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奇的個人履歷
2004年 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並獲得管理學學士學位。
2004年 在浙江電信任軟體工程師。
2005年 創辦上海天軟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2007年 聯合創辦悠易互通(北京)廣告有限公司。
2009年 創辦游族網路,並任首席執行官一職。同年, 林奇帶領游族網路自研首款戰爭策略產品《三十六計》正式上線,獲得市場熱捧。
2010年6月 林奇啟動游族網路「全球化戰略布局」東南亞作為戰略第一步。
2011年3月 林奇領導下的游族網路綜合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立項目超過10個,為適應硬體建設需要,遷址至上海虹橋總部1號。
2011年7月 林奇率先提出「研運一體化」 戰略,並創辦9787網頁游戲聯運平台。
2012年8月 中央電視台13套《新聞直播間》欄目以「原創民族網路游戲:今年前8個月收入近200億元」為題,並采訪游族網路董事長林奇。
2013年7月 游族網路第二次大規模參展Chinajoy,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報道游族網路並對林奇進行了專訪。
2014年2月 《理財周報》邀請66名行業精英發表新年激勵夢想的新春故事,林奇和袁隆平、柳傳志、許家印等受邀參加並發表《帶著詩和夢想且向遠方》。
2014年3月 游族網路正式公布 「+U計劃」,至此,投入20億巨額資金的游族網路「為夢想+U」計劃正式浮出水面。
2014年5月 做客東方衛視、第一財經《波士堂》節目暢談游戲激活人生, 道出創業這些年對企業及人生的感悟。
2014年6月 游族網路在董事長林奇領導下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游族網路(SZ.002174)。
2014年6月 林奇在游族網路戰略發布會上發表題為《新游族 U夢想》的主題演講,描繪未來游族網路游戲時代大夢想,開創企業發展新思路。
2014年6月 林奇代表游族網路與上海交通大學簽訂「數字娛樂創新人才聯合培養研究院(碩士)」協議,標志著游族網路產學研一體化戰略成型。
2014年8月 創辦游族影業,並任游族影業董事長。同時宣布游族影業已獲得著名科幻小說《三體》的電影改編權。此外,游族網路還計劃推出《三體》改編的5-6款游戲產品。
2014年11月林奇在游族影業成立發布會提出「F3模式」——「Film」(互聯網電影)、「Free」(免費模式)和「Fans」(粉絲經濟),為中國電影產業開創全新發展方向。
2015年2月林奇榮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榮譽。
2015年6月林奇出席游族影業在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電影復興》,並發表《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行業》。
2015年9月游族影業董事長林奇出席游族影業與台灣影一製作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將在兩岸合拍片、既有電影項目的聯合製作、導演與藝人資源共享、IP資源分享和衍生品開發以及地域性業務擴張等展開深層次合作。
2. A股數據密碼:大金融被爆買!王亞偉、淡水泉調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上周末,「央媽」放大招!
時隔12年,央行下調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上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從0.99%下調至0.72%後,一直未做調整,可見是史上罕見的。
另外,年內第3次降准,釋放4000億長期資金,年內累計投放1.75萬億資金。
近一個多月,雖然外圍市場險象環生,美股在3月史無前例地出現了10天內4次熔斷,巴菲特抄底抄到「半山腰」,敗走達美航空......但A股滬指在3月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現最強。而從有「聰明錢」之稱的北向資金來看,近9個交易日里,累計凈流入167億元,扭轉前期連續多日凈流出的局面。在4月3日央行公布兩大重磅利好的影響下,4月A股是否現轉機?
關鍵要點梳理:
1,北向資金: 多次精準抄底逃頂, 先知先覺,其有「聰明錢」之稱,逆勢吃進的個股尤其需要重視 。 3月,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出678.7億元,但有近30隻股被大幅加倉。
2,重要股東增減持: 上市公司董監高、產業資本無疑最了解上市公司。 3月大金融是被增持重點領域。有知名私募稱,銀行股的確定性機會為100%。
3,大宗交易: 機構專用席位無疑是研究重點,因其大多崇尚價值投資。 中小創是高折價率的主力,機構席位買入多隻 游戲 股。
4,融資融券:3月,6大行業實現融資凈買入,74隻個股融資凈買入超過1億元,9隻個股融資余額增幅超100%。
5,主力資金流向:主力資金逆勢布局了三類股,3月4日以來的20個交易日內,凈流入超過1億的個股達40多隻。
6,機構調研: 除了季報、半年報、年報, 調研是提前了解機構動向的重要窗口 。 值得注意的是,王亞偉、高毅資產、淡水泉等頂級私募則與眾不同,頻頻現身上市公司調研。
3月北向資金狂甩678億元, 29隻股被大幅加倉!
