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出賣價格可以自己定嗎
股票出賣價格可以自己定。投資者在賣出股票時,確實可以自行設定價格,這種設定價格的方式在交易術語中被稱為「限價委託」。以下是關於此問題的詳細分析:
一、限價委託
- 定義:限價委託允許投資者在掛單交易時設置賣出的最低價位(或最高買入價),當市場價格達到或超過這個設定的價格時,交易就會自動成交。
- 優點:給予了投資者更大的控制權,使得他們能夠在自己認為合適的價格上進行交易。
二、成交的不確定性
- 市場供需關系:盡管投資者可以自行設定賣出價格,但股票的成交價格最終是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如果設定的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差過大,交易可能會因為無法找到匹配的買賣方而無法成交。
- 漲跌幅限制:如滬深兩市漲跌幅限制為10%,創業板和科創板漲跌幅限制為20%,超出這個范圍的賣出價格也是無法成交的。
三、市價委託
- 定義:除了限價委託外,投資者還可以選擇市價委託,即投資者委託券商按市場價格進行股票交易。
- 特點:市價委託通常能夠保證投資者及時進行成交,特別是在市場流動性較好的情況下。但成交價格可能會與投資者預期的價格存在偏差,因為市場價格是實時變動的。
綜上所述,雖然股票出賣價格可以自己定,但能否按照設定的價格成交則取決於多種因素。因此,投資者在設定賣出價格時需要綜合考慮市場供需關系、設定的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偏差程度以及股票的漲跌幅限制等因素,並制定出合理的交易策略。
② 股票為什麼可以修改成本價
股票的成本價是可以修改的,主要是在投資者進行股票交易時,根據市場行情和個人的交易策略,可以調整股票的買入價格,從而實現對成本價的修改。
在股票交易中,成本價是指投資者購買股票時所支付的費用,包括傭金、稅費和凈交易成本等。當投資者進行買賣操作時,會根據當前的股票價格和市場情況來決定是否買入或賣出,並根據自己的交易策略來調整買入價格。如果投資者認為市場將會上漲,並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入股票,那麼就可以提高買入價格,從而提高股票的成本價。反之,如果投資者認為市場將會下跌,可能會選擇降低買入價格以降低股票的成本價。
此外,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調整成本價。例如,當投資者進行補倉操作時,即再次購買同一隻股票以增加持有數量時,需要根據當前的股票價格計算新的平均成本價。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會選擇調整原有的成本價來更好地反映當前的持倉情況。因此,投資者的成本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交易策略進行調整。
總的來說,股票成本價的修改是投資者根據市場行情和個人交易策略進行的決策。通過調整買入價格,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控制風險、把握市場機會並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因此,在股票交易中,靈活調整成本價是投資者的一種常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