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輝山乳業股價半小時暴跌90%究竟怎麼了
對於昨天輝山乳業股價的突然崩盤,外界對其中原因猜測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輝山大股東挪用30億現金投資地產,目前資金無法收回所致。但目前對此尚沒有任何官方證實。
2. 輝山乳業股票斷崖下跌背後有什麼隱情
3月24日早上,在香港掛牌的東北乳品企業輝山乳業(6863.HK)蹊蹺暴跌,至0.42港元/股,較前一日收盤價跌85%,蒸發將近300億港元的市值。輝山乳業股票股票斷崖式下跌,讓人們對輝山乳業有了另一番解讀。
在輝山事件之後,輝山乳業債權人名單相繼曝光,除了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恆豐銀行以外,其他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幾乎全部捲入了輝山事件當中。
渾水公司創始人卡森·布洛克在輝山乳業事件後,接受了媒體采訪,他表示,「我們不知道輝山乳業會停牌多久,也不知道楊凱未來會發生什麼,輝山乳業再也不會回到原來接近3港元的價格了……證據表明,輝山乳業的股價被操縱了一年以上……輝山乳業的買盤主要來自於公司內部,目的是抗衡空頭力量。」
遼寧省金融辦主要針對此事件問題進行說明。首先,政府幫助輝山乳業在兩周內解決利息問題,4周內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其次,政府願意斥巨資購買輝山乳業部分土地,幫助輝山渡過危機;第三,遼寧省政府要求金融機構將輝山事件列為特例,不上徵信,不保全,不訴訟;第四,相關金融機構聯合成立債權委員會,由最大債權人中國銀行擔任主席,第二大債權人九台農村商業銀行擔任副主席,連同省金融辦與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將輝山危機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3. 輝山乳業失控600小時是怎麼回事
輝山乳業失控600小時:掌門人楊凱一直忙著籌錢
市場傳言,中糧旗下乳業平台蒙牛欲收購輝山部分股權,對此蒙牛官方回復稱:蒙牛的任何增持或並購都要出於戰略上的考量。如果未來在戰略上有需求,我們會對國內的乳企予以關注。
輝山乳業債權人之一、浦發銀行稱,當地政府將統一安排銀行債務問題。
失控下的320億港元
24日一上午損失320億港元後,楊凱接受媒體采訪稱,公司股價暴跌,自己一點准備都沒有。
在輝山乳業債務的傳言中,延伸出的是遼寧省金融辦召集輝山乳業債權人,集體商討救助之法的會議。
暴跌之前一日,輝山乳業的債權人會議召開。據相關信息顯示,輝山乳業有70多家債權人,其中23家銀行,十幾家融資租賃公司。
3月23日下午。遼寧省政府金融辦組織多家債權銀行以及機構召開會議。遼寧省金融辦對輝山乳業的具體救助措施為:要求輝山乳業讓出部分股權以獲得足夠資金,爭取兩周以後恢復付息能力,四周以後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政府通過花9000多萬元購買輝山的一塊土地來為輝山乳業注入資金,幫助輝山乳業渡過難關;要求各金融機構對輝山乳業這次欠息作為特例,不上徵信不保全不訴訟;成立債權委員會,並由最大債權人中國銀行擔任主席;省金融辦派出國有銀行處、商業銀行處、租賃處和普惠處四個處協助債權委員會與各類型資金方溝通與管理。其中,普惠處對接小貸公司。
據財新報道,輝山乳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楊凱在會上承認公司資金鏈斷裂,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集團總資產382.6億元,包括大股東個人借款在內的總負債418.8億元。但稱公司將出讓部分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重組在一個月之內籌資150億元,解決資金問題。但關於150億的資金進入者,楊凱未透露。
債務雪球
乳業專家宋亮說,近些年楊凱一直想轉A股,因為港股的融資能力沒有達到預期。而融資的用途是,楊凱布局上游後,想要拓展下游市場,發展實體產業,如加工產業。
輝山乳業2013年香港上市,募資額達78億元。
在乳品領域,經歷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想要立足長遠發展,首要考慮的是質量安全問題,那麼全產業鏈下自己說了算的模式,較為可控。輝山乳業走的,也是從上游牧場養殖到下游奶品加工的全產業鏈模式,3年中,用於廠房設備、土地、購牛等的資本開支達到106.67億元。
輝山乳業2016財年報告披露,截至2016年3月1日,公司短期借款余額71.3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為12.02億元。上述借款,利率從2.31%到8.88%不等。