3月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海外主要股指都經歷了一輪大幅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史無前例地出現了10天內4次熔斷。歷來受外盤影響較大的北向資金也在3月選擇了暫避風頭。
據Choice數據統計, 今年3月,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出 678.7億 元,創下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單月凈流出之最。而與此同時,3月南向資金卻大幅凈流入 1263億 元。這一減一增讓A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失血」。
自從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以來,在隨後5年多的時間內,北向資金在其中的11個月出現過單月凈流出。不過 北向資金單月凈流出超百億的情況只發生過 6次 ,而上一次北向資金單月凈流出A股超500億元的還發生在2019年5月,當月凈流出規模為536.7億元。
雖然3月北向資金的大幅流出讓市場感到了一些錯愕,不過從 歷史 上看每逢北向資金單月出現百億規模的大幅凈流出,卻有一定概率對應的是A股的階段性底部,比如2019年5月、2018年10月。
對照滬指的走勢圖,再仔細研究一下可以發現,北向資金大部分時候賣出時機還是精準的,其有「聰明錢」之稱,如2015年4月凈流出35億元後,2015年5月滬指小漲3.83%,2015年6月滬指見到5178點的 歷史 大頂。2015年10月、11月、12月連續三個月凈流出,2016年1月滬指大跌22.65%。2019年4月、5月凈流出後,滬指進入橫盤震盪幾個月。2018年10月凈流出105億元後,隨後滬指在2019年1月初二次探底成功後才最終見底。2018年2月凈流出26億元,滬指隨後下跌到2018年年底。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3月北向資金創紀錄的凈流出678.7億元,加上海外疫情數據持續飆升,新增確診病例數據何時拐頭,美國失業率飆升,美股是否展開第二波殺跌,這些都有待觀察,因此4月A股是否見底,目前來看難以預測。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雖然今年3月北向資金罕見地凈流出A股678億元,不過仍然有一些A股在3月被北向資金逆勢加倉。而且, 近9個交易日,北向資金累計流入167億元,扭轉前期連續多日凈流出的局面。
Choice數據顯示,在3月9日~3月23日期間,有436隻A股得到了北向資金的逆勢增持,佔到所有滬深股通個股的34%。在這436隻A股中,有22隻A股北向資金的加倉幅度在100%以上,其中糧價上漲概念股蘇墾農發期間北向資金的加倉幅度更是高達1300%,位居所有A股之首。從盤面上看,蘇墾農發股價在3月9日~3月23日期間表現較為抗跌。然而,從北向資金的持股情況來看,外資並沒有打算繼續加倉,在3月23日見到北向資金對蘇墾農發持股比例的年內高點後,北向資金便開始逢高減倉,到4月1日,北向資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0.77%。
而3月份,北向資金持股比例顯著增長的個股有29隻。
從上述個股來看,華創證券研報指出,深信服從安全到雲、再到新IT,成長空間不斷打開。2019年公司重新調整業務架構,發布深信服智安全、雲計算,新IT三大業務品牌,涵蓋三個方面:一是雲網端的安全及安全服務;二是基於超融合技術構建的私有雲、託管雲和混合雲;三是基礎架構業務則包括桌面雲、SD-WAN、應用交付和企業級分布式存儲EDS。從安全到雲再到新IT,是公司創新能力的體現,隨著業務邊界不斷拓展,公司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而對於凱利泰,廣發證券研報指出,公司是國內脊柱微創治療龍頭,公司於2018年並購Elliquence的成長空間廣闊。
銀行板塊多數破凈, 確定性機會是100%?
