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價格由什麼決定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較多,其中涉及以下幾點:
1、供求關系,股票買盤多了,就有可能漲,賣盤多了,則會跌;
2、上市公司經營情況,上市公司基本面好的,業績表現良好,有相關利好的,股價則會上漲;
3、莊家人為操縱,莊家拉升股票,股價上漲;
4、國際市場或宏觀形勢、政治因素等影響;
5、公眾對未來政策、形勢等發展趨勢的判斷;
6、其他投資品種的收益高低,存款、其他投資收益率太低,導致部分資金流入股票市場,也會引起股票上漲。
⑵ 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哪些
一、影響股價漲跌的因素
要評判誰對誰錯,要確定該否托市,就必須弄清影響股價的因素。影響股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制度因素。一個股市,如果有健全的退市機制,經營不善的公司就會隨著其質量的下降最後被強行出清於市場甚至被強行破產。在這種制度下,股價的上漲必然要受限於公司質量。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花高價錢購買即將退市或即將破產公司的股票,除非他的腦子有問題。
如果沒有退市制度或退市制度不健全,垃圾公司就不會有出清於市場和破產的危險或者危險很小,股票也不會或難以成為廢紙。於是,股市就變成了賭場,股票則異化為炒作的籌碼。這是投機賭博市得以產生和存在的制度根源,也是政策市賴以長期發揮作用的制度基礎。在這種制度下,股票價格可以人為地拉高,垃圾公司不會或難以被出清市場,因而佔用了極為稀缺的資源,導致了市場的低效率運行。我國股市為什麼成了投機場所?股價的泡沫為什麼得以長期維持?其原因就在於此。
最近這些年,我國股市為什麼步入了沒有盡頭的熊途?政府屢施以援手熊市格局仍難以扭轉?其中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退市制度的建立。由於退市制度的建立,垃圾公司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其股票有可能成廢紙一堆,於是,投資者便開始拋出質差公司的股票。加之公司丑聞不時見諸報端,人們即使對績優公司也心存疑慮,這就導致了股價重心不斷地下移。因此,要扭轉熊市就必須改善和提升公司質量,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劉紀鵬、張衛星等信心十足地認為如果按照他們的股改方案進行股改指數就一定能拉起來。筆者認為,如果公司質量這一根本問題不解決,要想股市走牛簡直是痴人說夢。
劉紀鵬在反駁吳敬鏈的「千點不應托市」論時指出:政府在必要時應積極托市。何謂「必要時」?他的意思是:千點就是「必要時」。他的理由是:上證綜指低於1000點,則股市將失去融資功能,市場參與者虧損,外資不願進入,股市將失去生機。在筆者看來,劉紀鵬:(1)弄不清什麼情況下應該托市,什麼情況下不應托市。如果不是因為公司質量問題而是由於外部因素導致股價急劇下跌,政府積極托市就非常之必要;如果股價的下跌是因為股價與公司質量不相稱而向股票價值回歸,政府托市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托也托不了。如前所述,在退市制度條件下,股票的價格要受公司質量的壓制。我國股市當前的熊市就是上市公司質量壓制的結果,股價的下跌是理性的回歸,政府根本沒有必要托市。這些年,政府出台的托市政策不可謂不少,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2)危言聳聽,別有用心。上證指數低於1000點,股市就要失去融資功能?就要失去生機?筆者不敢苟同。如果指數跌到1000點以下,股市的投資回報率等於或大於其它投資渠道的回報率,巨量外圍資金就會在逐利本性的驅使下涌進股市,股市又怎會失去融資功能和生機?其實,劉紀鵬說的失去融資功能是指失去高價融資功能。他鼓動政府托市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維持大股東們繼續在股市裡圈錢罷了。大多數人認為劉紀鵬是為股民的利益著想,這是一種表面現象,他的骨子裡則是維護高價圈錢者的利益。
