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維亞康姆b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當天賣股票的錢能買股票 2025-05-08 19:30:18
公司股票是否影響利潤表 2025-05-08 19:30:18

維亞康姆b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5-05-08 09:23:00

1. 維亞康母公司是干什麼的

說到國際傳媒巨頭,一定得提到維亞康姆。這艘傳媒娛樂航空母艦在創新、推進與傳播娛樂、新聞、體育和音樂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財富》雜志把維亞康姆公司的股票列為二十一世紀前十年中最值得購買的十大股票之一。

一、今日之維亞康姆

維亞康姆(Viacom)為世界各地的廣告商提供了第一大的平台
它在廣播電視、戶外廣告和在線等領域都有不凡的表現,維亞康姆旗下擁有CBS、MTV、尼克隆頓(Nickelodeon)、VHI、BET、派拉蒙(Paramount)、無限廣播、國家廣播公司(TNN)、鄉村音樂電視(CMT)、娛樂時間(Showtime)、布洛克巴斯特(Blockbuster)等知名公司。

維亞康姆可以說是包括了傳媒、娛樂的各個領域。1992年收購了派拉蒙,1999年收購CBS,多樣化的領域使維亞康姆收入來源十分豐富。維亞康姆2000年的總收入為200多億美元,全球員工達12萬多,其擁有的版權數有50萬個。維亞康姆年收入的33%來自它的電影製片廠,33%來自音樂、錄像租賃業務以及主題樂園,18%來自廣播,14%來自出版業。

維亞康姆(Viacom)持有的股份如下:

13家美國電視台;

美國及全球有線新聞網,包括MTV全球網、CBS、M2、廉價電影節目(Nickelodeon)、Showtime、Tvland、派拉蒙網及VH1;

(與時代華納)持有喜劇中心頻道50%股權;

電影、錄像及電視生產,包括派拉蒙影片;

Blockbuaster錄像及音樂商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錄像製品租賃店;

5家主題樂園;

圖書出版,包括西蒙-舒斯特(Simon&Schuster)、麥克米蘭;

持有美國有線網50%的股權,擁有最大的美國有線頻道觀眾群,以及美國網拉丁美洲網(USNetworkLatinAmerica);

(與Chris-craft產業)持有美國UPN電視網50%的股權;

持有Spelling娛樂電視生產公司75%的股權。

維亞康姆(Viacom)的合資公司、資產股份或長期獨家戰略聯盟包括:時代華納、新聞集團、環宇、寶麗金、索尼,柯斯(Kirch)等;

電訊或信息公司中有Nynex、Sprint。

二、維亞康姆的發展戰略

維亞康姆的增長戰略是雙向的:

第一、它執行一種闖勁十足的方針,利用公司范圍內交叉促銷來提高銷量。1995年,音樂電視不斷為電影《獨領風騷》(Clueless)做廣告和宣傳的經驗證明是無價的。同樣的戰略也被用於以電影為根據拍攝的派拉蒙電視節目。西蒙-舒斯特正在籌劃出版廉價電影節目的圖書以及一套以音樂電視人物為根據的叢書「Beavis&Butthead」。維亞康姆還計劃出版一套以派拉蒙電影人物為根據的喜劇圖書,同時考慮創造一種唱片標簽以便開發音樂電視的品牌。從1997年開始,派拉蒙將每年推出三種廉價電影節目以及三部音樂電視電影。總裁雷石東在1996年說:「我們剛開始意識到派拉蒙和Blockbuster兩公司合並的好處。」

第二、維亞康姆的海外業務是多樣化的,包括電視網、電影推銷、錄像租賃、電視節目推廣、圖書出版、在線、影劇院業務和戶外業務。在向海外發展過程中,最具潛力的是有線與衛星運營這兩塊。目前MTV在近1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億多用戶,並仍在持續發展。尼克隆頓(Nickeloden)也在海外擁有了3億用戶。維亞康姆開展海外業務有三條經驗:

A、注重開發新市場的潛能。B、繼續保持內容的本土化宗旨,使推廣的品牌內容與當地人的文化品味與感受相吻和。C、利用新技術,積極發展互動式新媒體平台,為手機、個人數據輔助設備和個人電腦提供內容服務。

維亞康姆已確定了在全球發展的計劃,明確的目標是,近年內其40%的收入須來自美國以外。就像一位華爾街的分析家所說的那樣,雷石東想讓維亞康姆與新聞集團及時代華納「在同一個國際球隊中打球」。雷石東及維亞康姆決策階層的一位隨員曾在1996年的前六個月穿行於歐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以尋求生意合作。他們最顯著的成就就是達成了一項協議,在5年內花費15億美元為柯斯的歐洲電視網,包括柯斯的DF1數字電視服務體系提供節目。維亞康姆還與斯堪第納維亞的Kinnevik及由Bertelsmann擁有部分股權的法國TPS數字電視服務體系做過類似的生意。目前,維亞康姆在歐洲有一個勢力強大的發行站,用以輸出自己的產品。自1992年以來,維亞康姆將75000萬至10億美元之間的投資用於國際擴張。維亞康姆的一位主管說:「我們不會把腳離開加速器。」Blockbuster計劃到2000年會單獨花費6億多美元把美國以外的音像店從1000家增至4000家,目的在於有效地控制全球音像租賃零售市場,然後拓展到其他零售領域。由於美國市場已經飽和,維亞康姆期望「要讓美國人整天泡錄像的現象全球化」。

由於和環宇合資,使得維亞康姆成為西歐最大的電影劇院擁有者之一,並計劃進一步向其他地區拓展。維亞康姆打入全球電視系統的惟一項目是與科威特合資興建的海灣DTH小型數字衛星。

盡管維亞康姆竭力投資發展的是全球電視,但它還是迫切希望看到它的主要頻道能在全球范圍內採用有線及衛星體系。維亞康姆正在創建一系列派拉蒙新頻道以便利用派拉蒙的儲備來提供電影及欄目。維亞康姆的戰略就是要利用合資公司、當地合夥人及其他媒體巨頭,開發更多的新頻道;它在亞洲和寶麗金有一合資企業;在英國與新聞公司有一合資企業。維亞康姆還將其高品質的頻道娛樂時間(Showtime)及美國網(USNetwork)推向全球市場,這兩套頻道在拉美覆蓋面都很廣。美國網拉美(USNetworkLatinAmerica)台已有了450萬用戶。維亞康姆擁有兩件主要武器,廉價電影節目和音樂電視(MTV)。廉價電影節目在全球一直很有影響,在1996年及1997年,拓展到了除南極以外的每一個大陸,並以多種語言播送節目。它已在全球少兒電視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覆蓋了全球70多個國家的9000萬電視用戶,而在美國已有6800萬用戶,完全控制了少兒電視領域。

