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股票網格交易與數學模型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600117行情 2025-05-12 15:30:12
保安法 2025-05-12 15:02:04

股票網格交易與數學模型

發布時間: 2022-07-05 01:27:04

① 網格交易法是什麼

通過朋友介紹去點金世界的易之道社區看到網格交易法,並跟著系統化的學習,深刻理解的網格交易法的來由和秘密。

很久以前有個漁民,他總是習慣徒手捕魚,但總是抓不到魚,效率很低下。有一天一個老漁民告訴他,「你做個漁網不就容易抓到魚了嗎?」漁民想,確實是這個道理,撒個漁網下去,就可以多抓好多魚!可是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用漁網捕魚並沒有按照預想的那樣抓到好多魚,他覺得很懊惱,就去問老漁民是怎麼回事?老漁民默默笑了笑,說「沒撈到魚不能怪網不行,你還得會學會如何使用它,去捕魚之前你要知道你的網是粗網還是細網,要捕的是什麼魚,如果是細網應該去河裡捕小魚,如果是粗網捕不到小魚,應該去海里捕大魚。你捕魚的手法、方式,要符合魚兒運動的規律。」所以,在交易過程中,我們除了拿到工具還不夠,還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才能夠捕到更多的魚。

漁夫用漁網將所及范圍的魚一網打盡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可以按照這種方式,設定一張目標價格網,若股票價格隨機波動時觸及我們網內的價格,就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價格上漲時就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獲利,價格回落時再買回一部分的股票,在網內不斷的買賣,不斷的獲利。

經過多年探索,資訊理論之父——申農研究出了這樣一個捕魚法寶:網格交易法,下面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申農的交易理論:在某一個價位上用賬戶資金的50%買入股票,當股票價格上漲一定幅度時就賣出一部分股票,股票價格下跌,就用剩餘資金補回部分倉位,使賬戶剩餘資金和持倉股票的市值維持在1:1的比例。

什麼意思呢,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案例進行說明,假如我的股票賬戶上有200元,用50%就是100元在1塊錢的時候建起始倉位,剩下50%也就是100元不動,於是我的賬戶上有了100元的股票和100元的現金;當股票價格漲到2塊錢的時候,之前市值100塊的股票漲到了200元,我就賣掉50塊錢的股票,這時我的賬戶上有值150塊的股票和150塊現金,賬戶資金和股票市值相等;股票跌回1塊的時候,再拿多餘現金買回股票,使股票市值與賬戶資金相等。股票價格從1塊錢漲到2塊錢再跌回1塊錢的時候,股票市值變為75元,賬戶資金為150元,賬戶總資產為225元,比最開始的200元多出來了25元,即使股票價格沒有上漲,我們也能賺到波動的錢。

申農的策略可以用兩句話來總結:

1股價漲跌是不可預測的。

2股價上漲就不斷賣出套現,股價下跌就不斷買進股票。

這就是最基礎的、最原始的網格交易模型。

申農十多年的網格交易生涯,充分驗證了網格交易邏輯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也用29%年復利增長的成績,充分驗證了網格交易法的價值。點金世界交易團隊從2016年開始探索並驗證了網格交易法,並提煉出獨創的網格交易法系統化課程,中軸交易法和波段111交易法,有興趣可以上點金世界看看哦~

② 什麼是網格交易法,怎麼運用網格交易法炒股

很多網友向我建議採用網格交易法。我先給不知道的網友簡單介紹一下,就是你給指數設立一個中樞線,我拍個腦袋,比如上證指數3000點為中樞,每跌50點就買10%,如果漲到3000點以上,每漲50點就賣10%,不設止損,不賺錢不賣。

這就是最基礎的網格交易,當然中樞線、點數(網格寬度)和百分比你可以自己調整,它屬於左側交易的一個分支。如果未來大盤行情持續震盪,那麼這套規則會不停的賺錢,但如果出現單邊行情,比如跌破2500點(巨幅虧損),或者漲到3500點之上(踏空行情),也會非常難受。