3月A股市場出現調整,海外局勢一直牽扯著投資者的心。 從重要股東增減持來看, 產業資本對後市分歧仍然較大 ,但也有一些公司開始喊話增持,穩定市場信心。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3月A股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2703筆減持,485筆增持,減持與增持的比例為5.57:1(按照公告日期)。
大金融是近期被增持重點領域。3月23日至24日,招商銀行行長等10名董監高增持招行A股41.99萬股,合計金額約1282萬元。
興業銀行25日晚間公告稱,該行部分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分別於2020年3月23日至25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共計177.99萬股,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15元至15.79元。
此外,中國平安3月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2020年度的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和長期服務計劃於2月底完成股票購買,累計成交金額約為46.27億元,占總股本的比例為0.316%。成交均價約為80.17元/股。
大金融的估值一直是市場的熱門話題。 銀行板塊已經多數破凈。 興業銀行3月31日收於每股15.91元,而其去年三季報的每股凈資產達到23.38元,市凈率僅為0.68倍。招商銀行因為其零售銀行的領先優勢,市場給予了估值溢價,目前市凈率約為1.4倍。
招行和興業銀行都在2月和3月出現一波下跌。招行1月曾經創出每股40.16元的 歷史 高點,但3月19日最低跌至每股28.71元,區間跌幅達到28.51%。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後,招行和興業銀行的二級市場股價均有所企穩。3月25日至4月2日,招行股價溫和上漲超過2%,同期興業銀行漲幅超過3%。
但增持更早的中國平安則沒那麼好運。3月以來,海外疫情不斷升級,中國平安又遇到匯豐銀行暫停派息的利空。3月23日中國平安A股最低跌至66元,上述2月底完成增持的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和長期服務計劃最高浮虧率約為17.65%,最高浮虧金額超過8億元。
從 歷史 經驗來看,大金融板塊的貝塔屬性較重,即大部分時候以跟隨市場為主。但由於股息率較高、業績可預見性等因素,更多受到長期資本青睞,且負面消息有時候會提供很好的買入機會。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中國平安。當年次貸危機爆發,中國平安投資富通銀行巨虧228億,其A股股價一度跌破20元大關(不復權)。12年過去再回頭看,當時的巨坑是中國平安12年長牛的起點。
否極泰基金總經理董寶珍 多次看好銀行股,曾在2月下旬表示,銀行股的確定性機會是100%。因為在中國,如果銀行業都沒有投資價值了,那整體的經濟怎麼可能好起來呢?做投資我們看重的就是,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永遠是人性的一部分,不會改變。
3月中小創是 大宗交易 高折價率的主力, 機構席位買入多隻 游戲 股
3月一共22個交易日,發生了2075筆大宗交易,成交金額480.50億元。其中195筆溢價成交,299筆平價成交,1581筆折價成交。
3月31日大宗交易單日成交井噴,達到68.58億元,佔全月成交金額的14.27%。但當日溢價成交金額僅僅1120萬元,佔比0.16%,為當月最低。溢價成交最高的一天是3月23日,當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14.51億元,其中溢價成交8.74億元,佔比高達60.24%。溢價成交佔比第二高的是3月11日,當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38.46億元,其中溢價成交20.78億元,溢價成交佔比達到54.03%。3月6日發生了35.45億元大宗交易成交,其中溢價成交14.27億元,佔比為40.2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溢價大宗交易較高的交易日,往往市場表現偏弱。3月23日,滬指下跌3.11%;3月11日,滬指下跌0.94%;3月6日,滬指下跌1.21%。
3月溢價率最高的一筆大宗交易是3月9日的樂凱新材。當天樂凱新材以每股17.76元成交了75.13萬股,成交金額為1334.31萬元。買方為華泰證券北京西三環國際 財經 中心證券營業部,賣方為中金財富合肥長江中路證券營業部。樂凱新材3月9日收盤價為15.14元,溢價率達到17.31%。之後樂凱新材隨大盤下跌,3月31日收於12.93元,接盤方被套27.19%。
折價交易是大宗交易的常態。3月一共有684筆大宗交易折價率高於10%,539筆折價率位於5%~10%之間。折價率不足5%的共有358筆。中小創是高折價率的主力。
