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三板定向增發怎麼退出
隨著新三板利好政策不斷推出,新三板的交易量、企業數量、融資規模不斷壯大,新三板定增吸引了越來越多資本的關注。隨著新三板定增市場的火爆,如此龐大的資金如何退出也成了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新三板企業定向增發主要退出渠道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二級市場交易退出
通過二級市場交易退出的方式包括協議轉讓和做市,由於做市商能為新三板提供流動性,故相比協議轉讓來說流動性更好。兩者具體模式如下:
在做市制度下,券商要為企業做市,必須要獲取其一部分股權,而正是券商獲取做市籌碼這個過程即為機構提供了新的退出方式。做市商實際上類似於批發商,從做市公司處獲得庫存股,然後當投資者需要買賣股票時,投資者間不直接成交,而是通過做市商作為對手方,只要是在報價區間就有成交義務。同時,做市商通常能夠給企業帶來公允的市場價格,在定增股份退出時也較為接近市場價格。
協議轉讓即買賣雙方以協議約定的價格向系統申報,最終達成交易。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在協議轉讓上接受意向申報、定價申報和成交確認申報,簡單概述為以下幾種方式:意向申報,不具備成交功能,通過股轉系統網站的投資者專區完成,只向市場發布,不參與撮合;定價申報,通俗些說就是投資者通過主辦券商向市場申報買單或賣單,在此報送中,無須填寫約定號,系統接收後自動分配約定號;成交確認申報,可以通俗理解為在市場上尋找買單或賣單,並對有意向的買單或賣單進行確認,正式買入或者是賣出,在向系統申報時,必須填寫有意向的買單或是賣單的約定號。
(二)並購退出
新三板市場覆蓋的企業及業務類型越來越豐富,為並購方,特別是相關上市公司提供了可選擇的標的范圍,同時經過新三板的要求,三板公司的管理規范及財務狀況也要好於其他普通企業,這就大大減少了並購成本。在去年6月27日,證監會發布的《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和《非上市公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更為新三板企業參與並購重組創造了軟環境。
如《收購辦法》明確,投資者自願選擇以要約方式收購公眾公司股份的,可以向被收購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約,也可以向被收購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約。同時,收購人可以採用現金、證券、現金與證券相結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購公眾公司的價款。
在2014年,新三板市場因並購重組而終止掛牌的企業就達到了53家。而在今年,僅在3月,新三板公司天翔昌運(430757)發布收購報告書,海文投資擬以現金認購公司發行的539萬股股份。交易完成後,海文投資將持有公司25.04%股份,此次收購將導致天翔昌運控制權發生變化,海文投資將成為天翔昌運的控股股東。2月初,中鈺資本也宣布以1.01元/股的價格認購新三板公司華欣遠達(430118)670萬股股份,收購完成後其持股比例達到67.08%,成為華欣遠達的控股股東。涉及到上市公司的,還有東江環保收購新三板企業新冠億碳,通鼎光電收購新三板企業瑞翼信息51%控股權,東方國信收購新三板企業屹通信息100%股份等案例。
(三)轉板退出
2014年10月,證監會《關於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表示,將推動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後到創業板發行上市。
截至目前,相繼有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成功轉板至主板或創業板,包括世紀瑞爾、北陸葯業、久其軟體、博暉創新、華宇軟體、佳訊飛鴻、東土科技、粵傳媒,他們通過IPO合計募集資金超過40億元人民幣。2014年1月23日,登陸創業板的安控股份成為了新三板歷史上第9家成功轉板的公司,也是新三板實現全國擴容後的首家通過IPO上市的掛牌公司。新三板企業轉板的成功,表面國務院文件提及的多層次市場有機聯系正在有效推進。
2. 通鼎互聯2021年上半年凈利0.60億元 實現扭虧為盈
(馬秋月/文)8月27日消息,昨日通鼎互聯發布2021年上半年財報,2021年上半年通鼎互聯實現營業收入14.42億元,同比減少21.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0.60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2021年上半年,國內外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逐步形成常態化防控態勢,通鼎互聯繼續堅持「聚焦主業,著眼長遠」的發展戰略,深度執行降本增效,堅定實施減負瘦身,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今,在通信領域深耕多年,通鼎互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了光電通信、網路安全和移動互聯網等主要業務板塊。
光電通信業務板塊
據介紹,通鼎互聯光電通信業務板塊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主要涵蓋光電線纜和光通信設備兩大領域,光電線纜領域的具體產品包括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通信電纜、鐵路信號纜、電力電纜等,通信設備領域的具體產品包括SDN設備、GPON/EPON、ODN設備、5G無線設備、無線專網設備、存儲及伺服器設備、大數據採集及分析設備、通信電源設備等。
目前,通鼎互聯的光電通信業務板塊主要分為光纖光纜業務、電纜業務和通信設備業務。
