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供應量增加股票的價格
擴展閱讀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 2025-05-14 06:20:09

貨幣供應量增加股票的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6-07 00:48:32

㈠ 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有影響嗎

2.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利用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宏觀經濟,是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性手段。貨幣政策分為一般性貨幣政策和選擇性貨幣政策以及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它們又稱為貨幣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寶」。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與一般金融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當中央銀行認為市場貨幣流動性過剩,需要收縮銀根時,就會賣出證券,相應地收回一部分基礎貨幣,減少金融可用資金的數量,也就是減少了市場中流動的貨幣總量。相反,當中央銀行認為市場流動性不足,需要刺激經濟發展時,就會放鬆銀根,買進有價證券,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量,直接增加金融可用資金的數量,從而達到向市場輸血,刺激經濟發展的作用。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入債券,相當於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一個利好,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漲。

再貼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制定或調整再貼現利率,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應和需求,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種金融政策。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於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的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過程。提高再貼現率,增加了存款貨幣銀行從中央銀行借款的成本,相當於收縮了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利空,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跌。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本來是為了保證支付的,但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產品」,就是賦予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職能,可以影響金融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存入中央銀行的准備金就增加,市場流動性就縮小,這對股市來說是利空,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跌。
②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某些特殊經濟領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貸而採用的信用調節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包括間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管制和間接指導。與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不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對貨幣政策與國家經濟運行的影響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是對個別部門、個別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貸採用的貨幣政策性調控。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也可以作用於貨幣政策的總體目標。比如對證券市場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和消費者信用進行控制時,會對整個貨幣政策產生影響。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種貸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證金比率、印花稅等進行調節,可以控制金融市場的交易總量,抑制過度投機,或者提高市場的活躍度。選擇性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有大有小,如果直接針對整個股市進行調節,那麼影響是巨大的。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其目的就是為了遏制當時的過度投機行為。2008年4月24日,印花稅稅率又調回到1‰,這是因為當時股市已經處於熊市,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如果選擇性貨幣政策是對其他個別行業或區域進行調節,其影響則是短期和局部的。
③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內容繁多,概括起來為直接信用控制和間執著信用控制兩類。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規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額,規定金融的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間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其他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度相對較弱。
總之,無論是哪種貨幣政策,如果政策有利於貨幣的放鬆,增加整個社會或股市的資金總量,那麼該政策就對股市的上漲有利,相反會抑制股市的上漲。但是,市場流動性過剩會帶來通貨膨脹,過緊的貨幣政策又會出現通貨緊縮。cpy雷冰的股票波段

㈡ 托賓q理論:為什麼貨幣供應量增加就會使股票價格上漲關於貨幣政策對q值的影響

這個題目太大了。錢多了,自然流動性就好,買賣股票就會活躍,於是股票就會推動上漲

㈢ 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引起價格水平上漲嗎


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價格水平變化的影響非常大。

㈣ 貨幣供給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貨幣供給量對股票價格的正比關系,有三種表現:
1.貨幣供給量增加,一方面可以促進生產,扶持物價水平,阻止商品利潤的下降;另一方面使得對股票的需求增加,促進股票市場的繁榮。
2.貨幣供給量增加引起社會商品的價格上漲,股份公司的銷售收入及利潤相應增加,從而使得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股利(即股票的名義收益)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從而股票價格也相應上漲。
3.貨幣供給量的持續增加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往往是虛假的市場繁榮,造成一種企業利潤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識使人們傾向於將貨幣投向貴重金屬、不動產和短期債券上,股票需求量也會增加,從而使股票價格也相應增加。
由此可見,貨幣供應量的增減是影響股價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多餘部分的社會購買力就會投入到股市,從而把股價抬高;反之,如果貨幣供應量少,社會購買力降低,投資就會減少,股市陷入低迷狀態,因而股價也必定會受到影響。而另一方面,當通貨膨脹到一定程度,通貨膨脹率甚至超過了兩位數時,將會推動利率上升,資金從股市中外流,從而使股價下跌。

㈤ 為什麼貨幣供給量增加會使證券價格上升

資產價格,主要是股票價格,影響實際投資的機制在於:股票價格是對現存資本存量價值的評估,托賓把Q值定義為企業市場價值與資本重置成本之比。如果Q值高,意味著企業市場價值高於資本的重置成本,廠商將願意增加投資支出,追加資本存量;

相反,如果Q值低,廠商對新的投資就不會有積極性。因此,Q值是決定新投資的主要因素。 貨幣供給量增大,資本存量價值高,股票價格高,企業市場價值高於資本的重置成本,Q值大。

(5)貨幣供應量增加股票的價格擴展閱讀

對有些問題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貨幣余額這樣的數字。貨幣供應量的現實水平是一國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預測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變動情況則是一國制定貨幣政策的依據。

由於各國經濟、金融發展和現實情況不同,以及經濟學家對貨幣定義解釋不同,各國中央銀行公布的貨幣供應量指標也不盡相同。有狹義貨幣供應量(流通中的現金和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總和)和廣義貨幣供應量(狹義貨幣供應量再加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總和)之分。

㈥ [金融學]托賓Q理論:為什麼貨幣供給增加會使股票價格上升,q值上升,投資增加

托賓的Q是股價與公司重置成本的比,由於貨幣供給增加,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市場信貸擴張,信心高漲等多方面因素,並不能局限於投資增加這一個點,而要多方面考察。

㈦ 為什麼貨幣供應量增加,市場價值會增加

M2就是一個國家所有能用的錢,一個國家的實物財富增加是很緩慢的。所以GDP,CPI,PPI這些指數都是拿貨幣價格來衡量價值的。所以水漲船高,M2直接能影響到資產定價,抬高生活必需品價格,從而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抬高工業品價格,最後是傳遞到國民生產總值。

㈧ 貨幣供給如何影響股票價格

就好象市場上買東西一樣,個個人也不想花錢物價只會往下掉。如果人人都有勇躍的購買欲,貨物將會達到供不應求價格也就會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