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平安銀行的發展歷程
2003年12月29日,經中國銀監會批准,平安保險集團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HSBC)一起正式收購福建亞洲銀行100%股份。
2004年2月19日,福建亞洲銀行更名為平安銀行,總部由福州遷至上海。
2006年年中,平安保險集團斥資10.08億,從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財政局等11家國有股東手中,以1元/股的價格收購深圳市商業銀行10.08億股股份,占深商行總股本的63%。
2007年6月16日,中國銀監會批准深圳市商業銀行吸收合並原平安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平安銀行並更名為深圳平安銀行;原平安銀行總行改建為深圳平安銀行上海分行,原平安銀行福州分行和上海張江支行分別改建為深圳平安銀行福州分行和上海張江支行。
2009年1月,深圳平安銀行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更名為平安銀行。
2012年1月19日,深圳發展銀行發布公告稱,深發展和平安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兩行合並方案,深發展吸收合並平安銀行,並更名「平安銀行」。 深發展公告稱,本次吸收合並完成後,平安銀行將被並入深發展,平安銀行注銷,不再作為法人主體獨立存在,深發展應為合並後存續的公司,公司的中文名稱由「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5日晚間,深發展公告稱,收到《中國銀監會關於深圳發展銀行更名的批復》(銀監復〔2012〕397 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變更為「Ping An Bank Co., Ltd.」。 平安銀行已於2012年6月注銷,深發展將成為新的「平安銀行」。更名事宜尚待工商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名稱變更登記手續。據悉,000001的股票號碼將保持不變。「平安銀行」將是從深圳的城商行一躍升級為擁有1.26萬億資產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㈡ 寧德時代定增意向申購者名單中驚現黃曉明 官方回復:不是黃教主
經濟觀察網記者童鋒亮?近幾年在動力電池行業異軍突起的寧德時代,引發了多方資本的關注。
7月17日晚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報告書顯示,寧德時代此次發行股份數量1.2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197億元。
此次融資由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本田技研工業領投,分別認購100億元及37億元股份。剩下的由包括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UBSAG、北信瑞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J.P.MorganSecuritiesplc、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JPMORGANCHASEBANK,NATIONALASSOCIATION、珠海高瓴穗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幾家投資者跟投。
發行完成後,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瑞庭投資有限公司對寧德時代的持股比例降至24.53%,仍為大股東;黃世霖持股比例為11.2%,是第二大股東;高瓴資本持股比例為2.27%,為第九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在報告書中「發行過程」一項中,經濟觀察網記者發現,雖然最終僅9家最終配售成功,但此前表達了認購意願並且參與了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共有38個。其中,包括一位與影視明星黃曉明同名的投資者。
由於被外界譽為「黃教主」的黃曉明本人經常參與跨界投資,而此次出現在寧德時代認購名單中的「黃曉明」,也很快引發部分投資者猜測:黃曉明是否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了?就此經濟觀察網記者聯繫到寧德時代官方求證此事,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並非黃教主。」
雖然是誤會一場,但寧德時代的定增募資被資本瘋狂爭奪卻是不爭的事實。相關信息顯示,寧德時代曾在今年2月26日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20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募資公告發布後,截止2020年7月6日寧德時代共收到了38家投資者回復的《申購報價單》及其附件,其中落選名單中包括了GoldmanSachsInternational(高盛)和MerrillLynchInternational(美林)這樣的知名國際投行、多家知名券商、國內頂級基金公司、在期貨圈被稱為「東邪」的葛衛東以及上汽投資全資子公司上汽頎臻(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等。
目前,寧德時代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處於龍頭地位,引發資本對其業績和未來發展的看好。根據寧德時代2019年的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寧德時代總營收455.46億元,同比增長53.81%,凈利潤43.56億元,同比增長28.61%。雖然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業績還未公布,但長安汽車的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由於其投資了寧德時代其業績在今年上半年甚至還實現了扭虧為盈。信息顯示,由於持有的寧德時代股票股價上漲,長安汽車增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7.75億元。
按照寧德時代的說法,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均投向公司的主營業務,項目的實施有助於公司鞏固現有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保證可持續發展。今年6月,寧德時代電池裝機量2.35GWh,環比上漲46.2%,市佔率再次過半。如果加上時代上汽、江蘇時代和東風時代的份額,寧德時代的裝機量為2.44GWh,市場佔比也提升至51.9%。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中植系再轉身!解家二代收縮金融板塊,新路線能化解風險
作者 | 四象
編輯 | 萬佳麗
來源 | 征探 財經 (ID:teccj6)
2003年9月,毛阿敏錄制了一個專輯《美滿》。一年前,上海姑娘毛阿敏與東北伊春人解直錕相識,之後,兩人感情迅速升溫,並在2003年結婚,毛阿敏充滿了幸福感。「美滿是左手的快樂,美滿是右手的寂寞。」(《美滿》)
婚後的解直錕春風得意,開啟了令人驚嘆的財富人生,近20年時間里,打造了一個萬億帝國。
天有不測風雲。2021年12月18日,中植企業集團官網發布訃告,公司創始人解直錕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於當日9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解直錕永遠離開毛阿敏不到一個月,中植企業集團就公示一則消息,旗下4家基金銷售公司合並。這意味著,過去擁有4張基金銷售牌照的中植系,如今變為1張。
馳騁資本市場數十載,中植系的建立與解氏家族息息相關,其中,解直錕的外甥劉洋跟隨多年。從初入資本市場,到發力房地產,再到中融信託轉型,劉洋證明了自己,也在解直錕去世後,走到台前;另一邊,解直錕的大女兒解蕙淯、侄子解子征同樣參與其中,通過在內協作,或在外聯合的方式,推動著家族前進,建立起撬動萬億資金的帝國。
實業發家,中植系第一次轉身是在2008年,重點轉向金融投資板塊。中植系在市場上的慣有打法,被冠以「X+中融信託+上市公司」的運作模式,其中X部分是藝術品、擬上市企業股權等原始資產,即通過中融信託籌措資金、收購原始資產,進一步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減持套現。從投資特點看,中植系多是通過定增潛入上市公司,不爭老大。
但是,股市波動等風險因素下,中植系的打法近些年已多次被套牢;與此同時,旗下第一大財富平台恆天財富銷售產品問題頻現,部分產品出現逾期。另外,中植系踩雷樂視網、康得新、長生生物等公司,損失不菲。
金融監管趨嚴,資本運作難度加大,杠桿 游戲 風險劇增。這一次,中植系被迫轉身,回歸實業,致力實業、資管雙驅動。
然而,失去了創始人的中植系,面臨的挑戰如同山崩海嘯。劉洋、解蕙淯等二代能夠帶領中植系走多遠呢?