除固定資產的大量投資,這兩年輝山乳業開始全國市場布局,其銷售網路建設、品牌推廣也需要資金。在輝山乳業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債務雪球越滾越大。
公開信息顯示,輝山乳業大量舉債,每年需要承擔的融資成本也增加迅猛。2016財年,輝山乳業披露融資成本凈額為6.82億元,較2015財年的3.23億元翻了一番。輝山乳業稱,融資成本凈額增加,源於報告年度內的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總額提高所產生的約5.05億元的利息支出。
輝山乳業也提出了回歸A股的計劃。據輝山乳業報告顯示,在2016年4月29日,輝山乳業董事會曾宣布,董事會決定將以本公司全部或部分業務於中國上海交易所或中國深圳交易所上市為目標,正式開展可行性研究。
事件發展到2016年12月16日和19日,做空機構渾水接連發布兩篇輝山乳業的報告。報告顯示,輝山乳業至少從2014年開始發布虛假財務報表、誇大其資產價值及負債頗多。隨後,輝山乳業董事長楊凱以增持回應,輝山乳業股價止跌回升。在與渾水交手後的三個月,輝山乳業股價一直保持堅挺。
渾水報告稱,自產苜蓿是輝山乳品業務部門利潤率由42.7%提高至59.8%的催化劑。而渾水調查發現,輝山乳業從美國安德森 (AndersonHay&Grain)進口苜蓿,安德森的中國代理確認稱,輝山自2013年以來是其重要客戶。九家牧場的員工亦證實,輝山從海外和黑龍江的第三方采購苜蓿。一家黑龍江苜蓿經銷商也證實,其公司長期供應輝山羊草和苜蓿。
乳業困局
楊凱現年58歲。他在一些朋友及圈中人眼裡,是一個果敢,務實。乳業專家宋亮稱,楊凱是一個承受能力很強、眼光獨特的人,近些年中國奶業不緊氣,他便策略化經營,發展肉牛養殖,實現自救。
據悉,楊凱最早就職於國企,也在沈陽隆迪糧食製品有限公司擔任副董事長、董事兼總經理的職務。後來又做了地產。
輝山乳業自沈陽的多家國有乳品企業重組改制而來。發展到2005年左右,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視並支持。2008年,中國乳業爆發三聚氰胺事件,幾乎波及中國整個乳業市場。國產乳品出現低迷,老百姓大多數人不買國產奶粉。國外奶粉品牌在僅僅占市場30%左右的基礎上迅速增長至70%多。中國乳企開始生存艱難。
在此境遇下,國產乳企開始自救,實現質量控制,大力投入發展全產業鏈,輝山乳業也加入了這個潮流。
發展到2012年9月,沈陽隆迪食品有限公司改名為遼寧輝山乳業,並在2013年,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近400億港元,躋身中國乳業境外上市公司市值前三甲。業務涉及草料種植、奶牛養殖、液態奶和奶粉的生產及銷售,是國內率先實現奶源全部來自於規模化自營牧場的大型乳製品企業。
一位曾與楊凱共事的乳業人士透露,這些年國內乳品企業都很難,而目前輝山乳業盤子最大的是養殖,要通過養殖來支撐在香港上市確實比較辛苦。因為這幾年大環境對養殖業沖擊很大,養殖業非常難,國民對本土產品信心不足,使得國產企業的銷量上受影響。
另一位與楊凱相熟的乳企老闆說,輝山的情況,對中國的奶牛養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輝山的牛養的非常好」。
緊急救助
3月27日,輝山乳業總部19層辦公室,輝山乳業董事會主席楊凱約見了8家債權人,其中談話要點包括:輝山乳業生產產量和質量正常,並沒有受到資本市場的沖擊。輝山乳業正在按計劃進行內部重組,計劃引進國內頂級戰略投資者;遼寧省、沈陽市兩級政府高度重視,省市政府已成立5個應急小組協助輝山乳業進行重組;上市公司體系內和體系外所有債務輝山乳業都會承擔,請各個債權人續期、展期。再賣一期產品,並給予輝山乳業足夠的時間,以時間換空間,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一起共渡難關,對輝山乳業的持續經營保持信心。
隨後的3月28日下午,沈陽市迎賓館北苑一樓,輝山乳業債權人委員會組建暨第一次協調會議召開,遼寧省、沈陽市兩級政府金融辦領導均有到場,銀行業協會主持會議,會議主要內容為:各債權人提供相關材料核實輝山乳業債務情況;請各債權人統一認識,一致行動: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為引進戰略投資者提供方便條件,幫助輝山乳業渡過難關,維護企業生產穩定、社會穩定、金融穩定。
從目前形勢來看,遼寧方面的政府在積極救助輝山乳業。輝山乳業是當地乳品龍頭且唯一的一家企業,涉及4萬名員工。
前述乳業老總稱,輝山乳業的產品質量沒問題。輝山乳業執行的出廠標準是生鮮乳菌落總數每毫升5萬以下,體細胞數每毫升20萬個以下,乳蛋白率達到3.2%,遠遠高於歐美及國家標准,如果不是背後的資金鏈,輝山是一家非常有前景的乳品企業。
4. 渾水公司的如何獲利
