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限制性股票激勵價格高於市場價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600117行情 2025-05-12 15:30:12
保安法 2025-05-12 15:02:04

限制性股票激勵價格高於市場價

發布時間: 2021-06-05 16:09:38

A. 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到期後授予價格高於股價被授予人是否可以選擇不接受

可以不接受

B. 股權激勵的股價高於市場價怎麼辦

現在股權激勵對大家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從各個媒體上都能看到,很多老闆也開始關注,不少企業實施了股權激勵以後效果也不錯。作為一個有效的激勵方法,股權激勵開始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並逐漸引發大家的思考,本文著重從人性的角度,從員工和老闆這兩個不同的群體來分析,以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股權激勵。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中國人大多有這樣一個心理: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所以員工是不願意一輩子給別人打工的,一旦有條件有機會,他一定會選擇為自己幹事情而拋棄老闆,那麼老闆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就是怎麼去激勵員工,既讓他為自己幹事情又不會拋棄老闆。通常,老闆會選擇給員工股份,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比較有效的。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比如企業去挖人,一般會說:你在這里干多長時間都還只是個員工,你來我這里,我給你股份。這樣就很容易把人挖過來,從這個角度看,給股份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有一次我和一個老闆聊天,他說他有一個員工很有潛力,是個人才,想讓他去當項目經理,但是這個員工更喜歡那種不用操心的工作狀態,說什麼也不幹,直到老闆給他說:「那我給你10個點的股份吧。」結果這個員工就非常痛快地答應了。這個小故事說明,每個人都喜歡給自己干,做自己的事,操心也願意,不是給自己干,還是不操心的好。

管理群體的變化
時間進入2015年,我們面對的管理群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80後、90後逐漸成為工作的新生代甚至主力軍,這個群體更加自主,更加個性,更加張揚,更加不服從傳統的管理,更不願意遵守過去層級式、教條式的管理,這個群體要求更多的是自主,是自我經營。現在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70後既願意上班又願意加班,80後只願意上班不願意加班,90後既不願意上班也不願意加班。這是一個社會現象,我們不需要去討論這個現象的對與錯、利與弊,因為無論如何這個社會將會是80後、90後的天下。我們沒有辦法來迴避這個群體,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根據這個群體的特性來考慮、設計我們的激勵模式,讓這群新生的力量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注未來的安全
對未來的安全的關注,也是中國人骨子裡普遍存在的特性之一,中國人不僅僅要求現在有豐厚的物質收入,更關注未來是不是有安全穩定的收益。雖然現在反腐敗打得官員官不聊生,公務員的收入也並不很高,但是報考公務員的人數並沒有下降,之所以會有這么多人熱衷於報考公務員,是因為他們看重的正是公務員未來的安全穩定。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有一種激勵方式能讓企業的員工對未來有一定的安全感,那麼這種激勵方式就會深受歡迎,具有絕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股權激勵就是這樣一種激勵方式。當一個員工對未來有了安全感,就不會錙銖必較,只顧眼前利益,而是會為了自己未來的安全主動去維護企業的安全和發展,所以給員工未來以安全感也是每一個老闆必須關注的事情。

尊重人力資本
歷史上晉商把股東分為兩類,一類是銀股股東,一類是身股股東。顧名思義,銀股股東就是貨幣資本的出資人,身股股東就是人力資本的出資人,有錢的人出錢占銀股,沒錢的人出人占身股,把人力資本和貨幣資本同等看待。現在幾百年過去了,我們沒有進步反倒退步了,我們只是把貨幣出資人當作股東,把人力資本的出資人僅僅當作一個打工的看待,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這是對人的不尊重,把錢看得比人更重,但是錢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能成事也能壞事,我們現在給員工一定的股權包括股權激勵,其實是在拿人當人看,是把人的能力和貨幣當作同等資本去看待,這是回歸到人性的本質上,重新對人性的認識,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在一個企業里,老闆和員工一起努力,才能有預期的收益,老闆和員工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老闆搭建了平台給員工,員工的勞動成就了老闆的平台運轉,這樣的一種依存關系,利益應該如何分配才公平?老闆通常給員工分的僅僅是當年可分配的東西,主要是工資和獎金,而沒有分配的、結余的部分都是老闆的,包括未來投資的收益也都是老闆的,這些和員工是沒有關系的,未來溢價的部分也和員工沒有關系,多少年來,這種分配方式被廣泛認可,但是作為一個員工,把青春甚至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企業,而未來沒有分配的和未來的溢價卻都和自己沒有關系,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所以給員工一個未來,把未來沒有分配的和未來的溢價分一部分給員工,才是公平的,才能維護好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讓公司的平台運轉良性循環。

防止經理人的短期行為
老闆分給員工股份的背後,更有意義的是可以防止經理人的短期行為。作為企業的代理人,經理人的使命註定了他不會過多考慮企業的長遠利益,但是如果給了經理人股份,那麼他和老闆就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可以分的不僅是短期利益,還有長期利益,這就可以很好的防止經理人的短期行為。如果不能把經理人變成自己人,那麼經理人可能就會利用自己和老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利益不對稱、資源不對稱等各種的不對稱,採取短期行為達成自己的短期利益,卻傷害了企業和老闆的長期利益,然後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企業給老闆。而一旦經理人和老闆的利益是一致的,經理人就會以主人的心態安排企業的行為,避免短期行為,保證企業的良性運行,從而保護企業的資產,保護企業健康發展。