01
家族特徵
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一個僅有19戶人家的小山村,解直錕的故鄉。
家境貧寒,1961年,解家第5個孩子出生,取名解植坤(原名)。解直錕前面有3個姐姐和1個哥哥——解植春,日後中央匯金的總經理。低調的解植春,很少公開露面。其人脈資源,豐富而綿長。
擁有一個好哥哥,是解直錕之福。就在老家,年輕的解直錕就完成了人生的初步積累。上世紀80年代,解直錕僅是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80年代,不少國有和集體企業的經營出現了問題。80年代末,國家層面推進兩權分離,實行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如同那時候許多人脫穎而出一樣,能力突出的解直錕在五營印刷廠出現困境時,被任命為廠長進行了承包經營。
解廠長帶領下,五營區印刷廠經營出現了好轉。嘗到了改革甜頭的解廠長,此後又開始經營麵食廠、儲木廠、水泥廠等。木材是林木資源豐富的好生意,許多人藉此實現了飛躍。
幾年時間里,解廠長就實現了財富積累,從而可以放手大幹。那時候的黑龍江,是一片熱土。中植系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成立的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則是1989年注冊的五營區地方企業聯合開發公司,注冊資本140萬元。
2000年4月,根據伊春市人民政府《關於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改制有關事宜的批復》等要求,解直錕與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工會委員會共同發起設立——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從股權看,本次改制,解直錕出資1.78億元,占股80%;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工會委員會出資0.4億元,占股20%。
2000年5月20日,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召開股東代表大會,決議更名為——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植集團」)。中植企業集團以資本金2.78億元轉增注冊資本。
上世紀90年代末,中植系的版圖也逐步擴展到北京、上海等地,解直錕也更多的出現在了北京、上海等地。隨著中植系的擴張,家族人員逐步加入。
1975年出生的劉洋,是解直錕的外甥,與同樣畢業於黑龍江大學的解植春還是「校友」。1998年,劉洋就辭去銀行工作,追隨解直錕,逐步成為其左膀右臂。
進入中植系後,1998年,劉洋在上海參與組建金智投資有限公司,踏進資本市場。早在1997年,解直錕就瞄準了地產業,其主導產業涉及房地產開發。2001年,26歲的劉洋出任盟科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30餘個樓盤相繼落成。
解直錕家族成員履歷表
2008年,解直錕改變戰略,帶領中植系以金融投資業務為核心,著力發展資本市場業務。這種背景下,2009年,劉洋擔任中融信託董事長,致力改變銀信合作為主的經營模式。2010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管理型的集合信託業務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七成。
劉洋用行動證明了自己。2009年10月30日,中植集團召開股東會,審議同意解直錕將所持中植集團8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劉洋。同日,兩人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書》。
這次轉讓,更蹊蹺的事情發生在兩年後,劉洋將所持股權轉給另一個解家人——解蕙淯,解直錕與前妻的女兒。2011年2月,劉洋將所持中植集團8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解蕙淯,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工會委員會將所持中植集團20%的股權轉讓給劉義良,劉義良是解直錕的伊春老鄉,中植系的關鍵人物之一。至此,解蕙淯認繳4億元,占股80%;劉義良出資1億元,占股20%。劉洋在這個過程中,成了一個二傳手。
又經過一輪輪變化後,中植集團股權結構才基本落定:解直錕實控的中海晟豐(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認繳38億元,占股76%;劉義良認繳 8億元,占股16%;解蕙淯出資4億元,占股8%。
解蕙淯,又名解茹桐,專注藝術相關領域,為哈佛大學博物館管理學碩士、北京大學藝術史博士。嘉誠中泰文化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誠中泰」)成立於2010年,解蕙淯全資控股,經營范圍包括投資管理、承辦展覽展示、銷售工藝美術品等。
嘉誠中泰並非如此簡單。
解蕙淯通過嘉誠中泰,參與到中植系的資本運作中。比如,2019年,中植企業集團聯合嘉誠中泰、嘉誠中泰控股公司——西藏諾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信資本」)以25億元收購大名城(600094.SH)旗下中程租賃有限公司。目前,中程租賃有限公司為解蕙淯實控。
樂視大廈被指自賣自買的鬧劇,解蕙淯同樣捲入。2021年12月3日,韜蘊資本發布聲明稱,樂視網公司總部樂融大廈競拍者——北京衡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資金實際源自中植系公司。 此次拍賣中,躲在殼公司背後的浙江中泰既是拍賣人又是競拍人,浙江中泰是中植系的核心公司之一,解蕙淯為關鍵人物。
另外,解直錕的侄子解子征同在中植系工作,任職中植企業集團董事、中海晟融(北京)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海晟融是「中植系」五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解子征同時擔任甘肅西北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並曾擔任西北礦業法人,西北礦業目前實控7家礦業公司。
