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到2018年中國市場將佔到蘋果總營收的百分之多少
中國市場將佔到蘋果總營收的25% 左右。
華爾街公司GBH Insights對蘋果股票的評級為"極具吸引力",預計該公司明年的iPhone銷量將超過預期。
一位分析師對iPhone X 的定價和發布計劃喜憂參半,認為這可能會將蘋果的估值推高至新的高度——但如果iPhone X 不被接受,那麼它將在未來幾年侵蝕蘋果的收益。
GBH Insights 分析師丹尼爾·伊夫斯(Daniel Ives)在一份報告中提到了iPhone X 及其一系列技術將產生超級周期的可能性。不過,他也認為,蘋果正處於一個關鍵時期,iPhone X 的成功程度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1)18年蘋果股票最低價格擴展閱讀
蘋果公司當地時間11月1日公布了其2018財年截至9月29日的第四季度財務業績。業績報告顯示,該時期內公司營收6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超過了市場預期的615.7億美元,比上一季度的532.65億美元增長18%;
凈利潤141.25億美元,同比增長31%;每股收益為2.91美元,同比增長41%,超過了市場預期的2.78美元。
按產品線看,蘋果手機總銷量4688.9萬部,創造營收371.85億美元;平板電腦iPad總銷量969.9萬台,創造營收40.89億美元;
蘋果電腦Mac總銷量529.9萬台,創造營收74.11億美元;包括可穿戴設備在內的「其他產品」創造營收42.34億美元,是歷史新高。根據FactSet的數據,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銷量不及分析師預計,電腦銷量則超出預期。
⑵ 蘋果為什麼會痛失全球市值第一寶座
蘋果痛失全球市值第一寶座,5月12日早間,隔夜美股又出現大跌行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3.18%報11364.24點,盤中一度跌至11339.18點的52周 。科技股全線崩跌,蘋果收跌5.18%報146.5美元/股,總市值2.3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3萬億元),2022年來股價跌幅超過17%,一夜間蘋果市值蒸發超過8710億元。
蘋果手機的市場地位,可以說是無人可撼。蘋果公司業績穩健,預計在2022財年每股收益6.15美元,總收益約1000億美元,在此情況下的蘋果為什麼會痛失全球市值第一寶座?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雖然全球最高市值公司易主可能是短暫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確實也凸顯了全球經濟中主要力量的變化,科技股的不被看好是在全球通脹壓力和全球經濟預期擔憂作用下形成的,重新獲得主導地位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
⑶ 2021年10倍潛力低價股有哪些
11隻低估值未來可能成長10倍的5G板塊企業
1和晶科技 現價66 PE943 (5G+物聯網) 邏輯:國內大型白色家電智能控制器高端市場的領先企業之一
2 勝利精密 現價300 PE1363 (晶元+智能機器) 邏輯:國內規模最大、研發能力領先的專業精密結構製造企業
3 銳新科技 現價2834 PE 413 (變頻器+醫療器械) 邏輯:公司電力電子散熱器產品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4 長江通信 現價1720 PE21 (5G+物聯網) 邏輯:智能交通領域新星
5 數碼視訊 現價 1120 PE898 (無人機+機頂盒) 邏輯:全球領先的第三方互聯網搜索入口公司
6 英維克 現價2920 PE52 (5G+雲計算) 邏輯:精密空調行業小龍頭
7 東方嘉盛 現價251 PE 151 (5G+大數據) 邏輯:我國最早涉足供應鏈管理行業的本土企業之一
8 北緯科技 現價48 PE 353 (5G+雲通信) 邏輯:國內第一批移動增值業務的領軍企業
9 亞光科技 現價1111 PE 1116 (5G+高端裝備) 邏輯:軍用微波組件龍頭,艦載配套設備提供商
10欣天科技 現價 1290PE 2584 (5G+濾波器) 邏輯:射頻金屬元器件行業領先企業
11中化岩土 現價310 PE 275 (5G+通用航空) 邏輯:國內領先的岩土工程和地下空間工程服務提供商
2021年具有潛力的低價股有哪些?可以全倉買入嗎?
