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柴動力和濰柴動力區別
目前來看,兩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一、什麼是全柴動力?
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600218),是安徽省內燃機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機械工業500強企業。
二、全柴動力股票的價格如何?
目前這只股票的價格是14.38,元,均價是14.15元,最低是13.70元,最高是14.46元
、什麼是濰柴動力?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HK2338,SZ000338),由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境內外投資者創建而成,是中國內燃機行業在香港H股上市的企業,也是由境外回歸內地實現A股再上市的公司。
2021年3月30日,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濰柴動力」)披露了2020年公司的業績情況。2020年濰柴動力實現營業收入1974.9億元,同比增長13.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1億元,同比增長1.12%。
三、濰柴動力的股票價格如何?
濰柴動力的股票代號是000338,這只股票的價格是19.90,最低是19.14元,最高是20.22,
預計中報業績:凈利潤39.8億元至45億元,增長幅度為50%至70%,基本每股收益0.5元至0.56元 ;日線突破了30日線、60日線和120日線和250日線,目前回踩企穩中。
四、濰柴動力未來前景如何?
濰柴動力股票近期的平均成本為25.26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多頭行情中,並且有加速上漲趨勢。該公司運營狀況良好,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短期趨勢:市場單邊上漲中,可短期持有為主,小心回調。中期趨勢:有加速上漲趨勢。長期趨勢:迄今為止,共68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1.03億股,占流通A股2.42%。
❷ 濰柴動力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可以長期持有。
該行對內地重型卡車今年行業銷量預測調整至140萬輛,同比下降13%。雖然今年首季重型卡車行業銷量同比大幅增長94%,但主要是低基數因素影響,其相信銷售增長已在首季見頂,隨著國六排放標准政策帶來的置換需求逐漸減少,預計第二季銷售開始緩和,並在下半年出現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濰柴動力的動態市盈率在15倍上下,相比較於港股汽車零配件板塊里的同行顯然難言高估,而對比北美成熟市場龍頭企業超過20倍的估值亦仍有上升空間。
眾所周知,重卡行業與經濟周期具有較強關聯性。回溯2008-2015年,國內重卡需求經歷了一輪非常顯著的周期波動,年銷量從2008年的54萬輛,增長到2010年的101萬輛,而2015年又回落至55萬輛。
自2016年開始,伴隨行業景氣度回升,濰柴動力業績連續3年高速增長,但2019年、2020年增速顯著放緩。進入2021年後,市場上開始有投資者擔心重卡景氣度下降進而影響濰柴動力的業績表現。
一方面,從行業而言,考慮到國內重卡市場的強勁需求,行業波動幅度已經出現收窄跡象。結合市場上主流券商的研報來看,各方觀點普遍認為未來國內三年重卡的底部維持在100萬輛以上,重卡行業並不會重現2015年的「至暗時刻」。另一方面,濰柴動力在重卡以外領域的持續布局,正幫助公司提升抵禦重卡周期波動的能力。現成的例證便是濰柴動力的智能物流業務。
拓展資料
濰柴動力自願公告披露稱,公司獲中國證監會審核及批准建議非公開發行A股。根據濰柴動力A股於2020年末發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顯示,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130億元進行產業布局。
❸ 濰柴動力④:兩大優勢 | 三省案例51集
通過前兩篇文章,現在我們對濰柴動力有了基本認識,但這些認識還不能構成我們投資的依據,我們需要根據這些認識以及對這些認識的思考,分析濰柴動力是不是一家好公司,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濰柴動力2019年共銷售發動機74.2萬台,其中道路用發動機51.2萬台,非道路用發動機23萬台,如果2025年濰柴動力完成雙百萬目標,總發動機6年復合增長需要達到18%,道路用達到11.8%,非道路用達到28%。