音樂電視(MTV)是全球優秀的音樂電視頻道,已覆蓋了全世界的95000萬用戶及幾十個國家。1996年維亞康姆宣布進一步著重拓展全球運作的計劃。音樂電視還以「極限」運動作為特色,以與新聞集團及迪斯尼的娛樂體育網(ESPN)相競爭。此外,音樂電視全球的頻道都在播放幾部動畫片,並通過獨立的廣播公司播放。音樂電視採用新的數字技術可以廉價製作出適於全世界不同地區及國家的欄目。它將此種新的數字技術提供給廣告商。在亞洲,它早已擁有了三家與眾不同的音樂電視頻道,其中一家用中國普遍話播放。由於它有近乎壟斷的實力,在每年400億美元的全球音樂貿易中音樂電視已成為一支主要力量。在歐洲它面臨著Viva的挑戰,Viva是一家由五家最大的音樂公司合辦的頻道;在亞洲它受到第五頻道的挑戰,第五頻道是一家由新聞集團聯合其他幾家主要音樂公司合辦的。鑒於有線新聞網及娛樂體育網都對競爭做出響應,音樂電視打算通過增開更多的音樂頻道,以及進一步量身定做其欄目內容以及適合當地的需要,這樣來對付它們的挑戰。

維亞康姆在新技術使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傳媒娛樂業的前列。維亞康姆旗下的MTV開通了「MTV直播」,這一寬頻服務使MTV通過個人電腦這一途徑,來到更多的受眾中。維亞康姆為新媒介平台量身定做了內容服務,它認為PC寬頻的內容服務對象是我們的下一代,這幫年輕人對互動娛樂充滿了興趣。寬頻服務運用最先進的互動技術,使觀眾在一天中任何時間都可看到演唱會、演奏會現場。觀眾只要點擊滑鼠,便可了解到音樂新聞、藝術家近況,或是欣賞最新流行音樂。而互動娛樂的精華在於觀眾的參與。通過「MTV直播」,觀眾可以自己製作音樂錄音或錄像,將合成的音樂傳送給「MTV直播」里的主持人,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觀眾是節目組成的一部分。

PC寬頻服務將給維亞康姆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其中包括加入寬頻服務申請費、CD和音樂會門票銷售等收入,同時PC寬頻服務也擴大了維亞康姆與廣告合作夥伴的合作機會。

三、維亞康姆在中國

1995年,維亞康姆通過旗下的MTV全球網與中國開展節目交換的形式進入中國,目前與一些地方電視台合作開辦了四檔節目,每周16個小時左右向超過38家電視台播放,觀眾達到4000萬。據維亞康姆中國區總裁李亦非介紹,從2001年5月1日起,MTV全球網旗下的Nickelodeon將每天在中國100多個頻道播出30分鍾,而且他們還打算引進VH1。Nickelodeon是全美所有電視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頻道,占據兒童節目市場的50%以上;VH1是專門針對25~45歲觀眾的音樂頻道。(新聞實踐 吳飛)

2. 維亞康母中國的網站是什麼

說到國際傳媒巨頭,一定得提到維亞康姆。這艘傳媒娛樂航空母艦在創新、推進與傳播娛樂、新聞、體育和音樂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財富》雜志把維亞康姆公司的股票列為二十一世紀前十年中最值得購買的十大股票之一。

一、今日之維亞康姆

維亞康姆(Viacom)為世界各地的廣告商提供了第一大的平台,
它在廣播電視、戶外廣告和在線等領域都有不凡的表現,維亞康姆旗下擁有CBS、MTV、尼克隆頓(Nickelodeon)、VHI、BET、派拉蒙(Paramount)、無限廣播、國家廣播公司(TNN)、鄉村音樂電視(CMT)、娛樂時間(Showtime)、布洛克巴斯特(Blockbuster)等知名公司。

維亞康姆可以說是包括了傳媒、娛樂的各個領域。1992年收購了派拉蒙,1999年收購CBS,多樣化的領域使維亞康姆收入來源十分豐富。維亞康姆2000年的總收入為200多億美元,全球員工達12萬多,其擁有的版權數有50萬個。維亞康姆年收入的33%來自它的電影製片廠,33%來自音樂、錄像租賃業務以及主題樂園,18%來自廣播,14%來自出版業。

維亞康姆(Viacom)持有的股份如下:

13家美國電視台;

美國及全球有線新聞網,包括MTV全球網、CBS、M2、廉價電影節目(Nickelodeon)、Showtime、Tvland、派拉蒙網及VH1;

(與時代華納)持有喜劇中心頻道50%股權;

電影、錄像及電視生產,包括派拉蒙影片;

Blockbuaster錄像及音樂商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錄像製品租賃店;

5家主題樂園;

圖書出版,包括西蒙-舒斯特(Simon&Schuster)、麥克米蘭;

持有美國有線網50%的股權,擁有最大的美國有線頻道觀眾群,以及美國網拉丁美洲網(USNetworkLatinAmerica);

(與Chris-craft產業)持有美國UPN電視網50%的股權;

持有Spelling娛樂電視生產公司75%的股權。

維亞康姆(Viacom)的合資公司、資產股份或長期獨家戰略聯盟包括:時代華納、新聞集團、環宇、寶麗金、索尼,柯斯(Kirch)等;

電訊或信息公司中有Nynex、Sprint。

二、維亞康姆的發展戰略

維亞康姆的增長戰略是雙向的:

第一、它執行一種闖勁十足的方針,利用公司范圍內交叉促銷來提高銷量。1995年,音樂電視不斷為電影《獨領風騷》(Clueless)做廣告和宣傳的經驗證明是無價的。同樣的戰略也被用於以電影為根據拍攝的派拉蒙電視節目。西蒙-舒斯特正在籌劃出版廉價電影節目的圖書以及一套以音樂電視人物為根據的叢書「Beavis&Butthead」。維亞康姆還計劃出版一套以派拉蒙電影人物為根據的喜劇圖書,同時考慮創造一種唱片標簽以便開發音樂電視的品牌。從1997年開始,派拉蒙將每年推出三種廉價電影節目以及三部音樂電視電影。總裁雷石東在1996年說:「我們剛開始意識到派拉蒙和Blockbuster兩公司合並的好處。」

第二、維亞康姆的海外業務是多樣化的,包括電視網、電影推銷、錄像租賃、電視節目推廣、圖書出版、在線、影劇院業務和戶外業務。在向海外發展過程中,最具潛力的是有線與衛星運營這兩塊。目前MTV在近1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億多用戶,並仍在持續發展。尼克隆頓(Nickeloden)也在海外擁有了3億用戶。維亞康姆開展海外業務有三條經驗:

