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托賓Q理論托賓的Q比率理論應用
托賓的Q理論,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提出,是一種探討股票價格與投資支出之間關系的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概念是Q比率,即企業市場價值與資本重置成本的比率。當Q值高於1,意味著企業的市場價值高於資本成本,公司可以發行較少的股票換取更多投資品,推動投資支出上升。這種情況下,投資擴張通常會帶動國民收入的增加。
貨幣政策如何通過托賓的Q理論發揮作用呢?當貨幣供應量增加,股票價格隨之上升,Q值也隨之上升,進而促使企業增加投資支出,總產出也隨之增長。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可以簡潔描述為:
貨幣供應量上升 → 股票價格上漲 → Q值上升 → 投資支出增加 → 總產出增長
托賓Q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決策,當Q小於1時,企業傾向於通過並購來擴張,投資支出降低;當Q大於1時,企業會購買新資本品,投資支出增加。當Q等於1時,企業達到投資和資本成本的動態平衡。
托賓的Q理論不僅定義了市場價值和重置價值的相對重要性,還被廣泛應用於經濟學名詞中,如托賓稅、蒙代爾-托賓效應和托賓分析。在耶魯大學,托賓的影響力至今可見,他的崇拜者甚至通過印有字母「q」的文化衫來表達對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