1,2021年來了,打新也來了,第一周首批7隻新股,更有最低預計14元的新股,去年8元同樣1元多的新股,2天暴漲超10倍。
2,根據目前的新股發行安排,1月4日到1月10日,2021年首個交易周,共有7隻新股安排發行,包括3隻科創板新股、2隻滬市主板新股、1隻中小板新股和1隻創業板新股。
:
1,7箭來襲:2021年首批新股來了
2021年首批7隻新股中,目前只有1月4日(周一)、5日(周二)的兩只新股浩歐博與天能股份發行價確定,分別為3526元,以及4179元。不過,如果按照約23倍的市盈率預估,1月8日(周五)發行的南網能源發行價預估為14元。
2,南網能源為中小板新股,如果發行價定為14元的話,將創出2020年8月18日以來A股新股發行價新低。
3,南網能源的控股股東為南方電網,從事節能服務,為客戶能源使用提供診斷、設計、改造、綜合能源項目投資及運營維護等一站式綜合節能服務。 4,浩歐博為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5,天能股份是一家以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業務為主,集電動特種車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儲能電池、3C電池、備用電池等多品類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內電池行業領先企業之一;
6,之江生物,主營為分子診斷試劑及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7,合興股份,主要從事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8,神通科技,主營汽車非金屬部件及模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9,華騏環保,公司是一家從事水環境治理的專業服務商。
10,低價新股漲勢猛:2天暴漲超10倍
據統計,2016年以來,共有6隻新股首發價格低於2元,基本上在上市後初期,股價都出現10倍級以上暴漲。
11,發行價15元及以下的新股,分別為發行價122元的龍騰光電、發行價126元的嘉澤新能、發行價15元的海天精工。龍騰光電於2020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上市首日漲幅超7倍,低2天股價就暴漲至15元,漲幅超10倍。
2021年有什麼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嗎?
這里就不給你推薦股了,因為行情這個東西不好說,最主要是自己要明白怎麼分析股票。另外,任何一隻股票都不能全倉買入,因為這是一種賭博的行為。
什麼是低價股
所謂的低價股就是那些幾塊錢一股的股票,細究低價股的優勢的話小財給大家說幾點,順便也說下劣勢。
第一,低價股所需要的投資額度低,門檻低,更適合小額投資者。
第二,低價股股價本來就低,投資成本小,大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第三,位置低,更接近底部,風險小,上升空間大,預期高。
但是投資小股票也是要承擔其他更大的不確定性風險,相交於大盤股不確定風險更大,主要是來自基本面上的風險,時間成本較大,流動性不足會有好買不好賣的情況發生,抗風險能力較小等。
2018年以來,經過幾度黑天鵝利空的沖擊,股市從3587點下跌到了2691點新低才有所止跌,在這期間,很多個股都連續下跌探底,深幅調整的不在少數,在這樣的下跌摧殘之下產生了很多10元以下的低價股。
好在經過連續的殺跌,從上周開始,超跌的低價股似乎迎來了春天,10元以內甚至是5元以內的超跌低價股紛紛震盪上漲,連續大漲甚至漲停的也並不少,短線上漲幅度均在20%以上,著實颳起了一陣低價股炒作風潮。
究其原因,資金之所以炒作低價股,除了屬於場內存量資金博弈之外,這類低價股通常都具有特定的優勢,超跌和低價是兩大特徵。除了這兩大特徵之外,這類超跌低價股也具有利好題材或業績支撐,比如這兩天強勢的央企改革概念,或中報預增的個股都是如此,而且對炒作的游資而言,炒作低價股能花相對低的成本,這是高價股所不具備的。
現在投資什麼股票有前景
近些日子,一則「2021年有什麼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嗎?」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長期持有呢,我認為有以下的三個方向是比較有價值的,因為市場的前景仍然非常廣大,還沒有徹底爆發。第一個就是鋰電池, 鋰電池是運用於新能源車的,隨著我們的燃油車逐漸被新能源車替代,鋰電的生意也會很好。第二個就是新能源車的整車製造商,比如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什麼的,這些有一定名氣的,這些頭部的汽車企業,在未來會越來越有地位。還有就是碳中和方向,碳中和是一個很大的目標,現在才剛剛開始,頭部的企業也很值得投資。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鋰電池第一個就是鋰電池, 鋰電池是運用於新能源車的,隨著我們的燃油車逐漸被新能源車替代,鋰電的生意也會很好。
二新能源車第二個就是新能源車的整車製造商,比如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什麼的,這些有一定名氣的,這些頭部的汽車企業,在未來會越來越有地位。到未來十多年之後,路上可能基本上就看不到多少燃油車了,可能路上就全部都是電動汽車了,因為電動汽車的技術越來越好。政策的導向,世界的方向都是往這個方向發展,所以這個市場是巨大的,一塊肥肉。
三碳中和還有就是碳中和方向,碳中和是一個很大的目標,現在才剛剛開始,頭部的企業也很值得投資。碳中和的交易市場,碳中和的一些企業,頭部的那些做的厲害的,相關性高的,都是會比較有價值。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2021年,哪些股票值得我們去關注?
