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kerberos是什麼系統
Kerberos協議:
Kerberos協議主要用於計算機網路的身份鑒別(Authentication), 其特點是用戶只需輸入一次身份驗證信息就可以憑藉此驗證獲得的票據(ticket-granting ticket)訪問多個服務,即SSO(Single Sign On)。由於在每個Client和Service之間建立了共享密鑰,使得該協議具有相當的安全性。
條件
先來看看Kerberos協議的前提條件:
如下圖所示,Client與KDC, KDC與Service 在協議工作前已經有了各自的共享密鑰,並且由於協議中的消息無法穿透防火牆,這些條件就限制了Kerberos協議往往用於一個組織的內部, 使其應用場景不同於X.509 PKI。
過程
Kerberos協議分為兩個部分:
1 . Client向KDC發送自己的身份信息,KDC從Ticket Granting Service得到TGT(ticket-granting ticket), 並用協議開始前Client與KDC之間的密鑰將TGT加密回復給Client。
此時只有真正的Client才能利用它與KDC之間的密鑰將加密後的TGT解密,從而獲得TGT。
(此過程避免了Client直接向KDC發送密碼,以求通過驗證的不安全方式)
2. Client利用之前獲得的TGT向KDC請求其他Service的Ticket,從而通過其他Service的身份鑒別。
Kerberos協議的重點在於第二部分,簡介如下:
1. Client將之前獲得TGT和要請求的服務信息(服務名等)發送給KDC,KDC中的Ticket Granting Service將為Client和Service之間生成一個Session Key用於Service對Client的身份鑒別。然後KDC將這個Session Key和用戶名,用戶地址(IP),服務名,有效期, 時間戳一起包裝成一個Ticket(這些信息最終用於Service對Client的身份鑒別)發送給Service, 不過Kerberos協議並沒有直接將Ticket發送給Service,而是通過Client轉發給Service.所以有了第二步。
2. 此時KDC將剛才的Ticket轉發給Client。由於這個Ticket是要給Service的,不能讓Client看到,所以KDC用協議開始前KDC與Service之間的密鑰將Ticket加密後再發送給Client。同時為了讓Client和Service之間共享那個秘密(KDC在第一步為它們創建的Session Key), KDC用Client與它之間的密鑰將Session Key加密隨加密的Ticket一起返回給Client。
3. 為了完成Ticket的傳遞,Client將剛才收到的Ticket轉發到Service. 由於Client不知道KDC與Service之間的密鑰,所以它無法算改Ticket中的信息。同時Client將收到的Session Key解密出來,然後將自己的用戶名,用戶地址(IP)打包成Authenticator用Session Key加密也發送給Service。
4. Service 收到Ticket後利用它與KDC之間的密鑰將Ticket中的信息解密出來,從而獲得Session Key和用戶名,用戶地址(IP),服務名,有效期。然後再用Session Key將Authenticator解密從而獲得用戶名,用戶地址(IP)將其與之前Ticket中解密出來的用戶名,用戶地址(IP)做比較從而驗證Client的身份。
5. 如果Service有返回結果,將其返回給Client。
總結
概括起來說Kerberos協議主要做了兩件事
1. Ticket的安全傳遞。
2. Session Key的安全發布。
再加上時間戳的使用就很大程度上的保證了用戶鑒別的安全性。並且利用Session Key,在通過鑒別之後Client和Service之間傳遞的消息也可以獲得Confidentiality(機密性), Integrity(完整性)的保證。不過由於沒有使用非對稱密鑰自然也就無法具有抗否認性,這也限制了它的應用。不過相對而言它比X.509 PKI的身份鑒別方式實施起來要簡單多了。
⑵ KDC與CA的對比
KDC(密鑰分發中心)用於對稱密鑰的分發機制
CA主要用於公鑰和私鑰的分發機制
⑶ 有KDC與無KDC在密鑰分配中的區別
KDC在密鑰分配過程中充當可信任的第三方。KDC保存有每個用戶和KDC之間共享的惟一的密鑰,以便進行分配。在密鑰分配過程中,KDC按照需要生成各對端用戶之間的會話密鑰,並由用戶和KDC共享的密鑰進行加密,通過安全協議將會話密鑰安全地傳送給需要進行通信的雙方。
⑷ k線圖中KDC表示啥
樓主想問的應該是K線圖中的KDJ指標吧,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是一種相當新穎、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它起先用於期貨市場的分析,後被廣泛用於股市的中短期趨勢分析,是期貨和股票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
KDJ指標應用法則:
KDJ指標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關於KDJ指標的分析:
第一個方面,KD指標的背離。在KD處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現與股價走向的背離,則是採取行動的信號。
第二個方面,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0為超賣。
第三個方面,KD的取值。KD的統一取值范圍是0~100,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3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其餘為徘徊區。但是這里股票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劃分只是一個信號提示,不能完全按這種分析的方法進行操作。
第四個方面,KD指標的交叉。K與D的關系就如同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也有死亡交叉和黃金交叉的問題。
第五個方面,KD指標曲線的形態。當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了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採取行動的信號。 這里股票投資者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形態一定要在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出現,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
詳細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學習一下,同時再結合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版還不錯,裡面有多項指標指導,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⑸ MA MACD KDC線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從短線、中線、長線分析。謝謝!
