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查不出來世紀天成的股票
世紀天成品牌應該是上海普天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股票簡稱為「上海普天」(代碼:600680),上市地點是上海證券交易所。
世紀天成是上海郵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支專注於在線娛樂相關業務的專業化團隊。總部設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徐匯區,目前主要代理運營來自NEXON或其他游戲公司的網路游戲。所代理運營的游戲有:風暴戰區、星戰前夜、洛奇、洛奇英雄傳、跑跑卡丁車、炮炮火槍手、新天翼之鏈、反恐精英Online、萌塔英雄、沖鋒島、反恐精英Online2,、超能戰聯。世紀天成本質上只是上海郵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品牌,但是由於上海郵通科技有限公司只以該品牌出現,因此習慣上多以世紀天成代指上海郵通科技有限公司。
2. 必看的20部經典正能量電影
01.《風雨哈佛路》
年代:2003
地區:美國
導演:Peter Levin
主演:索拉·伯奇 / Makyla Smith / 凱莉·林奇 / 艾倫·佩吉 / 邁克爾·萊利
又名:最貧窮的哈佛女孩
麗茲(索拉·伯奇 Thora Birch飾)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貧窮的麗茲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隨著慢慢成長,麗茲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從老師那裡爭取到一張試卷,漂亮的完成答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從現在起,麗茲在漫漫的求學路上開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計申請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面試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然而,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裡面,從不退縮的奮斗是永恆主題。
3. 床墊一線品牌有哪些
1、穗寶
1971年,中國一張彈簧軟床墊在穗寶誕生。至今,企業主營產品穗寶牌彈簧軟床墊(以下簡稱「穗寶床墊」)已暢銷中國三十餘年,累計直接用戶超過1000萬,深受全國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信賴。
據國家統計局證明,穗寶床墊1997、1998年「全國銷售量第一,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據中國傢具協會的調查表明,「『穗寶』牌床墊自1993年至2002年連續十年產量、銷量、利稅總額及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同類產品第一位」。
2、喜臨門
喜臨門傢具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床墊行業的領軍企業,始終以「致力於人類健康睡眠」為使命,專注於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以床墊為核心的高品質傢具。
公司主要產品為床墊、軟床及配套產品,旗下擁有「喜臨門」、「法詩曼」、「SLEEMON」和「愛倍」四大品牌。公司核心產品床墊的年生產能力達100萬張,成為全球著名的床具製造企業。
公司具有較強的設計研發實力,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輕工行業標准《木製賓館傢具QB/T2603-2003》和《軟體傢具彈簧軟床墊(QB1952.2—2004)》的主要起草單位。公司已獲得34項專利。
3、夢神
寧波夢神床墊機械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寧波市彈簧機械廠,它創立於1984年,是一家集生產、銷售、貿易為一體的傢具實業公司。1992年美籍華人陳壽松先生與彈簧機械廠合營創立了新公司,改名為寧波夢神床墊機械有限公司,公司的性質為中外合資企業。
目前公司的經營地在浙江省寧波市興甬路165號,就在江北區甬江工業園區內。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目前公司專業製造彈簧軟體床墊及賓館系列產品。
4、德國Emma床品
Emma的品牌使命是給消費者提供一張擁有適應性、貼合任何身形及體重、並提供支撐力的床墊。2015年,在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及測試後,Emma床墊終於在德國誕生。