從3月的機構專用席位的操作動向來看,萬科A的交易金額較大,賣出61億元,買入39億元。從機構專用席位買入居前的個股來看,深信服被買入10億元,數據中心建設的光環新網被買入4.59億元,比較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多隻 游戲 股被買入,如完美世界、昆侖萬維、世紀華通、游族網路、巨人網路等。
從機構專用席位賣出居前的個股來看,萬科A、紫光股份、正泰電器賣出金額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多隻醫葯股被機構賣出,雖然金額不大,如迪安診斷、濟川葯業、藍帆醫療、人福醫葯等。
從機構席位買入個股來看,新基建的 深信服 、光環新網 分別獲得10.68億元、4.59億元買入,還有就是多隻 游戲 股被買入,如完美世界、昆侖萬維、世紀華通、游族網路、巨人網路等。
3月融資余額下降404億元,融資客狂買74隻個股, 9隻股融資余額一個月翻倍
3月A股市場震盪顯著,上證指數下跌4.51%,振幅達14.84%。在市場動盪的大背景下,融資客也趨於謹慎。行業上,有6大行業實現融資凈買入,其中農林牧漁一馬當先。74隻個股融資凈買入超1億元,13隻個股融資凈買入超過3億元,從融資余額增長情況來看,有47隻兩融標的融資余額在3月增長超過50%,其中有9隻增幅超100%。
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31日,融資余額為10474.44億元,相比2月28日減少了404.58億元。
從行業來看,3月有6大行業實現融資凈買入,分別是農林牧漁(64.67億元)、建築材料(4.90億元)、鋼鐵(3.43億元)、休閑服務(2.08億元)、建築裝飾(1億元)和紡織服裝(0.40億元)。
16大行業融資凈賣出較多,均超過10億元,其中電子、計算機和非銀金融融資凈賣出居前,分別達到84.92億元、46.55億元和32.42億元。
方正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兩融策略上,4月首選行業: 汽車 、工程機械、券商。 汽車 的支撐因素在於 汽車 銷量增速降幅持續收窄,景氣底部反彈上行,目前估值在相對合理的水平。 汽車 消費刺激政策不斷出台,成為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工程機械的支撐因素在於最艱難的時刻已過,後續將逐步邊際改善。整體估值較低,安全邊際較強。逆周期對沖基建政策加碼在即,工程機械將受益。券商的支撐因素在於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整體估值合理,安全邊際較高。證券行業進入監管紅利釋放期。
從個股角度來看,雖然兩融余額相比2月末下滑,不過仍有562隻兩融標的實現融資凈買入,其中有155隻個股融資凈買入超過5000萬元,74隻超過1億元。牧原股份和新希望3月累計融資凈買入分別達35.40億元和10.76億元;烽火通信、隆基股份融資凈買入均在5億元以上;此外,正邦 科技 、通威股份、贏合 科技 、魚躍醫療等13隻個股融資凈買入超過3億元。
另外,從融資余額增長情況來看,有47隻兩融標的融資余額在3月增長超過50%,其中有9隻增幅超100%。截至3月31日,漢纜股份的融資余額達2.3億元,相比2月末增長了253.62%,增幅居於首位。另外,東湖高新、中通國脈、楚天高速等8隻個股的融資余額在3月也增長了100%以上。
從融資凈買入居前的個股來看,包括光伏板塊頭部企業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另外低位股 中航飛機、紫金礦業。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2020年光伏電價政策正式落地。隨著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下跌以及新增產能的釋放,高成本產能將加速出清。我們認為,頭部企業抗風險、運行周轉能力相對較強,預計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將優化行業格局、帶來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主力資金逆勢布局三類股:農業板塊成吸金「黑馬」, 市場質疑游資爆炒「金健米業們」
今年3月A股市場整體下跌,而主力資金在3月也採取了出貨為主的策略。
據Choice數據統計,在今年3月的22個交易日里,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入A股的只有5個交易日,且凈流入規模都相對較小;其餘17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均為凈流出,其中3月9日、3月16日兩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凈流出規模都接近千億元。
具體到行業上,據Choice數據統計,從3月5日以來的20個交易日內,28個申萬一級子行業均呈現出主力資金的凈流出,其中凈流出規模最小的行業為休閑服務行業,而凈流出規模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電子、計算機、非銀金融。