網上還有一些網格交易的變種,有的是設立止損規則,有的是在中樞線兩側分別做趨勢網格,但無論哪一種其實都逃脫不了盈虧同源的規律,你想要獲得更多收益,就必須釋放出等量的風險敞口,不可能存在低風險高收益的投機模型,那些通過過度優化跑出來的極品歷史回測收益是走火入魔。

③ 如何利用網格交易法進行股票交易

網格交易法最基本的形式是用兩個帳戶雙向交易同一種貨幣,舉例來說:
一個做多EURUSD,一個做空EURUSD。
做多的倉位手法:當前價位向上和向下每隔30點掛一張買單,獲利平倉目標30點,不設止損。如果某張買單成交後獲利平倉了,就在該買單的進入價位再掛同樣大小的一張買單。
做空的倉位手法:當前價位向上和向下每隔30點掛一張賣單,獲利平倉目標30點,不設止損。如果某張賣單成交後獲利平倉了,就在該賣單的進入價位再掛同樣大小的一張賣單。
價格在不同運動情況下的結果:
如果行情持續向上,就會在多頭倉位觸發一連串的多單獲利平倉。同時會在空頭倉位留下一串呈現為帳面虧損的空單。
如果行情持續向下,就會在空頭倉位觸發一連串的空單獲利平倉。同時會在多頭倉位留下一串呈現為帳面虧損的多單。
如果行情來回拉鋸,就會不斷地觸發多單和空單平倉,因為所有單子平倉後都重新開設,所以在一個價位可以有很多次的獲利平倉。
因為帳面虧損累積起來的速度很快,所以交易的每張單子都要很小,以保證虧損不會大到超出帳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只要風險管理的好,因為永遠只有獲利平倉而沒有止損,所以永不虧損,只有不斷的獲利平倉。

④ 股票數學模型有哪些

最經典的應該就是CAPM模型了,也叫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基本公式是:E(ri)=rf+βim(E(rm)-rf)
其中:E(ri) 是資產i 的預期回報率
rf 是無風險利率
βim 是[[Beta系數]],即資產i 的系統性風險
E(rm) 是市場m的預期市場回報率
E(rm)-rf 是市場風險溢價(market risk premium),即預期市場回報率與無風險回報率之差。

⑤ 網格交易法:數學+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

作者:..林萬佳1.林萬佳寫的的書都寫得很好,最先是朋友推薦我看的,後來就非常喜歡,他的書了。他的書我都買了,看了。除了他的書,我和我家小孩還喜歡看鄭淵潔、楊紅櫻、黃曉陽、小橋老樹、王永傑、楊其鐸、曉玲叮當、方洲、冰心、葉聖陶、金庸,他們的書我覺得都寫得很好。網格交易法數學 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很值得看,看了收益很大,價格也非常便宜,比實體店買便宜好多還省運費。書的內容直得一讀簡單而實用的實現利潤的策略,對不同價格設置買賣指令,捕捉價格的波幅,參考漁翁捕魚的傳統智慧,在股票市場布下天羅地網,捕捉股票市場的每一個獲利機會,實現超額回報。網格交易法數學 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與保本投資法不跌的股票相得益彰,列出150多個例子展示網格交易法的操作,並列出常犯的錯誤。保本投資法強調保本勝於獲利,只要把風險減到最低,回報自然會增加。本書是為增加回報而寫的,目的是在保本的基礎上實現穩定的回報。採用保本投資法與數量化投資相結合、普通投資者都可以操作的簡單易懂的客觀獲利模型。只要嚴守規則,持之以恆,必能戰勝股票市場,成為股票投資的贏家!,閱讀了一下,寫得很好,網格交易法數學 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介紹運用漁夫捕魚的傳統智慧在金融交易市場中的運用,講解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波幅操作獲利法。本書並沒有運用復雜的價值計算公式,而是運用簡單的網格決策買賣信號。本書通過對股票指數、個股、黃金、石油、期貨和外匯的歷史數據進行測試,並從2010年開始實戰操作,效果明顯。本書結合150個投資案例,教投資者如何在股票市場布網獲利,運用傳統智慧戰勝股票市場。網格交易法數學 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適合基金管理人士、機構投資管理人員、個人投資者、理論研究者及有志於從事會融投資的各界人士閱讀。,內容也很豐富。,一本書多讀幾次,。快遞送貨也很快。還送貨上樓。非常好。網格交易法數學 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超值。買書就要來京東商城。價格還比別家便宜,還免郵費,真的不錯,速度還真是快,特別是京東快遞,快得不得,有一次我晚上很晚才下單,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了,把我從睡夢中吵醒了,哈哈!真是神速,而且都是正版書。簡單而實用的實現利潤的策略,對不同價格設置買賣指令,捕捉價格的波幅,參考漁翁捕魚的傳統智慧,在股票市場布下天羅地網,捕捉股票市場的每一個獲利機會,實現超額回報。網格交易法數學 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與保本投資法不跌的股票相得益彰,列出150多個例子展示網格交易法的操作,並列出常犯的錯誤。保本投資法強調保本勝於獲利,只要把風險減到最低,回報自然會增加。本書是為增加回報而寫的,目的是在保本的基礎上實現穩定的回報。採用保本投資法與

