的,延期期間產生的全部信託費用由受益人承擔。」
面對投資企業的無限期停牌,投資者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我們也很困擾,只能跟企業溝通,一般情況下也會得到企業的反饋,不過什麼時候復牌不是我們能掌控的,除此之外沒有太好的辦法」,某知名投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讀懂新三板研究員表示。
不過也有股東「逼宮」成功,致使企業提前復牌的案例。2016年12月15日,停牌一年多的信中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12月16日起恢復轉讓,公告中有些「無奈」地表示,公司整改仍未完成,復牌是鑒於公司股東的訴求。
不過就算股票成功復牌,還有暴跌在等著投資者。12月16日開盤後,信中利的股價從復牌前的14元/股一路最低跌至4元/股。截至收盤,股價為5元/股,當天跌幅達到了64.29%。
這一年多來,新三板估值中樞不斷下移,投資者成了驚弓之鳥。在新三板,很多重組成功的公司也難逃復牌暴跌的命運,一般公司可想而知。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2017年1月份以來復牌的做市企業一共有70家,復牌當天股價下跌的有50家,佔比達到71.42%,這70家企業當天股價漲幅中位數為-5.87%。
那些本來就停在高位的公司,一旦復牌會怎麼樣,不敢想像,未來等待這些投資者的又將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