Emma床墊自推出後立即在歐洲捲起熱潮,短短4年間已在20個國家發售,總銷量已達到50萬張。我們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被多個歐洲獨立評測機構評為最佳床品,正是因為我們注重客戶的需要的材料,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奢華的品質。
5、慕思DeRUCCI
慕思,東莞市慕思寢室用品有限公司旗下著名軟床品牌,慕思公司成立於2004年,定位為全球健康睡眠資源整合者,專業致力於人體健康睡眠研究,從事整套健康睡眠系統的研發、生產及營銷。
公司聘請法國設計師Moris作為首席設計師,設計理念源自歐洲,致力於將人體工程學和環境優化科學融入到寢具的設計中;作為中國本土知名寢具品牌,慕思植根中國,放眼全球,打造了中國軟床行業優秀的國際化品牌。現旗下擁有「慕思•歌蒂婭、慕思•凱奇、慕思•0769、慕思•3D、慕思•V6」五大自有品牌,目前擁有超過800家專賣店。
6、晚安
湖南省晚安家居實業有限公司,創建於1986年元月,總部位於美麗而又歷史久遠的文化名城——長沙,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嶽麓山下,湘江之濱,毗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中高檔床墊、床上用品、軟床、實木傢具、沙發等於一體的大型家居企業,現員工2000餘名,固定資產3.5億元。
7、皖寶
皖寶Vanbo——天使誕生的地方。Vanbo組合英文詞根的創新詞,「V」寓意成功和勝利,「an」取自「天使angel」,「bo」取自英文「誕生born」。Vanbo寓意天使誕生之地,簡潔而寓意美好。
合肥皖寶集團創建於1985年,集團下設合肥皖寶集團床墊有限公司、合肥皖寶傢具製造有限公司、合肥金相緣床具製造有限公司、南京延展廣告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歷經二十餘載的持續發展,合肥皖寶集團床墊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床墊行業頗具實力的知名企業和著名品牌,現任中國傢具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軟墊傢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安徽省傢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單位,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明星企業」。
8、花為媒
浙江花為媒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82年,公司坐落於著名的歷史文化旅遊名城——浙江紹興。企業現有總資產12億元,廠房總建築面積220000平方米,職工2000餘人,2009年企業實現總銷售收入12億元,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為目前中國華東地區比較大的傢具製造、銷售企業之一。
集團下設傢具、印染、房地產、汽配城、二手車交易市場、醫用床配套產品等多項實業。傢具包括床墊、沙發、酒店傢具、實木傢具、醫用床具等多個品種在內,銷售網路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級地區的近600家經銷商和專賣店。
9、聯樂
湖北聯樂集團地處中國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是全國聞名的以軟體傢具製造為主,集酒精釀造、化工制葯、碼頭裝卸、賓館酒店、農副產品加工於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公司。
聯樂集團創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經過近30年來的持續發展,現已成為中國傢具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傢具標准化委員會委員單位。公司先後建成潘灣、嘉魚、武漢等3個「聯樂工業園區」
10、夢安思床墊
佛山市順德區楊琛傢具有限公司旗下的床墊、軟床品牌,創始人楊波,專業生產睡眠寢具,深耕智能床墊和軟床領域,擁有德國生產設備和技術,產品主銷歐美及星級酒店工程。。
公司前身為南方匯通股份有限公司棕纖維事業部,成立於1990年,是我國植物纖維床墊的發明者、開創者及領導者,是集生產、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專業公司。
4. 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品牌歷程
