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美國15日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股票買在低位賣在高位 2025-08-31 01:19:33
廣告咨詢 2025-08-31 01:14:53

美國15日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5-08-30 18:16:25

❶ 美股再度大跌!下跌或才剛剛開始


作者:陳若焱、趙明昊



支持:遠川研究所投資組


美股已成驚弓之鳥。繼6月11日暴跌之後,6月15日美股再度大幅低開,三大指數集體下跌,道瓊斯指數開盤跌逾2%,納指和標普500指數也紛紛大跌。截至發稿,各指數跌幅有所收窄。

美股調整,其實早有先兆。北京時間6月15日午間,美股三大指數股指期貨集體跳水,道指期貨盤中一度跌超950點,跌幅超過3%。指數期貨作為美股指數的先行指標,對行情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6月11日美股開盤之前,美股股指期貨也曾出現顯著暴跌。

疫情反復,經濟衰退,以及美股企業高負債,無疑是懸在美股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場暴風雨或即將來臨。



今年3月以來,在接二連三的「黑天鵝「事件打擊下,美股持續暴跌,多次觸發熔斷。意外的是,在疫情蔓延、經濟停擺、失業率飆升等多重利空之下,美股自3月23日觸底後,反而開啟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即使是5月份以來的種族沖突,也沒有影響到美股反彈的步伐。

美股這一輪反彈來得太突兀,完全脫離了經濟基本面。一季度美國GDP增速為-5.2%,創下經濟危機以來最差表現;4月、5月的失業率飆升至15%和13%左右,實際失業率可能會更高,即便如此,也已經超過了2008年經濟危機時的水平。利空不斷,但股價卻漲不停,令很多投資者大惑不解。

美股這次非理性上漲, 主要原因在於美聯儲無限量寬松政策的實施。 在火速降息之後,3月23日美聯儲又馬不停蹄的拋出了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無限量寬松政策粉墨登場。貨幣寬松預期加天量流動性注入,不僅短時間內化解了踩踏危機,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和投資者信心,成為市場持續走高的驅動力。

同時, 美股指數已經嚴重失真,被一些權重板塊和個股「綁架」,並不能完全反映市場真實的狀況。

美股三大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股中,權重最大的是信息技術板塊,其次是醫療保健和可選消費。而這三個板塊,不僅受到疫情的沖擊最小,而且一些板塊的重要性在疫情中得到充分體現,板塊個股因此受到資金的青睞紛紛大漲,進一步推動了指數的強勢。

統計顯示,3月23日至6月10日期間,美股信息技術指數從3914點漲至4321點,累計漲幅超10%。醫療保健和可選消費指數在這期間也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另外,指數權重股的上漲,也起到重要的拉抬作用。以率先「填坑」並創出 歷史 新高的納指為例,其成分股均為新興行業公司,前十大權重股悉數來自TMT行業,前五大權重股分別為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這些個股在3月23日至6月10日期間,漲幅普遍超過40%。

美聯儲無限放水,提振市場信心的同時,一些利空因素也被掩蓋,再加上權重股的拉抬作用,導致美股近3個月的表現異常強勢。不過,脫離基本面支撐的股市上漲很難持久。當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的刺激效果邊際減弱,疊加第二波疫情的爆發,已經處於高位的美股,再度回調變得順理成章。



在6月11日美股大跌之前,新債王岡德拉克在一次網路直播中就曾發出警告,盡管有「超人」鮑威爾,但 美聯儲推出的零利率和量化寬松不是有效政策,警惕美股高位回落,投資者應該買點黃金避險。 他還表示,若美債收益率持續上升,類似於上世紀40年代時的收益率曲線控制可能會重新登場。

事實證明,債王這次又對了。最近,影響美股最重要的兩大變數—— 經濟復甦和疫情好轉,在同一時間向市場預期相反的方向演進 。美股下跌的動力越來越強。

美聯儲對未來經濟的悲觀預期,讓資金開始對放水能否刺激經濟重回增長提出了質疑。這成為美股近期下跌的導火索。

6月10日美聯儲宣布維持零利率不變,並且預計這一政策將持續至2022年底。從基調來看,不加息確實是偏鴿派,但這在市場預期當中,而零利率持續時間之長,是超出市場預期的,這暗示美聯儲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的悲觀看法。

美聯儲的表態,將美國投資者一直憧憬的經濟V型復甦的幻想打破,市場信心急轉直下,二級市場上選擇用腳投票,導致了6月11日美股的暴跌。

而在美股暴跌之後,「懂王」在推特上怒懟美聯儲,把市場調整的原因歸咎於鮑威爾,說它們經常犯錯,美國非農數據表現很好,第三、第四季度的數據會更好,明年將是最好的一年,疫苗也會很快出現。不得不說,對於美股為何大跌, 「懂王」是真懂,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