A、注重開發新市場的潛能。B、繼續保持內容的本土化宗旨,使推廣的品牌內容與當地人的文化品味與感受相吻和。C、利用新技術,積極發展互動式新媒體平台,為手機、個人數據輔助設備和個人電腦提供內容服務。

維亞康姆已確定了在全球發展的計劃,明確的目標是,近年內其40%的收入須來自美國以外。就像一位華爾街的分析家所說的那樣,雷石東想讓維亞康姆與新聞集團及時代華納「在同一個國際球隊中打球」。雷石東及維亞康姆決策階層的一位隨員曾在1996年的前六個月穿行於歐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以尋求生意合作。他們最顯著的成就就是達成了一項協議,在5年內花費15億美元為柯斯的歐洲電視網,包括柯斯的DF1數字電視服務體系提供節目。維亞康姆還與斯堪第納維亞的Kinnevik及由Bertelsmann擁有部分股權的法國TPS數字電視服務體系做過類似的生意。目前,維亞康姆在歐洲有一個勢力強大的發行站,用以輸出自己的產品。自1992年以來,維亞康姆將75000萬至10億美元之間的投資用於國際擴張。維亞康姆的一位主管說:「我們不會把腳離開加速器。」Blockbuster計劃到2000年會單獨花費6億多美元把美國以外的音像店從1000家增至4000家,目的在於有效地控制全球音像租賃零售市場,然後拓展到其他零售領域。由於美國市場已經飽和,維亞康姆期望「要讓美國人整天泡錄像的現象全球化」。

由於和環宇合資,使得維亞康姆成為西歐最大的電影劇院擁有者之一,並計劃進一步向其他地區拓展。維亞康姆打入全球電視系統的惟一項目是與科威特合資興建的海灣DTH小型數字衛星。

盡管維亞康姆竭力投資發展的是全球電視,但它還是迫切希望看到它的主要頻道能在全球范圍內採用有線及衛星體系。維亞康姆正在創建一系列派拉蒙新頻道以便利用派拉蒙的儲備來提供電影及欄目。維亞康姆的戰略就是要利用合資公司、當地合夥人及其他媒體巨頭,開發更多的新頻道;它在亞洲和寶麗金有一合資企業;在英國與新聞公司有一合資企業。維亞康姆還將其高品質的頻道娛樂時間(Showtime)及美國網(USNetwork)推向全球市場,這兩套頻道在拉美覆蓋面都很廣。美國網拉美(USNetworkLatinAmerica)台已有了450萬用戶。維亞康姆擁有兩件主要武器,廉價電影節目和音樂電視(MTV)。廉價電影節目在全球一直很有影響,在1996年及1997年,拓展到了除南極以外的每一個大陸,並以多種語言播送節目。它已在全球少兒電視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覆蓋了全球70多個國家的9000萬電視用戶,而在美國已有6800萬用戶,完全控制了少兒電視領域。

音樂電視(MTV)是全球優秀的音樂電視頻道,已覆蓋了全世界的95000萬用戶及幾十個國家。1996年維亞康姆宣布進一步著重拓展全球運作的計劃。音樂電視還以「極限」運動作為特色,以與新聞集團及迪斯尼的娛樂體育網(ESPN)相競爭。此外,音樂電視全球的頻道都在播放幾部動畫片,並通過獨立的廣播公司播放。音樂電視採用新的數字技術可以廉價製作出適於全世界不同地區及國家的欄目。它將此種新的數字技術提供給廣告商。在亞洲,它早已擁有了三家與眾不同的音樂電視頻道,其中一家用中國普遍話播放。由於它有近乎壟斷的實力,在每年400億美元的全球音樂貿易中音樂電視已成為一支主要力量。在歐洲它面臨著Viva的挑戰,Viva是一家由五家最大的音樂公司合辦的頻道;在亞洲它受到第五頻道的挑戰,第五頻道是一家由新聞集團聯合其他幾家主要音樂公司合辦的。鑒於有線新聞網及娛樂體育網都對競爭做出響應,音樂電視打算通過增開更多的音樂頻道,以及進一步量身定做其欄目內容以及適合當地的需要,這樣來對付它們的挑戰。

維亞康姆在新技術使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傳媒娛樂業的前列。維亞康姆旗下的MTV開通了「MTV直播」,這一寬頻服務使MTV通過個人電腦這一途徑,來到更多的受眾中。維亞康姆為新媒介平台量身定做了內容服務,它認為PC寬頻的內容服務對象是我們的下一代,這幫年輕人對互動娛樂充滿了興趣。寬頻服務運用最先進的互動技術,使觀眾在一天中任何時間都可看到演唱會、演奏會現場。觀眾只要點擊滑鼠,便可了解到音樂新聞、藝術家近況,或是欣賞最新流行音樂。而互動娛樂的精華在於觀眾的參與。通過「MTV直播」,觀眾可以自己製作音樂錄音或錄像,將合成的音樂傳送給「MTV直播」里的主持人,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觀眾是節目組成的一部分。

PC寬頻服務將給維亞康姆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其中包括加入寬頻服務申請費、CD和音樂會門票銷售等收入,同時PC寬頻服務也擴大了維亞康姆與廣告合作夥伴的合作機會。

三、維亞康姆在中國

1995年,維亞康姆通過旗下的MTV全球網與中國開展節目交換的形式進入中國,目前與一些地方電視台合作開辦了四檔節目,每周16個小時左右向超過38家電視台播放,觀眾達到4000萬。據維亞康姆中國區總裁李亦非介紹,從2001年5月1日起,MTV全球網旗下的Nickelodeon將每天在中國100多個頻道播出30分鍾,而且他們還打算引進VH1。Nickelodeon是全美所有電視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頻道,占據兒童節目市場的50%以上;VH1是專門針對25~45歲觀眾的音樂頻道。(