米高梅公司成立於1924年,由米特羅公司(Metro PicturesCorporation,1915年成立)、高德溫公司(Goldwyn Pictures Corporation,1917年成立)、路易斯· B·梅耶公司(Louis B. Mayer,1918年成立)三家合並而成,成立後受控於電影院線巨頭馬庫斯·洛(Metro是洛氏公司旗下子公司,洛氏後來又相繼收購Goldwyn和Mayer公司)。
30年代好萊塢鼎盛時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電影公司,每年要生產40—50部影片,米高梅在這一時期擁有美國最受觀眾歡迎的影星和導演,影星如G.嘉寶、C.蓋博、J.哈羅、S.屈賽、R.泰勒、J.克勞馥、N.希拉等等,導演如E.von斯特勞亨、K.維多、F.朗格、G.顧柯、V.弗萊明等等。
從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米高梅攝制了數以百計的影片,除了少數影片如《塊肉餘生》、《叛艦喋血記》(1935)、《茶花女》(1939)、《忠勇之家》(1942)、《雙城記》等之外,90%為平庸之作,內容淺薄、脫離現實,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虛構的故事、美滿的結尾,配上受觀眾歡迎的大明星和較高的攝制技巧去招徠觀眾。米高梅公司日復一日地像工廠生產工業品的流水裝配線那樣大量生產這種影片,為好萊塢贏得「夢幻工廠」的「美名」出了大力。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米高梅曾一度以拍攝大場面歌舞片為重點,生產了幾部頗有特色的歌舞片,如《雨中曲》(1952)等。
50年代美國電影業發生危機,公司影片產量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70年代初,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大資本家K.克科里安買下了米高梅公司。米高梅公司開始多元化發展,並涉足拉斯韋加斯、里諾等賭城的房地產、旅館業以及其他能獲利的方面。到70年代末米高梅公司又再度繁榮,製片只是這個公司的廣泛業務范圍之一。80年代米高梅公司出資買下聯美公司,改名為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90年代許多競爭對手陸續崛起例如皮克斯和夢工廠等,都抓住了新特效技術和動畫科技的商機,相比MGM顯得老派和一成不變,21世紀後也缺乏賣座大片。
2005年2月11日,以索尼為首的一群財團組建米高梅控股公司。2005年4月8日,米高梅控股公司通過一筆價值48億美元的杠桿收購收購了米高梅電影公司。從公司成立起直至其破產,它的股權構成為:普羅維登斯股本合夥公司占股29%;德克薩斯太平洋資本基金占股21%;索尼美國占股20%;康卡斯特占股20%;DLJ商品銀行合夥公司占股7%;四方集團占股3%。
2010年金融海嘯後兩年MGM開始征詢一百多位債權人的意見將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1章》保護,進行破產重整,以擺脫四十億美元的債務壓力。債權人若同意申請破產保護,將可獲得重整後新公司的95%股權作為補償。在破產重整期間,公司將維持正常運作。
2010年11月3日,由於無力償還巨額債務和推出新作,米高梅公司於當日宣布破產託管。
由於債台高築,缺乏賣座電影,以及DVD光碟銷量下滑米高梅財務吃緊。2010年初米高梅曾公開尋求買家收購,但卻乏人問津。根據重整計劃,另一家好萊塢私人製片廠「望遠鏡娛樂」(Spyglass Entertainment),將會把旗下的兩家子公司與米高梅合並,組成新的米高梅電影公司。「望遠鏡娛樂」將持有重組後新公司剩餘的5%股權,但將取得新公司的經營權。
2012年,在望遠鏡娛樂公司(Spyglass Entertainment)的巴伯的帶領下 ,公司投資《霍比特人》三部曲和《007:大破天幕殺機》,在《霍比特人:意外旅程》全球收獲10.17億美元的基礎上《霍比特人:荒谷惡龍》又再次在全球收獲9.25億美元票房,加上007系列電影《007:大破天幕殺機》票房高達11.08億美元的大成功,使得投資方米高梅成功擺脫債務危機,米高梅公司目前已經重振其電視和電影事業,其2014年推出的新片包括《機械戰警》 、《大力士》、《龍虎少年隊2》和《霍比特人:五軍之戰》等。 米高梅娛樂
米高梅-聯美娛樂
米高梅影業
摩登時代電影
帝高國際院線
Comcast電視
米高梅酒店
米高梅金殿
曼德勒度假村
夢幻度假村
石中劍酒店
金銀島酒店
曼德勒海灣酒店
貝拉吉歐酒店
新紐約酒店
米高梅咖啡 1915年:米高梅公司前身之一的米特羅公司(Metro Pictures Corporation)成立。
1917年:米高梅公司前身之一的高德溫公司(Goldwyn Pictures Corporation)成立。
1918年:米高梅公司前身之一的路易斯· B·梅耶公司(Louis B. Mayer)成立。