「不透明也可以產生賺錢的機會。」美國第三方研究機構渾水研究的網站上如是說。當中國赴美上市企業造假在國內被炒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包括揭發者渾水公司在內的關注度也大幅提高。渾水公司的創始人卡森·布洛克,35歲。2005年,布洛克在法學專業畢業之後,便來到了中國。渾水公司的網站介紹稱,布洛克是一個熟悉法律的企業家,而渾水的研究團隊則是那些熟悉中國商業規則的人。
2010年7月的時候,布洛克創建了一項在線服務Muddy Waters Research(渾水研究)。2010年就是因為渾水公司對綠諾科技的揭露,促使了綠諾科技在美退市。
渾水對於綠諾科技的關注是從2010年9月份開始的。因為當時渾水公司看到了《巴倫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綠諾「已經換了三個審計師,四個首席財務官,並兩次調整以往的財務報表數字」。
2010年11月10日,渾水發布了一份長達30頁的研究報告,質疑綠諾科技偽造客戶關系、誇大收入以及管理層挪用上市融到的資金等。綠諾科技的股價很快大幅下跌,隨後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對綠諾科技發起了集體訴訟。
該律師事務所稱綠諾科技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的2009年年報與公司向中國審計機構遞交營收存在嚴重不符。最後,在綠諾科技承認兩份客戶合同造假的前提下,納斯達克向其發出了退市通知。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美國,像渾水這樣的第三方研究機構有很多。「他們中的一些可能靠研究報告盈利。而有很多會和律師事務所、投資人達成合作,這種合作不一定簽協議。」一位熟悉美國資本市場的人士表示。
「但會結成一個同盟。各種基金和投資者事先賣空該股,然後第三方出具不好的報告,之後是律師們的集體訴訟。」該人士介紹說。
「這些律師們訴訟開始是沒有律師費的,如果投資者獲得賠償之後,他們便得到了相應的費用。」財富指數資本集團總裁黃山說。
布洛克則向《巴倫周刊》表示,在公布報告之前,他會做空這些公司的股票。
無論怎麼說,這是一個三方共贏的游戲。
(4)渾水重砸輝山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據財新《新世紀》周刊報道,查閱資料和實地調研結合是了解一個公司真實面貌必做的功課。在選定攻擊對象後,渾水必對上市公司的各種公開資料做詳細研讀。這些資料包括招股說明書、年報、臨時公告、官方網站、媒體報道等,時間跨度常常很大。
比如在調查分眾傳媒時,渾水查閱了2005-2011年這六年時間的並購重組事件,從中摘錄了重要信息,包括並購時間、對象、金額等,並根據這些信息做了順藤摸瓜式的延伸,進一步查閱了並購對象的官網、業務結構等。
理論上講,「信息元」都不會孤立存在,必然和別的節點有關聯。對於造假的企業來說,要編制一個天衣無縫的謊言,需要將與之有關聯的所有「信息元」全部疏通,對好「口供」,但這么做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造假的企業只會掩蓋最明顯的漏洞,心懷僥幸心理,無暇顧及其他漏洞。
而延伸信息的搜索范圍,就可以找到邏輯上可能存在矛盾的地方,為下一階段的調研打下基礎。比如渾水根據公開信息,層層挖掘出了分眾傳媒收購案中涉及的眾多高層的關系圖,為揭開分眾傳媒收購案例內幕提供了重要線索。
5. 輝山乳業造假回顧(一)——渾水報告講了什麼
通過幾篇文章回顧輝山乳業事件,總結識別業務造假的常用手段,財務表現,並嘗試通過單純財務分析進行預警。
2016年12月,做空機構渾水陸續發布兩篇輝山乳業的做空報告,事件持續發酵。2017年3月,楊凱挪用30億上市公司資金炒房導致股價大跌90%,連鎖反應爆發債務問題,最終輝山乳業退市,涉及債務約400億元。
輝山乳業成立於2011年,全名為中國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涉及飼料種植、奶牛養殖、原料奶、液態奶和奶粉。宣稱擁有全產業鏈,具有成本優勢。
渾水報告揭露高盈利增長騙局,警示公司債務危機、償債能力下降等問題。報告中發現:
1. 實地走訪發現苜蓿草料來源與公司宣稱不符,且種植環境惡劣。牛群規模增長與苜蓿產量不成正比,暗示自產虛假。
2. 建設成本與信息披露存在巨大差異,部分農場可能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或未達到運營條件。
3. 建造肉牛場行為掩人耳目,且成本遠低於實際估算,可能涉及資產轉移。
4. 信用額度下滑,財務成本增長,債務到期,公司處於違約邊緣,資金鏈緊張。
5. 資產科目可能造假,包括現金、預付賬款、存貨、生物性資產等。
輝山乳業通過虛假資本性支出消化盈利造假,資本性支出增加依靠資產高估抹平,債務水平激增,融資渠道受限,導致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