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的交易費用
擴展閱讀
天生紅股票價格 2025-05-03 14:14:34
羅羅公司股票代碼 2025-05-03 13:48:50
股票如何看十檔20檔 2025-05-03 13:33:17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的交易費用

發布時間: 2022-07-10 03:14:53

⑴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出售時支付相關交易費用的會計分錄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1)如果是債券投資

借:銀行存款

其他綜合收益(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貸方)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貸方也可能列借方)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

投資收益(倒擠額,可能借方也可能貸方。)

(2)如果是股權投資

借:銀行存款

其他綜合收益(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貸方)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貸方也可能列借方)

投資收益(倒擠額,可能借方也可能貸方。)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的交易費用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

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

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2、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

4、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⑵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到底是計入「成本」還是計入「利息調整」

可供出售分為債券和股票,股票記入成本,債券記入利息調整

⑶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資產成本」對不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貸款和應收款項、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取得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故,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計入成本

資料拓展

  • 資金成本包括資金籌集費用和資金佔用費用兩部分。資金籌集費用指資金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如發行股票,發行債券支付的印刷費、律師費、公證費、擔保費及廣告宣傳費。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給發行公司的手續費不作為企業籌集費用。因為此手續費並未通過企業會計帳務處理,企業是按發行價格扣除發行手續費後的凈額入帳的。

  • 資金佔用費是指佔用他人資金應支付的費用,或者說是資金所有者憑借其對資金所有權向資金使用者索取的報酬。如股東的股息、紅利、債券及銀行借款支付的利息。

網路

⑷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成本

其實原則上講,取得所有資產的成本都包括所支付的全部與取得資產相關的必要對價。
為了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是必須支付的,所以,交易費用屬於「與取得資產相關的必要對價」的一部分,因此要計入成本。
而你可能馬上要質問我,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買入時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其實原理上應該進成本的,但是因為反正它的公允價值變動馬上都要在當期計入損益,所以是在取得時直接記損益,還是等年底重估的時候再記,對當年和以後年的報表都沒有區別,所以直接省掉這個麻煩,就在購買時直接計損益處理了。

⑸ 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發生的費用應如何處理計入哪個科目

直接沖減投資收益
可以參考一下例題:
乙公司於20×6年7月13日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1000000股,每股市價15元,手續費30 000元;初始確認時,該股票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乙公司至20×6年12月31 日仍持有該股票,該股票當時的市價為16元。

20×7年2月1日,乙公司將該股票售出,售價為每股13元,另支付交易費用13 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乙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6年7月13日,購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5 030 000

貸:銀行存款 15 030 000

(2)20×6年12月31 日,確認股票價格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7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70 000

(3)20×7年2月1日,出售股票

借:銀行存款 12 987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70 000

投資收益 2 043 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5 030 000

――公允價值變動 970 000

⑹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1.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如果是股權投資則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買價-已宣告未發放的現金股利+交易費用)
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債券投資則此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應計利息
-利息調整(溢價時)
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折價時)
2.可供出售債券的利息計提
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只需替換總賬科目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調整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
(1)如果是股權投資
期末公允價值高於此時的賬面價值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期末公允價值低於此時的賬面價值時,反之即可。
(2)如果是債券投資
①期末公允價值高於賬面價值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如果是低於則反之。
②需特別注意的是,此公允價值的調整不影響每期利息收益的計算,即每期利息收益用當期期初攤余成本乘以當初的內含報酬率來測算。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一般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當初公允價值凈貶值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如果為債券工具,因價值上升反沖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股票等權益工具投資的(不含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見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講解。
6.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1)如果是債券投資
借:銀行存款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貸方)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貸方也可能列借方)      
-利息調整
-應計利息
投資收益(倒擠額,可能借方也可能貸方。)
(2)如果是股權投資
借:銀行存款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貸方)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調整額可能列貸方也可能列借方)
  投資收益(倒擠額,可能借方也可能貸方。)
關注環球網校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⑺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支付了1.5萬交易費用,這個交易費用計入什麼科目還是利息調整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初始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才計入投資收益,其他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都計入利息調整。

結轉存貨跌價准備時

借:存貨跌價准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買入時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

其實原理上應該進成本的,但是因為反正它的公允價值變動馬上都要在當期計入損益,所以是在取得時直接記損益,還是等年底重估的時候再記,對當年和以後年的報表都沒有區別,所以直接省掉,就在購買時直接計損益處理。

(7)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的交易費用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應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

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

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⑻ 金融資產中應計入交易費用的有哪些

金融資產交易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證券交易所、政府有關部門等的手續費、傭金、相關稅費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債券溢價、折價、融資費用、內部管理成本和持有成本等與交易不直接相關的費用。

即企業取得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確認金額,相關的交易費用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初始成本。



不同類金融資產交易費用的處理

(1)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資:發生的交易費用要計入「利息調整」明細;

(3)貸款和應收賬款:發生的交易費用計入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成本;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要區分是權益工具還是債務工具。如果是權益工具,應將公允價值和交易費用之和計入「成本」明細;

如果是債務工具,則將面值計入「成本」明細,實際支付的金額與面值之間的差額記入「利息調整」,因此交易費用也就倒擠到「利息調整」明細中了。

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在購入股票時,交易費用為什麼計入成本

先說3
股票哪來的利息 :P

然後說2
相似,但是你的理解也不對
這么說吧,現行准則下,金融資產後續計量有兩個口徑:公允價值 和 攤余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 和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資產負債表日都要以公允價值計量,沒錯

然後公允價值的<變動>,
交易性金融資產直接進利潤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 通過其他綜合收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不在利潤表反應

最後說1
這個和交易習慣無關,和會計處理有關
比如 你100塊錢買的金融資產 另外付交易費用5元 期末公允價值120元
在交易性金融資產條件下
即便,注意是即便,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利潤表上海市120-105=15元,
和交易費用直接進損益 沒區別

而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常的處理 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 利潤表上是0,所有者權益(投資重估儲備)15
而如果交易費用進利潤表
那麼當年就有5塊錢的損失,然後投資重估儲備是20
顯然不符合交易的實質。。。

⑽ 取得權益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發生的費用應計入哪

1.對於權益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股票,則其初始確認為:買價+相關稅費。
權益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直接計入成本。買價中包含有已經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應單獨作為「應收股利」。其核算分錄為: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買價與相關稅費之和)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
2.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債券,則成本反映面值。買價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應單獨作為
「應收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面值)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