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一些非上市公司在實施員工持股及管理者收購計劃時,股權價格的確定一般採用每股凈資產值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據,一些企業的股權價格乾脆就簡單的確定為普通股票的面值。
與上市公司不同,非上市公司在制訂員工持股及管理者收購計劃時,其股權購買價格的確定沒有相應的股票市場價格作為定價基礎,因此其確定的難度相對要大得多。
Ⅱ 股票發行價格有哪幾種確定方式_發行價和原始股價格
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面值發行:即按股票的票面金額為發行價格。這種方式簡單明了,不受市場行情影響,能使認購者因價格差異獲得收益,同時保證公司順利籌措股金。
時價發行:以流通市場上的股票價格為基礎確定發行價格。這種方式能使發行者以較少的股份籌集較多資本,減輕負擔,同時穩定流通市場的股票時價。發行價格通常會低於時價約5-10%的水平,以考慮股票銷售的難易程度等因素。
中間價發行:取票面額和市場價格的中間值作為發行價格。這種方式適用於時價高於面額,且公司需要增資但又要照顧原有股東的情況。它將差價收益部分歸原股東所有,部分歸公司所有。
折價發行:發行價格低於票面額。這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優惠性的,使認購者分享權益;二是因股票行情不佳,發行困難,通過折價吸引投資者。但需注意,各國一般規定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額,因此這種發行需經許可。
發行價和原始股價格的區別:
發行價:是股票初上市的一級市場申購價,通常根據評估公司凈資產來確定發行股票數量和發行價。它是已經公開發行的股票價格,關繫到發行人與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後的表現。
原始股價格:是公司在未上市時的股票價格,主要分給公司員工或合作者。原始股價格相對較低,主要是為了募集資金和分擔公司風險。
在確定股票發行價時,我國主要採用固定價格法,即通過稅後利潤和同行的市盈率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此外,還有累計訂單法等其他確定方法,如美國股票市場就採用這一方法。發行價的確定需經過多重因素的考慮,以確保其合理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