具體到個股上,據Choice數據統計,從3月4日以來的20個交易日內,有多達3429隻A股呈現出主力資金凈流出。
其中主力資金凈流出規模最大的A股分別為京東方A、中興通訊、TCL 科技 、中國平安、東方財富、科大訊飛等,其中京東方A的凈流出規模超130億元。這也與同期主力資金凈流出規模最大的3個行業相對應,與此同時,這些個股期間內也都悉數下跌。
不過A股從來不乏局部機會。據統計,3月4日以來的20個交易日內,仍然有367隻A股獲得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其中凈流入規模排名居前的個股包括英傑電氣、美尚生態、伊利股份、恆瑞醫葯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最近農業股行情的發酵,市場上涌現出了以金健米業為代表的新「妖股」。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4月2日收盤,今年3月下旬以來,金健米業已走出過7個漲停,在最近4個交易日,金健米業更是連拉4個漲停;此外,同期,農發種業、京糧控股等農產品漲價概念股也都已有3個漲停。
他認為,「炒股也要有點底線,在涉及民生的領域還是不能任由游資炒作。」另有投資者感受到,最近周圍的朋友問糧價是否會上漲、是否要買米的聲音有所增多。
歷來,「妖股」的背後總不乏游資煽風點火。據公開信息顯示,3月下旬來,金健米業已有7次現身龍虎榜。
據Choice數據統計,3月下旬來在龍虎榜買入金健米業次數較多的營業部包括,長城證券資陽嬌子大道營業部、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營業部、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二營業部、華鑫證券上海紅寶石路營業部、華泰證券太原 體育 路營業部、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銀河證券北京阜成路營業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從金健米業近年來的財報來看,游資的這番逆勢炒作恐怕與其基本面關系不大。數據顯示,從2007年以來的十多年間,金健米業的扣非凈利潤均為負值,根據公司發布的2019年年報,2019年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再度為負值。如果不是總有非經常性收益「調節」利潤,金健米業恐怕已成為退市對象。此外, 歷史 上,金健米業還曾多次「跨界」其他行業,但大多已半途而廢。
王亞偉、高毅資產、淡水泉調研忙不停, 行動目標大曝光
近期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從去年開始的 科技 股行情到目前也到了交卷時刻,此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機構開啟了「雲調研」模式,表現強勢的 科技 股盈利能力如何?今年受疫情影響如何?這些問題都是焦點。
而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近一月的機構調研次數為9775次,較前期下降了4869次,降幅為33%,其中創業板的調研次數為3148次,中小板調研次數為457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場調研1407次,從調研公司來看,近一月調研上市公司186家。值得注意的是,王亞偉等頂級私募頻頻現身上市公司調研。
另外在3月份,萬達信息接待了包括安信基金、中銀基金、中歐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此外私募領域,包括和聚投資、成泉資本、源樂晟資產、尚雅投資、景林資產、高毅資產等私募的調研。據了解,萬達信息是國內領先的城市信息化領域軟體和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包括民生信息化和 健康 城市兩大板塊,業務輻射醫療、醫保、醫葯、政務等多個行業。中國人壽自入主以來,對公司的業務、財務和管理層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和梳理,當前公司各項調整已基本完成。
視覺:劉陽
排版:吳永久 楊詩涵
每日經濟新聞
3. 游族董事長去世,是否是被同時投毒
2020年12月25日晚間,游族網路林奇逝世的消息被一則公告證實後,游族網路以全體族人的名義送別:「再見少年」。
當天,游族網路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家屬的通知,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12月25日逝世。
而這一消息,距離「林奇遭人投毒」傳聞引爆輿論僅過去了兩日。
「80後溫商首富」 「霸道總裁」「非常有活力,勤奮」自帶這些光環的他,最終以這種方式將39歲的人生畫上了句號。
嫌疑人「許某」是誰?為何會以如此殘忍方式毒殺自己的老闆?
