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息如何計算
上市公司股息是不用自己計算的,當買的股票的時候,由證券公司自動劃賬到開戶的證券賬戶上的。 例如:某股票公司公告:每十股送2元。其實到賬戶上的錢是(每十股=1元6角),還有的4角是繳稅的。
一般來講,上市公司在財會年度結算以後,會根據股東的持股數將一部分利潤作為股息分配給股東。根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條理,我國的上市公司必須在財會年度結束的120天內公布年度財務報告,且在年度報告中要公布利潤分配預案,所以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工作一般都集中在次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進行。
股利,又譯股息、紅利,是指股份公司從留存收益中派發給股東的那一部分。股利是股東投資於股份公司的收益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資本利得),是付給資本的報酬。就上市公司的情況中,股利只會派發給在除息日之前一日持有股票至除息日當日的人士,在除息日當日或以後才買入股票的人則不能獲派股利。與此同時,證券交易所會在除息日開市前自動把股票的上一交易日收盤價扣減股利的價值,定為該股票的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因此股價會在開盤時自動下跌。
B. 股息率怎麼算
股息率=股息/股票價格;以占股票最後銷售價格的百分數表示的年度股息,該指標是投資收益率的簡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在投資實踐中,股息率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在投資中,股息率是衡量股票價值的因素一直,一般而言,股息率越高的股票越具有投資價值。
拓展資料
一、分紅派息
(一) 分紅派息,是指公司以稅後利潤,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及任意公積金後,將剩餘利潤以現金或股票的方式,按股東持股比例或按公司章程規定的辦法進行分配的行為。公司分紅派息須由董事會提出分配預案,並按法定程序召開股東大會進行審議和表決。
(二) 在派息日,投資者只有在這天下午3:00收市後,帳戶中仍然持有股票的投資者才能自動獲得分配資格,然後一切由系統自動完成,不用任何人手操作,資金在扣稅後自動到帳。不過股價是需進行除權處理的,只有在填權之後才能真正獲利。投資者的總市值在除權前後是不變的。一般來說,公司可以三種形式實施分紅派息:
1、派發現金;
2、派發新股(送紅股);
3、以公司盈餘公積金轉增股本。
公司分紅派息須由董事會提出分配預案,並按法定程序召開股東大會進行審議和表決。
個人股東享有的紅利,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納稅。一般情況下,該項所得稅由公司代扣代繳。
二、派息率
所謂派息率,也就是當年派息總數/同年總盈利,這個指標的確一般介於40-60%之間,某些上市公司派發特別股息,會使這個指標超過100%。
三、股息
1. 股息(Dividend)就是股票的利息,是指股份公司從提取了公積金、公益金的稅後利潤中按照股息率派發給股東的收益。紅利雖然也是公司分配給股東的回報,但它與股息的區別在於,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特別是對優先股而言),而紅利數額通常是不確定的,它隨著公司每年可分配盈餘的多少而上下浮動。
2. 因此,有人把普通股的收益稱為紅利,而股息則專指優先股的收益。紅利則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後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餘利潤。獲取股息和紅利,是股民投資於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經濟權利。股息與紅利合起來稱為股利。
C. 股息率的計算公式
股利收益率(股息率)=D/P*100%(D—股息;P—股票買入價)。
文字描述:股息率=派息總額/市值*100% =每股現金分紅/每股價格*100%。
股息率=分紅率*(盈利總額/市值)=分紅率*盈利收益率=分紅率/市盈率
注意這個股價是你買入股票時的股價。如2017年1月3日你以332.81元/股的年最低價買入,而當年的每股股息為11元/股,則你的股息率=11/332.81=3.3%。
而年度股息率為股息除以年末收盤價,如2017年貴州茅台:每股股利=11元/股,2017年末收盤價=697.49元/股。則股息率=11/697.49=1.58%。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股息率綜合考慮了分紅率和盈利收益率,採用股息率選股的指數,相當於盈利收益率不低(說明股票收益好),同時分紅率也高(每年可以給投資者帶來現金流)。
因此,股息率策略深受廣大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高凈值人群喜愛。對他們來說,每年可以從持有的高股息基金中獲得用於生活的分紅資金之外,還持有大量看漲的股權。
(3)已知某股票的市場價格po60元擴展閱讀
個股的高股息率的潛在陷阱,是高股息率及時性比較差,有時未能反映股票的當前是否真正低估,反而可能個股已經到了行業或公司的周期頂峰。
因為一般來講,每家公司一年只分紅一次,所以當前的股息率是採用上一年的分紅來計算,而上一年也許在周期頂峰,分紅高。
而計算今年的股息率時,採用的是上一年很高的分紅數值,導致今年的股息率特別高。這種針對個股的避坑方法相當簡單,就是分散投資,投資高股息策略指數。
D. 急求財務管理高手解答!!!!
(1)內在價值:(60-45)/2=7.5元
(2)60*5500+45*2000*0.5=P*(5500+2000*0.5)
P=57.69元,
60-57.69=2.3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