1、登海種業:生態農業龍頭股。從近三年ROE來看,近三年ROE復合增長為7518%,過去三年ROE最低為2018年的116%,最高為2020年的356%。
公司在國內玉米種子生產規模中處領先水平,到內蒙等三大基地改建完成,公司制種規模可以達到5800萬公斤,募資項目完成後,公司的制種規模有望攀上全國第一的高位。
2、大禹節水:生態農業龍頭股。從近三年ROE來看,近三年ROE復合增長為-463%,過去三年ROE最低為2020年的644%,最高為2019年的883%。
從企業使命出發,大禹節水深耕農水二十年,始終專注和致力於農業、農村和水資源問題的解決,從診斷、規劃、資本、設計、投資、智能製造、高標准農田建設、農田運營管理、農田物聯網、農村環境治理、農場服務、智慧農業到全面的農業、農民增值服務,為廣大客戶和用戶提供涵蓋現代農業全領域和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解決方案。
3、中糧科技:生態農業龍頭股。從近三年ROE來看,近三年ROE復合增長為104%,過去三年ROE最低為2018年的574%,最高為2019年的621%。
在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產品的同時,發揮著改善能源消費結構、緩解石油資源短缺、保護大氣環境、穩定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等重要的戰略作用。
4、大康農業:公司為集乳製品生產銷售,豬肉、羊肉養殖加工,牛肉銷售為一體的國際化一流「蛋白食品供應及服務商」。公司已經形成乳業、羊產業、牛產業、豬產業四大板塊:在安徽、湖南建立了大型羊業養殖基地;在湖南形成了豬業育種、養殖、屠宰、銷售和冷鏈物流配送全產業鏈,與雪龍黑牛合作形成高品質牛肉銷售產業。
5、農發種業:公司目前擁有控參股企業12家,業務涵蓋玉米、小麥、水稻三大糧食作物等農作物種業、農葯、肥料以及農業綜合服務業務。公司已於2015年實現了小麥種業全國第一、水稻種業全國第六、玉米種業全國第九的階段性目標,綜合實力位居中國種業第四位,已成為推動中國現代種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6、登海種業:登海種業繼續秉承登海精神,瞄準世界育種技術前沿,加強與各方專家的交流合作,使我國具有更高高產能力的雜交玉米新品種的選育和高產栽培技術。
7、金健米業:金健產品擁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大米產品為龍頭,構築了面向全國的復合式、多渠道營銷網路平台。
8、豐樂種業:公司實行以種業加農化為主導的大農業戰略,擁有完整的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體系。
9、蘇墾農發(601952):農業種植龍頭。公司是集優質商品糧(良種)種植生產、農產品加工銷售、農資經營、農業技術研發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農業企業。
10、隆平高科(000998):農業種植龍頭。
2021年,有很多公司值得我們去關注,干貨君為大家梳理了6家公司:
藍思科技
全球消費電子防護玻璃龍頭。公司主營產品有:3C(手機、平板、筆記本)防護外屏、數碼相機鏡片、智能穿戴防護玻璃、車載電子防護玻璃等。
公司看點:進入蘋果產業鏈,向蘋果手機提供外屏、邊框、背面玻璃蓋板等零部件。特別是近期發布的iphone 12系列手機,該系列的手機外殼:外屏、邊框、背板,公司已全方位進入供應鏈,這是蘋果公司對藍思科技產品的認可。
另外,行業老大的這份認可是舉足輕重的。不僅給公司創造了進一步,深入蘋果產品鏈(如:智能手錶、VR、AVR等),還能引發更強的蝴蝶效應(其他手機品牌效仿蘋果公司,用上公司的產品)。
隆基股份
全球新能源光伏產業龍頭。公司經營:單晶矽片、光伏組件,也正逐步拓展至全產業鏈。
公司看點:新能源光伏迎來產業拐點,公司獲高瓴資本158億入股。