02
資本平台
中植系資本運作的核心樞紐,是中融信託。
中融信託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7年,2002年,中植集團出資1.2億元,占股36.92%,一舉成為第一大股東,此後陸續增持佔比至67.69%。2010年,劉洋掌舵期間,央企中國恆天控股的經緯紡機(000666.SZ)入股中融國際信託,收購36%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至此,中融信託具有央企背景。
從股權機構來看,中融信託2020年年報顯示,第一大股東為經緯紡織,持股37.47%;第二大股東為中植集團,持股32.99%。
中融信託能力不可小覷。截至2020年末,中融國際信託自有資產285.58億元,公司及各子公司受託管理資產總規模8898.83 億元,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5億元。
方正證券研報顯示,中植系通過中融信託這一平台籌措資金、並收購原始資產,之後參與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從而獲得股權,中融信託與體系內其他金融平台互相合作,接續資金、放大杠桿,從而分散風險。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中植系的四大財富平台。
2011年,中植集團分別控股或參股成立恆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4家財富管理公司。其中,恆天財富、大唐財富股東具有央企背景,恆天財富大股東為中植系公司,持股45%,二股東為經緯紡機(000666.SZ);大唐財富架構與恆天財富類似,大股東為中植系公司,二股東為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央企背景。
從盤子來看,截至2021年上半年,恆天財富新增資產配置規模近1055億元,累計資產配置規模14168億元;大唐財富累計配置資產近8200億元;而截至2021年底,新湖財富為客戶累計配置資產規模達到1.4萬億元;高晟財富盤子相對較小,「2020中國獨立財富管理公司TOP20榜單」顯示,高晟財富累計處理資產規模為1000億元。其中,高晟財富則在星美集團旗下院線資產的操作中閃現身影。星美影院曾經想借解直錕控制的宇順電子上市,最終未能如願。
當然,中植系早已建構起綜合能力。2013年,中植集團實施全面業務轉型,形成金融、並購、財富管理、新金融四大業務板塊,囊括信託、公募基金、私募、保險、期貨、典當等各類金融業態;2014年,中海晟融、中植國際、首拓融盛等資管公司相繼成立,算上2011年成立的中植資本、中新融創,五大資管公司布局基本成形。
中植系控股或參股的金融企業
資本運作手法上,從樞紐中融信託看,中植系善於使用「X+中融信託+上市公司」的金字塔式運作模式,其中X部分是礦產、藝術品、擬上市企業股權等原始資產。即通過中融信託籌措資金、收購原始資產,進一步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減持套現。
中植系一般通過定增潛入上市公司,多為第二大股東,通過旗下信託等平台,為一系列資本運作提供彈葯。
舉例來說,甘肅西北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北礦業」)成立於2007年,2008年,北京興嘉盈商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嘉盈公司」)入局,增資1.25億元,持股20.00%。至2012年,北京興嘉盈商業投資有限公司增資至4.1億元,持股65.6%,西北礦業負責人變更為宋麗娜,是中植系人員。
這一過程中,2008年6月,中融信託設立了西北礦業股權部分收益權信託計劃,融資規模1億元,用於受讓興嘉盈公司持有的西北礦業增資擴股收益權,此後中融信託又設立了多個類似的信託計劃,通過西北礦業股權收益權融資,積累資本。
進入上市公司是下一目標。2013 年,興業礦業非公開發行擬募集資金10億元,其中,西北礦業認購8億元。當年年報顯示,西北礦業一舉成為第二大股東,持有興業礦業15.44%股份,此後再尋機撤退。
中植系憑借資本運作獲利豐厚,但大環境的變化等因素影響,過去的方式難以為繼。
03
風險難解
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上,解直錕實控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凱恩股份(002012.SZ)、准油股份(002207.SZ)、宇順電子(002289.SZ)、康盛股份(002418.SZ)、美吉姆(002621.SZ)、融鈺集團(002622.SZ)、ST天山(300313.SZ)、美爾雅(600107.SH)。
中植系實控或參股超過5%的上市公司
實控公司近半數虧損。准油股份、宇順電子、康盛股份截至2021年三季度均出現虧損,准油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87.55萬元;宇順電子為-1631.17萬元,ST天山為-2175.11萬元。
一向願當二股東的中植系,成為大股東並未全是本意。比如,2019年12月,凱恩集團與中植系公司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凱恩集團未完全履行義務,將其持有的凱恩股份股票轉讓給中植系用於抵償債務。
另外,中植系近年來陸續踩雷樂視網、康得新、長生生物、康美葯業等公司,損失較大。
中植系金融板塊同樣暗藏風險。從信託平台看,中融信託是重要的資金樞紐,為中植系輸血。舉例來說,中融信託曾推出「匯信」系列信託計劃,其中,匯信4號產品受讓中泰創展持有的遼寧太平洋典當的全部股權的收益權,北京中融匯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出具承諾書,承諾信託終止如不能按期兌付,將補足本金及逾期收益。而實際上,中泰創展及北京中融匯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彼時皆隸屬中植系。
從財富管理平台來看,核心平台——恆天財富代銷的旗下資管平台主動管理的嘉金、嘉星兩個系列私募產品於2021年未能如期兌付,總規模超20億元,被指在投後管理中存在失職;2019年,恆天財富代銷的「歲蘭千里資管計劃」產品逾期兌付,被指將股權投資產品宣傳為固收產品售賣。