3. 會計怎麼合理避稅

無實際賣出的售出法
以下簡介兌現股票而不產生資本利得稅的做法。若擁有價值2億美元公司股票的企業高管,想要兌現股票而不想產生約3000萬美元的資本利得稅時,他可以考慮以下避稅辦法。
1、以股票為抵押物,從投資銀行借入約2億美元資金。他就此擁有了現金。
2、為凍結抵押股票價值,他可進行買賣股票的「買權」或「賣權」操作。這是授予他在一段時間後,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買入和賣出股票,為現金作保障的期權。
3、他既可以選擇還款,也可以繼續持有。若繼續持有,他會喪失股票的所有權。課稅只會在初始借款數年後才發生。但借入的資金在此期間為他帶來更大收益。
操作者需注意的是,稅務局已向億萬富翁菲利普-安舒茲(Philip Anschutz)和清晰頻道通信公司(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的共同創始人之一,麥克庫姆斯(Red McCombs)發出了挑戰。聯邦稅務法院法官去年裁定,安舒茲在2000-2001年間的交易中,共欠繳9400萬美元稅款,安舒茲對此裁定進行上訴。麥克庫姆斯上月決定和解此爭議。有提供專業稅收法律意見的律師認為,法院雖出現類似案件,但此避稅策略仍很活躍,效果良好。
以合夥企業兌現權益避稅
一種可讓不動產所有者兌現,而無賦稅義務的合夥性質企業。
若兩人組建了合夥制企業,各擁有1座價值1億美元辦公樓的半數權益,並有1位股東想要兌現,這意味著他可獲5000萬美元的現金,並產生750萬美元的資本利得稅。他需要採取的避暑辦法是:
1、將不動產所有權轉為債務,即合夥企業借入5000萬美元,將其投入一間新的合夥制子公司。
2、新合夥的子公司將5000萬美元貸給任一家企業3年,以換回3年期債權。
3、合夥制母公司將其在子公司的權益再轉給欲兌現的合夥人。到此為止的情形是,欲兌現的合夥人已持有5000萬美元的債權,而非不動產,實際結果是兌現了其擁有的50%的合夥制母公司的權益。
4、當債權在3年後到期償還時,欲兌現者擁有100%的,持有5000萬美元現金的合夥子公司,而不會產生任何資本利得稅。
5、當這筆現金留在企業中時,可將其投資或以抵押方式放貸出去。在欲兌現者身故後,其權益可讓後人繼承和兌現,或免稅售出。欲兌現者的身故,讓遞延賦稅義務消失,因稅法中規定,繼承人無需承擔此前的資本利得稅義務。
操作者應注意,波士頓富豪、不動產開發商Arthur M.Winn使用了此避稅手段。聯邦稅務法院法官最終裁定,該做法某一階段完全合法,但其他階段有爭議,需要與政府達成和解。
設立信託避遺產稅
以下簡介如何避開遺產稅,把股票的未來收益傳給下一代的辦法。
在股市投資了數百萬美元的富有父母想要把未來投資收益留給子女,但還想要避未來收益帶來的遺產稅問題。辦法如下。
1、父母可首先設立贈予人保留年金信託(grantor retained annuity trust,GRAT),並開列受益子女名單。
2、父母可按照自己的意願向GRAT放入一大筆資金。在現有GRAT條款規定下,放入GRAT的本金加利息,在經過預先確定的時期後必須全部轉回到父母名下。
3、這筆資金獲得的超過利息部分的收益,是允許留在信託內,並可永遠免予遺產和贈予賦稅而讓下一代繼承。
已採取此方的企業高管有,通用電氣CEO傑夫里-伊梅特(Jeffrey Immelt);耐克CEO菲爾-耐特(Philip Knight)和摩根斯坦利CEO詹姆斯-戈爾曼(James Gorman)。
利用特定信託「凍結」資產價值
以下簡介如何「凍結」資產價值,讓稅收無法吞噬資產的未來增值。
富有夫婦總想把價值可能高達1.5億美元,持有各種股票並產生收益的合夥投資綜合資產留給後代。他們還可能想在去世前的20年內,以當時價值凍結這筆資產,讓這筆財產的未來升值遠離它,以規避可能產生的高達5000萬美元的聯邦遺產稅。他們可採取以下方法做到這一點。
1、首先設立一個不完全產權贈予信託(intentionally defective grantor trust, IDGT)。這對夫婦可向該信託轉入在未來2年內免除贈予稅,最高限額為1000萬美元的資金,並開列受益子女名單。
2、信託隨後可通過以向父母借款方式,把這筆資金作為從父母處購入他們的合夥權益的預付款,但父母合夥權益會對該信託使用資產的方式和范圍做限制,由此削弱合夥權益的價值,譬如可能會削弱33%.這使得該信託有能力僅以1億美元購入價值1.5億美元的合夥權益的資產。
3、父母合夥投資綜合資產帶來的收入有助於償還以上借款。而收入產生的所得稅由父母承擔。它特別適合於贈予財產避開贈予稅。
4、在以上債權債務關系結束後,信託實際擁有了價值1.5億美元,減去9000萬美元債務和利息,加上在此期間的資產增值。信託以不產生聯邦遺產稅的方式,把對1.5億美元資產產生的所得賦稅的擔憂徹底消除干凈。
以股票期權控制繳稅節奏
股票期權可讓企業高管以很有價值的方式來調整自己收入所得稅高低。
企業高管在洽談自己未來數年聘用合同時,企業僱主可能會提出一部分薪酬以大量股票支付。但誰也不會願意為這些股票承擔賦稅。
因此,更好的辦法是採用股票期權。高管們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將有選擇購入作為其薪酬一部分的股票與否的權利,而且他在此期間還無需繳納相應的所得稅,除非他在期權到期前行權。這意味著他們在控制著自己何時和如何繳稅。這種方法不是凍結薪酬,而常是大蛋糕。甲骨文CEO勞倫斯-埃里森(Lawrence J.Ellison)去年的薪金僅25.01萬美元,但公司給付的期權價值高達6194.65萬美元。
採取這種避稅方式的有如下63家著名大型企業高管。但因篇幅有限,僅列舉15家國內最熟知的企業。
1.甲骨文的勞倫斯-埃里森
2.維亞康姆(Viacom)菲利普-陶曼(Philippe Dauman)
3.波音的吉姆-邁克納尼(Jim McNerney)
4.摩托羅拉的桑傑-賈(Sanjay Jha)和格雷格-布朗(Greg Brown)
5.聯邦快遞的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
6.星巴克的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
7.強生公司的威廉姆-韋爾登(William Weldon)
8.迪斯尼的羅伯特-艾格(Bob Iger)
9.杜邦公司的柯愛倫(Ellen Kullman)
10.Adobe公司的山塔努-納拉延(Shantanu Narayen)
11.可口可樂的穆泰康(Muhtar Kent)
12.eBay的約翰-道納豪(John Donahoe)
13.霍尼韋爾的高德威(Dave Cote)
14.洛克希德-馬丁的鮑伯-史蒂文森(Bob Stevens)
15.德州儀器的譚普頓(Rich Templeton)等
利用賬面虧損
利用,而非拋售價格跌破投資成本的股票,以調整繳稅的多寡。
若投資者賣出一類股票獲得資本利得收益,他可能還有其他一些被套股票,若出售後者,他會實現虧損,以抵消先前的收益,而無需繳納任何稅收。但無人願意虧損賣出。因此,投資者可利用如此虧損,而不實際拋出被套股票來避稅。要記住的是,稅務機構禁止投資者以虧損沖抵收益,然後又在30天內購回股票的做法。以下為解決方法。
1、投資者至少在計劃出售已可獲利股票之前的31天,買入同等數量的被套股票。
2、投資者買入新購入股票以當前價格確定的賣出期權,並賣出買入期權,這將保護投資者免受購入新股下跌帶來的虧損。
3、投資者至少應在31天之後拋出此前被套的股票。他現在只出現稅收意義上的虧損(tax loss),而無購入新股股價下跌的風險。
巧用合夥經營套現
利用一份出售,但並不真實出售不動產契約來避開相關稅收。
若某投資者擁有價值1億美元的可帶來定期收益的不動產,將其完全折舊,使其應納稅額降至零。這意味著避開了潛在的1500萬美元的資本利得稅。這位欲兌現的投資者可採用以下辦法。
1、所有者不是直截了當地出售不動產,而是先與一個買家組成合夥制企業。
2、不動產所有者將資產注入合夥企業。買家可以現金或是其他不動產入伙。
3、新的合夥企業以不動產為抵押物從銀行借入9500萬美元(按法律規定,欲兌現的投資者必須在合夥企業中保留一定比例權益,因此未按1億美元價值借款)。
4、合夥企業隨後把借入資金轉給欲兌現者。
注意:9500萬美元在此只能被看作以不動產為抵押物的貸款,而不是銷售所獲價款。從征稅角度看,欲兌現者在技術上不是出售不動產者,因此潛在的相關稅收都遞延。
利用終生壽險(permanent life insurance)避稅
投保所謂的終生壽險實際上包含了避稅好處。一些億萬富翁想要投資,但不需要近期的定期收益,並希望避開投資獲利後的稅收,可採納此法。
保險業有不少避稅類型產品。許多所謂的終生壽險產品包括帶有投資產品的身故受益功能。其收益和身故受益是免交所得稅的。若此類險種為一類信託機構持有,也可免交遺產稅。保險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任何高收益資產避稅計劃的重要一部分內容。
在個人養老賬戶上想辦法
有稅務顧問建議,應盡早將普通退休賬戶(IRA)轉為羅斯退休賬戶(Roth IRA)
高收入納稅人現在可考慮把普通IRA轉為Roth IRA.前者允許進入賬戶的養老金減扣賦稅,但在提取時需繳稅,而後者是進入賬戶的養老金需繳稅,但提取時免稅。新舊賬戶的轉換,會依照新轉換成Roth IRA賬戶價值徵收一次性稅賦。因此,稅務專家建議,高收入者應在2013年前把他們的普通IRA轉為Roth IRA,因為,那時的普通所得稅率可能上調。
1、假如某人擁有價值400萬美元退休賬戶。
2、把該賬戶平均分為4個普通賬戶,每個價值100萬美元
3、此人在下年初把4個賬戶都轉為Roth IRA
4、稅務機構允許納稅人可在最長的21個月內重新恢復原態。轉換者可在此期間觀察這4個賬戶價值的漲跌狀況。例如,有兩個子賬戶從100萬美元上漲至200萬美元,而另兩個從100萬美元跌至零。因為,普通IRA已一分為四,此人會對下跌為零的2個子賬戶改變想法,並將其轉回普通IRA.由此,此人所欠稅賦只與那兩只價值上升賬戶有關,與跌為零的賬戶無關,讓其稅賦減半。21個月的觀察期,消除了想以現階段納稅,來換取未來無稅增值做法的風險。
設計遞延繳稅薪酬計劃
把大量收入置入遞延薪酬計劃內意味著今後數十年的免稅增值。企業高管們都夢想著高額收入,但又不想對工資和現金形式的獎金課稅。
他們可以採取策略,選擇把大部分所得置入遞延薪酬計劃中。此類計劃可讓工資和獎金在未來數十年內以遞延稅賦方式增值。
據來自美證交會的申報文件顯示,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到2010年末時,其計劃中的價值已高達8800萬美元;維亞康姆的伊萬-賽登伯格(Ivan G.Seidenberg)的計劃中約達6200萬;傑富瑞集團(Jefferies Group)的CEO理查德-漢德勒(Richard B.Handler)的計劃中有2.25億美元。這都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他們為此未繳納過一美分的所得稅。
以人生謝幕避開稅賦糾纏
病痛煎熬至2010年辭世的富豪們很慶幸。父母的成堆財富,讓子女們可能受益。艱難捱到2010年的億萬富翁的財產繼承人,是以悲傷心情享受著小特權,因為2010年無遺產稅。
近期辭世的富豪們有職業棒球大聯盟紐約洋基隊老闆喬治-斯坦布瑞納(George Steinbrenner);德州石油大亨丹-鄧肯(Dan L.Duncan)和紡織業大亨羅傑-密里根(Roger Milliken)。

