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買入價為什麼和自己設定的買入價格不一樣是證卷公司在做怪嗎拜託各位大神
這與你下單時設定的價格方式直接相關。如果你下的是一個限價指令,指的是不高於你的定價買入,那應該不會比你所定的價格高才對。你可能看到的是一個成本價,而不是成交價。成交價你可以查詢一下。而成本價是加上了稅、費後的價,比你定的價高一點那就再正常不過了。
2. 二級市場上的股票買賣為什麼價格不可以由自己來定定價的方式是什麼
股票交易不可能以個人意願為基礎的。交易所的作用就是給廣大的投資者提供公平,公開,公正的交易平台。只有充分體現自由競爭的市場才是成熟的市場,交易規則嚴格禁止進行買賣對沖,所有的買賣都應該通過交易系統進行競價。同時,交易規則中的漲跌停限制也是為了穩定市場,避免劇烈波動。
一個人拋售股票不會對股價有什麼影響,只有當大多數人或者是持有大多數股票者都不看好這支股票,均想拋售,此時就造成了供過於求的現象,股價自然就會下跌。
沒有買家,賣家就賣不出去。
股票連續下跌時,有些散戶恐慌,拋售股票,但同時也有人覺得這是買進的好時機,自然就會買入。
買賣一定是有買賣雙方才會實現的,不要以為所有人的想法都和你一樣,你覺得會跌,別人也都覺得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交易市場上沒有傻子。
補充回答:買賣委託有兩種形式,一種為限價委託,即價格由買賣者自定,不隨市場變化;另一種為市價委託,即以當前市場的最優價格成交。目前我國只允許限價委託。所以買方下委託單時,必須確定自己想要買入或賣出的價格。
假設買家為x,若x的買入委託價為9元,則x與c成交500股,其餘不成交,成交價為9元。若x買入委託價為12元,則與c成交500股,與b成交1000股,最後於a成交500股。其成交價即為500*9+1000*10+500*12=10.25元。
交易系統以買入/賣出價或所有高於/低於該買入/賣出的價格成交。
3. 股票買入價格可以自己定嗎
按客戶確定的價格或履約時間的價格進行買賣的定單,買賣委託中設有低於市場價格的買進價格,或高於市場價格的賣出價格之指示。當市場價格達到其他設定的價格時,即成交。
採用限價委託策略的優點是:投資者可以以低於市場價格買進證券或高於市場價格賣出證券,從而獲得較大的利潤。
(3)股票不能按自己設定價格買入擴展閱讀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4. 股票買入價為什麼和自己設定的買入價格不一樣是證卷公司在做怪嗎
成本問題,買入價不等於成本價。成本價=買入價+印花稅+傭金 1、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 2、券商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一般情況下,券商對大資金量、交易量的客戶會給予降低傭金率的優惠,因此,資金量大、交易頻繁的客戶可自己去和證券部談。另外,券商還會依客戶是採取電話交易、網上 交易等提供不同的傭金率,一般來說,網上交易收取的傭金較低,現在普遍是1.2‰。 追問: 1.2對資金有什麼限制?我的是2.4在申銀開的/交易傭金怎麼收?交易完收?他是添加在你成本價里的嗎?印花稅和傭金是怎麼回事?我的費率有點高 回答: 市價買入是一個動態的。。是以市場最優價買入。可能你下單的時候是7.50。可是當你下單的那一刻市價變了。漲到7.51或者7.52
5. 股票網上交易如何要按自己指定價格賣出
交易軟體上有個委託嘛 你要什麼價格就設上去 到了這個價就自動成交啦 但是一次只能設定一個成交價格!
6. 股票買入價為什麼和自己設定的買入價格不一樣
因為當時人家賣的價格低!而你之前沒有人買了,匹配到你會是按照人家賣的價格
7. 股票委託是不是按照我們設定的價格買進
不一定。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委託買入的價格比現價高,那就按現價成交。相反,如果你委託賣出的價格比現價低,也按現價成交。有經驗的股民都會高掛買單,低掛買單。
8. 股票買入價格可以自己定嗎
不可以。在進行股票交易過程中,買入(或賣出)股票時,買賣雙方要根據有關交易規則達成交易金額。
(一)買入交易費用:可簡稱為買入交易費,投資者買入股票時需支付給有關機構的費用。包括,傭金、印花稅、過戶費和證券公司收取的手續費。
(二)賣出交易費用:可簡稱為賣出交易費,投資者賣出股票時需支付給有關機構的費用。也包括,傭金、印花稅、過戶費和證券公司收取的手續費。
但與買入交易費不同的是,由於,買入股票時,買入交易費是將其加入到買入金額中,因此,其取值為正;而賣出交易費,由於賣出股票時,賣出交易費是要從賣出金額中減去,因此,取值為負。
另外,目前由於印花稅採取單向收取方式,即買入股票時不收取;賣出股票時才收取。因此,兩者也不相同。
(8)股票不能按自己設定價格買入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買入(賣出)金額=成交金額+交易費
=成交金額+傭金+印花稅+過戶費+手續費
=成交金額+成交金額×傭金率+成交金額×印花稅率+其它費
=成交金額×(1+費率)+其它費
=成交單價×成交股數×(1+費率)+其它費
=持倉單價×成交股數+其它費
=持倉金額+其它費 。
其中,
成交金額=成交單價×成交股數
傭金=成交金額×傭金率
印花稅=成交金額×印花稅率
費率=傭金率+印花稅率
其它費=過戶費+手續費
過戶費=成交股數×過戶費率
手續費=5元/筆
持倉單價=成交單價×(1+費率)
持倉金額=持倉單價×成交股數
=成交單價×(1+費率)×成交股數
9. 炒股,買入股票時的價格是自己選擇的嗎還是規定價格的
買入股票的價格是自己選擇的。如圖:打開一隻股票的界面,都有一個買盤和賣盤,都有買賣的價格,也可自己設置價格。
拓展資料:
內盤外盤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的數量量統計加入外盤。
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因為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股票交易-網路
10. 為什麼證券交易系統不按我訂的價買入股票
23.249是成本阿,23.08是買入價格。前者是在買入價格的基礎上按照印花稅、交易費計算的。