重新認識MA指標
均線的滯後性是均線系統的致弱點使得均線統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從這點來講均線系統對股市研究並無大益。
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情況下的K線圖上都有MA均線指標,並且MA的參數大多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顯,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個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為標准來看股市的話,只有在MA(5、10、20)正確地反應股市運行的,是股市運作的客觀規律的情況下才可取,否則就是緣木求魚越使用越壞事。我反對這種隨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態度。
我們來看MA的計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與其一定時期內歷史交易收盤價有關。假設股價處於高位或低位並開始出現橫盤時,每天新的收盤價與上一交易日收盤價變動不大,但MA計算中卻要減去前期一個很低或很高的歷史收盤價,這樣就出現股價沒發生多大的波動而MA指標卻出現了不小的變化,也就是講MA受到了歷史收盤價的強烈干擾。這種干擾我們稱之為系統干擾。這種系統干擾能否盡可能地避免呢?應當怎樣去避免?回答當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沒有必要在這提出問題來。避免的方法就是把這個參數調整到和為股價的波動周期相吻合,按股價的短、中、長期波浪的交易周期為標准。這樣一來不管什麼時候的MA均線都相應地包會了一個完整的波動周期,MA就能盡可能地避免相鄰周期內的系統干擾。
從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來看。所謂均線的壓力和支撐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並被廣大機構及股民所認可。但許多時候都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其壓力和支撐作用。均線指標在指示上因其演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它的指示滯後於股價的波動。當看到所謂的金叉、托、井、死叉和壓時股價已經上漲或下跌了一大節。MA的參數值越大它的滯後性越強。MA指示就是用損失其實時性換得穩定性。這樣在大牛和大熊時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事先又怎樣了解這一次是大牛、大熊還是反彈或回調?這樣一來MA指標就從整體上失去了指導意義。再者大家試想哪一次牛市起動不是沖破重重均線壓力而昂頭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於打破層層支撐而一瀉千里的?因此我們就要了解為什麼均線有壓力和支撐?所謂壓力和支撐不是隨意作一根線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鄰兩個交易日的壓力和支撐也不一樣。均線MA的本質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個周期內的交易平均價格(如大致地認為這幾個交易日內的成交量是均勻的),那麼均線就代表了這N個交易日的參與買入者的持倉成本。也就因此而產生了壓力與支撐的效應。好了,我們再回到前面的問題,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沖破這個壓力與支撐,那麼什麼情況下地才能更容易引發行情的改變呢?也就是什麼情況下壓力與支撐最薄弱,易被重重沖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兩軍對壘時只有在對方兵力分散時才有利於各個擊破。
這就是講各條均線和股價均勻分布時最易轉勢、反彈或回調。例如:用MA(5、10、20)的話,當5日、10日、20日均線之間及收盤價與5日均線之間等距離時,壓力和支撐作用較為薄弱易從此展開新行情。利用這一特點也可以彌補均線的滯後性。這樣做的弱點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現一定的誤判斷。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其原理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移動平均線聚合與分離的徵兆功能,加以雙重平滑運算用以判斷股票的買進與賣出時機和信號。
1.MACD的計算公式
MACD在應用上應先行計算出快速(一般選12日)移動平均數值與慢速(一般選26日)移動平均數值。以這兩個數值作為測量兩者(快速與慢速線)間的"差離值"依據。所謂"差離值"(DIF),即12日EMA數值減去26日EMA數值。因此,在持續的漲勢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間的正差離值(+DIF)會愈來愈大。反之在跌勢中,差離值可能變負(-DIF),也愈來愈大。
