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的買入價為什麼高於委託價
不是買入價比委託價格高
買入的價格只能等於或者小於委託價格
是成本價比委託的價格高,因為手續費算上去了
B. 股票買賣時,如果買價高於賣價,以什麼價格成交
股票的交易規則是價格優先,然後時間優先;
按照你說的,當時買價高於賣價,那我估計就是以你的買價成交了,舉個例子,你要以10塊錢來買,當時賣價只要9塊,別人肯定都以10塊錢的價格來賣,瞬間可以成交你的單子
C. 股票某一時刻賣出申請價格高於買入申請價格會成交嗎
股票成交的規則是,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數量優先。如果你的委託價格是在有效范圍成交的機會比較低,你要考慮是從你下單到交易所接收有一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已經有很大變化了,如果是向上變就成交了。
D. 股票買賣規則買入價格可以大於現價嗎
1、股票的買入價格不一定要大於現價,但是,如果委託買入的價格大於現價的話,則系統撮合成交的幾率就大。如果買入價格低於現價的話,則可能不會成交。
2、投資者以限價委託的方式成交,即投資者在填寫委託單的時候,明確具體價格,其成交價不得高於或低於委託價,這個叫委託買入。當委託買入沒有成交時是要凍結相關資金的,成交即收取你的資金。
3、委託買賣股票又稱為代理買賣股票,是專營經紀人或兼營自營與經紀的證券商接受股票投資者(委託人)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委託,依據買賣雙方各自提出的條件,代其買賣股票的交易活動。代理買賣的經紀人即為充當股票買賣雙方的中介者。
E. 股票 :高於現價的買入是不是馬上就可以成交股票是怎麼漲的
朋友,我來給簡單解釋一下。
1,主動買入在軟體顯示為外盤,主動賣出為內盤,一般來說,外盤強於內盤,價格會走高,但是這不絕對,因為莊家可以用技術手段做假的外盤和內盤,這個要多去看多觀察一下。
2,高於現價的價格買入,要看賣方的量夠不夠,如果7.5和8元要買入1000手,而6.5隻有300手,我就不用多說了你也肯定明白。
3,最後收盤價格為最後一筆的成交,這個價格在你這個裡面是說不清楚的。
4,主動買入強於主動賣出,一般表現為買盤力量強大,資金有流入。資金流入就說明該股票的總價值高了,而股本數又不變,你說價格漲不漲呢?
樓主,我提醒一下的是,像7.5了8元了買入的這個問題,不是人數多少的問題,而是量多少也就是手數多少的問題。不是說人多就買的多,而是大戶的力量強大會對股價的影響更大。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F. 股票高於開盤價買入實際成交價是多少
如果你是9:15之前掛單,委託買入價格高於開盤價,那麼會在9:25以開盤價為成交。
如果你是9:15之後掛單,那麼成交價格就不確定,可能是開盤價,也可能是高於開盤價但低於你的委買價,也可能就是你的委買價,也可能只是部分成交,也可能全部不成交。
以上變動取決於開盤後各個交易者的掛單情形。
G. 高於當前價格買入會不會一下子抬高股票價格
莊家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升股民的期望值,減少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散戶跟他搶著出貨)。這個時期散戶投資者往往有買不到的感覺,需要高報許多價位才能成交,從盤口看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筆成交量明顯有節奏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有3位數以上,股價上漲很輕快,不會有向下掉的感覺,下邊的買盤跟進很快,這時的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對敲拉抬股價,不可能象吸籌時再投入更多資金,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出現「價量齊升」,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主力還有哪些方式抬高股價?
無量陰跌出貨法,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許多股票莊家是以較溫和的成交量慢慢陰跌出貨的,這種出貨手法較隱蔽,不易引發跟風出貨的現象,對股票後市的走勢也留有餘地。如聯華合纖1998年底的走勢,該股反彈至前期頭部位置後無心戀戰,形成第二個頭部,隨後股價緩緩下落,形成標準的均線空頭排列,表明大資金已慢慢離場。這種出貨方式與震盪調整蓄勢行情表現相似,很難區別,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失誤。
高位滯漲放量出貨,高位放量滯漲的概念是一目瞭然的,就是股價經過長期炒作後已經處於相當的高度(或許已經翻了三倍),然後在一段較短時期內出現成交量不斷放大而價格卻停滯不前的情況(當然也可能創出了歷史新高,但總之漲幅較小),此時莊家出貨概率較大,大家應當重視。這種情況較多地出現在大幅除權後,因為股價突然變得較低,許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一看如此好股才這么點錢,就忍不住想買點,這就是因為高位變得模糊不清而容易蒙蔽人的地方。
以上就是高價買入抬高股價是怎麼回事?的全部內容了,所以大家不要只以為主力會在股價低位買入,在股價高位同樣可以買入抬高股價獲利的,所以大家也要防範這種情況哦。
H. 股票怎麼才能買到,是高於現價還低於現價還是等於現價,有什麼區別簡單講一下
股票行情軟體顯示的買一和賣一。賣一意思是有相應數量的股票想要按照賣一的價格賣出,而買一的價格就是有相應數量想要買入。
理論上說是這樣,當實時成交價為現價。但交易是面對全體的,當交易量密集時在電腦體現有時合並價出現。如買10手4元,而他人買1500手和1000手是4.01元時,在電腦體現為2510手,價是4.01元,但在自己的賬戶還是成交價4.00元。
如果想要直接買入成交,就要按照19.15的價格委託買入,如果想便宜一點買,就要排隊,比如委託買入價格為19.13,則必須等到19.14以及排在前面的19.13的買主都買到之後,而且還有人願意19.13或更低價委託賣出才能夠成交。
通常情況下,現價是指成交價,可能會是買一價,也可能是賣一價。想要快速成交就按照賣一價委託買入,正常的話直接就成交了。
剛剛看你說的情況是屬於特殊情況,新股發行上市通常最初幾個交易日都是漲停板。一般散戶是無法買到的,因為買一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伍,而且要賣出的人不多。等你輸入買一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很多的買單在你之前了,而想要賣的數量又少,所以能成交的就是排在前面的少數。
一定想要追,只能是問問你的券商是否支持24小時下單,如果支持,你可以每天收盤清算後,直接按照第二天的漲停價委託,碰運氣看看。但很多個板之後,再追上,就算買入,也會有較大風險了。
區別就在這一點:
1、一般以高於現價的價格買入,就會立即成交。
2、等於現價的價格買入,不一定能立即成交,有可能要等待。
3低於現價的價格買入,那麼等待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還不一定能買入。
(8)股票高於價格買入擴展閱讀:
原則詳細
價格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成交的決定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
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