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行情就是經濟的晴雨表
擴展閱讀
股票如何看時分圖 2025-05-16 04:40:52
基金公司買的最多的股票 2025-05-16 04:39:53
查找公司股票代碼 2025-05-16 04:32:39

股票行情就是經濟的晴雨表

發布時間: 2021-06-02 14:47:49

① 為什麼說股票是經濟的晴雨表

經濟好 股票市場交易活躍 人們都願意買

如果經濟下滑 就沒什麼人買了

② 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一般情況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個比喻是正確的。因為股市是融資平台
將投資人與企業鏈接起來,成為資本的水池。水池越滿,企業發展就不會缺乏資本。
因此,經濟振興期,股市參與人數多,資本活躍,股市長紅。經濟蕭條期,資本退潮,股市低迷。
但中國股市例外。

③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嗎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理論上來講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可以超前的反應經濟預期,但在實際當中並不是這樣的,中國的股市還不完善,中國十幾年來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但是股市的走勢和經濟的走勢並不一樣,比如說2008年金融危機中,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9%,但是中國股市卻大跌了60%,從這點上來說中國經濟和股市股指並沒有直接聯系,股指的漲跌對經濟並沒有直接影響,但是長期影響是一定有的,只有當中國股市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市場後,股指對經濟的反映意義才比較深遠。

④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為何A股卻不是我國經濟的晴雨表呢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個觀點沒毛病,但這個觀點只能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現實的A股市場並非如此,用在現實股市行情是錯誤的。

國家經濟好股市行情也好,這個觀點用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與股市都是認可的,但唯獨用在A股市場是例外的,A股行情跟我國經濟增長率脫軌的,並不是成正比例關系,下面可以用實際數據來分析

我國過去十年GDP數據

我國過去十年GDP都是呈現上漲趨勢,GDP一年比一年高,持續保持中高速的增長。

下面具體來看一下我國2009年~2019年的GDP數據:

我國經濟增長率不斷地走高,而我國股市的不斷地有走低,並沒有跟隨經濟上升而上漲,經濟增長率與股市行情成了反比例效果。

總結分析

根據我國過去10年時間的GDP漲幅,以及過去10年時間的A股行情,經濟中高速增長,股市中低速下滑,兩者之間的走勢是反比例的,完全否定了股市是經濟晴雨表的觀點,所以理論上這句話是對的,現實生活中這句話是錯誤的。

⑤ 如何理解股票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時代精神-重溫楚門的世界!沉迷於媒體大量製造的肥皂劇新聞資訊的人們 請醒醒!這句話肯定又是媒體瞎炒出來的 勿信!!!
股票市場根本不能反映國民經濟 尤其是在中國 因為中國股票極其混亂 次序也亂 好比中國足球 充滿了。。。各種規則 便在美國也只能有限的反映宏觀經濟 而且只能是核心行業 汽車石油IT等等 這是個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個記者提出的理論
如果您堅持您的理論的話 請看下面的網頁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7042501111.html

⑥ 股市晴雨表 到底是股市可以預測經濟還是反映經濟呢

一、
國家的經濟是由眾多的企業事業所形成支撐,當大都企業的運營水平上升,就可以帶動經濟的上漲,反之就會放緩經濟增長速度甚至經濟衰退.股市是由許多的企業上市所構成的一個比較集中體現經濟水平的地方,當企業贏利或者倒退時,直接表現在股價的波動上,當大部分企業都在快速增長時,股價一定會逐步上漲,而大多數的企業快速增長也正是經濟上漲的信號.由於經濟的增長或衰退有個滯後性,而率先直接引起股價波動的就是上市公司的直接運營情況,因此整體股市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反應出經濟形勢的.因此可以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在股市上,由於投機和人為的炒作,個別股票和版塊可能與總形勢走勢不同,但是大體上還是可以反映出經濟形勢
但是這個說法是有待商榷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卻不這么認為,他做股市投資只研究公司價值,而不去理會宏觀經濟走勢的。早在1999年巴菲特就為此寫了一篇長文,專門論述這個問題,文中指出,1964年道瓊斯工業指數是874點,17年後,也即1981年,道指仍然是875點!17年竟然原地踏步。但是GDP呢?在這17年期間,GDP增長了370%!更有意思的是下一個17年,就是1981年至1998年,情況卻來了個大逆轉,GDP增長不足300%,股市增長卻超過10倍! 國內市場人士對宏觀經濟研究的重視,源於2008年初和2009年初宏觀經濟的劇烈波動,並導致了股市大幅度震盪。這兩次大波動,很多人吃了大虧,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投資者似乎學乖了。 短期看,投資者似乎學到了一點教訓,長期來看,其實什麼也沒有學到。到了2010年和2011年,特別是今年,宏觀經濟走勢相對而言在大家預料之中,但卻無法根據經濟走勢推演出大盤走勢來,晴雨表又一次失真了。任爾東南西北風,大盤就是上下來回震盪,尤其是銀行和地產板塊,上上下下來回在箱體裡面走了四五次。
按照巴菲特的看法,短期而言(一至三年),是不太可能通過預測宏觀經濟的走勢來推推測股市的走勢的。道理也很簡單,如果可以的話,那這個世界股市投資做得最好的就是經濟學家了。但巴菲特的觀點很多人並不認同,尤其是那些自上而下的宏觀投資者,他們堅信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抓住經濟的走勢,就能較為成功地把握股市的脈搏。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二、
《股市晴雨表》是漢密爾頓寫的,說明了隱藏在道氏理論背後的基本原則: 任何人所了解、希望、相信和預期的任何事都可以在市場中得到體現。 市場中包含三種趨勢——日常趨勢、次級趨 勢和基本趨勢——只有基本趨勢才是對長期 。投資者真正有用的。 道氏工業和運輸業平均指數的運動是分辨市場未來走趨的關鍵。 《股市晴雨表》是現代道氏理論得以發展的源泉。它在問世時就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啟發性和重要性