1月7日晚間,中植集團公告稱,旗下北京恆天明澤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北京植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唐鼎耀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北京晟視天下基金銷售有限公司,4家獨立基金銷售公司的整合工作完成。
四合一後,中植系四大財富管理公司原先的標准化產品將全部轉移到中植基金名下,中植基金由中植財富、恆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共同持股。
這意味著,此前傳聞已久的四大財富管理公司合並事宜現已取得進展。目前,中植系過往持有的4張基金銷售牌照僅剩下1張,資金騰挪空間縮窄。
中植系從實業走向金融,近年來正回歸實業。暫時的接棒者劉洋表示,下一步,集團將繼續按照解直錕確定的發展戰略,堅持實業與資管雙輪驅動,進一步突出發展實體產業,做強做優資產管理。
「別作默默無聲,任人驅使的羔羊,要在戰斗中當一名英勇無畏的闖將」,這是解直錕生前最喜歡的詩句。這是詩人朗費羅《生命禮贊》中的詩句,表達的意思很像毛阿敏唱過的一首歌《不白活一回》:「活就活他個地增輝,活他個拚命三郎才有滋味,有滋味。」
失去了掌門人,當下的中植系,走到了十字路口,解家二代能夠撐住嗎?
END
㈣ mw8289量產教程
mw8289量產教程(mw8209量產工具)QFII提前布局48隻MSCI標的股
數據統計發現,5月15日,MSCI發布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234隻A股名單,上述234隻個股中、銀行、醫葯生物等三大行業的個股數量最多,分別為30家、20家、18家。從公司市值佔比來看,截至5月15日,最高的為銀行業,佔比高達25.64%、其次是非銀金融,佔比達11.99%,食品飲料排第三,佔比為7.87%。
以QFII為代表的海外資本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經對銀行股進行布局。數據顯示,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中,截至一季度末,48隻個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QFII身影,合計持股市值約917.69億元,有19隻個股獲QFII持倉市值超10億元,其中,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等3隻銀行股QFII持股市值分別達到171.28億元、77.52億元和13.69億元。
對於銀行板塊,民生證券表示,銀行業一季度累計實現凈利潤5222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較去年一季度上升1.3個百分點。預計未來負債端壓力將逐步緩解,規模增長企穩,行業息差在資產端收益率走高後會持續改善,行業資產質量基本面仍向好。建議關注MSCI中國標的:工商銀行、上海銀行、光大銀行、杭州銀行、北京銀行等。
由此推動下,昨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盤中集體異動,板塊內159隻成份股實現上漲,佔比近七成。個股方面,白雲山昨日漲停,納思達、同仁堂、石基信息、方大炭素、康美葯業、通化東寶、二三四五、東旭光電、三七互娛等9隻概念股漲幅也均逾5%,彰顯出強勁的表現。
資金流向方面,昨日板塊內共有93隻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有53隻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方大炭素、復星醫葯、三一重工、五糧液、浙江龍盛等5隻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在1億元以上,另外,包括工商銀行、青島海爾、白雲山、貴州茅台、隆基股份等在內的19隻概念股也獲得超3000萬元的大單資金搶籌,上述24隻概念股合計吸金16.87億元。
175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
數據統計發現,在上述234家MSCI中國上市公司中,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有175家,佔比74.79%。
具體來看,華電國際、方大炭素、金鉬股份、西南證券、新城控股、太鋼不銹、中聯重科、華友鈷業、包鋼股份和天茂集團等10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00%,另外,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在1倍以上的14家公司分別為招商蛇口、贛鋒鋰業、洛陽鉬業、徐工機械、世紀華通、大族激光、中航飛機、東方園林、海螺水泥、中國人壽、納思達、新湖中寶、浙江龍盛、三一重工等,顯示出較強的成長能力。
中報業績預告方面,截至目前,已有43家相關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36家,佔比逾八成。其中,金鉬股份、華友鈷業、洛陽鉬業、華域汽車、中國石油、美年健康、科倫葯業、東方園林、贛鋒鋰業、蘇寧易購、天齊鋰業等11家公司均預計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0%及以上。
機構集中推薦37隻個股
除受大單資金青睞外,近期券商機構對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的關注度也逐漸上升。數據統計發現,上述被大單資金青睞的93隻個股中,近30日內,有85隻個股獲券商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有37隻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以上,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11.18億元。