1919年:米高梅後來兼並的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的聯美公司成立。
1924年:米特羅(Metro)電影公司老闆馬爾科斯.洛夫收購了高德溫(Goldwyn)電影公司,並將傳奇製片人路易斯.梅耶(Mayer)的製片公司納入旗下,米高梅電影公司宣布成立,梅耶成為米高梅的首任總經理,歐文.塔爾伯格任製片主管。《He Who Gets Slapped》是米高梅發行的第一部電影。
1928年:怒吼的獅子第一次在戲院出現,它與米「為藝術而藝術」(Ars Gratia Artis)的座右銘一起成為米高梅的注冊商標。
1930年:影壇巨星克拉克.蓋博簽約米高梅,為成米高梅「片廠制度」下簽約的第一位影星。
1936年:歐文.塔爾伯格逝世。隨後,路易斯.梅耶令米高梅成為好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
1939年:米高梅發行了《綠野仙蹤》、《亂世佳人》,這兩部影片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1949年:上海解放,米高梅公司撤出大陸,遠東事業部遷至香港。
1951年:歌舞片不斷沒落,路易斯.梅耶被迫退休。
1957年:路易斯.梅耶去世。
1959年:米高梅發行的《賓虛》不僅在票房上獲得巨大成功,它獲得的11項奧斯卡獎的紀錄至今也沒有影片能打破。
1962年:聯美(United Artists)公司發行了第一部007影片《諾博士》。
1969年:米高梅發行的《午夜牛郎》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X級電影。同年,來自內華達州的投資商科克·柯克里安全面收購米高梅公司。
1970年:億萬富翁科克.科克里安收購米高梅。
1976年:聯美公司發行了又一個傳奇系列——《洛奇》。
1979年:米高梅金殿(米高梅酒店集團)成立,同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酒店。
1981年:米高梅吞並聯美,成立米高梅—聯美公司。
1993年:弗蘭克.馬卡索入主米高梅,他的團隊隨後發行了《矮子當道》、《黃金眼》等賣座片。
2002年:米高梅發行了第20部007電影《擇日再死》。
2005年:索尼以每股12美元和承擔債務總計近50億美元的代價並購米高梅。
2010年:因無力償還債務於11月3日申請破產保護 ,後於年底完成重組 。
2012年:米高梅娛樂集團旗下的米高梅影業再次進軍中國,並在深圳合資成立深圳市米高梅影業有限公司。同年,與時代華納合作製作了《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並發行了第23部007電影《大破天幕殺機》。
2013年:與華納兄弟合作製作的《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上映。
2014年:與華納兄弟合作製作的《霍比特人:五軍之戰》上映。
一、締造影業帝國
1924年,紐約的放映業大亨馬庫斯·洛伊決定收購兩家經營得不錯的好萊塢製片公司,米特羅電影公司和高德溫電影公司,這么一來,他的洛伊公司旗下的數以百計的電影院就有了穩定的片源,而且他還得到高德溫公司的吉祥物,獅子萊昂。不過,這又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就是沒有人替他照料好萊塢這盤生意,他的助手尼古拉斯·辛克倒是個不錯的人選,但紐約的連鎖影院也缺不了他。
這年4月16日,馬庫斯·洛伊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又買下了著名的獨立製片人路易斯·梅耶的公司,新公司米高梅(就是米特羅、高德溫和梅耶三個公司名的縮寫)在西海岸的製片和發行重任就交給路易斯·梅耶了,而馬庫斯·洛伊樂得坐鎮紐約,繼續擴大他的連鎖影院。
路易斯·梅耶先是給自己找了個幫手,有神奇小子之稱的歐文·薩爾伯格,然後取消了很多拍攝計劃,把它們都轉移到了公司在卡弗市的大攝影棚里。此時,公司最大的拍攝項目是《賓虛》,影片已經在羅馬拍了好幾個月,似乎沒完沒了,已經成為好萊塢有史以來最昂貴的電影,但路易斯·梅耶變壞事為好事,憑借這部影片一舉樹立了米高梅公司出產高品質影片的聲譽。
只用了一年時間,路易斯·梅耶就讓米高梅超過了環球,成為好萊塢的頭號製片廠。此後四分之一個世紀,米高梅都霸住了這個位置沒有松動。1927年,馬庫斯·洛伊逝世,福克斯公司的創始人威廉·福克斯認為打造一個電影帝國的時機已到,准備出手收購米高梅。
到了1929年,在馬庫斯·洛伊的繼任者尼古拉斯·辛克同意的情況下,威廉·福克斯買下了洛伊家族手中的米高梅公司股份,而這對於路易斯·梅耶和歐文·薩爾伯格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因為他們兩人沒有公司的股權,隨時可能被掃地出門。路易斯·梅耶決定反擊,通過在司法部的老關系,他起訴威廉·福克斯的收購違反反壟斷法。最終,這次收購沒有成功,而路易斯·梅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對此,尼古拉斯·辛克無比憤怒,此後30年,米高梅的兩大部門,紐約和好萊塢都關系緊張。