⑥ 數字貨幣量化交易所網格交易具體是指什麼派網有哪些量化交易策略

近年來,隨著數字貨幣市場的火爆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將創新的苗頭對准了網格交易。所謂網格交易,就是首先設定價值中樞,利用「檔位」的模式對投資標的進行機械式操作,下跌時,進行分檔買入,上漲時,進行分檔賣出。在Pionex派網的機器人庫中,包含了網格交易、無限網格、追蹤止盈、借貸網路、反向杠桿網路、反向網格、分時委託、杠桿網格、極速定投和期限套利十種量化交易策略。。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⑦ 高頻網格交易策略

高頻網格交易策略是由數學家詹姆斯.西蒙斯發明的,使用高頻網格交易策略進行股票操盤可以使股票的負利率達到百分之四十左右,主要就是一種高買進低賣出的手段,但是也是有一定風險的,需要操盤手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才可以。
一、高頻網格交易策略
在高頻交易領域,雙推力、ATR、R-Break、菲力四價,空中花園等都是基於趨勢突破的策略(大於xx買入,小於xx賣出),但在突破價格的計算上有所不同。如果我們遵循這個思路,網格可以看作是一些策略的集合。通過構建不同的「異常網格」和不同的上下、上下計算方法,我們可能會抓住。
二、高頻網格交易好處
1.分批購買,提高容錯率,減少一次性投資的影響。
網格交易將資金分成多份,分批買入,大大降低了對買入點的要求。
2.在下跌時增加倉位,降低持有成本。
在集合網格中,網格交易是下跌和買入。如果一直在低位買入,即使處於持續虧損狀態,持倉的整體成本也會持續降低。一旦市場反彈,累積的較低成本很容易產生利潤。而且,網格內交易的股票一一對應,只要有反彈,就會立即賣出,滿足網格的要求,股票對應差價的利潤根本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3.操作簡單易實施,減少情緒影響。網格交易對平時時間少的上班族朋友也很友好。只要設置網格需要一些時間,接下來就是一個舒服的交易過程,等待買賣,關注市場走勢也不會花很長時間。
綜上所述,高頻網格交易策略是一種股票交易的方法,主要是使用低進高出的方法進行股票買賣的。建議大家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要注意方法。

