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債券和股票資本成本率時是用發行價計算還是用面值計算
公司債券的資本成本率是=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稅率)/發行價*(1-手續費率)
要注意分清:分母是用債券面值*票面利率,分子是發行價
股票的資本成本率分兩種方法:
股利增長模型法:
資本成本率=【本期支付的股利*(1+股利增長率)/目標股票市場價格*(1-籌資費用率)】+股利增長率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這種方法比較簡單):
資本成本率=無風險報酬率+貝塔系數*(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❷ 股票低於發行價格可以大膽買入么
你好,股票發行價就是指股票公開發行時的價格,向投資者出售公開發行的股票、債券的價格。此價格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由於發行價是固定的,所以有時也稱為固定價。
對於跌破發行價的股票可以不可以買,如果股票發行時發行價定的過高,這樣的破發股估值仍然高企,不值得買入。跌破發行價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上市後公司業績不好或有影響業績的壞消息等因素導致股價不斷走低,以至跌破發行價格。
從行業來看,這類個股基本是石化類和鋼鐵類。由於這類行業的成長性一般,不具備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這種國企色彩的公司類型不被人看好,加上流通盤較大,相對來說股價的波動性較小,因此對於市場的吸引力也較弱。
因此,回答跌破發行價的股票能買嗎這個問題,明顯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在選股時,不只是盯著其估值,更要看看該股涉及的行業是否景氣。如果破發股企業處於夕陽行業,未來幾年盈利能力存疑,你還會購買這種跌破發行價的股票嗎?「破發」顯示市場低迷,買氣不足,很大程序上與市場的非理性下跌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性殺跌而分不開。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❸ 債券的發行價格.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之間的關系
發行價=∑(票面利率*票面價值)/(1+市場利率)^t+票面價值/(1+r)^付息期數
債券發行價格與票面利率成正相關,票面利率越大,發行價越高;發行價與市場利率成負相關,市場利率越高,發行價越低
❹ 債券的發行價格與票面價格較接近,而股票的則相差甚遠對嗎
你的這個說法大致上是對的。
因為債券相當於借貸契約,借款人(政府、公司法人等)經過金融主管部門的批准後,以發行債券形式向社會公眾(自然人或法人)借款,並承諾到期後給以債權人N%的利息(一般都會高於同期銀行儲蓄利率)。若債券的票面價格為100元,則它的發行價格一般會略低於或等於票面價格,而高於面值的情況很少見。所以,債券的發行價格與票面價格比較接近。
股票則不然(以我們A股市場為例),它的面值僅僅是一種象徵性的。它的發行價格一般是依據投資人對這家上市公司以往的營運能力評估,以及對它將來的發展前景的預期而定。所以股票往往都是溢價發行的,它會高出票面價格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此,股票的發行價格與它的票面價格往往相差很多。
僅一家之言,不妥之處,敬請見諒!
❺ 為什麼股票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
股票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又稱折價發行。倘若不同時降低利率以作為折價發行所造成的發行收入的減少的補償,則低價發行與提高債券利率的效果相同,勢必增加發行者的負擔。
但低價發行,雖能暫時吸引相當數量的投資者的認購,但過低的發行價格,往往意味著公司經營不利和前景不樂觀,這不僅會導致流通市場上股票價格的跌落,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而且對發行公司以後的發行與經營不利,所以低價發行也存在一定的不利之處。
(5)債券和股票的發行價格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債券折價發行的原因有下面幾個:
1、發行者信用低或是新發行債券者,為保證債券順利推銷而採用折價發行;
2、債券發行數量很大,為了鼓勵投資者認購,用減價的方式給予額外收益補貼;
3、由於市場利息率上升,而債券利息率已定,為了保證發行,只能降低發行價格。折價發行時,由於債券的發行價格低於票面價值,使投資者的收益率大於債券票面利率,因此折價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可適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