具體來看,三一重工、分眾傳媒、五糧液、貴州茅台、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保利地產、正泰電器、雙匯發展、金風科技、三七互娛、完美世界和華東醫葯等13隻個股近期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7家及以上,另外,包括美年健康、隆基股份、華友鈷業、中國國航、金螳螂、九州通等在內的24隻個股也被機構集中推薦,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以上。
對於三一重工,天風證券表示,由於公司的2017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資產負債表修復超預期、凈利率提升將顯著高於上一年度,且行業銷售數據有望維持高增長、亦超出之前的預測。經過重新測算後,預計2018年-2019年凈利潤由37.3億元和49.2億元調整為45.2億元和56.3億元,2020年凈利潤為63.4億元,調整後(2018年至202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9元、0.73元和0.82元,維持「買入」評級。
||##PG##||
三一重工(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三一重工2017年年報點評:經營質量顯著提升,海外拓展持續推進
三一重工 600031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王銳,賀根 撰寫日期:2018-04-19
事件:三一重工發布2017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3.35億元,同比增長64.67%;歸母凈利潤為20.92億元,同比增長928.35%;總體毛利率為30.07%,較上一年度增加3.86個百分點;基本每股收益0.27元,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公司擬每10股派發紅利1.6元(含稅)。
公司產品銷售高速增長,毛利率得到顯著提升:公司各項產品收入在2017年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其中挖掘機全年銷售收入實現136.7億元,同比增長83%。混凝土、起重機、樁工機械、路面機械收入分別增長32.59%、93.5%、145.52%、53.59%。公司盈利水平得到同步提升,整體毛利率提升3.86個百分點,重新返回行業高峰期時的30%水平。步入2018年一季度,工程機械復甦得到持續,其中三一挖掘機在3月實現銷售8289台,同比增長83%,遠超市場預期。
經營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現金流大幅改善:公司在去年行業高景氣度的背景下,依然把經營質量與風險管控放在首位。2017年營收增長928%,而應收賬款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增長1.55%。存貨為76.42億元,同比增長22.86%。同時,公司期間費用率大幅下降3個百分點,利息支出較上一年度減少3.51億元,管理費用率佔比下降2.5個百分點。公司在經歷2012-2016年的去庫存期後,資產負債表得到逐步修復,資產負債率2017年年底為54.71%,較年初下降7.19個百分點。全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達到85.65億元,公司經營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國際市場開拓持續推進,海外收入創新高:公司為國內工程機械領域中最為注重海外市場的企業之一,2017年海外收入規模達到116.18億元,同比增長25.12%,占總收入的比重為30%。公司過去在海外的布局,大大抵消了行業低迷時的影響,未來海外市場將會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重要動力。
投資建議:公司跌價存貨和壞賬進一步出清以及貨款回收控制趨嚴有利於公司凈利率改善。由於公司經營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我們上調公司2018-2020年EPS至0.50/0.67/0.94元,對應PE為17/12/9倍。維持目標價10.78元,對應2018年21倍PE,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基建投資項目縮減,海外市場需求減少。
||##PG##||
分眾傳媒(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分眾傳媒:壁壘深厚的樓宇廣告巨頭
分眾傳媒 002027
研究機構:平安證券 分析師:林娟 撰寫日期:2018-03-02
分眾傳媒是領先的戶外 媒 體:分眾傳媒成立於2003年,主要從事樓宇廣告,公司目前擁有22.5萬個屏幕媒 體,114.5萬個框架媒 體,在一線城市市佔率超過90%,2016年實現了102億收入,44億利潤。其鏈接廣告主和商務樓宇廣告渠道的獨特商業模式壁壘非常高,並且向上游、下游議價能力強。
看點一:社會零售電商化趨勢下,線下流量被重估:由於消費線上化,使得廣告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首要手段,而線下樓宇廣告巨大的性價比,又推動廣告主不斷加碼樓宇廣告,從而使得分眾單屏收入不斷上漲。
看點二:樓市爆發下,分眾再次進入渠道擴張周期:2017年以來,樓市進入新一輪爆發周期,為分眾的樓宇廣告增長提供了空間。在目前一二線城市收入佔比較高的背景下,分眾從17年下半年開啟新的一輪百城擴張計劃,預計將為未來中長期提供業績增長保證。
看點三:經濟復甦下,廣告主投放預算加速:營銷是典型的後周期品種,受益於經濟復甦,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有部分消費品行業廣告主增加投放預算,預計2018年廣告主會繼續加大廣告投放金額。
投資建議:分眾傳媒是具有極高護城河壁壘傳媒公司,目前公司正進入新一輪擴張周期,這主要因為1)社會消費線上化,推動廣告主加大性價比高的線下樓宇廣告投放,分眾傳媒單屏產出有望持續提升;2)房地產火爆為分眾提供了新的鋪設渠道,公司計劃新攜現有廣告主一起拓展100個城市,為未來長期發展打下基礎;3)經濟復甦下,廣告主更有意願和能力加大廣告投放。我們預計公司17-19年修正後營業利潤增長22%、26%、22%,18年營業利潤增速創近幾年的新高;17-19年EPS為0.49、0.58、0.71元,對應30.6、25.8、21.2倍PE,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樓宇廣告的商業模式發生變化;經濟下滑導致廣告主投放減少;之前參與私有化、定增上市的股東解禁減持沖擊股價。