⑧ 網格交易法:數學+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的媒體評論

喜歡做一名寬客,
是因為你可以自己掌握命運
近十年來,量化投資成為了歐美資本市場發展的熱點與焦點,發展勢頭迅猛。從2012年開始,國內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的各類論壇、會議、組織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其中2012年3月中國量化投資學會正式成立,僅僅半年,就從十幾個人的興趣小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量化投資的研究團體,會員遍及全國各地,甚至北美、歐洲、港台均有相應分會成立。
對於量化投資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我有著很深的體會。2011年年底我的《量化投資——策略與技術》一書出版後,一個月內第一版就脫銷了,說明整個市場對於量化投資方面的書籍渴求巨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量化投資學會提出編撰《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叢書》的設想,立刻得到了業內人士的熱烈響應。
林萬佳博士的《網格交易方法——數學+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一書是叢書「策略」系列的重要構成部分,本書介紹了一種短線交易的方法,即採用網格對價格的波動進行捕捉。這個網格就像漁翁的漁網一樣,將一定范圍內的魚一網打盡。
具體做法是在進貨價上下一定距離(Grid)設定限價定單,當價格觸及該價位時買賣一定數量的股票。網格交易法參考漁翁捕魚的傳統智慧,在股票市場布下天羅地網,捕捉股票市場的每一個獲利機會,實現超額回報。用網格交易法入市後可以不必理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技術分析,只要價格觸及網格,就自動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
國內的散戶主要採用的是追漲殺跌的方法,網格交易法正好與此相反,而是抄底摸頂。這種方法尤其適合在震盪行情中的短線交易,配合林博士的另外一本書《保本投資法——不跌的股票》中介紹的期權策略,將可以實現低風險條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國內市場結構主要還是以短線交易者為主,大家主要採用的還是以趨勢追蹤為主的技術分析方法,由於採用同樣策略的交易者眾多,使得獲利的難度也大大增加。網格交易法是另外一種全新的交易策略,完全可以與趨勢交易法補充應用。比如:主要的頭寸用於趨勢交易,少量的頭寸進行短線的網格交易,這樣就在不增加風險的情況下,增強收益機會。
本書列出150多個例子展示網格交易法的操作,並列出常犯的錯誤。網格交易法的入市規則與保本投資法相同,但買賣規則獨特。在升市可以獲取豐厚利潤,配合《保本投資法——不跌的股票》的看跌期權可以在跌市保本,等待反彈時機狠狠獲利。
林博士和他的團隊,用量化投資的技術,將網格交易法編寫成計算機程序,在Trade Station平台上自動執行網格交易股票買賣。對超過43隻美國最活躍的股票及ETF過去38年的歷史數據進行測試,止損點設在5%,沒有考慮看跌期權的對沖,依然獲得滿意結果。這本書提出的投資思想和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讀的教材。
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基本上已經定型,能夠讓年輕人成長的空間越來越小了。未來十年,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這個領域是少有的幾個,可以誕生個人英雄的行業,無論出身貴賤,無論學歷高低,無論有無經驗,只要你勤奮、努力。腳踏實地地研究模型,研究市場,開發出適合市場穩健盈利的交易系統,實現財務自由,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從事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這個行業,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尊嚴。
讓我們一起擁抱中國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黃金時代的到來!
丁鵬 博士
中國量化投資學會理事長
方正富邦基金公司資深量化策略師
《量化投資——策略與技術》作者
《量化投資與對沖基金》副主編
CCTV/第一財經特邀嘉賓
2012/12 北京 豐融國際大廈

⑨ 請問高手有誰知道股票數學模型怎麼做!