無論是11.8%的增長率還是28%的增長率,放在行業里都非常高,這意味著公司不僅要保持自己的地位還要搶占競爭對手的市場。
商用車市場
2019年中國商用車銷量387萬輛,其中重卡117.4萬輛,佔比30.34%;中卡13.9萬輛,佔比3.59%;輕卡188.34萬輛,佔比46.87%;微卡65.33萬輛,佔比16.88%,輕卡和重卡是商用車兩大市場。
濰柴動力2019年重卡用發動機銷量約35萬台,占重卡市場30%;輕卡發動機銷售約14萬台,佔比7.4%。
公司的目標是在2025年道路用發動機達到100萬台,道路用包括商用車和客車,2019年公司的客車發動機規模約2萬台,在道路用發動機中佔比較小,所以2025年能否完成目標主要看商用車市場,尤其是重卡和輕卡市場。
上圖是清森凳2008年至2019年重卡行業、濰柴動力重卡用發動機和陝重汽重卡銷量數據。
該圖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波動性,2010年重卡銷量同比增長60%,隨後逐年下降,最低跌至2015年55萬輛;2017年重卡銷量達到111.7萬輛,超越2010年水平,同比增長52.4%。
當2017年重卡銷量創出新高,就有人擔心會不會重演2010年情況,結果2018年、2019年再創新高,2020年可能會更高,截止2020年8月,中國重卡銷量已經達到108.35萬輛,同比增長35%,可能又有人擔心2020年的高增長會不會透支2021年需求,我答旅認為有可能,但是我們目光還是要長遠一點兒。
重卡的需求主要來自物流和工程,工程又包括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無論是物流還是工程,判斷重卡未來的銷量都非常困難,好在我們不需要追求一個准確數字,我們只需要考慮每年的保守需求。
現在中國重卡的保有量約800萬輛,每年更新換代的需求就有100萬輛,再加上每年的新增需求,未來保持在100萬輛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最近三年濰柴動力重卡發動機市場份額均在30%以上,公司的目標是超越40%,按此計算,重卡用發動機銷量需要達到40萬,甚至50萬台。
在2019年重卡銷量前十名公司中,濰柴動力和其中兩家公司有直接關系,第一家是陝汽集團,濰柴動力的子公司是陝重汽,陝汽集團是陝重汽的第二大股東,陝汽集團(含陝重汽)2019年銷售重卡17.73萬輛,佔比15%。陝重汽2020年上半年的銷量並不樂觀,在行業銷量81萬台,同比增長23%的情況下,公司僅銷售8.8萬台,同比增長2.1%,濰柴動力給出的解釋是,上半年由於疫情影響,部分供應商供貨不及時,三家季度陝重汽的市場份額已經回升。濰柴動力要完成目標,陝重汽需要保持良好增長。
第二家公司是中國重汽,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同時擔任中國重型 汽車 集團董事長,中國重汽2019年重卡銷量19萬輛,佔比16.26%。
雖然中國重汽有自己的發動機部門(以及杭發),但是在譚旭光擔任公司董事長之後,中國重汽和濰柴動力加強了合作:
配套中國重汽,是濰柴動力完成目標的第二因素。
除了兩家春納關聯公司,濰柴動力還需要在一汽解放、東風 汽車 上取得更多訂單,2019年兩家公司重卡市場份額合計44%,2020年前8個月,一汽解放的市場份額更是達到27%。
發動機作為重卡的核心部件,每家公司都更傾向於研究自己的發動機,一汽、東風都有自己的發動機部門,同時又與國外知名企業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濰柴如何才能獲得更多訂單?
打鐵還需自身硬。
發動機的性能指標主要有動力指標(馬力、扭矩)、可靠性指標(B10壽命)、經濟性指標(有效熱效率)、環境指標(排放標准)等。
我能夠明白這些指標的意思,但是我不知道每家公司發動機的區別,因為它們(數據)看起來差不多,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濰柴動力發了一個公告:
剛看到這個公告,我還不知道熱效率突破50%是什麼概念,通過後續報道,我才明白它的意義(央視《經濟半小時》黃金時刻重磅聚焦濰柴,解讀中國「動力」的速度與激情!)。
熱效率是衡量內燃機燃油利用效率的標准,熱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節能減排的效果就越顯著。以一輛載重49噸的卡車為例,百公里可以省4個油,如果一年跑20萬公里,一年可以省3、4萬,10年就可以省出一輛重卡來。
雖然僅通過一項指標,就認為濰柴動力的技術實力最強,有些「盲目」,但是這項指標的說服力太強。
技術實力是濰柴動力最大的優勢,這個優勢可以使公司爭取到更多一汽、東風的訂單。
在陝重汽發展、配套中國重汽、爭取更多其他客戶三個基礎上,我認為濰柴動力2025年可以完成50萬台重卡用發動機,甚至更多。