||##PG##||
山西汾酒(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山西汾酒:業績符合預期,區域聚焦發展
山西汾酒 600809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 分析師:陳夢瑤 撰寫日期:2018-05-07
業績符合預期,盈利能力優化
2017年實現營收60.37億元同增37.06%,歸母凈利潤9.44億元同增56.02%,實現EPS1.09元。其中17Q4收入11.82億元同增17.64%,凈利潤1.39億元同減10%,主因目標提前完成控制發貨節奏及費用確認較多;18Q1收入32.4億元同增48.56%,歸母凈利潤7.1億元同增51.82%,業績符合預期。17Q4末預收款9.12億元同增69.6%,環增4.1億元,18Q1應收票據32.7億元同增34.37%,環增10.8億元,17/18Q1分別實現銷售收現59.69億/21.51億元,同增33.85%/62.15%,現金良好。17年銷售費用率17.9%同增0.3pct,18Q1為17.7%,同減1pcts,17/18Q1管理費用率均同降約1pct,前期投入效用釋放,費用率改善。17/18Q1凈利率為16.6%/23.6%,同增2.1/0.9pcts,盈利能力優化。
兩頭產品增速領銜,配製酒有望改善
公司2017年毛利率69.8%,同比提升1.2pcts,2018Q1毛利率70.9%,產品結構升級效果明顯。公司以兩頭產品青花汾和玻汾帶動中間產品老白汾和商務汾酒發展,2017年中高價白酒收入37.41億元,同增33.24%,且毛利率74.7%同增2.7pcts,預計青花汾酒2017整體銷售增長50%以上;低價白酒收入20.18億元,同增46.74%,預計玻汾同增35%以上;配製酒收入2.22億元,同增28.06%,毛利率同增19pcts至60.9%逼近低價酒的62.35%。2018Q1中高價白酒收入20.7億元,同增43.5%,低價收入同增65.7%,配製酒收入同降2.3%。在公司的配額供應的控制下,18年Q1銷售仍靚麗,中高端產品銷量持續增加,竹葉青銷售體系並入汾酒公司後,2017年實現約2億收入,18年有望翻倍增長。
Q1省外收入增長迅速,聚焦發展仍有空間
在渠道上,17年著力打造渠道基礎建設驅動業績增量,總部監控的渠道終端數量由2017年初的1.9萬多家飆升至年底的17.4萬家,預計2018年要達到30萬家。銷售區域方面,2017年省內市場收入35.7億元同增45.8%;省外市場收入24.1億元,同增26.37%。2018Q1省內收入19.0億元,同增46%,省外收入13.3億元,同增52.5%,實現更快增長。公司選擇了16個潛力市場、均為千萬級地區城市為主的聚焦式發展,並確立4大板塊市場(以山西為核心的根據地市場、以京津冀核心的華北市場、以河南山東為核心的豫魯市場以及以陝西內蒙為核心的西北市場)佔比整體銷售90%以上,重點建設省外市場,深耕優勢市場,2018年銷售目標河南10-11億(17年約5億),山東8億(17年3.2約億),河北2.3億(17年1億),京津冀13.5億,重點省區要求增長100%以上,所有省區均要求至少增長30%以上,同時要求增加進店率。以青花汾作為核心產品,依靠其省外高佔比和高增速拉動產品結構持續優化,2018年計劃省內外佔比將達到5:5,省外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內部激勵量化,全年高增確定性強
集團明確了用兩年完成三年考核目標的發展節奏,在內部激勵機制上持續定量優化。高管採用組閣式聘任後人員機制更靈活。2018年汾酒集團營業收入計劃實現190億元,增幅11.76%,其中酒類收入規劃實現94億元,同比增長32.04%,力爭實現100億元,酒類利潤總額規劃實現19億元,增幅111.11%,力爭實現20億元。在集團高目標下,預計股份公司實現營收90億,同增近50%,考慮挺價預期及產品體繫上移,業績表現將更為樂觀。預期公司持續發力產品高端化、渠道鋪陳、省外擴容,18年有望提前完成國資委業績考核目標。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看好公司產品升級、區域深耕、混改提效後獲得持續高增長,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1.82/2.51/3.25元,對應30/22/17倍PE,維持「買入」評級。
||##PG##||
正泰電器(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正泰電器:雙主業齊頭並進,打造創新型新能源電力企業
正泰電器 601877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周濤,劉晶敏,邵晶鑫 撰寫日期:2018-04-23
多業務迅速發展,共同助力收入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多項業務板塊發展迅速,光伏業務發展極為迅速,傳統業務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太陽能分部業務而言,太陽能電池組件佔比最大,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2.68億元,佔比23%,同比增長11.40%;電站運營漲幅最大,全年營業收入17.02億,同比增長達到53.20%,佔比7%;光伏電站工程承包,全年實現收入18.24億元,同比增長13.72%,佔比8%。就傳統低壓分部業務而言,終端電器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0.11億元,佔比17%,同比增長9.8%;配電電器全年營業收入36.97億,佔比16%,同比增長13.93%;控制電器業務2017年營收23億元。佔比10%,同比增長21.44%。
重視研發投入,連續突破創新。2013年-2017年,公司對於研發的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公司研發投入7.94億元,較2016年增加6.29%。佔主營業務收入的3.39%。公司對研發工作高度重視,逐年增加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共投入研發資金79,380.58萬元,全年完成新產品開發115項,新產品投產28項,技術改造驗收21項,申請專利611項,獲得專利授權521件,參與行業標准制(修)訂5項,完成國內外認證690項。