通常,員工和老闆這兩個不同的群體,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所以雖然同在一家企業,卻往往是對立的,各懷心思,而股權激勵可以改變這種對立的狀況,讓員工和老闆因為有了共同的利益而心向一處。這樣的結果緣自股權激勵符合了人性、尊重了人性,是必然的。

C. 股權激勵中每一股限制性股票價格與每一份股票期權行權價有什麼不同

股票激勵主要分為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
限制性股票 是給予高管一定量的股票,但是有限制條件進行拋售(比如當公司股價上漲50%,公司的毛利率達到多少,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達到多少等)。而限制性股票價格,即這種股票給予時的價格。
股票期權。股票期權為一種在未來可以以一個原來確定好的價格購買股份的預定權。比如公司的股票期權行權價為30元,而如果當時公司的股票漲到60元,則你可以以市場一半的價格獲得股票。持有或拋出獲利。
限制性股票價格和股票期權行權價都對公司股價有很大的支撐作用。因為管理層會千方百計的經營好公司,使其股價高於行權價和限制性股票的價格 從而獲利,而公司也獲得相應收益

D. 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與市價的差價誰買單

不存在不公平,這個差價就是員工的勞動力價值

E. 公司進行限制性股票激勵的費用是怎麼算出的

這里說的公允價值,是說限制性股票激勵的公允價值,指的是這個限制性股票激勵的公允價值,也就是公司估算出來,員工享有的這個激勵值多少錢,一般應該是按照股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與授予股票的價格(10.82元)的差值作為公允價值的。

F. 高於市價推股權激勵怎麼分析是好是壞

一般來說推出高於市價的激勵是說明管理層對公司今後的發展是有信心的,也就是對今後股價在他們經營努力下是能上漲超過激勵價格的。但是也有另一點問題,現在信心很足,但到實行期權的時候,市場股價沒高過行權價格,他們是可以放棄的。

G. 同意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9.25元/股,授予日為2014年10月24日。當天股價19元誰來補差價

  1. 不需要補差價,員工獲得的是股權激勵,股票已經發行按普通原始股價格為平價,高出部分繳納費用,稅金,計入公司資本公積;

  2. 5291萬股本的增加可以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

    如:盈餘公積轉增;

    定向增發;

    利潤送股;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H. 股權激勵價格是什麼意思,高好,還是低好

根據您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當前,眾多企業在吸引、留住核心人才的過程中,都會考慮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企業在股權激勵計劃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在股權激勵計劃中,行權價格的確定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由於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行業不同、所處階段不同、規模和特點也有所差異,所以他們行權價格的確定方法也不同。那麼,企業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過程中,應該採用何種方法以確定行權價格?

上市公司

1、股票期權激勵定價法

根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勵對象股票期權時,應當確定行權價格或者行權價格的確定方法。行權價格不應低於下列價格較高者:

(1)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一個交易日的公司標的股票收盤價;

(2)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30個交易日誒的公司標的股票平均收盤價。

2、限制性股票激勵定價法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並未對限制性股票吉利的定價進行規定,根據《股權激勵有關備忘錄1號》(2008年3月17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的相關指導意見:

(一)如果標的股票的來源是存量,即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則按照《公司法》關於回購股票的相關規定執行;

(二)如果標的股票的來源是增量,即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取得股票,其實質屬於定向發行,則參照現行《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中有關定向增發的定價原則和鎖定期要求確定價格和鎖定期,同事考慮股權激勵的激勵效應。

(1)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50%;

(2)自股票授予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激勵對象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自股票授予日起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若低於上述標准,則需要由公司在股權激勵草案中充分分析和披露其對股東權益的攤薄影響,提交審核委員會討論決定。

3、股票增值權激勵定價法

股票增值權激勵定價方法應與股票期權激勵定價法一致。

非上市公司

1、資產價值評估定價法

凈資產定價法:1、算出公司凈資產;2、設定公司總股本;3、公司股份價值=凈資產/總股本。

綜合定價法:1、綜合考慮銷售收入、凈利潤與凈資產定價,對它們賦予不同的權重,從而計算出公司的總價值;2、設定公司的總股本;3、公司股份價值=總資產/總股本。

2、凈現金流量折現法

把公司整個壽命周期內的現金流量以貨幣的時間價值作為貼現率,據此計算公司凈現值,並按照一定的折扣率計算,以此來確定公司的股份價格。

注意:這種方法確定過程較為復雜,對現金流的預估、折現率的選取等需要專業的財務知識以及對行業前景的准確判斷,所以具有上市計劃的公司採用此方法。

3、市盈率定價法

這種方法模擬了上市公司的定價方法,具體如下:

(1)股票價格=每股收益*市盈率;

(2)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3)市盈率=普通股每股的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的盈利(即股票每股稅後收益)。

其中,凈利潤可以根據公司上一年度的損益表及本年度發生損益的情況進行預測;公司的總股本可以看做是公開發行股票前的總股數。

4、市場評估定價法

(1)確定幾家規模、發展階段和本公司相近的公司作為參考公司;

(2)根據參考公司的凈利潤、凈資產或者現金流量等股價指標算出參考公司相關指標的價值比例;

(3)算出所有參考公司的平均比率,根據本公司的相同股價指標推斷出公司的價值;

(4)設置總股本;

(5)公司股份價格=總價值/總股本

5、組合定價法

將資產價值評估定價法、凈現金流量折現定價法和市場評估定價法組合起來確定股權激勵的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