⑦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7)股票行情就是經濟的晴雨表擴展閱讀

股市的變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

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⑧ 股市真的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嗎

理論上說是的,國民經濟增長會帶動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提高,在保持行業毛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響應的公司凈利潤也會隨之提高。如果股票價格隨著公司的凈利潤一起相應變動,那麼股票的價格起落大致就能反應經濟景氣不景氣。
而中國的市場比較特殊,首先它不算是有效市場,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在上市公司一上市的時候就被高估,而部分股票限制流通則更加加劇了這個問題。在一個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里,價格是談不上有效的,這是制度上的問題。雖然現在有融資融券,但其實融券還是太貴而且太難,像張家港行或者第一創業這種公司,如果當時可以融券,它們的價格就會受到來自各方套利資金的壓制,比如買其它券商空第一創業,買其它銀行空張家港行,那麼它們的股價的波動性就不會像這樣高。這是首先第一個定價有效性的問題。
其次,中國市場是一個明顯的資金推動性市場。只要有資金導入,不管業績怎樣,就可以漲。這一點可以在中國其它的市場看到樣本,比如房地產市場,或者期貨市場等等,它反應的其實更多的就是一種貨幣現象當然可能也不僅僅是貨幣現象。但是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當有資金大幅流入股票市場的時候,不管是因為大家真的看好還是因為憋的原因,它就可以在業績表現平平的時候上漲,就比如2014年上證指數起來的那一波,其實當時上市公司的業績真的不怎麼樣,而偏偏2018年雖然環境惡劣,但事實上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還在創歷史新高,而市場的估值卻越來越低。你可以說是因為受到大家對未來預期不樂觀限制,也可以找到其它理由,而事實上就是下跌就是下跌最好的理由,根本無需解釋。
當然中國市場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極其缺乏成長性的,甚至有不少破壞市場的公序良俗的企業,這些大家都很清楚就不再多說。
所以像股票市場這種東西,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不要墨守成規,用事實去套理論,也不應隨波逐流,人雲亦雲。像中國的股票市場,不管是經濟景氣不景氣,其上證指數回報十幾二十年來都不如貨幣基金,跟不上通脹水平,這肯定是不正常的。至於市場未來的表現,大家就見仁見智了。

⑨ 關於股票是經濟晴雨表的問題!!!

其實股指確實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個說法我很贊同,據12個新興市場的統計,股指是經濟的預期,股指會在經濟衰退前6至9個月甚至是一年時間開始逐漸往下走低,同時也會在經濟開始復甦6至9個月甚至是一年時間逐漸節節攀升,近期股指上證指數的走勢和美股的走勢就很好的代表了。
根據我的統計上證指數幾乎和全球股指都在07年10月份開始走低,在07年10月其實經濟是一片大好的,那為什麼會逐漸走低呢,原因是已經在開始08年的經濟衰退做出了表現,從全球金融風暴08年9月算起,剛好是1年左右。近期滬指的反彈其實很充分了說明了中國在09年的經濟回暖是肯定的。真正要算百姓過好好日子就從11月份的反彈開始算起不超過一年,那就是09年年末左右了,也就是即將進入2010年才能就業環境才能好轉。經濟才能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