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某股票認股權證所規定的認購價格為10
擴展閱讀
馬航導彈來源 2025-09-06 02:36:09
股票看盤有提成 2025-09-06 02:34:02

某股票認股權證所規定的認購價格為10

發布時間: 2025-09-05 23:16:00

1. 某普通股價為21元每股,每份認股權證可以購買1股普通股,認購價格為10元 一年後漲到40元,

某普通股價為21元每股,每份認股權證行權價格為10元
則:認股權證的理論價值是(21-10)=11元
則:認股權證的實際價格=11元
投資者一年前投資於認股權證,則投資者的成本是11元/份
一年後,股票漲到40元,投資者行使認股權利,按10元/股的價格買入正股,則在這一項上,投資者可獲利(40-10)=30元
而投資者一年前買入權證的成本是11元/份
所以,投資者最終獲利為(30-11)=19元/份
投資獲利率=(行使權證的最終獲利/買入權證的成本)*100%
則(19/11)*100%=172.73%

2. 認股權證的價值計算

1、權力認股權證的理論價值=股票市場價格-預購股票價格。
2、認股權證的內在價值=(公司發行的每股普通股的市場價格-認股權證的每股普通股的認購價格)*換股比例。
3、權證價值=(現在正股價格-行權價格)*行權比例
(2)某股票認股權證所規定的認購價格為10擴展閱讀:
一、 認股權證全稱是股票認購授權證、它由上市公司發行。給予持有權證的投資者在未來某個時間或某一段時間以事先確認的價格購買一定量該公司股票的權利。權證表明持有者有權利而無義務。屆時公司股票價格上漲,超過認股權證所規定的認購價格,權證持有者按認購價格購買股票,賺取市場價格和認購價格之間的差價:若屆時市場價格比約定的認購價格還低,權證持有者可放棄認購。從內容上看,認股權證實質上就是一種買入期權。
二、 權證是一個權利,您可以運用這個權利(有利時,行權),也可以放棄這個權利(無利或賠錢時)。

認股權證表示您可以憑權證在一定的時間內,按指定的價格和數量買進標的股票。

到了認股權證的行權期,如果行權無利(比如,市場上該股票的價格比行權價格低,人們就不會行權),該權證就是廢紙一張了,無需處理。
如果行權有利(市場上該股票的價格比行權價高),您就可以憑權證用比市場價低的行權價買股票。
但有時為了避免大家行權購買股票,造成資金和股票的大量流動,也可以用現金結算(給權證持有者股票市場價和行權價的差價)。
三、 認股權證分類
行使狀況而言,認股權證亦分為歐式和美式認股證。
美式認股證:持有人在股證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間任何時間均可行使其權利。
歐式認股證:持有人只可以在到期日當日行使其權利。歐式認股證為香港最常見的股證類別。
然而,無論股證屬歐式或美式,投資者均可在到期日前在市場出售持有股證。事實上,只有小部分股證持有人會選擇行使股證,大部分投資者均會在到期前沽出股證。

3. 認股權證的定價及發行價是如何定義的

認股權證的定價及發行價是如何定義的?

不少人會以為發行人為認股權證定價是隨心所欲,想賣2元便2元,想賣2角便2角,市場反應越佳,叫價便越高。其實,認股權證的價格並不是發行人想定多少就多少,而是根據認股權證的條款而定。

發行認股權證時,發行人會決定認股權證的行使價及到期日,以認購證來說,行使價越低,期限越長,認股權證的定價(面值)會越高。由於認股權證擁有行使的權利,這個權利的期限越長,便如保險一樣,保險金便會越高。因此,時間越長的認股權證,面值也會越高。相反,時間越短,行使權利便越短,認股權證的面值也會越低。

至於行使價方面,行使價越是價內,到期日行使認股權證的機會也越大,認股權證的面值也會越高。相反亦然,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短期價外的認股權證面值較低,而一些長期而價內的認股權證面值則較高。

除了行使價和到期日外,發行人還會考慮認股權證有效期內的正股股息及利率走向,定出認股權證的價格。同樣以認購證來說,預期正股派發的股息較高,認股權證的價格便會定得較低。這是由於發行人預計在認股權證有效期內可收取股息,補貼了認股權證的成本。

然而,參考了這些透明度較高的數據以外,發行人還要作出最後一個決定,始能為認股權證定價,這就是引伸波幅。發行人需要為出售的認股權證進行對沖,而引伸波幅便是最影響發行人對沖成本的關鍵因素。如果預期正股的波幅越大,發行人進行對沖的成本便越高,認股權證的定價也越高。不同發行人對波幅會有不同的預期,尤其是一些新上市股份的認股權證,由於正股波幅的參考數據較少,因此個別認股權證的引伸波幅便可能出現較大的偏差。這解釋了為何即使是行使價與年期接近的認股權證,其發行價也有高低之分。隨著市場對未來正股的波幅有較一致的共識時,引伸波幅的差別會逐漸減少,而認股權證定價也會較為相近。

認識莊家制

為促進衍生工具市場的發展,香港交易所於2001年年底重新制訂多項發行認股權證的要求,並引進莊家制。

不少人聽到莊家的名字便會聯想到那些可隨意操縱價格的大財閥,但事實上,如用國際慣用的名詞Market Maker(做市商)及Liquidity Provider(流動量提供者),投資者便會知道莊家的職責實是為認股權證提供流動量及進行調價。

每隻認股權證提供流動量的方法必須清楚列明在上市文件之上,並得到交易所認可,具體內容大致有六點:

一、發行人必須委任一個流動量提供者進行報價,莊家可以由發行人自己擔任,或是對外委任。每隻認股權證只可由一個莊家提供流動量。如發行人要轉換莊家,必須得到港交所的認可。為了讓投資者識別莊家的身份,流動量提供者均以95XX為編號。凡在信息機看到95XX的掛牌,這便是莊家盤了。

二、流動量可透過持續報價(Continuous Quotes)或 響應報價要求(Quote Request)提供,每隻認股權證的上市文件會訂明利用何種方法來提供流動量。

三、在一般情況下,發行人需要在每個時段的開市後5分鍾至收市期間為認股權證提供流動量。

四、流動量提供者須為最少10手認股權證提供買賣報價。發行人必須在上市文件中清楚訂明買賣盤的最高差價。

五、如發行人利用響應報價要求的方法提供流動量,就必須在上市文件中列明於多少時間內響應有關要求。

六、任何流動量服務必須由流動量提供者提供,其餘的買賣交易均不得以流動量提供者的身份來進行。

更多認股權證的定價及發行價知識請關注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