股票估值分類絕對估值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應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絕對估值的方法: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絕對估值的作用: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相對估值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EBITDA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對比,一個是和該公司歷史數據進行對比,二是和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對比,確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國際上的(特別是香港和美國)同行業重點企業數據進行對比。聯合估值聯合估值是結合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尋找同時股價和相對指標都被低估的股票,這種股票的價格最有希望上漲。首先建立估值體系,根據估值體系確定目標價,然後決定相應操作。一般而言,估值的基本方法可以分為以下三種:•現金流量折現法(DCF);•相對價值法;•期權估值法。在介紹基本的估值方法之前,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概念:什麼是企業價值?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根據資本市場信息或企業內部信息,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用反映企業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折現率進行折現所做的綜合判斷,就稱為企業的價值。企業價值不是用一個復雜的數學模型算出來的,算出來的只能是一種判斷,隨著在資本市場上,大家都提供一種判斷,綜合起來就大致確定出企業證券的價值,它是個波動的概念。因此,企業價值的構成要素有兩個: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以及反映企業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折現率。決定市場價值的要素,第一,要看投資者,即追求投資回報最大化的機構和個人;第二,必須要有一個現代企業,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企業必須是投資者實現投資回報的社會組織和載體;第三,就是看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第四,是基於企業內部的各種信息和資本市場信息而做出的綜合判斷。基於不同的模型,現金流量有不同的定義。但無論用何種模型對企業進行估值,一方面要看生產經營:研發、采購、製造、營銷等等。另一方面要看資本經營,怎樣把債務和權益結合起來,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這就要用生產經營得到的利潤,除以整個投資資本,得到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然後減去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因此,在估值時,既要考慮到生產經營成本,又要考慮到資本經營成本。綜合起來,對於企業的價值,最後就形成一個判斷。在進行價值評估時,國內企業存在一個誤區。國內企業常常用很多陳舊的會計方法來進行資產評估,其實這並不妥當。因為,對企業價值的評估,要用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來判斷。假如現在向投資者介紹一個投資機會:某企業有一套全新的生產線設備,生產20英寸黑白晶體管電視,准備發行1萬股普通股股票,請各位投資者來投資,錢一到,立即到人才交流中心招人,一個星期以後投產,這些資產值不值錢?投資者願不願投資?投資者肯定不願投資。但資產評估卻根據設備、廠房、折舊等一系列指標,然後根據財務規定,得出值多少錢來(見圖表1-1)。現在換一種情況,某企業想做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家電交易商,全國有2500萬網民,只要上網點擊,一周內就能把貨送到,該企業有20個計算機軟體專家,現在准備發行普通股股票融資,恐怕有人願意投資有人不願意投資,關鍵要看企業價值,即企業今後的發展能否帶來利潤。因此,對資產評估,有時可以參考,而有時概念就不是很清楚。圖表1-1價值評估不同於資產評估價值評估資產評估•用折現現金流量方法•使用來自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信息•對資產的現價進行估算•較長期的時間范疇•預測今後發展•使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一、現金流量折現法(DCF)▲基本原理任何資產的價值等於其預期未來產生的全部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用公式表示為:V=∑tCFt/(1rt)n其中:V=資產的價值;n=資產的壽命;CFt=資產在時期t產生的現金流量rt=反映預期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折現率▲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適用性和局限性現金流量折現法是基於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率的估價方法。在一定的條件下,如果被估價資產當前的現金流量為正,並且可以比較准確地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發生時間,同時,根據現金流量的風險特性又能夠確定出適當的折現率,那麼就適合採用現金流量折現方法。