輕卡市場
如果重卡用發動機完成50萬台,那輕卡用發動機也需要完成50萬(忽略中卡和微卡市場)。
2019年濰柴動力銷售道路用發動機51.2萬台,重卡用約35.2萬台,中大客車用約2萬台,剩餘14萬台為輕卡用發動機,2019年輕卡行業銷量188.34萬輛(含皮卡),濰柴動力佔比7.43%。
2020年上半年輕卡行業銷量100萬輛,濰柴動力表示上半年公司輕卡市場份額12.2%,位於行業第二名,按此計算,濰柴動力輕卡用發動機銷量12萬台,我對這個數據有些疑慮,更傾向於10萬台, 2020年上半年濰柴動力輕卡用發動機的增長速度非常可觀,全年有可能完成20萬台。
2019年輕卡銷量前十名中,中國重汽是濰柴動力的關聯公司,中國重汽2019年輕卡銷售9.55萬輛,佔比5.07%,位居第七名。
譚旭光在濰柴動力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說:
在譚旭光沒有擔任中國重型 汽車 集團董事長之前,中國重汽輕卡主要使用雲內動力的發動機,譚旭光擔任集團董事長之後,濰柴的輕卡發動機開始替換雲內的發動機,這是2020年濰柴輕卡發動機增長的主要原因,也是未來繼續增長的因素。
輕卡市場整車公司主要有北汽福田、東風 汽車 、江淮 汽車 、江鈴 汽車 、重慶長安構成,前五大輕卡公司市場份額56.37%,集中度並沒有重卡行業高。
輕卡採用發動機模式和重卡一樣,一是自己生產,二是采購外部公司,外部發動機公司主要由雲內、全柴、玉柴、濰柴等公司構成,玉柴在中重型發動機上也有一定規模。
通過對五家發動機(還有上柴)公司的觀察,我感覺發動機行業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行業,僅看發動機業務的毛利率,上柴16.21%、全柴11.5%、雲內11.39%、玉柴國際17.2%,濰柴表現最好,母公司毛利率達到25.52%,但是母公司銷售的主要是重型發動機,輕型發動機業務在揚柴。
我們再看幾家整車公司的毛利率,中國重汽濟南股份公司(A股上市主體),主營重卡,毛利率10.54%;一汽解放,剛剛借一汽轎車上市,重卡、中卡、輕卡都有,總體毛利率12.4%,主打車型J6毛利率15.6%;東風 汽車 ,上市主體是輕卡業務,毛利率15.34%;江鈴 汽車 ,業務以輕卡為主,整體毛利率15%;江淮 汽車 ,商用車的毛利率是13.59%,商用車主要是輕卡;福田 汽車 ,輕卡業務毛利率14%,上市主體主要是輕卡。
無論是發動機還是整車毛利率都非常低,我認為原因出現在競爭格局上。
重卡市場的集中度很高,但是大家提供的產品類似,沒有差異化;輕卡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除北汽福田份額多一點,第二名到第六名份額差距不大,再加上重卡、輕卡的客戶對價格比較敏感,卡車企業也很難有較高的溢價,導致大家掙很難)。
整車的困境又傳遞給發動機公司,壓低發動機公司的售價,發動機公司也跟著掙不到錢。
但是研製發動機的成本很高,發動機公司為滿足排放標准需要不停的升級發動機,2019年上柴、全柴、雲內、玉柴國際研發投入合計13.31億,而濰柴母公司研發投入就達到21.32億,濰柴連續10年研發投入300億元。
研發投入是濰柴技術實力的保證。
在巨大的研發投入面前,其他公司很難和濰柴動力比較。
2019年輕卡行業銷量188.34萬輛,如果未來以5%的速度增長,2025年將達到252.4萬輛,濰柴動力只需要20%的佔有率就可以完成50萬的目標。
非道路市場
濰柴動力2019年非道路用發動機銷量23萬台,如果2025年達到100萬台,需要增長4.35倍,從數字上看,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非道路用發動機主要包括五個市場:工程機械、叉車、農業機械、發電設備和船舶動力,上圖是這五個市場的主要產品(對發電機組設備存在疑問)。
濰柴動力2019年沒有公布具體非道路用發動機數據,2018年的數據,工程機械占非道路用發動機64%、農業裝備佔比22%、工業動力佔比11%,叉車佔比2%,在工程機械里,3噸及以上裝載機銷量8.9萬台,占工程機械用發動機銷量71%。
非道路用發動機想要完成目標,首先要在挖掘機市場取得突破,因為挖掘機是工程機械里最大單品;其次是農業機械繼續保持高增長,濰柴動力2015年進入農業機械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同時2020年濰柴動力投資奧地利威迪斯公司,打造「動力總成+自主CVT」農業裝備動力總成;最後是叉車市場,2019年中國內燃及機叉車銷量達到31萬輛,濰柴動力叉車用發動機不足萬台(2018年是4000台,沒有2019年數據)。
即使濰柴動力在這三個方面表現都非常好,我認為2025年完成100萬台也很難,所以我對非道路用發動機的期待不是100萬,而是50萬台,如果2025年能夠完成50萬台,尤其是挖掘機和叉車的市場份額大幅提升,那非道路用發動機的表現就非常好。
以上是我對濰柴發動機業務「雙百萬」目標的理解,譚總定這個目標,我認為是他對濰柴動力的技術實力非常有信心。