阻礙美股繼續上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在於疫情的反復。5月美國種族沖突爆發,各地遊行抗議等聚集活動,加速了新冠疫情的擴散;同時,美國各州解除了「居家令」,逐漸復工復產,增加了疫情二度爆發的可能。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顯示,截止6月14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超過209萬,德克薩斯州連續三天新冠肺炎住院人數創紀錄,加利福尼亞州有9個縣住院人數激增。很顯然,目前美國已經出現了疫情二次爆發的苗頭。

舊愁未去又添新愁。對於疫情卷土重來的擔憂,成為壓垮美股的最後一根稻草。除此之外,市場處於高位,個股估值高企,也將一定程度上制約美股繼續上行。

自3月23日以來,截至6月11日暴跌之前,美股三大指數均出現了一波近40%的反彈行情,短期市場漲幅太過誇張,市場泡沫快速形成,個股估值高企。根據興業證券的測算, 目前美股幾乎全部的行業估值均偏高,工業、非核心消費品、房地產估值分位數均達100%,僅電信服務、醫療估值分位數低於90%。

由於前期大漲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當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資金獲利了結的需求上升,當賣盤大量涌現,恐慌性殺跌或將再度上演。

美股就像一架天平,一邊是美聯儲兜底經濟的刺激政策,一邊是美國疫情、經濟基本面。為了讓天平平衡,應對疫情和經濟衰退,美聯儲不斷加大政策砝碼,市場信心提升,美股走強;而當政策刺激空間和效果下降,疫情反復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天平開始向另一端傾斜,美股下跌再所難免。



美股過去十年長期牛市,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股票 ,而低利率環境為此提供了基礎,上市公司通過低負債融資回購股票,市場上的流通股數越來越少,不僅推高了股價,也「虛增」了美股的 EPS 和 ROE。但是,這使美股上市公司負債率普遍偏高。

美聯儲今年推出的量化寬松政策,進一步推高了上市公司的負債率。高杠桿下,上市公司對融資成本和盈利能力更加敏感,抗風險能力或變弱。

同時,美股上市公司股東極其分散,華爾街各類機構幾乎占據了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職業經理人和資本相對急功近利,高負債回購股票推高股價的方式就是最好的體現。這將削弱美國企業長期競爭力。

據華泰證券研究認為, 美股今年 3 月以來的反彈或由居民、外資和杠桿資金推動 ,其中,大量居民借道美國國內權益型 ETF「抄底「美股,參與熱情很高,而公募機構在 3-5 月持續賣出美股,自 4 月起先後買入大量高收益債與投資級公司債。散戶湧入,而大資金持續撤退,也意味著行情或走不遠。

近期美股的劇烈震盪,歸根到底原因在於,當疫情和經濟向好預期證偽,市場風險偏好急轉直下,使得原本被掩蓋的美股高負債率等不利因素再次浮出水面,導致多空分歧加大。當市場風險偏好高的時候,利好被放大,利空被忽視,市場上漲;相反,當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利空因素則會被顯著放大,市場調整。

目前美股或正處於後面這個階段,調整或才剛剛開始。不過,對此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有分析人士認為, 美股這一輪反彈始於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因此貨幣政策的轉向才是行情結束的信號。 顯然,這個信號還沒有出現,美聯儲依然會繼續呵護市場;長遠來看,當美聯儲工具箱里「彈葯「用盡之時,才應該擔心真正大熊市的到來。

興業證券張憶東在5月一份研報中曾引用了這一觀點,他當時認為,美聯儲政策轉向最快也要到三季度。

不過,現在的情形顯然已時過境遷。隨著疫情的二次爆發,美國經濟復甦預期變差,美股向下轉向的時間點可能會大大提前。美聯儲若不能及時出台更強勁的經濟刺激政策,美股中長期下行趨勢或已確立。

相比美股,目前A股上市公司盈利確定性無疑更高。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率先復產復工經濟快速恢復中,同時A股估值普遍較低,有望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近期A股一改跟跌不跟漲的「老毛病」,指數雖然表現一般,但個股機會層出不窮。A股獨立行情呼之欲出。



風險提示: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❷ 昨天美國股市怎樣

北京時間28日凌晨,美國股市周二午盤大幅上揚,延續了昨日上漲勢頭。本周三大股指轉漲。美國經濟數據利好,中國經濟與股市表現出穩定跡象,推動股市攀升。

北京時間8月28日00:05,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77.02點,報16,562.53點,漲幅為1.70%;標准普爾500指數上漲37.00點,報1,977.51點,漲幅為1.9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91.56點,報4,789.10點,漲幅為1.95%。