至於行情開始回轉,正或負差離值要縮小到怎樣的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轉的信號。MACD的反轉信號界定為"差離值"的9日移動平均值(9日EMA)。
在MACD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計算公式中,都分別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權值,以現在流行的參數12和26為例,其公式如下:
12日EMA的計算:EMA12 = 前一日EMA12 X 11/13 + 今日收盤 X 2/13
26日EMA的計算:EMA26 = 前一日EMA26 X 25/27 + 今日收盤 X 2/27
差離值(DIF)的計算: DIF = EMA12 - EMA26
然後再根據差離值計算其9日的EMA,即"差離平均值","差離平均值"用DEA來表示。
DEA = (前一日DEA X 8/10 + 今日DIF X 2/10)
計算出的DIF與DEA為正或負值,因而形成在0軸上下移動的兩條快速與慢速線。為了方便判斷,用DIF減去DEA,用以繪制柱狀圖。
2.MACD的應用
MACD在買賣交易的判斷上,有如下幾個判斷准則:
1)DIF向上突破DEA為買進信號,但在0軸以下交叉時,僅適宜空頭補倉。
2)DIF向下跌破DEA為賣出信號,但在0軸以上交叉時,則僅適宜多頭平倉。
3)DIF與DEA在0軸線之上,市場趨向為多頭市場。兩者在0軸之下則為空頭市場。DIF與DEA在0軸線之上時,一切的新入市策略都以買為主,DIF若向上突破DEA,可以大膽買進,向下突破時,則只適宜暫時獲利了結,進行觀望。DIF與DEA在0軸線以下時,一切的新入市策略都以賣為主,DIF若向下跌破DEA,可以大膽賣出。如果向上突破時,空頭只宜暫時補空。
4)價格處於上升的多頭走勢,當DIF慢慢遠離DEA,造成兩線之間乖離加大,多頭應分批獲利了結,可行短空。
5)價格線呈盤局走勢時,會出現多次DIF與DEA 交錯,可不必理會,但須觀察扇形的乖離程度,一旦加大,可視為盤局的突破。
6)"背離信號"的判斷,不管是"差離值"的交叉,或"差離值柱線"都可以發現背離信號的使用,所謂"背離"即在K線圖或條形圖的圖形上,價位出現一頭比一頭高的頭部,在MACD的圖形卻出現一頭比一頭低的頭部,這種背離信號的產生,意味著較正確的跌勢信號。或者,在K線圖或條形圖的圖形上,價位出現一底比一底低,在MACD的圖形卻出現一底比一底高,這種背離信號的產生,意味著較正確的上升信號。
利用MACD 測市,能夠幫助投資者判斷目前的市道是牛市還是熊市。而於投資者而言,最困難的是莫過如何確定目前趨勢的主流,即目前市道是牛市還是熊市。小牛市短線策略,大牛市長線部署,對於熊市亦然。如果能確認目前為牛市走勢,則一切入市部署應以多頭策略為主導。因此,聰明的技術分析者都會在牛市下採用長期持有短期賣出,以及在熊市下採用長期拋售短期買入的入市策略。
⑹ KDC蘇丹紅事件是什麼時候發生的,當時KFC的股票價格降到了多少
蘇丹紅事件大概是2006年3.4月開始的,應該沒影響到KFC的股價,隻影響到一點點KFC的生意
⑺ 畢馬威KDC與畢馬威有關系的嗎
首先,你是什麼級別的背景。如果你是211大學之類畢業的,完全沒必要去。審計已經是一個足夠低端的行業,KDC是沒有太多職業發展的。況且畢馬威已經被擠出四大了
其次,如果你是二本或者是不太好的專業,想混口飯吃那是ok的
⑻ 試圖使用智能卡子系統,kerberos 協議出錯 關閉什麼服務
對方屏蔽了一些系統服務
⑼ 計算機網路問題求解
第一個問題:第1步 . Client向KDC發送自己的身份信息,KDC從Ticket Granting Service得到TGT(ticket-granting ticket), 並用協議開始前Client與KDC之間的密鑰將TGT加密回復給Client。第2步. Client利用之前獲得的TGT向KDC請求其他Service的Ticket,從而通過其他Service的身份鑒別。第2部分又可分為以下5步。1. Client將之前獲得TGT和要請求的服務信息(服務名等)發送給KDC,KDC中的Ticket Granting Service將為Client和Service之間生成一個Session Key用於Service對Client的身份鑒別。然後KDC將這個Session Key和用戶名,用戶地址(IP),服務名,有效期, 時間戳一起包裝成一個Ticket(這些信息最終用於Service對Client的身份鑒別)發送給Service, 不過Kerberos協議並沒有直接將Ticket發送給Service,而是通過Client轉發給Service.所以有了第二步。2. 此時KDC將剛才的Ticket轉發給Client。由於這個Ticket是要給Service的,不能讓Client看到,所以KDC用協議開始前KDC與Service之間的密鑰將Ticket加密後再發送給Client。同時為了讓Client和Service之間共享那個秘密(KDC在第一步為它們創建的Session Key), KDC用Client與它之間的密鑰將Session Key加密隨加密的Ticket一起返回給Client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