發揮企業優勢,降本增效顯著。一是規模效應,公司作為國內低壓電器龍頭企業,同類產品的營收領先於國內同行,由規模帶來的邊際效應,有效地降低了各項成本;二是精益化生產,公司全面實現精益化生產模式,改進現場工藝水平,提高公司生產物流管理效率,並運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手段加以固化。同時,公司優化產品結構,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使得公司的生產成本最終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
「低壓電器+光伏新能源」雙主業齊頭並進,打造智能一體化新能源企業。公司及正泰新能源開發的業務結合電力改革產生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亦將實現上市公司把握電改機遇、提升商業模式的戰略布局。依託光伏發電業務,構建集「新能源發電、配電、售電、用電」於一體的區域微電網,實現商業模式轉型;積極發展地面光伏電站的同時,大力發展工商業及戶用光伏系統,全面參與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打造能源互聯網平台,整合光伏發電及電器製造的產業鏈資源,發揮協同效應。極布局光伏發電,完善電力產業鏈各個環節,從單一的裝備製造企業升級為集運營、管理、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電力企業,致力於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開發與運營商。
盈利預測:公司雙主營齊頭並進,積極轉型,未來隨著光伏行業的蓬勃發展,預計公司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公司2018-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37.53、46.12和54.01億元,對應EPS1.74、2.14和2.51元/股,對應PE16、13和11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低壓電器業務增速不及預期,光伏產品價格下跌風險,電站業務不及預期,光伏行業政策風險。
||##PG##||
金風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金風科技:業績好於預想,復甦值得期待
金風科技 002202
研究機構:東吳證券 分析師:曾朵紅 撰寫日期:2018-04-09
17年業績30.5億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A+H同比例、同價格配股募資50億元:公司發布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1.29億元,同比下降4.80%;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0.55億元,同比增長1.72%。對應EPS為0.86元。其中4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1.23億元,同比下降13.87%,環比增長13.33%;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7.58億元,同比下降12.03%,環比下降34.80%。4季度對應EPS為0.21元。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公司擬以10配2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股募資50億元,用於澳大利亞兩個風電場(合計677.5MW)建設(20億)、補充流動資金(15億)和償還有息負債(15億),配股將A和H股同比例、同價格。
風機銷量下滑,毛利率微降;訴訟計提影響利潤貢獻:風機銷售收入187.09億元,同比下降14.45%;零部件銷售7.36億,同比增長41.83%。風機外銷5.08GW,同比下降13.62%,其中2.0MW機型銷量3.03GW,是主力機型。風機及零部件整體盈利13.46億元,同比下降43.17%,除了銷售容量下降外,與UEP II光伏風電場葉片糾紛仲裁結果後公司計提了0.67億美元的預計負債有關。平均銷售價格3682元/kW,同比微降0.95%。全年風機綜合毛利率25.54%,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
招標訂單持續高位,投標價格持續走低:2017年國內風電公開招標容量為27.2GW,同比略降4.2%。投標價持續走低,2.0/118-121級別2017年的投標均價為3,831元/千瓦,較2016年的4214元/千瓦,同比下降9.1%。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合計15.86GW ,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風電場盈利改善,投資收益大幅增加:風電場開發,實現收入32.55億元,同比增長34.66%;風電場盈利15.19億元,同比增長182.17%(含風電場投資收益6.50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1.61倍)。17年新增並網裝機容量515.94MW,新增並網權益裝機容量344.82MW,在建權益容量1.5GW。
復甦疊加成長,向上趨勢確立:展望18年,我們認為:1)南方市場經過摸索,環評、工期因素影響將逐步弱化,項目進程加快;2)北方紅六省限電改善持續超預期,部分省份有望解禁、恢復裝機;3)分散式風電破冰貢獻額外增量,成長空間打開。我們預計18年國內風電裝機有望達到26GW,同增33%以上。而考慮到公司招標市佔率的持續提升,18年吊裝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0%以上。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8-2020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0.48、49.62、59.83億元,同比增長32.5%、22.6%、20.6%,EPS分別為1.14元、1.40、1.68元。給予公司2018年20倍PE,目標價22.8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需求不達預期;風機價格競爭超預期;風電場業務不達預期。