由於產業鏈的中小企業,在遇到產品降價周期時,很容易導致經營虧損(公司生產成本高)。於是它們在選擇退出市場後,原有的市場份額就會被頭部企業吞噬掉,所以該產業的集中度正在不斷地提升。
隆基股份擁有領先的行業技術,與卓越的公司運營方式,使得公司產品的銷售價格,有著很大的彈性空間。
正是憑借著產品成本低,以及產品質量優、產品定價話語權高等優勢。隆基股份才得以,在每一輪的行業洗牌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中聯重科
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之一。公司主營:工程機械、環衛機械、農業機械。
公司看點:A+H股定增,合計60多億人民幣,著名投資機構:基石資本、摩根大通、瑞銀參與認購。
由於起重機、混凝土機迎來壽命替代高峰,加上高空作業機械的智能化布局,公司有望實現業務多點開花。
另外,挖掘機項目的投產,助力公司實現產品全面化,為公司帶來一個新的業績增長點。
先導智能
全球新能源裝備龍頭。公司主營:鋰電池裝備、光伏裝備、3C檢測裝備。
公司看點:深度綁定鋰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公司鋰電池裝備業務,有40%的營收來自寧德時代。去年公司不僅收到了,寧德時代32億的新訂單,還讓其投資了公司25億人民幣。
另外,新能源汽車即將迎來爆發,鋰電池生產商正在加速擴產。由於擔心製造裝備出現供應不足,它們會各自提前鎖定裝備供應商,所以裝備市場必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如果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有著過硬的技術+資金。先導智能在國內根本找不到對手,只有日本少數幾家公司能與之PK。再者,經過今年的融資後,它的手裡擁有充沛的資金保障,受益於整個行業的擴產,必然能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博遷新材
全球MLCC鎳粉龍頭之一。公司主營: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鎳粉。
公司看點:世界僅有的少數幾傢具備,規模化生產MLCC鎳粉的能力,可見該產業的技術壁壘有多麼的高!另外,公司有著47%的毛利率,和28%的銷售凈利率,在A股市場裡面算是非常高的了。
從行業來看,受益於5G手機換機潮,以及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未來市場對MLCC的需求,肯定會有較高的增長,所以也會拉動MLCC鎳粉的使用量。
博遷新材,深度綁定全球第二大MLCC供應商:三星集團。所以在產品銷售方面,不會擔心產品賣不出去。
短時間內又因疫情的影響。全球很多MLCC生產商出現停產,導致MLCC供應緊張,產品出現大幅度漲價。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引發了,公司主營產品鎳粉的毛利率,出現價格上漲的預期。
北方稀土全球稀土產業鏈龍頭。公司經營:稀土原料產品、稀土功能材料產品和部分稀土應用產品。
公司看點:戰略資源,國家下了生產指標:一段時期內的生產量是有限制的。由於下遊行業(新能源汽車電機、變頻空調)迎來需求大爆發,又加之生產量的限制,所以產品有很強的漲價預期。
目前稀土永磁主要原料的價格,已較去年10月份實現翻倍。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商品成本80塊,那麼賣100塊,就能賺20塊。賣200塊的話,則能賺120塊,利潤是之前的6倍。按照估值邏輯計算,市值也會是之前的6倍,這就是產品漲價的恐怖之處。
另外,一個產品如果出現10%~20%的供應缺口,那麼產品的價格不會只漲20%,可能是翻倍或者是幾倍。
最後提示一點:無論公司有多麼的優秀,都需要對進場的時間節點進行把握!
轉發、分享此問答,後期還有更多精彩投資訊息等著你!