但現實情況往往並非如此,實際情況與模型假設條件相差越大,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運用就會變得越困難。在下列情況下,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進行估值將會遇到比較大的困難,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陷入財務困境狀態的公司公司處於財務困境狀態下,當前的收益和現金流量通常為負,並且無法預期公司未來何時會出現好轉。對於此類公司,由於破產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預測未來現金流量就十分困難。對於預期將要破產的企業,使用該方法的效果並不理想。即使對於那些預期會絕處逢生的企業而言,應用現金流量折現法時也必須要預測未來現金流量何時為正,數額多少,因為僅計算負現金流量的現值將會導致公司整體價值或股權的價值為負。•周期性公司周期性公司的收益和現金流量往往隨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經濟繁榮時,公司收益上升,經濟蕭條時則下降。很多周期性公司在宏觀經濟極度蕭條時,會與處於困境中的公司一樣,具有負的收益和現金流量。如果對這些公司運用現金流量折現法進行估值,通常要對預期未來現金流量進行平滑處理。對於此類公司,在估值前對宏觀經濟環境進行預測是必不可少的,但這種預測必然會導致分析人員的主觀偏見,並且成為影響估值結果的一個因素。•擁有未被利用資產的公司現金流量折現法反映了公司當前所有產生現金流量的經營性資產的價值。如果公司有尚未利用的經營性資產(當前不產生任何現金流量),這些資產的價值就不會體現在公司總價值中。同樣,當前未被充分利用的資產也會產生類似問題。通常可以從公司外部得到此類資產的價值,然後將其加到現金流量折現法計算出的價值之中。•有專利或產品選擇權的公司公司常常擁有尚未利用的專利或產品選擇權,它們在當前並不產生任何現金流量,預計在近期內也不能產生現金流量,但它們是有價值的。對於這類公司,現金流量折現法會低估它們的真實價值。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同樣的方法加以克服。首先在公開市場上、或者運用期權定價模型對這些資產進行估價,然後將其加入到現金流量折現法計算出的價值之中。•正在進行重組的公司正在進行重組的公司通常會出售它們的一些已有的資產,購買新的資產,並且改變它們的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一些公司進行重組時還會改變其所有權結構和管理層的激勵方案。每種變化都將使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變得更為困難,並且會影響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特徵,並進而影響折現率。歷史數據會對這類公司的估值產生誤導作用。但是,即使是對於投資和融資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的公司,如果預測的未來現金流量已經反映了這些變化的影響,並且折現率已經根據公司新的業務和財務風險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那麼仍然可以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涉及並購事項的公司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來對目標公司進行估值時,至少需要考慮與購並有關的兩個棘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購並是否會產生協同效應?協同效應的價值是否可以評估?在假設購並會產生協同效應,並且協同效應會影響公司現金流量的情況下,可以單獨估計協同效應的價值。第二個問題是公司管理層的變動對公司現金流量及其風險的影響,這一點在敵意收購中尤為明顯和重要。這些變化的影響可以而且應當體現在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及所選用的折現率中。•非上市公司現金流量折現法要求根據被估值資產的歷史價格來估算風險參數,因此,運用現金流量折現法對非上市公司進行估值時,最大的問題是公司風險的度量。由於非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交易,所以這一要求無法滿足。解決方法這一是考察可比上市公司的風險,另一個備選方法是根據非上市公司的基本財務指標來估計其風險參數。企業的價值等於以適當的折現率對該企業預期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所得到的現值,這里所產生的問題是:如何界定現金流量?什麼是適當的折現率?雖然解決這些問題的許多備選框架都能得出同樣准確的結果,但本文只推薦其中的兩種,分別稱為「自由現金流量(FCF)折現模型」和「經濟增加值(EVA)模型(又稱經濟利潤模型)」,並建議對非金融公司估值時採用這兩種模型。其他一些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各有特點,使用起來受到限制,本文不再詳細提及。1、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運用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對企業權益估值,是將企業的經營價值(可向所有投資者提供的實體價值)減去債務價值以及其它優於普通股的投資者要求(如優先股)。經營價值和債務價值等於各自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而選擇的折現率一定要反映各自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經營價值經營價值等於預期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自由現金流量(FCF)等於企業的稅後凈經營利潤加上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需求的變化、資本支出以及其它資產方面的投資。它未納入任何與籌資有關的現金流量(如利息費用和股息等)。