||##PG##||
華東醫葯(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東醫葯:業績符合預期,擁抱國際化﹢創新化,優質白馬再出發
華東醫葯 000963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梁東旭,林小偉,經煜甚 撰寫日期:2018-04-03
事件:
公司發布2017年年報:實現收入278億、歸母凈利潤17.8億,分別同比增長9.7%、23%,業績符合預期。同時,擬10轉5派7.2元(含稅)。
點評:
核心品種百令+15%、阿卡+30%穩健增長,二線品種多點開花。中美華東17年收入66億、凈利潤13.4億,均增長22%。百令在Q4部分地區突擊控費的影響下,依靠基層和OTC 端放量,仍實現15%增長,突破23億。阿卡波糖受益於醫保報銷比例提升、分級診療、進口替代,實現30%增長,突破20億。免疫抑制劑受益於醫保限制消除,整體增速25-30%。
泮托拉唑增速達20%,突破8億。達托黴素新進醫保,實現收入3000萬。
居安思危,主動擁抱研發創新、國際化。近年來公司主動轉型,擁抱研發創新和國際化,通過自主研發、集團內合作、海外引等方式構建了豐富的研發管線,美國舊金山矽谷和波士頓兩地的科研辦事機構已開始運營,預計每年將有1-2個海外引進品種落地。目前,邁華替尼正進行2期臨床,引進的DPP-4即將開展臨床,GLP-1預計18年下半年申報臨床。同時公司積極推進在產品種國際化,泮托拉唑即將通過ANDA 審核,阿卡波糖、辛伐他汀、奧美拉唑、他克莫司、達托黴素等也在海外申請認證過程中。
商業觸底,預計18年逐季向好,玻尿酸繼續75%高增長。商業17年下半年收入107億,同比僅增長2%,原因在於Q4執行兩票制,調撥業務受沖擊,扣除此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增速在13%左右,符合預期,預計18年商業將逐季改善。雖然17年因國際事件,海關報關一度進度較慢,但寧波公司玻尿酸代理業務仍貢獻7億收入,增長75%,預計18年將超10億。憑借優秀渠道,預計寧波公司後續還將引進肉毒桿菌等類似產品。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公司作為優質白馬,主要品種穩健增長,在研管線豐富。研發費用投入略高於預期,我們微幅下調預測18-20年EPS 為2.26、2.80、3.45元(原為2.35、2.94、3.62元),同比增長23%/24%/23%,當前股價對應18年29倍PE,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核心品種增速低於預期;在研品種進度低於預期。
㈤ 互聯網金融概念股有哪些
1 600711 盛屯礦業
2 600119 長江投資
3 601216 內蒙君正
4 000948 南天信息
5 002197 證通電子
6 000997 新大陸
7 002596 海南瑞澤
8 300044 賽為智能
9 600570 恆生電子
10 002657 中科金財
11 300295 三六五網
12 002215 諾普信
13 002290 禾盛新材
14 300226 上海鋼聯
15 002547 春興精工
16 300348 長亮科技
17 002587 奧拓電子
18 002095 生意寶
19 002279 久其軟體
20 600696 匹凸匹
21 300333 兆日科技
22 300079 數碼視訊
23 002385 大北農
24 002065 東華軟體
25 002154 報喜鳥
26 002564 天沃科技
27 002663 普邦園林
28 300085 銀之傑
29 002072 凱瑞德
30 600599 熊貓金控
31 002542 中化岩土
32 002104 恆寶股份
33 002195 二三四五
34 600891 秋林集團
35 600577 精達股份
36 600109 國金證券
37 601519 大智慧
38 000540 中天城投
39 000062 深圳華強
40 600397 安源煤業
41 600596 新安股份
42 300300 漢鼎股份
43 600729 重慶百貨
44 002315 焦點科技
45 002293 羅萊家紡
46 601233 桐昆股份
47 002140 東華科技
48 600112 天成控股
49 002583 海能達
50 002144 宏達高科
51 600340 華夏幸福
52 002218 拓日新能
53 300033 同花順
54 002024 蘇寧雲商
55 300059 東方財富
56 300178 騰邦國際
57 600767 運盛醫療
58 002437 譽衡葯業
59 002356 浩寧達
60 600318 巢東股份
61 600588 用友網路
62 000776 廣發證券
63 002713 東易日盛
64 601099 太平洋
65 000046 泛海控股
66 002121 科陸電子
67 000728 國元證券
68 002055 得潤電子
69 601688 華泰證券
70 601901 方正證券
71 600837 海通證券
72 600015 華夏銀行
73 002209 達意隆
74 600000 浦發銀行
75 600807 天業股份
76 600260 凱樂科技
77 600643 愛建股份
78 002130 沃爾核材
79 600869 智慧能源
80 600747 大連控股
81 600804 鵬博士
82 002329 皇氏集團
83 002341 新綸科技
84 300113 順網科技
85 300047 天源迪科
86 002740 愛迪爾
87 002721 金一文化
88 300384 三聯虹普
89 300418 昆侖萬維
90 002711 歐浦鋼網
91 002487 大金重工
92 600576 萬好萬家
93 300312 邦訊技術
94 600446 金證股份
95 002436 興森科技
96 600226 升華拜克
97 600177 雅戈爾
98 300219 鴻利光電
99 300377 贏時勝
100 000534 萬澤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