本周末美聯儲將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召開年度大會。屆時央行成員可能提供一些有關加息問題的新線索。

油價上漲與中國股市上漲同樣也提振了市場情緒。周四中國上證綜合指數於6個交易日來首次收高,上證綜合指數大漲5.3%。在此之前,對中國市場的擔憂已經導致最近全球市場大幅走低。

周三美股強勁收盤,股市的漲幅大多來自收盤前兩個小時,這可以視作積極的訊號,表明美國交易商們隔夜持股的意願已經更高了。

周四亞洲股市周四全線反攻,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漲1.08%,韓國首爾指數漲0.73%,上證指數漲5.34%,恆生指數漲3.6%,新加坡指數漲2.09%,台灣加權指數漲1.41%。

經濟數據面,美國商務部周四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修正值為增長3.7%,較初值2.3%大幅上修。這一數據好於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增長3.3%。

美國勞工部周四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22日當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下降6000,至27.1萬,在連續四周小幅上升後首次下降。包括此次在內,美國初請失業金數據已連續25周低於30萬關口,是15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顯示勞動力市場仍在改善。此外,截至8月15日的一周,美國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增加1.3萬,至227萬。

個股消息面,雅培(ABT)制葯公司正計劃報價250億美元收購醫療設備製造商聖猶達醫療公司(St. Jude Medical)。該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雅培計劃向聖猶達發出一項現金加股票收購要約,最近幾周一直在為此次收購籌集資金。

軟體開發商Workday(WDAY)股價走低,該公司在周三收盤後公布了財報。路透社的一篇報道認為,疲軟的收入預期對該股施加了壓力。

Dollar General(DG)、J.M. Smucker(SJM)以及蒂芙尼(TIF)等即將公布財報。

❸ 美國歷史上熔斷過幾次

美國股市歷史上熔斷過4次。分別是:

1、1997年10月27日,美股第一次熔斷

美股熔斷機制是在1988年開始實施的,起因是1987年10月19日發生的股災。根據美股熔斷機制的規定,在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即市場下跌達到7%、13%和20%時分別觸發一、二、三級熔斷。

不過熔斷機制實施之後直到1997年10月27日才出現了美股歷史上的第一次熔斷。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收於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

不過這一次熔斷對美股影響不是很大,第二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大幅反彈337.17點,漲幅4.71%,收於7498.32點。

2、2020年3月9日,美股第二次熔斷

受新冠疫情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3月9日美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開盤即暴跌,標普500指數跌超7%,觸發一級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鍾。

3、2020年3月12日,美股第三次熔斷

2020年3月12日21點35分,美股觸發歷史上第三次熔斷,當日開盤後,標普500指數跌幅擴大至7%,美股暫停交易15分鍾。

4、2020年3月16日,美股第四次熔斷

美國東部時間3月16日上午9時30分,美股開盤即暴跌,標普500指數即跌7.47%,再次觸發熔斷,停盤15分鍾。

在此前一天,美聯儲宣布降息100個基點到0%至0.25%,實際上等於零利率,並同時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計劃。

(3)美國15日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國外熔斷機制:

1、美國

根據美國證交會(SEC)的最新規定,熔斷機制方案除針對股市大盤的熔斷機制外,還設有「限制價格波動上下限」的機制。如果某隻證券的交易價格在5分鍾內漲跌幅超過10%,則需暫停交易。

如果該證券交易價格在巧秒鍾內仍未回到規定的「價格波動區間」內,將暫停交易5分鍾。對於標普500指數和羅素1000指數成分股以及430隻交易所交易產品中價格超過3美元的個股,SEC規定的「價格波動區間」為漲跌幅5%,其他交易價格在3美元以下的流動性較弱的個股「價格波動區間」放寬至10%。


2、法國

根據股票交易形態小同,制定全日每隻股票最大漲幅為前日收盤價的21.25%,最大跌幅為18.75%。如果價格波動超過前日的10%,則暫停交易15分鍾。


3、日本

當期貨價格超過標准價格的特定范圍和公平價格的特定范圍,期貨交易將會暫停交易。暫停交易的時間為15分鍾。如果暫停交易發生在上午收盤前的15分鍾內,暫停交易只在上午收盤前執行。

當東京股票價格指數(TOPIX)超過特定價格區間時,禁止買賣涉及套利交易的股票,直到價格恢復到特定價格區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