(二)、股票價值。公司發行股票是為發展融通所需資金,投資者購買股票則是為了獲取理想收益。可見,股市的本來功能對於公司而言就是融資工具,對於投資者而言則是投資工具。投資者在投資某隻股票時究竟願意出什麼價,就要看該只股票能給予投資者多少回報。回報多,出價高;回報少,出價低。由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股票溢價率的高低決定於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說決定於股票的價值。一句話,股票價格的高低和漲跌決定於股票現實價值量和預期價值量的多少。
股價指數是根據股價計算得出的數值,因此,其數值的大小也是決定於上市公司盈利的多少、其數值的變動也是伴隨上市公盈利的變動而變動。我們要判斷一個股市的指數高低及變動趨勢,就要考察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投資者用來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和股票價值的指標主要有凈資產報酬率、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紅。後四項指標都要以股票數量作為計算的基礎,因此,隨著股改的進行、股票數量的增減,其數值也是變動的,而凈資產報酬率則不受股改的影響。所以,在股改時期,投資者應該用凈資產報酬率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和股票價值。劉紀鵬、張衛星等認為「股改成敗要以股價漲跌為標准」,其言下之意就是可以通過增加非流通股縮股比例以提高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紅等指標的數值,或通過提高流通股擴股比例以提升股票的短期投機價值。筆者認為,即使按照這種方案股改,股價也拉不起來,而且縮擴比例越大,股價下跌的幅度就越深。因為在對價利益兌現的壓力下,股價必然自然除權。
(三)、供求力量。供求規律是支配物品價格漲跌的最基本的經濟規律,股票作為一種經濟物品,其價格的升降也同樣要遵循這一規律。很長一段時期,我們的股市為什麼能夠牛氣沖天?泡沫行情為什麼會產生和得以維持?就是因為人們對股票的需求大於股票的供給。據證監會資料統計,1998年1月—2000年12月,投資者開戶數增加2413.94萬戶,流通股股本增加6921590.199萬股。假設投資者平均投入資金5萬元,那麼,資金的增加量則為120687000萬元,是流通股股本增加量的17.44倍。正是在資金的推動下,股價不斷地上漲,股市的投機氣氛愈益濃厚,股市泡沫越來越大。
自2001年6月始,我國股市便步入漫漫熊途,至今仍不見反轉。市況的這一逆轉是與供求力量的變化分不開的。從供給方面看:
1、增量擴容步伐加速。截止2004年底,境內上市公司已達1300多家,特別是隨著一些大盤股的發行,股票供給數量急劇增多。
2、存量擴容已經開始。股權分置已嚴重影響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今年5月股改的序幕終於拉開。隨著股改的推進、全流通的實施,股票的供給量將成倍增長。
從需求方面看:投資者數量則呈減速趨勢。據證監會發布的資料顯示,1998年6月—2001年6月,股民開戶增長率為72.96%,2001年6月—2004年6月,股民開戶增長率下降為11.6%,並且據一些券商營業部人員反映眾多賬戶已變成空殼賬戶,因此,股民開戶增長率實際已為負數。隨著股民數量的銳減,資金則以更快的速度撒離股市,因為股民不會只帶1.00元錢入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是因為股票價格與其價值極不相稱,投資者難以獲取預期的收益,甚至於虧損慘重。筆者對深市代碼000001-001896共484家上市公司的資料進行了統計。2004年度這484家公司平均每股現金分紅為0.056元,現金分紅率僅為1.05%,遠低於一年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即是說用錢購買股票還不如存在銀行劃算。股市的低回報率是場內投資者不斷撒離和場外投資者不敢涉足的根本原因。
可見,一方面股票供給正在急劇增加,而另一方面股票的需求又不斷減少,股票價格不下降、指數不下跌,那才令人難以思議。劉紀鵬、張衛星作為經濟學領域的「家」,不可能不懂經濟學的最基本規律,也不可能對上述事實不了解,那他們又為什麼堅認「要以股價漲跌論成敗」呢?筆者百思不得其解!
