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如說中國石油,在不同的地方上市,它的股票價格都是一樣的嗎 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是不一樣 為什麼可以
一個公司可以在世界上不同的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發行股票,是國際通行的市場規則——只要他符合某個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條件就行。所以就造就了中石油情況。說得好聽點,這是讓當地人民分享這家公司的經營成果,說得難聽點,是允許這家公司在世界各地同時圈錢。這是游戲規則,不會亂的。
由於同一家公司在世界各地之間的股票相互不能流通,所以就造成了同一票面在各地有不同的價格。如同上世紀80年代,中國國庫券在國內不方便流通時,各地的價格就不同。上海股市的「楊百萬」乘機通過「搬運」倒賣國庫券就賺到了第一桶金。後來國庫券流通方便了,就失去了這樣的機會了。可以想像,哪一天,港股和A股能夠像自由兌換港元與人民幣那樣,則A股與H股就同價了。
用供求關系來解釋同一商品(或股票面值)各地價格不同的有個隱含的大前提,就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里會是這樣。如果各地的市場是相互緊密聯通的,則大前提就失去了,這種解釋就站不住腳了。再打個比方,一隻散養土雞的價格,在偏僻的山區農村賣10元錢,但在上海要賣到25元,這在上世紀70年代是很平常的事,大背景:市場經濟幾乎沒有,不允許「投機倒把」。那時可以用農村生活水準低物價也低來解釋,也可以用當地供需關系來解釋(當地有錢人少,買雞自吃的人也少)。但現在這種情況就難得發生了。盡管當地人生活水準和買雞自吃的人都只提高了20%,但雞價卻提高了100%。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市場開放了流通性增強了,如果一旦差價這么大,必定會有人抓住這一商機搞長途販運,販運的結果會大幅抬高當地的雞價和抑制上海的雞價,這個過程持續進行,直到最終的雞價擺動到了兩地價格基本接近的平衡點。這是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假如H、A 股可以自由兌換,則香港人認為中石油只值3港元,所以H股價是3港元。而內地A股股價卻是5港元(折算後),則兩地人難道都會傻到不會博取兩地差價嗎?為什麼現在沒有發生? 還不是兩地市場是割裂的,無法自由流通的原因?
2. 公司在兩個地方上市理論上股價是不是應該一樣
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公司的股票,其估值水平與具體的市場和投資人群體有關,包括市場的制度差異和管制水平,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組織、機會成本和投資理念,結果往往不同。比如H股和A股的差異。
前提是市場是分割的,資金的出入有限制和高昂的成本,無法實現方便的套利,這種價差就可能穩定存在。一如H股和A股的長期價差。
3. 同一家上市公司,只是由於上市地點不同,股票價格卻存在重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定公允價值
分開算啊。比如,一家公司80%在A股,20%在港股。那麼把二者加權算出來就是公允價值。
4. 一家公司能同時在不同的地方上市嗎如果能的話所發行的股票價格是不是都一樣啊
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上市,比如有些上市公司同時發行A股(大陸)和H股(香港)。發行價格不同,幣種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