截圖
然而,公告發出沒多久,上海公安局發布了一則通告,稱12月17日,警方接到報警,某醫院在診療時發現病患林某疑似中毒。接報後,警方立即開展偵查,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刑拘,偵查工作正進一步開展。
23日晚8點左右,游族網路通過官方微信號發布了一則聲明,承認了警方通報的投毒案件,公司董事長林奇被投毒,嫌疑人許某就職於某影視公司。公司已向所在市區各級領導做了匯報,並按交易所要求做出公告。
林奇16日就醫,17日報警,但直到23日傳言紛紛時游族網路才發布公告,而且發布的是《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並隱去了「投毒」一事。一時間,游族網路是否涉嫌信披違規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知名律師對今日新財經表示:根據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十條,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發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而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披露,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影響。林奇目前是游族網路的現任董事長、總經理,也是第一大股東。因此,根據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倘若傳言屬實,游族網路應當需要及時發布公告進行說明。
一張娃娃臉,留著板寸頭的
「霸道總裁」
林奇是溫州蒼南人,1981年出生的他,是個創二代。他父母早年就開始創業,所以林奇從初中開始就跟隨父母在全國各地經商,也因此在初高中階段,換過不下10所學校。
2004年,林奇大學畢業後還在浙江電信擔任過軟體工程師。據相關媒體轉他自述,之後,他還曾在華為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
據接觸過林奇的人介紹,游族網路上市後,林奇一直給人「霸道總裁」的形象——娃娃臉,板寸頭,戴著一副嚴肅的黑框眼鏡,眼神中卻透著溫州人特有的精明。「前幾年,他還出面接受媒體采訪,采訪中,他對自己不滿意的問題,會毫不客氣地打斷。」據溫州當地一位媒體記者表示,林奇性格直來直去,不喜歡浪費時間,甚至會說,「我聽不懂你想表達什麼」,或者「你這個問題問的沒什麼意思」諸如此類的話。
在游族網路之前,林奇也經歷了兩次血本無歸的創業失敗。28歲那年,林奇在上海創辦以網頁游戲為主要業務的游族網路。之後,研發並發行《女神聯盟》《少年三國志》等多款精品輕娛樂產品。5年後,林奇將其創辦的游族網路成功送上A股市場,他也一躍成為百億身家的財富新貴,成為首位躋身胡潤百富榜的80後溫商。不過,在老一輩溫商眼中,林奇還是一個十足的大男孩形象,「小時候學過書法,字寫得不錯;還熱愛足球,齊達內是他的偶像。」
事實上,熱愛足球的林奇在三年前,還曾傳聞要拎著「十億」登門收購杭州綠城足球俱樂部,這樣的價格,被當時稱為「簡直無法讓人拒絕」。
隨後,林奇還表示,此行為是其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
為何如此出手闊綽收購一個足球俱樂部。在之前,林奇參加一檔商界訪談節目時,就有過這樣的總結:「他小時候的夢想,跟很多人不一樣,他的夢想就是有吃不完的泡麵,打不完的游戲,他愛書法卻更愛在球場上飛揚,他愛詩詞卻更愛在游戲里瘋狂,家教嚴謹但叛逆與怪誕,卻成了他青春的代名詞」。
在2014年,林奇成立游族影業,全球協作將《三體》打造為首個中國科幻大IP。
在2015年年中舉行的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成立不足一年的互聯網電影公司游族影業成為一匹黑馬,連發4部系列IP項目引發業內熱議,林奇更是在新聞發布會上稱,2017年游族影業規模預計將達到100億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游族影業手握多年《三體》IP卻未見開發成果,僅僅是將其授權給了Netflix的同時,林奇手中執掌的另一家公司——上市企業游族網路,今年也面臨著業績的大規模下滑。
根據游族網路三季報,前三季度,游族網路實現營業收入37.24億元,同比增長40.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億元,同比減少20.56%。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2.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50.5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8.03%。
游族網路創始人林奇近來頻繁地減持公司股票,也引發了市場的質疑。
在今年游族網路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及致歉公告》(後簡稱《致歉公告》)前,林奇的減持被疑為違規操作。
在公告發出前, 2019年11月27日-2020年3月13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奇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473萬股,減持比例占公司總股本1.658%。
5月6日,游族網路收到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的關注函,其中稱近日收到投資者投訴,質疑其控股股東林奇提前獲知業績修正信息,所以才進行內幕交易,要求游族網路就相關事件作出說明。
不過,對於林奇的減持,游族網路方面稱:「林奇先生資信狀況良好,具備相應的資金償還能力,由此產生的質押風險在可控范圍之內,目前均未出現被強制平倉的情形。」
在這段密集的股票減持期之外,自2019年7月初至2020年12月24日,林奇還進行了多次股票拋售,目前,其對游族網路的持股比例從34.84%降為23.99%。
除了業績不理想和可能存在的違規操作,游族網路管理層變動頻繁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今日新財經梳理游族網路公告發現,該公司自2014年6月上市以來已換了四任財務總監。2015年至2018年,李坦穩、劉應坤、熊巍和魯俊先後擔任財務總監。並且,耐人尋味的是,游族網路的財務負責人離職均在上一年年報發布前後。
2019年,董事許垚、王鵬飛,董事、副總經理崔榮,監事蔣皓也先後離職。2020年初,財務總監魯俊離職後,董事、副總經理陳禮標也於8月離職。
此次投毒致死事件背後,究竟存在著多少高管內斗,目前還疑竇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