對於這一估值模型來說,自由現金流量是正確的現金流量,因為它可以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所產生的能夠向公司所有資本(包括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供應者提供的現金流量。為了與定義相一致,用於自由現金流量折現的折現率應反映所有資本供應者按照各自對企業總資本的相對貢獻而加權的機會成本,這稱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某類投資者的機會成本等於投資者從同等風險的其它投資中得到的期望回報率。企業估值的一個新問題是企業壽命的無限期性,解決的方法是將企業壽命分為兩個時期,即明確的預測期及其後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價值可作如下表示:企業價值(FV)=明確的預測期期間的現金流量現值明確的預測期之後的現金流量現值明確的預測期之後的價值系指持續經營價值(CV),可以用簡單的公式估算持續經營價值,而無須詳細預測在無限期內的現金流量。債務價值企業的債務價值等於對債權人的現金流量按能反映其風險的折現率折現的現值。折現率應等於具有可比條件的類似風險的債務的現行市場水平。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在估值當日尚未償還的企業債務須估算價值。對於未來借款可假定其凈現值為零,因為由這些借款得來的現金流入與未來償付現金流量的現值完全相等,是以債務的機會成本折現的。權益價值企業的權益價值等於其經營價值減去債務價值以及其它優於普通股的投資者要求(如優先股),並對任何非經營性資產或負債進行調整。2、經濟增加值(EVA)模型(又稱經濟利潤模型)經濟增加值模型說明,企業的價值等於投資資本額加上預期未來每年經濟增加值的現值。即:企業價值(FV)=投資資本預期未來每年產生的經濟增加值的現值經濟增加值(EVA)又稱經濟利潤(EP),它不同於傳統的會計利潤。傳統的會計利潤扣除了債務利息,但是完全沒有考慮權益資本的成本。經濟增加值(EVA)不僅扣除了債務利息,而且也扣除了權益資本的成本,因而是一種真正的利潤度量指標。從公式的角度講,經濟增加值(EVA)等於稅後凈經營利潤(NOPAT)減去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成本。經濟增加值模型優於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因為,經濟增加值可以衡量公司在任何單一時期內所創造的價值,而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卻做不到。經濟增加值(EVA)定義如下:經濟增加值(EVA)=稅後凈經營利潤-資本費用=稅後凈經營利潤-(投資資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投資資本=營運資本需求固定資產凈值其它經營性資產凈額二、相對價值法▲基本原理在相對價值法中,公司的價值通過參考「可比」公司的價值與某一變數,如收益、現金流量或銷售收入等的比率而得到。相對價值法基於經濟理論和常識都認同的一個基本原則,即類似的資產應該有類似的交易價格。按照這一原則,評估一項資產價值的一個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找到一個由消息靈通的買者和賣者剛剛進行完交易的、相同的或者至少是相近的可比資產。這一原則也意味著被評估資產的價值等於可比資產的交易價格。然而,由於結構、規模、風險等方面的差異,實踐中找到一項直接可比的資產相當困難。處理的方法是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涉及到兩個數值,一個是價值指標,另一個是與價值有關的可觀測變數。運用相對價值法評估公司價值,需要得到可比公司的價值指標數據和可觀測變數數據以及目標公司的可觀測變數數據。用數學語言表示相對價值法有助於進一步理解和熟悉這種方法。以V表示價值指標數據,以X表示可觀測變數數據。相對價值法所依賴的關鍵假設前提是目標公司的V/X比率與可比公司的V/X比率相同,如下式所示:V(目標公司)/X(目標公司)=V(可比公司)/X(可比公司)變形可得:V(目標公司)=X(目標公司)×[V(可比公司)/X(可比公司)]只要V/X比率在各個公司之間保持常數,上式對於所有的可觀測變數X都成立。為此,在應用相對價值法時,一個關鍵的步驟是挑選可觀測變數X,要使得這樣一個變數與價值指標有著確定的關系。▲相對價值法的適用性和局限性相對價值法的優點在於簡單且易於使用。使用該方法可以迅速獲得被估值公司的價值,尤其是當金融市場上有大量「可比」資產進行交易、並且市場在平均水平上對這些資產的定價是正確的時候。但相對價值法也容易被誤用和操縱。因為,現實中絕對沒有在風險和成長性方面完全相同的兩個公司或兩種資產,「可比」公司或資產的定義是一個主觀概念。因此,在選擇「可比」公司或資產時容易出現偏見。盡管這種潛在的偏見也存在於現金流量折現法之中,但在現金流量折現法中,必須說明決定最終價值的前提假設,而在相對價值法中,這種前提假設往往不必提及。相對價值法的另一個問題是它會將市場對「可比」公司或資產定價的錯誤(高估或低估)引入估值之中。而現金流量折現法是基於特定公司自身的增長率和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它不會被市場的錯誤所影響。盡管在實際操作中還使用其它一些比率,但本文主要介紹以下四種比率:•市盈率(P/E);•公司價值/自由現金流量(EV/FCF);•公司價值/銷售收入(EV/S);•公司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EV/EBITDA)。

⑩ 網格交易法:數學+傳統智慧戰勝華爾街的內容簡介

本 書 介紹運用漁夫捕魚的傳統智慧在金融交易市場中的運用,講解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波幅操作獲利法。本書並沒有運用復雜的價值計算公式,而是運用簡單的網格決策買賣信號。本書通過對股票指數ETF、個股、黃金ETF、石油ETF、期貨和外匯的歷史數據進行測試,並從2010年開始實戰操作,效果明顯。本書結合150個投資案例,教投資者如何在股票市場布網獲利,運用傳統智慧戰勝股票市場。
本書適合基金管理人士、機構投資管理人員、個人投資者、理論研究者及有志於從事金融投資的各界人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