我是股市干貨君,一位致力於挖掘好公司的職業投資人。
本文已簽約維權公司,請勿私自抄襲!違者必究!
免責申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者需自行決斷,並承擔投資風險!
⑷ 歷史一刻!蘋果登頂萬億市值 股王是如何煉成的
在股價連續兩天瘋漲後,蘋果真的一腳跨過了萬億美元市值門檻,成為全球首個萬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蘋果手中現金
能買下3個網路、5個京東
美國當地時間8月2日,蘋果股價收盤上漲2.92%,報207.39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時,市值達到了10017億美元,這標志著蘋果正式成為當前全球首個萬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一萬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呢?簡單舉個例子,目前全球只有16個的GDP超過萬億美元,且即便拿全球GDP最高的美國對比,蘋果也能完全hold住。去年美國的GDP約為19萬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市值已是美國GDP的十九分之一,可謂真正的富可敵國!
(圖片來源:Choice,截至8月2日)
蘋果此次能夠一腳跨過萬億美元市值這一門檻,主要是因為公司業績太給力。蘋果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季收入和利潤均實現大幅上漲。其中,營業收入達5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成為蘋果史上營收最高的第二季度。
在業績持續向好的同時,蘋果公司的現金也相當充裕。財報顯示,該公司目前持有的現金高達2437億美元。按照6.87的匯率計算,24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745億元。
而在目前A股市場上,只有工商銀行的總市值超過蘋果的現金儲備。這意味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蘋果幾乎可以買下任意一家A股公司。
中概股方面,截至2日收盤,網路市值約為802億美元;京東市值為518億美元;網易市值為335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大致可以買下3個網路、5 個京東或8個網易。
真正的股王是如何煉成的
自1980年上市以來,蘋果股價一路上漲,但分析認為,真正讓蘋果股價走上暴漲之路的主要還是在蘋果推出iPhone之後。
2007年1月,蘋果發布了第一代iPhone,並於當年6月正式發售,此後幾乎每年也都發布新款iPhone。數據顯示,在此後的年份中,除了2009年的金融危機年份外,直到2013財年之前,蘋果營收和凈利潤都保持高速增長。
其中,2012財年公司營收已為2006財年的6倍以上,凈利潤為2006年的20倍以上。這一階段,業績的持續高速增長構成了股價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也推動了蘋果市值節節攀升。
在2013財年之後,蘋果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出現下滑,但整體上仍實現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公司的股票回購對股價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有分析指出,2013年以來,股票回購為蘋果貢獻了42%的漲幅。
而就最新情況來看,截至目前,iPhone仍是蘋果業績的保證。剛剛發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iPhone銷量4130萬部,比市場預期少30萬部。但iPhone的平均售價(ASP)為724美元,較市場預期的699美元高出25美元,成為當季蘋果營業收入的一大增長動力。
彭博分析指出,若iPhone的ASP保持在去年同期水平,蘋果今年二季度營業收入將僅同比增長6.5%,而不是17%。
除了iPhone外,蘋果的成功還離不開它的「死忠粉」。比如,一位名叫Bruce Pfeffer的「蘋果粉」在1980年代使用過蘋果的一項產品後,就徹底愛上了蘋果。在之後的幾十年工作和生活中,他幾乎只用蘋果產品。
在享受使用蘋果產品的同時,Pfeffer還購買了蘋果股票。他在1998年(即喬布斯重新出任蘋果CEO後的次年)首次購買了蘋果股票,當時他並不知道該公司正處於掙扎求生的困境。「我並不知道這家公司當時情況有多糟,我只是蘋果的狂熱粉之一」,他說道。
由此可見,對蘋果前景始終抱有信心的蘋果粉在一定程度上也給該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第一個萬億美元的公司不是蘋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蘋果成為首個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公司之前,有一家公司十年前已經觸及過萬億市值的高點,只是後來縮水了,它就是中石油。
2000年4月,中石油在港交所上市,隨後2007年1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當天股價就翻了三倍,一度達到48.62元。當時中石油的總市值達到了11000億美元。但後來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中石油A股和H股股價雙雙暴跌,直至2008年「四萬億」政策出台後,兩市股價跟隨大盤有所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