綜上所述,股價的升降是制度因素、股票價值和市場供求綜合作用的結果,指數的漲跌也是市場規律作用的結果。股權分置改革,從實質上來講,只不過是在股市制度變化即由股權分置變為股票全流通的情況下,對兩類股東的股份予以重新確認,它既沒有革除退市機制,也沒有改變公司的質量,更何況全流通的推行加劇了市場供求力量的對比,因此,股權分置改革無論如何都難以推動股價的上漲。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成功的股改就是一定要把股價拉起來」是一個天大的謬論。
⑶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
股票價格直接受供求的影響,而供求又受股票市場內外諸多因素影響,從而使股票的行市背離其票面價值。
例如公司的經營狀況、信譽、發展前景、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公司外部的經濟周期變動、利率、貨幣供應量和國家的政治、經濟與重大政策等是影響股價波動的潛在因素,而股票市場中發生的交易量、交易方式和交易者成份等等可以造成股價短期波動。另外,人為地操縱股票價格,也會引起股價的漲落。
拓展資料:
從本質上講,股票僅僅是一種憑證,其作用是用來證明持有人的財產權利,而不象普通商品一樣包含有使用價值,所以股票自身並沒有價值,也不可能有價格。但當持有股票後,股東不但可參加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施加影響,且還能享受分紅和派息的權利,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所以股票又是一種虛擬資本,它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進入市場流通轉讓。而股票的價值,就是用貨幣的形式來衡量股票作為獲利手段的價值。所謂獲利手段,即憑借著股票,持有人可取得的經濟利益。利益愈大,股票的價值就愈高。
股票價格-網路
⑷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以下便是股票價格影響因素(投資請搜索|rongzi360 cn|)
基本因素:
所謂基本因素,是指來自股票的市場以外的經濟與政治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波動和變化往往會對股票的市場價格趨勢產生決定性影響。一般地說,基本因素主要包括經濟性因素、政治性因素、人為操縱因素和其他因素等。
分析方法:
把重點放在它本身的內在價值上。股票價值在市場上所表現的價格,往往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頻繁變動。因此一種股票的實際價格很難與市場上的價格完全一致。如果有某一天受了一種非常性的因素的影響,價格背離價值甚至加上群眾恐懼心理的烘托,必然會造成股市混亂,甚至形成危機。如在市場上發現某種股票估價過高,必定兌現出手,如另一種股票估價過低,則肯定引起群眾搶購。影響股票價值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有三個方面,一是全國的經濟環境是繁榮還是蕭條;二是各經濟部門如工業、農業、商業、運輸業、公用事業、金融業等各行各業的狀況。三是發行該股票的企業經營狀況,如經營得當,盈利豐盛,則它的股票價格就高,價格就貴,就看漲,反之,則價值就低,價格就賤,甚至無人間津,行情看跌。
⑸ 影響股票價格的基本因素
1.市場內部因素:主要是指市場的供給和需求,也就是資金面和籌碼面的相對比例。
2.基本面因素:主要是指宏觀經濟因素和公司內部因素。宏觀經濟因素指的是可以影響市場中股票價格的因素;公司內部因素則是指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康。
3.政策因素:影響股票價格波動的國內外重大活動和政府的政策。
⑹ 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大因素:經濟、政治、公司本身、行業市場、投資者心理等因素,還要講一些因素具體對股價有何影響?
一、經濟因素:主要從兩個方面講起,對於股票市場我們常常稱其為社會經濟的晴雨表,主要是因為股票市場是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股市變化一般要早於經濟變化,主要還是投資者對於整個市場的關注程度,一旦發現經濟市場有衰退的苗頭股價就會下跌。
1. 經濟繁榮時期:一般這種時候,整個股票市場的總體趨勢是上升的;
2. 經濟衰退時期:反之亦然,這是股票市場的整體行情是不太好的,處於一種行情下降的狀態;
這些經濟的組成都有:金融環境、國家匯率調整、國家財政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是社會存在的客觀規律一般是無法避免的,盡量不要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進行風險較大的投資。
而且如果國家財政狀況引起了社會較大的通貨膨脹,股票價格就會下跌,相反如果財政支出增加,就會股價上漲。
二、政治因素:也就是說那些重大的國家政治事件,就比如國家領導人的變化、行動等,最近特朗普的推特事件就是一件典型的案例,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美國股票市場的變化。所以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也表示散戶一定要多多關注社會信息、政策的頒布等,可以去關注幾個財經類的網站就比如:贏家財富網。
三、市場上的公司自身因素:上市公司在市場上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而在一定程度上股票自身價值決定了股價為多少,所以最初的影響因素就是公司本身,一般是公司的經營業績水平、本身的資產信用、股息紅利的設定、外來的發展前景等等都可以影響本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
四、行業市場因素:不同的行業在市場上最初的發展前景就是不同的,一般市場上股票價格較好的公司都是時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一般市場上出現了新行業且潛力較好,這個行業下的任公司股票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前景的,市場上的投資者不同階段的意向、投資方向、進行套利行為等都會某一些類型的股票造成影響,最容易出現市場供求關系不對等,造成市場供大於求股價就會下跌。
五、就是比較個人化的因素了,投資者心理因素,因為現在國內市場上散戶居多,有的經驗並不是太足就容易盲目跟隨市場上的大戶,進行搶購或者大量拋售的行為最後造成損失已導致於心態失衡情緒變動,最後就會導致股票市場大漲和大跌等情況。
~~~~~~~~~~~~~~~~~~~~~~~~~~~~~~~~~~~~~~~~~
以上的都是理論!!
特別是奇特的A股!
之所以稱之為股市!!股市故事也!!都是逗你玩!!
順勢而為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