4. 什麼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即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則(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EMBA、CEO必讀12篇及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二八定律對企業管理的啟示及對管理者組織決策的影響有所介紹。
理論來源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份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系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系。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系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二八現象

1.管理學:通常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項目[2];這個80/20定
二八定律圖示
二八定律圖示
律被一再推而廣之--經濟學家說,20%的人手裡掌握著80%的財富。有這樣兩種人,第一種佔了80%,擁有20%的財富; 第二種只佔20%,卻掌握80%的財富。
2.心理學: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類80%的智慧,他們一出生就鶴立雞群。
3.日常生活中的「二八法則」:以下是二八定律在生活中的體現: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賺錢--------80%的人脖子以下賺錢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負面思考
20%的人買時間----------------80%的人賣時間
20%的人找一個好員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別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業----------------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視經驗--------------80%的人重視學歷
20%的人認為行動才有結果------80%的人認為知識就是力量
20%的人我要怎麼做才有錢------80%的人我要有錢我就怎麼做
20%的人愛投資----------------80%的人愛購物
20%的人有目標----------------80%的人愛瞎想
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20%的人在放眼長遠------------80%的人只顧眼前
20%的人把握機會--------------80%的人錯失機會
20%的人計劃未來--------------80%的人早上起來才想今天幹嘛
20%的人按成功經驗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20%的人做簡單的事情----------80%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辦到------------80%的人不可能辦到
20%的人記筆記----------------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響--------80%的人受失敗人的影響
20%的人狀態很好--------------80%的人態度不好
20%的人相信自己會成功--------------80%的人不願改變環境
20%的人永遠贊美、鼓勵--------------80%的人永遠漫罵、批評
20%的人會堅持--------------80%的人會放棄
20%的人敢於面對困難--------------80%的人逃避現實[3]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為的80%;
——20%的汽車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1]
——20%的已婚者,占離婚人口的80%(那些不斷離婚的人,扭曲了統計數字);
——世界上大約80%的資源,是由世界上20%的人口所消耗;
——世界財富的80% 為20%的人所擁有;
——80%的能源浪費在燃燒上,只有其中的20%可以應用到車輛中,而這20%的投入,卻回報以100%的產出;
——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中,20%的人口與20%的疾病,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
——20%的產品或20%的客戶,為企業賺得約80%的銷售額;
總而言之,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的這種不平衡關系,可以分為兩種不同類型:
多數,它們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
相關理論

