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阿里巴巴定增的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香港一傳媒股票敢買吧 2025-08-09 20:25:19

阿里巴巴定增的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5-08-09 16:50:08

㈠ 投資什麼賺錢-美凱龍定增募資37億 阿里、劉益謙、陳光明參與 – 財經

投資美凱龍的定增募資項目可以視為一個有潛力的賺錢機會。以下是對此觀點的具體闡述:

  1. 定增募資受到多家知名機構青睞

    • 阿里巴巴參與認購:阿里巴巴通過全資子公司以3.5億元認購了4252.73萬股,顯示了其對美凱龍未來發展的信心。
    • 明星機構參與:包括國華人壽(劉益謙控制)和睿遠基金(陳光明掌舵)在內的多家知名機構也參與了認購,這些機構的參與往往意味著對項目的深入調研和認可。
  2. 定增募資用途明確且具有潛力

    • 投向新零售及規劃項目:美凱龍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天貓「家裝同城站」、3D規劃雲渠道建造等項目,這些項目有助於提升公司的新零售能力和顧客購物體驗。
    • 完善商場布局:資金還將用於家居商場建造,進一步完善公司在廣東、廣西、江西等省份中心區域的商場布局,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
  3. 公司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 新零售模式初見成效:美凱龍近年來進行了多次迭代升級,從傳統大賣場轉變為「夢想家」之旅的新零售模式,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購物體驗。
    • 市場佔有率領先:在我國家居裝飾及傢具行業,紅星美凱龍是市場佔有率遠超第二名的龍頭企業,具有顯著的品牌優勢和市場地位。
  4. 市場前景廣闊

    • 家裝家居市場增長潛力巨大:隨著人均GDP的提升,家裝家居市場空間將大幅擴張,為美凱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投資美凱龍的定增募資項目可以視為一個有潛力的賺錢機會。然而,投資總是伴隨著風險,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應充分了解相關風險,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㈡ 「淘寶股票代碼」主業牛氣沖天 這些公司連續兩年定增擴產

淘寶並沒有股票代碼。淘寶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電商平台,而阿里巴巴集團(股票代碼:BABA)是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關於提到的多家公司連續兩年發布定增計劃募資擴產的情況,以下是對其中幾家公司的簡要概述:

1. 諾德股份

  • 定增計劃:諾德股份計劃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22.88億元,主要用於擴建電解銅箔產能。
  • 主業發展:諾德股份目前主要從事電解銅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少數能夠大批量生產極薄銅箔的企業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電銅箔需求激增,公司決定加大在該領域的投入。

2. 中核鈦白

  • 定增計劃:中核鈦白計劃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70.91億元,用於循環化鈦白粉深加工、水溶性磷酸一銨資源循環、年產50萬噸磷酸鐵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主業加碼:作為鈦白粉行業的龍頭企業,中核鈦白在鈦白粉產能方面處於國內第二、國際第六的位置。公司決定抓住行業高景氣度的機遇,加碼主業發展。

3. 三環集團

  • 定增計劃:三環集團計劃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75億元,用於高容量系列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擴產項目等多個項目。
  • 需求旺盛:在5G商業化、汽車電子等產業快速發展以及國產替代進程深化的背景下,三環集團的產品需求旺盛。公司決定通過擴產來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強競爭力。

4. 中環股份

  • 定增計劃:中環股份計劃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90億元,用於50GW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慧工廠項目。
  • 產能擴張:中環股份是領先的半導體矽片生產企業。隨著光伏市場的快速發展,公司決定通過產能擴張來應對下游需求的增長。

這些公司的定增計劃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優質項目的追捧以及行業高景氣度下企業的擴張需求。

㈢ 阿里入股中金公司 與騰訊搶食券商

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競爭尤為激烈,支付業務曾是騰訊和螞蟻金服爭搶的焦點。如今,阿里巴巴與騰訊掀起的金融領域的「AT大戰」已有向證券領域升溫的跡象。

2月19日晚,據媒體透露,阿里巴巴近日完成對中金公司的入股,持有其H股約2.03億股,占總股本的4.84%。

在此之前,騰訊控股曾在2017年9月作為中金公司的戰略投資者,認購中金公司新發行的2.075億股H股。

阿里入股中金1.17億股,4天賺2.81億港元

2月19日晚,據媒體透露,阿里巴巴集團(BABA)已於近日完成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03908.HK)的入股,持有其H股約2.03億股,佔H股的11.74%,占總股本的4.84%。這一消息,新京報記者已從阿里巴巴方面得到證實。

「雙方此前已有多年合作。」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入股,能夠結合雙方各自在金融、科技、數據等領域的專長,為客戶提供創新、全面的產品及服務。

關於增持中金公司的原因及未來的相關計劃,阿里巴巴方面回應稱一切以公告內容為准,中金公司方面也暫未取得有效回應。

針對此次交易,截至發稿,香港證券交易所與美國證券交易所均尚未披露相關公告。

有業內人士猜測,阿里巴巴入股中金公司,將是為中金公司再度添上一隻科技翅膀。據悉,早在騰訊成為中金公司戰略投資者時,中金公司就曾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未來我們希望利用雙方的科技,去開創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可以通過在線的方式服務客戶,甚至識別和獲取客戶。這在目前還沒有人做到。我們當然也希望利用科技、專家去服務消費者,也就是我們的大眾客戶。我們希望獲取潛在的效率提升和規模擴張」。

港交所20日最新披露的權益數據顯示,2月14日,阿里巴巴通過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財資有限公司和Des Voeux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三家公司買入中金公司股權1.17億股,交易價格為每股15.5港元。也就是說,與2018年騰訊認購價13.8港元相比,此次阿里認購價溢價12.3%。