在光纖光纜業務方面,當前光纖光纜市場價格仍處於 歷史 低位,在此行業背景下,2021年上半年,通鼎互聯光纖光纜的銷售收入為1.81億元,較前期下降68.90%。隨著運營商網路的持續建設,未來光纖光纜供需關系預計將得到改善,光纖光纜價格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在電纜業務方面,2021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為4.03億元,總體保持穩定。特別是通信電纜業務市場拓展順利,行業市場拓展迅速,成功與多家集成商建立穩定供應關系。受益於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場的迅猛發展,鐵路信號電纜和漏泄同軸電纜業務繼續保持穩定的佔有量。2021年上半年,通信電纜的銷售收入為4.62億元,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2.97%。
在通信設備業務方面,2021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為2.17億元,較前期增長12.55%。在報告期內,通鼎互聯堅定地推進光通信設備的研發、產業布局和市場拓展,逐步構建涵蓋傳輸、接入和無線等領域的通信設備解決方案體系,抓住5G發展新機遇。無線設備領域,公司成功研發了多個頻段的無線專網基站類產品,市場拓展工作穩步推進,同時積極開展面向5G的相關無線通信設備研發。
網路安全業務板塊:營收7993.41萬元 增長182.25%
2021年上半年,通鼎互聯網路安全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993.41萬元,較前期增長182.25%,毛利率增加39.98%。
如今,網路安全產業成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新基建」在各個領域的深入開展,為網路安全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網路安全企業紛紛圍繞「新基建」和「安全IT」進行了布局,切入點包括基礎安全能力設施,行業應用安全設施及新型安全服務平台等方面。各個設備供應商更加重視國內市場,參與到每個細分領域,國內市場的競爭也有所加劇。
通鼎互聯的網路安全業務由全資子公司百卓網路開展,主要從事網路安全和網路可視化領域的高性能軟硬體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客戶為電信運營商、公安及其他政府部門等。
隨著通鼎互聯持續加強管理,網路安全業務已重回 健康 發展通道。2020年至今,百卓網路陸續完成了中國移動5G上網日誌留存集采、中國電信統一DPI集采、2021年中國移動分流器集采二期、中移動2021年互聯網DPI集采等訂單的簽訂,對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且隨著重點項目的推進,網路安全業務板塊虧損大幅收窄,經營業績持續好轉。
移動互聯網業務板塊:營收7824.46萬元
隨著運營商加速5G業務的搭建,5G消息全面兼容短彩信、視頻簡訊、智能簡訊等已有能力,流量業務將迎來新的風口、新的應用場景和新的商業模式;同時5G業務也為5G雲 游戲 提供了很好的大環境, 游戲 頭部廠商均有布局,多屏連通互動將會擴大 游戲 精準營銷業務的市場容量和創造更多的營銷業務機會。
據了解,通鼎互聯的移動互聯網業務由全資子公司瑞翼信息開展。瑞翼信息緊跟行業需求,圍繞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基數,在流量運營和 游戲 行業深耕細作,積極開展互聯網精準營銷業務。
2021年瑞翼信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824.46萬元,較前期下降39.26%。瑞翼信息持續積極往上游推進,加深加強與上遊客戶的合作,實現流量變現轉向 游戲 聯合運營的增值服務模式。
技術研發是公司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
通鼎互聯一貫重視技術研發,視技術研發為公司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近年來,通鼎互聯組建了專業研發團隊,並在光通信材料、通信設備和網路安全等方向上不斷投入研發資源,研究推出了多款新產品、新工藝、新系統,並成功地推向市場。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被 科技 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據悉,通鼎互聯擁有4個國家級、6個省級研發平台,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光通信材料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通鼎互聯大規模光子集成校企聯合實驗室等,與南京大學等十餘所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設計院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持續的研發投入形成了大量的專利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底,通鼎互聯擁有授權專利822項,其中發明專利186項;獲得授權新專利36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申請新專利55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先後參與起草相關標准150項,其中國際標准1項、國家標准30項、國家軍用標准11項、行業標准108項,150項標准中已發布標准81項、在研標准6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