「長尾理論」被認為是對傳統的「二八定律」的徹底叛逆。[1]如右圖所示,橫軸是品種,縱軸是銷量。典型的情況是只有少數產品銷量較高,其餘多數產品銷量很低。傳統的二八定律(或稱20/80定律)關注其中紅色部分,認為20%的品種帶來了80%的銷量,所以應該只保留這部分,其餘的都應舍棄。長尾理論則關注藍色的長尾巴,認為這部分積少成多,可以積累成足夠大、甚至超過紅色部分的市場份額。但也有很多失敗者並沒有真正理解長尾理論的實現條件。[1]
2定律法則
編輯

國際上有一種公認的企業定律,叫「馬特萊定律」(Pareto principle),又稱「二八定律」。
一是「二八管理定律」。企業主要抓好20%的骨幹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數帶動80%的多數員工,以提高企業效率。
二是「二八決策定律」。抓住企業普遍問題中的最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決策,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應。
三是「二八融資定律」。管理者要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經營的重點項目,以此不斷優化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是「二八營銷定律」。經營者要抓住20%的重點商品與重點用戶,80%的銷售額來自於20%最優秀的營銷人員。滲透營銷,牽一發而動全身。
五是「二八利潤定律」。80%的公司利潤來自20%的重要客戶,其餘20%的利潤則來自80%的普通客戶。[3]
總之,「二八定律」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用戶、關鍵項目、關鍵崗位。通過調查和分析,得出無論是國際發達的傳媒業,還是處在上升階段的中國傳媒業,都在很多方面呈現出「二八定律」,具體如下:
技術法則
傳媒業的產值80%來自技術設備業,只有20%來自內容產業。國際上將信息技術產業、新聞業和娛樂業統稱為大媒體業。通常所說的軟體其實是大媒體產業的硬體。只有對信息技術高度重視,加強研發,才能引領大媒體時代,並佔領制高點。
市場法則
傳播學原理體現了:在產品同質化的形勢下,方便是產品被選中的決定性因素。電視行業普遍認為,互動電視用機頂盒來完成觀眾與節目的互動,但電視與簡訊互動的成功,再一次重復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網路領域,也是簡訊、游戲等方便、低價的產品超越電子商務業務。
娛樂法則
傳媒內容業20%的產值在新聞,80%的產值在娛樂。美國的新聞廣播電視網ABC、NBC、CBS、CNN悉被娛樂巨頭收購。即使單純的新聞業也出現嚴重的娛樂化態勢。新聞集團的收入結構是這樣的:40%來自新聞業,60%來自娛樂業,其中新聞部分主要來自其大眾性報紙。維亞康姆、時代華納、迪斯尼、貝塔斯曼、威望迪環球、索尼等巨頭的業務80%以上都集中在娛樂領域。
副業法則
傳媒業20%的收入來自主業,80%的收入來自相關商品開發。相關商品開發是指以內容主題、角色、影像、形體、名號、事件、創意為藍本設計、製造、銷售相關商品。相從而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貴賓法則
二八定律圖示
二八定律圖示
給一個公司帶來80%利潤的是20%的客戶。按照這個原則,如果能把這20%的客戶找出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對於公司的發展和業績的增長無疑是最大的幫助。雖然大眾傳媒娛樂的主力消費者是最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但這不妨礙「二八定律」的應驗。首先,面向大眾的產品,其收益80%的來自20%的客戶,這在傳媒業界是個常識。其次,80%的收益來自20%的市場,如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購買力比重就超過全國50%。再次,面向20%的大客戶的媒體價值很高,如探索品牌就位居全球十大品牌之列。[2]
品牌法則
20%的強勢品牌,佔有80%的市場份額。一般來說,第一品牌的市場佔有率比第二品牌高出一倍以上,在行業中是價值最大的品牌。在網路界,三大門戶網站無論是在吸引力方面,還是收入方面都占據網路產業的絕大部分。
「二八定律」之所以得到業界的推崇,就在於其提倡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經營方略,確定了傳媒業的視野。要用好「二八定律」,傳媒業首先弄清楚企業中的20%到底是哪些,從而將自己經營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這20%的重點經營要務上來,採取有效的傾斜性措施,確保重點方面取得重點突破,進而帶動全面,取得傳媒經營整體進步。[4]
3現實意義
編輯

[1]
80/20法則不僅在經濟學、管理學領域應用廣泛,它對我們的自身發展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會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上,要學會抓主要矛盾。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學會合理分配的時間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還不如重點突破。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的方面,這20%的方面又能帶動其餘80%的發展。
二八定律可以解決的問題:時間管理問題、重點客戶問題、財富分配問題、資源分配問題、核心產品問題、關鍵人才問題、核心利潤問題、個人幸福問題等等。以下從企業和個人生活兩個角度探討二八定律的運用:
企業運用