2月20日早盤,中金公司的股價高開10.76%,報18.74港元。隨後中金公司股價略有回落,最終報收17.90港元,收漲5.79%。這意味著,以當日收盤價計算,阿里巴巴在2月14日增持的1.17億股中金股份,在短短4個交易日內已實現收益2.81億港元,收益率達15.48%。

騰訊提前布局,是中金第二大股東

事實上,在阿里巴巴入股中金公司之前,騰訊控股(00700.HK)早在2017年9月就曾作為中金公司的戰略投資者,認購中金公司新發行的2.075億股H股。該交易直到2018年3月23日才最終完成。在此次騰訊控股認購中,中金公司所得新股發行認購款凈額約28.61億港元,每股認購價約13.80港元。交易完成後,騰訊控股所持中金公司已發行H股比例的12.01%,佔中金公司總股本的4.59%。

據中金公司官方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金公司前三大股東分別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及TPG Asia V Delaware,L.P,持股比例分別為55.68%、4.95%、4.10%。此次阿里巴巴一舉拿下中金公司4.84%的股份後,直接成為中金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中金公司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在2018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實現總營收88.13億元,同比增長51.5%;實現凈利潤16.31億元,同比增長46.8%。在A股市場整體走勢低迷、券商行業整體經營不景氣的環境下,中金公司的龍頭位置依然穩健,經紀業務、投行業務的收入以及投資收益均有明顯提升,其中,投資收益、利息收入和經紀收入分別同比增長84.21%、51.9%和46.5%。截至2月20日收盤,中金公司的港股市值已達750.49億港元。

通過入股中金公司,阿里巴巴正在不斷補足在證券領域的短板。

科技企業進軍金融領域的潮流中,騰訊和阿里巴巴無疑是最耀眼的兩股力量。而在雙方金融布局的對照中,騰訊在證券領域一度領先。

2014年3月,香港的富途證券獲得騰訊、經緯、紅杉三大國際頂級投資機構的A輪投資。此後,騰訊又於2015年4月和2017年6月兩度重金參與加持,持股比例上升至38%。

據了解,富途證券為香港證監會認可的持牌法團、香港交易所參與者,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1/2/4/9類牌照,可提供港股和美股證券開戶及交易服務。在騰訊體系內騰訊雲、QQ等技術和流量的助推下,富途證券的交易量快速上升。數據顯示,2015年4月24日,富途證券單月交易額已突破100億港元;截至2018年1月31日,單月交易金額已超過900億港元。

除了入股富途證券外,騰訊還成為中金公司的入幕之賓,在2017年9月成為中金公司的戰略投資者。

與騰訊相比,阿里巴巴在證券領域的布局反而遭遇更多波折。2015年,馬雲借道雲峰基金入主香港券商瑞東集團,後更名「雲鋒金融」。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也曾在2015年表態要入股德邦證券,但最終沒有成行。

2018年8月,阿里巴巴在證券領域的布局終於迎來新的進展。2018年8月3日,華泰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定向增發10.89億股,募資總額142.08億元,參與定增的戰略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蘇寧等。在此次定增完成後,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持有華泰證券3.25%的股權。

隨著此次成功入股中金公司,阿里巴巴在證券領域的布局得到進一步補足。

除了證券領域外,阿里巴巴和騰訊在銀行、保險、基金、第三方支付等領域的金融牌照布局也一直備受關注。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板塊主要集中在螞蟻金服,騰訊的金融板塊布局則較為分散。

兩大巨頭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競爭尤為激烈,支付業務曾是騰訊和螞蟻金服爭搶的焦點。易觀2018年12月27日發布的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寶的市場交易份額為53.71%,騰訊金融目前的市場份額為38.82%。

如今,阿里巴巴與騰訊掀起的金融領域的「AT大戰」已有向證券領域升溫的跡象。

保險+基金+小貸,兩巨頭火拚大金融

在騰訊內部,馬化騰曾將社交平台、數字內容及金融形容為「兩個半」業務。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馬化騰介紹說,騰訊的金融業務一部分是在體外,如微眾銀行天然擁有銀行牌照,卻是我們投資的;但核心業務都在體內,包括支付、理財平台。騰訊並不是把全部(業務)包在一個所謂的金融集團里來做。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梳理後發現,目前在銀行領域,阿里巴巴和騰訊旗下都有自己的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已是民營銀行的先行者。在保險領域,阿里巴巴通過旗下的螞蟻金服發起或投資的保險公司有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持股34.5%)、國泰產險(持股51%),共持有產險和壽險兩張牌照,並全資持有兩家保險代理公司,分別是螞蟻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原名「杭州保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上海螞蟻韻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騰訊則通過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和泰人壽15%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2018年9月,香港首個網上人壽保險品牌Blue成立,英傑華集團、高瓴資本、騰訊控股分別持股40%、40%和20%。此外,騰訊旗下還擁有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微保平台。此外,兩家公司還同時持有眾安保險股權。

在基金領域,阿里巴巴和騰訊均擁有基金銷售公司。不過,螞蟻金服則領先一步,持有全國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天弘基金51%的股權。

在小貸公司牌照方面,騰訊旗下擁有深圳市財付通網路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螞蟻金服則擁有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兩張牌照。

相較於尚未分拆的騰訊金融業務,螞蟻金服在融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眾多的金融牌照也成為監管研究的對象。2018年11月2日,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金融穩定局局長周學東介紹了5家金控監管試點機構名單,螞蟻金服在列。

(文章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