收購凱傲集團、德馬泰克的真正意義
在濰柴動力的 歷史 上有兩次非常重要的收購,一次是收購湘火炬,公司有了整車業務;一次是收購凱傲集團,公司有了新的成長路徑。
濰柴動力最早只做重卡發動機,這很被動,公司收購湘火炬,公司的業務延伸到整車,相當於發動機業務有了一個穩定客戶。發動機是重卡的核心部件,每家公司都想研究自己的發動機,如果整車公司研製出更好的發動機,對濰柴動力打擊很大,所以濰柴動力需要一個新業務。
可選擇的業務有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叉車,中國工程機械成三足鼎立局面(三一、中聯、徐工);農業機械沒有太好標的,從濰柴動力投資公司的邏輯看,濰柴動力喜歡有核心技術的公司;叉車中國市場有安徽合力、杭叉集團,兩家公司都是當地的重要企業,賣給濰柴的可能性很低,結果濰柴動力找到中國叉車市場第三名——林德叉車的母公司凱傲集團。
當然也可能是另外一個版本,濰柴動力只是想收購林德物料的液壓部門,從而打開挖掘機業務,但是在接觸林德液壓的時候發現叉車也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並且公司沒有叉車用發動機,生產叉車用發動機可以成為公司繼重卡用發動機的第二大單品。
無論收購凱傲集團的動機是什麼,通過濰柴動力的收購行為,我發現濰柴動力的第二個優勢——制度優勢(這個形容可能並不準確)。
濰柴動力是一家國企,當一家國企在進行大額海外投資的時候會有很多限制、顧慮,而濰柴動力可以頻繁收購、投資海外公司,說明政府很信任這家公司,這種信任是非常難得的。
上文講發動機、整車都是非常難的行業,越是這種困難的行業越需要好的制度和有能力的領導,濰柴動力正好具備這些條件,所以才能超越其他公司。
本期我回答了兩個問題,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們看到濰柴動力的兩大優勢:技術優勢和制度優勢,我認為濰柴動力是一家好公司,但是(凡是最怕但是)濰柴動力是一家復雜的公司,加上前兩篇文章,我已經寫了一萬五千字,而我現在對濰柴動力的認識也只是皮毛。
最後一個問題——估值
上期有朋友問我怎麼給濰柴動力估值,以我現在對濰柴動力的認識,無論怎麼估都是錯的,即使估對了也沒有意義。
所以我決定跟著感覺走,濰柴動力1000億以下是值得投資的。
本階段對濰柴動力的研究告一段落,以後我會繼續搜集濰柴動力的資料,思考濰柴動力的價值。
2020年9月30日,濰柴動力市值1198億,股價15.1元。凱傲集團市值,88.2億歐元(人民幣704億),股價74.8歐元(705元)。
風險提示:本文僅是作者學習之用,文中可能存在很多錯誤,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文中數據來自相關公司公開資料,封面來自網路。
相關閱讀:
濰柴動力②:對濰柴動力發動機、整車及相關業務的認識 | 三省案例51集
濰柴動力③:對林德液壓、凱傲集團、德馬泰克的認識 | 三省案例51集
❹ 濰柴動力股票前景
非常優質的股票,除了配股,都還在提升。估計還要兩個月才能突破橫盤。性能好,填對的可能性比較大。
據市場人士分析,濰柴動力的輕、重卡發動機擁有堅實的客戶基礎,大缸徑發動機在全球高端市場實現了突破。液壓、CVT、燃料電池業務都到了營銷階段,上述業務每項估值都在1000億元左右。「柴蔚每年在R&D投資780億,在國內外獲取技術和市場儲備。未來幾年,可能會爆發新的業務。
展開數據;
2021年,濰柴動力股價呈現快速上漲態勢,9個交易日最高漲幅達25.78%。即使以15日收盤價計算,年內漲幅仍為18.05%。在市場資本追逐行業龍頭的背景下,濰柴動力作為汽車裝備龍頭的地位逐漸被認可。
濰柴動力2020年漲幅不大,2020年收盤價較2019年僅上漲20美分。然而,2020年12月24日晚間130億元定增預案公布後,濰柴動力走出了一波上漲行閉敏情。
「發行計劃揭示了柴蔚未來五到十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向投資者傳達了柴蔚全力發力新業務的意圖。濰柴動力將力爭2025年新能源寬枝業務收入達到200億元,大缸徑發動機和H平台高端發動機也將是未來的利潤來源。
1月13日,濰柴動力股價一度漲停,收盤上漲7.68%。1月14日,濰柴動力股價最高達到19.86元/股,創下2015年9月以來的新高。但如果以復權價計算,濰柴動力的a股價格已經創歷史新高。濰柴動力股價自進入2021年以來一直處於上升通道中,並且在加速上漲。以2020年收盤價15.79元/股計算,濰柴動力9個轎巧枝交易日最大漲幅為25.78%。即使以15日收盤價計算,年內漲幅仍為18.05%。
相比2021年初的強勢,2020年濰柴動力股價不溫不火,最低11.40元/股,最高18.34元/股。從年度周期來看,濰柴動力2019年12月31日收盤價為15.59元/股,2020年12月31日收盤價為15.79元/股,今年僅小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