二八定律建立以風險為導向內部控制框架。步驟如下:
戰略目標
一般企業都會有一個中長期的總體戰略目標,可以運用樹狀分析法,細化分解企業總體戰略目標:首先在各個運營單位的層面上分解形成相應的運營單位目標,然後按照部門設置將每個運營單位目標分解為部門目標,再按照業務流程將部門目標分解為流程目標。通過層層分解,最終把企業總體戰略目標分解為金字塔形的目標體系。
二八定律圖示
二八定律圖示
識別風險
建立目標體系後,運用80/20法則識別和確立主要風險。首先,按目標體系識別各層級目標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並廣泛、系統地收集與風險因素相關的內、外部信息,並對可能導致的各種潛在風險事件及影響後果分門別類地進行分析。其次,採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逐個或逐類評估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及其影響程度,並按照優先原則劃分和確立必須進行管理和控制的20%的主要風險。
內部控制
(1)確定風險管理范圍和控制力度。企業根據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力計算將20%主要風險降至可接受程度的成本,並結合企業管理能力、人力、財力等綜合因素,確定風險管理范圍和控制力度等。
(2)確定應採取的應對策略。企業依據風險管理范圍和控制力度,通過對政策規定、業務流程、人員崗位、信息系統等採取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建立預防性、檢查性和糾正性的風險控制機制,在特定的范圍內控制主要風險;同時,對控制措施盡可能採取程序化的控制工具或手段,對不能採取程序化控制:亡具或手段的控制措施建立相應的監控機制。
(3)實現成本和效益平衡。《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第三條指出,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5]可見,建立內部控制框架所採取的控制措施只要能合理保證控制目標實現即可,不需要加大投入以期絕對避免各種風險的發生。所以要把握好成本效益的「度」,實現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財務管理
當代的財務管理正在發生這樣一種變革:財務管理將其關注的焦點,由交易的過程和控制,轉向提供決策支持和更深入的制定全球戰略。所以高水平的財務管理必然要求站在戰略的高度,在分析各種因素對資金流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80/20法則是分析式的方法。80/20法則認為不論是時間、組織、市場或是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家公司。事物都只有20%的精髓,大部分活動對於所與達到的目的而言並無實質貢獻。所以一個優秀的財務戰略制定者應該懂得尋找和發掘那些重要的20%,充分利用它,並且砍掉無用的80%。80%的時間會把20%的時間趕跑,80%的資產花去了所留給另20%資產的資金,[2]為80%活動所花的心力,少了力氣放在更重要的20%上。
投資活動
投資活動是企業生產經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關繫到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關繫到企業的社會信譽和綜合財務實力。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必須對企業的長短期投資做深入的分析評價,以確定最有利的投資方案。在投資中,會發現有趣的80/20現象:20%的投資項目吸收了80%的資金,另20%的資金分散在80%的項目中。或者20%的資本帶來了80%的利潤,而另80%的資本卻只收到20%的利潤。[5]
這種不平衡來自於投資報酬率和資本成本率的高低,並且還受到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制約。所以在制定投資決策中就必須認真分析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市場環境,用回收期法,凈現值法,內部收益法,獲利能力指數法等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正確估計項目的收益和風險。提高資金的投資回報率,不斷提高企業價值,實現財務管理的整體目標。從長期的投資組合所得的財富中,80%的財富來自於20%的投資,選擇這20%的投資是非常重要的,選定之後,就要盡可能多地關注它們。好比傳統的智慧教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籃子,但80/20法則卻要求小心選一個籃子,將你所有的蛋放進去,然後仔細地盯緊它。
營運資金
在營運資金的管理中,也要注意運用80/20法則。如在處理應收賬款時,可以發現往往80%的應收賬款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客戶中,其餘20%的應收賬款則分散於80%的小客戶中。所以在制定信用標准適應區別對待。如果對這幾個大客戶能加強重視,認真評估信用風險,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那麼就可以提高應收賬款的利用效率。在存貨管理中廣泛應用的ABC控製法也是80/20法則在營運資金管理中的實際應用。ABC分析法的實質是在於抓住重點,區別對待,分類控制,管好用好資金。按企業的物質品種以所佔用資金的大小進行分類排隊,把他們分為ABC三類。A類物質數量最少,但佔用資金比重大,因此應嚴格控制。B類物質較A類多,價格較低,原則上不要求同A類存貨那樣,可以實行一般控制。c類物質種類繁多,但價格低廉,佔用資金很少,因此可實行適當放鬆控制。
A
10%~15%
80%
B
20%~30%
15%
C
60%~65%
5%
財務分析
比率分析是現代企業財務分析中一種常用的有效方法。它包括反映企業變現能力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反映負債情況的資產負債率,負債/權益比率,已獲利息倍數;據美國一項調查表明,在公司目標中出現各項比率指標的頻率為:每股收益佔80.6%,債務,權益比率佔68.8%,稅後權益收益率佔68.5%,流動比率佔62.0%,稅後凈利潤率佔60.9%,股利支付率佔54.3%,稅後總投入資本收益佔53.3%,稅前利潤率佔52.2%,應收款周轉天數佔47.3%,稅後資產收益率佔47.3%,[6]其中,這10項最有可能被納入公司目標的比率中有6項是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
市場營銷
一、產品受眾
運用80/20法則,首先可以發現針對大量使用者的營銷意義。[3]
根據使用產品的數量或頻率,可以將顧客分為;少量使用者、中等使用者和大量使用者。大量使用者雖然在所有使用者中所佔的比例較小,但其消費量卻非常大。美國學者針對幾種日用品消費情況的研究表明了這一結果,如在香波市場中,大量使用者和少量使用者的使用量分別佔79%和21%,在啤酒市場中兩者的使用量分別佔87%和13%。顯然香波公司應努力吸引個大量使用者—每天洗發和每次用量較多的消費者.而不應花費過多的精力去吸引幾個少量使用者.啤酒商也應該以大量飲酒者作為目標顧客,而不是把目標對准偶爾品嘗啤酒的消費者因為贏得一個大量使用者所獲得的銷售量是很多個少量使用者的總和。
很多企業認識到了大量使用者的重要意義,他們根據顧客的購買數量和頻率制定不同級別的獎勵制度來吸引大量使用者購買如採用數量折扣等促銷方式,有些企業還專門針對大量使用的顧客設立大客戶部專門負責對這一消費群體的營銷。同時企業還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引導顧客適當增加使用量,讓少量使用者逐漸轉變成大量使用者.以達到較快增加銷售量的目的。
二、.老顧客
運用80/20法則,還可發現針對老顧客營銷的意義。長期來在生產觀念和產品觀念的影響下.企業營銷人員關心的往往是產品或服務的銷售.他們杷營銷的重點集中在爭奪新顧客上。其實,與新顧客相比.老顧客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精明的企業在努力創造新顧客的同時.會想辦法將顧客的滿意度轉化為持久的忠誠度像對待新顧客樣重視老顧客的利益把與顧客建立長期關系作為目標老顧客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
1.老顧客可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首先.老顧客的長期重復購買是企業穩定的收入來源,老顧客的增加對利潤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
2.老顧客可以給企業帶來間接的經濟效益。老顧客的推薦是新顧客光顧的重要原因之一。個人的行為必然會受到各種群體的影響,其中家庭.朋友領導和同事是與其有經常持久相互影響的一個重要的參考群體。同時.隨著對各種商業媒介信任度的降低。