在好萊塢,路易斯·梅耶和歐文·薩爾伯格大展身手,他們深諳觀眾心理,致力於拍攝規模宏大的影片。本來公司已經擁有格麗泰·嘉寶、約翰·吉爾伯特、諾瑪·希拉和瓊·克勞馥這些明星,他們又從其他公司挖來朗·錢寧和巴斯特·基頓這些明星。進入有聲片時代以後,他們又挖掘出克拉克·蓋博、羅伯特·蒙哥馬利和簡·哈洛等一批明星。
因為馬庫斯·洛伊的影院多數在紐約和東北部的城市中,所以米高梅的電影觀眾都是住在都市中的,因此他們拍攝的電影既精緻又老於世故。而即便在大蕭條時期,米高梅公司也沒有虧損,這是它的競爭對手做不到的,在整個三十年代,米高梅是好萊塢唯一向股東派發紅利的公司。
四十年代,米高梅改變經營策略,把製片量從50部降到25部,但更加強調影片質量。這一階段,公司發掘了金·凱利、弗雷德·阿斯泰爾、朱迪·嘉蘭和弗蘭克·辛納特拉這些明星,拍攝了大量賣座歌舞片。
1951年8月,路易斯·梅耶被解僱。盡管拍攝出《一個巴黎人在紐約》、《雨中曲》和《花車遊行》這些口碑極好的賣座片。這一時期,米高梅最成功的影片是歌舞片《琪琪》,這部影片讓米高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歌舞片。
1959年,米高梅翻拍了史詩片《賓虛》,這部由查爾斯·赫斯頓主演,耗時四個小時的巨片也獲得極大成功。米高梅從此將這種電影大製作風格保留下來,將公司的主要精力花在超大製作上,包括後來的《王中王》、《啟示錄四騎士》和《叛艦喋血記》都繼承了《賓虛》的史詩製作風格。
二、多元化發展之路
1969年,來自內華達州的投資商科克·柯克里安Kirk Kerkorian全面收購米高梅公司。但科克柯克里安似乎對米高梅擁有的地產更感興趣,他甚至在1973年關掉了米高梅的發行部門,而把發行事務交給了聯美。1979年,科克·柯克里安更宣布,米高梅已經成為一家酒店公司。
所有米高梅酒店(包括澳門米高梅與拉斯維加斯米高梅金殿)是米高梅國際酒店集團旗下的娛樂場酒店,其始創人Kirk Kerkorian曾同是米高梅公司的擁有人。
米高梅酒店集團(MGM Grand) ,這是拉斯維加斯最大的酒店集團,它原稱米高梅金殿集團,在收購曼德勒度假村集團(Mandalay Resort Group) ,夢幻度假村集團(Mirage Resorts) 後更名為米高梅集團。旗下的酒店有石中劍酒店、金銀島酒店、曼德勒海灣酒店、貝拉吉歐酒店、米高梅大酒店和新紐約酒店等。
MGM(米高梅)酒店米高梅酒店是拉斯維加斯客房最大的酒店,單只酒店內的秀場就耗資近2億美圓。獅子是酒店的標志,據說酒店剛落成時,獅子的嘴是大張的,以顯示其威風,但生意不好。有人建議一定是獅子大張嘴給人不好的感覺,而避而遠之,由此酒店的主人把獅子的嘴改為微張,由此財源滾滾而來。為了突出獅子的主題,酒店大廳還專門開辟一角修建了獅園,並讓訓獅員與獅子嬉戲,供遊客觀賞。熱帶雨林餐廳也是此酒店一大特色,雖然口味不怎麼樣,但消費不低,人流卻不斷,主要是來體驗這里獨特的環境。要想在酒店林立的賭城爭得一席之地,各店家必須使出渾身解數,致力於打造各自的絕活,只有出奇才能制勝。
三、兩大電影巨頭強強聯手
1919年聯美公司由C.卓別林(就是那個喜劇巨星)、D.范朋克、M.壁克黎、D.W.格里菲斯出資創建。目的是為了擺脫大電影公司的束縛和剝削,爭取更多的創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潤。最初設想只是攝制和發行4位創始人的作品。後因格里菲斯退出,卓別林、范朋克等人的作品數量有限,公司遂把資助獨立製片人拍片和發行他們的影片作為業務重點。聯美公司與當時的其它電影公司不同,它沒有自己的攝影棚,拍片時需租用場地;沒有自己僱用的電影明星和導演,採用向獨立製片人投資的方式拍片;沒有自己的電影院,發行影片採取與發行商逐片簽訂合同的方式。聯美是最早採用美國在60年代盛行的製片和發行方式的大公司。這種經營方式及導演具有的相對獨立性,使聯美公司得以在攝制娛樂片外,還拍攝、發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響和一定藝術成就的影片。如C.卓別林的《淘金記》(1925)、《摩登時代》(1936)、《大獨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殘的花朵》(1919)、《走向東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區故事》(1961)等等。聯美公司在紐約成立時只是個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發展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大公司之一。50年代,美國電影業進入蕭條、衰退時期,卓別林和壁克黎先後把他們的股票出售給金融資本家。之後,聯美公司又幾度易手,終於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闆K.克科里安出資買下,並入米高梅公司,改稱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