3.大量忠誠的老顧客是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相對於新顧客來說.忠誠的老顧客不會因為競爭對手的誘惑而輕易離開與顧客之間的長期互利關系是企業的巨大資產.它增強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力,尤其是急劇變化的市場中,市場份額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由此可見.老顧客給企業帶來了豐厚而穩定的利潤。能成功留住老顧客的企業都知道最寶貴的資產不是產品或服務.而是顧客,所以.盲目地爭奪新顧客不如更好地保持老顧客。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了老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他們把建立和發展與顧客的長期關系作為營銷工作的核心,不斷探索新的營銷方式,比如在競爭激烈的航空業、商業等領域留住老顧客已經成為企業戰略的主題。
三、關鍵顧客
運用80/20法則還可以幫助企業挖掘出一些關鍵顧客的價值.在營銷過程中.企業不僅要對顧客進行量的分析而且還要進行質的分析。有些關鍵顧客.或許他們的購買量並不太,不能直接為企業創造大量的利潤卻可以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國內頗具實力的名牌犬企業.所以企業應該努力爭取得到一些有較大影響力的關鍵顧客。不過他們往往在購買過程中比較挑剔.購買程序也比較煩瑣.企業可能要付出更大的營銷努力才能得到少量的訂貨因此.平時就要注意苦練內功,不斷提高競爭力。
運用80/20法則的營銷策略的核心是在對顧客價值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對顧客進行細分根據顧客重要程度合理分配營銷力量從全局的角度設計持久穩鍵的顧客發展戰略.運用80/20法則的營銷策略其高明之處在於運用了全新的思路.成功f構關鍵是要確定帶來80%利潤的20%的顧客在哪裡並且留住他們。
人力資源
許多企業都面臨著眾所周知的管理困境,特別是20%的核心員工離職的問題。
一方面由於冗員問題使得企業的包袱越背越沉,人工成本不斷攀升。另一方面,核心員工的大量流失嚴重地削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得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處於被動的局面。
員工的頻繁離職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關鍵的業績優異的核心員工離職,往往會給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段永平當年的出走成就了一個」步步高」,卻使」小霸王」陷入了困境。所以,一旦發現核心員工有離職傾向,能夠挽留一定要盡力挽留。核心員工一旦決定離職,科學地進行離職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一般員工,也就是企業員工的80%,離職行為首先發生的頻率就較少,即使發生一些,如果在冗員范圍內,才是值得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學習的做法。
管理是一門科學,但它更是一門藝術,80/20法則運用到核心員工管理中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只有海納百川敢於創新,才能在管理的實踐中找到最佳的方案。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員工實行分類管理,特別是對企業的核心員工,要結合80/20法則,從崗位安排,薪資設計以及離職管理等方面做好核心員工的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二八法則的道理在於,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佔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4]
股市應用
股市中有80%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0%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結果是只有那20%投資者能長期盈利,而80%投資者卻常常賠錢。20%賺錢的人掌握了市場中80%正確的有價值信息,而80%
警惕股市二八現象
警惕股市二八現象
賠錢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用心收集資訊,只是通過股評或電視掌握20%的信息。當80%人看好後市時,股市已接近短期頭部,當80%人看空後市時,股市已接近短期底部。只有20%的人可以做到鏟底逃頂,80%人是在股價處於半山腰時買賣的。[1]
券商的80%傭金是來自於20%短線客的交易,股民的80%收益卻來自於20%的交易次數。因此,除非有嫻熟的短線投資技巧,否則不要去貿然參與短線交易。只佔市場20%的大盤指標股對指數的升降起到80%作用,在研判大盤走向時,要密切關注這些指標股的表現。股市中20%的機構和大戶佔有80%的主流資金,80%的散戶佔有20%資金,所以,投資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資金的動向,才能穩定獲利。
成功的投資者用80%時間學習研究,用20%時間實際操作。失敗的投資者用80%時間實盤操作,用20%時間後悔。股價在80%的時間內是處於量變狀態的,僅在20%的時間內是處於質變狀態。成功的投資者用20%時間參與股價質變的過程,用80%時間休息,[4]失敗的投資者用80%時間參與股價量變的過程,用20%時間休息。流傳最廣的一句說法是:「80%的收入來源於20%的客戶.」也稱為20/80法則。
中國股市常說的二八現象其實就是20%的股票漲,80%的股票跌或不漲。
在調整市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在上漲,而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下跌。而許多投資者一直忙忙碌碌,頻繁地進進出出,一年到頭不但弄得身心疲憊,且虧損累累,真是費力不討好。真正的高手在這種市道中大量的時間都在休息,耐心地等待,待到機會出現時就動若脫兔,並一刀見血,決不拖泥帶水。幾個回合下來後,就取得了可觀的收益。這樣不但輕松自如,取得了不菲收益的同時,還享受了股市賺錢的樂趣。
滬深股市十三年來,每年都有一次賺錢的機會(即使在1993年大盤指數跌去80%的情況下,也出現過一次大反彈),只是機會大小不同。為什麼仍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虧錢,就是對進出的時間把握得不好。在賺了錢後,不把利潤鎖定,在大盤見頂時還在頻頻出手,結果要麼在大盤的下跌中被深套了,要麼在不斷割肉的過程中虧損加劇了。當其徹底弄壞了心態,膽子變小而不敢再貿然出手的時候大行情卻來了,他卻踏空了。這種惡性循環就是很多失敗者的普遍特點。[7]
時間管理
明確態度、再排定先後順序,定出遠期和近階段
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
目標;
重新審視工作時間表,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要毫不留情的拋棄低價值的活動;
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核心理念:人類社會20%的資源,與80%的資源活動有關。
應用要決:要事第一,重要產品第一,關鍵人物第一,核心環節第一。
應用領域: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企業經營、組織管理。
總結
總之,80/20法則是分析式的方法。80/20分析法的用處是讓人注意到造成某種狀況的關鍵原因,也就是找到那些導致80%產出的20%投入,假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了80%的啤酒,那麼這部分人應該是啤酒製造商注意的對象,盡可能爭取到這20%的人來買,最好能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啤酒消費。同樣的,當一家公司發現,80%的利潤來自20%的產品,那麼這家公司應該盡全力來銷售高利潤的產品。
沒有任何一種活動不受80/20法則的影響。一位著名的管理學家說過,成功的人若分析自己成功的原因,就會知道80/20法則是成立的,80%的成長活力和滿意來自於20%的對象,公司至少應知道這20%是誰,才會清楚看到未來成長的方向。
生活運用

80/20 思想如果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幫助人們改變行為並把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80/20思想的行動結果就是使人們以少獲多。使用 80/20 思想,必須不斷自問:20%為什麼能導致80%。
以下是在生活中,運用二八定律的步驟:
1.設定目標
進入20%。
2.制定計劃
要遵守下列事項:
鼓勵特殊表現,而非贊美全面的平均努力;
尋求捷徑,而非全程參與;
選擇性尋找,而非巨細無遺的觀察;
在幾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現;
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機會。[3]
當我們處於創造力巔峰,幸運女神眷顧的時候,務必善用少有的「二八定律」。
行動
開始行動,注意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